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地图 > 巢湖市地图 > 含山地图
=== 巢湖市含山县高清地图 ===
=== 含山县资讯概况 ===
名酒:运沉香,运沉香酒,是传统保健营养酒,县运漕酒厂生产。建国前,运漕镇即产此酒,较有名气。50年代,运漕酒厂收集整理传统配方和山西竹叶青酒配方,改造运沉香酒,以陈年白酒作酒基,用冰糖和党参、当归等十几种中药配制而成。酒质晶莹,酒体绵甜,风味独具,深受消费者欢迎。80年代,根据国家酒类产品发展方向,厂内技术人员丁兆民、黄安东、王水发等研究开发第三代运沉香酒,以黄酒为酒基,佐以佛手、肉桂、白菊花等名贵中药浸出汁,用特殊工艺精制。酒度由60度改为30度、18度,糖度60度。色泽金黄悦目,清亮透明,具有芳香醇正,入口绵甜,酒体协调,营养丰富特点,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饮料酒,常饮有滋补健身功能。产品1988年11月经省保健食品协会鉴定通过。12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是年产量122吨,远销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运漕特曲,运漕特曲,开发于1985年,是运漕酒厂拳头效益产品。选上等高粱、玉米、大麦、小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独特生产工艺酿造而成。酒色清亮透明,入口芳香浓郁,醇甜爽净,回味悠长。1986年10月,采用人工老窖泥优化培养,革新酿造工艺,产量、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为适应各层次消费者需要,同时开发运漕特曲系列酒:50度运漕特曲,53度运漕特曲等。1986年,运漕特曲在巢湖地区评酒会上,以最高分评为“地方名酒”。1988年产销量1050吨。
历史沿革:含山秦时为历阳县地,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历阳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淮南国除,历阳仍属九江郡。武帝置十三州时,改九江郡为扬州,历阳属扬州。后汉因之。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历阳县为明义县。三国时,历阳属吴。西晋时期,历阳先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公元304),属新设历阳郡。东晋大兴二年(319),分历阳县境西部侨置龙亢县,县治在今县南40里,相传即今杨府城村,属扬州历阳郡。南北朝时期,宋永初二年(421),龙亢属南豫州历阳郡,元嘉七年(430),属豫州历阳郡。大明三年(459),属南豫州历阳郡。齐建元二年(480),属豫州历阳郡。永明二年(484),属南豫州历阳郡。梁太清二年(548),侯景破历阳,江北之地尽属东魏。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通和,遂改历阳为和州,龙亢归和州。陈宣帝末,北周尽取江北之地,将龙亢县地并入历阳县,至此龙亢县废。隋开皇十三年(593),历阳县属和州。大业三年(607),历阳县属历阳郡。唐武德六年(623),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武德八年(625),含山县废,并入历阳县。长安四年(704),在原含山县境置武寿县,属淮南道和州。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领属关系未变。自此含山县名沿用至今。唐天宝元年(742),和州改为历阳郡,含山属淮南道历阳郡。乾元元年(758),历阳郡再改为和州,含山属淮南节度使和州。贞元十六年(800),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和州。天稀元年(904),属淮南节度使和州。五代十国时期,含山初属吴、南唐,后属后周,均隶和州。两宋时期,含山属淮南西路和州防御使。元至元十三年(1276),含山属淮西总管府和州镇守万户。至元十四年,属庐州路总管府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属和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和州路降为和州,属庐州路和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含山县废,县南部分入无为州,余并入和州,属南京庐州府。明洪武七年(1374),属南京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复置含山县,属京师直隶和州。清顺治二年(1645),含山属江南左布政使司直隶和州。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布政使司直隶和州。民国元年(1912),废道、府、州,含山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至17年,属安庆道。民国18年至37年,先后属安徽省第八、第五、第九视察区和行政专员督察区。民国27年,日军侵占含山县城,国民党政府转移谢集乡农村。次年4月3日迁回县城。民国30年7月,县城再度沦陷,县治北迁仙踪镇。民国34年7月17日县城光复,8月2日,县治由仙踪镇迁回县城。民国29年,日伪于含南运漕镇另立含山县政府,民国31年迁铜城闸镇。民国31年,由共产党领导在福山、陶家厂一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属皖中行署,后改属皖江行署。民国32年秋冬,成立含巢行政督导处,后改为含巢行政办事处(为县级政权),驻福山乡,属和含专员公署,直至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2月15臼,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2011年8月22日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手工艺品:一、铜闸焰火,焰火,俗称“放花”,一度享有盛名。清咸丰年间(1851—1861),铜闸镇陈姓花爆店开始研制焰火。用硝、锑、镁等矿物质为原料,燃烧时,发出红、黄、蓝、紫等各种色彩,亮度很高;再以纸、线、铁丝等,将需做的花色品种,分扎成多层次、数架档,根据需要燃烧时间的先后和高低,配上不同火药、引信,固定在一只盆架里便成。放焰火时,只要将第一个引信点燃,焰火便在火药推动下,腾空而起。随着各层引信逐个点燃,焰火各种形态便五彩缤纷展现在观众眼前。如“天女散花”、“三羊触角”、“花猫扑彩蝶”、“炮打西洋城”、“满天星”等。还能制作显现标语口号,使焰火持续闪亮两至三分钟,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极受人们称赞。50至60年代,铜闸陈尚炎、申广亮、过大顺等,每年都制作一批焰火,销往合肥、安庆、北京等城市。1952年,过大顺被邀到北京放焰火,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由于制作焰火危险性大,年青人不愿学习,60年代后,很少有人制作。二、刻欢欢门,又称五福、挂钱。县内习俗,春节家家户户门楣贴欢门,以示庆贺。相传明、清年间,县境西南今林头镇东戴、胡楼一带,就有传统刻纸工艺品——欢门。刻者运用刻刀,在红纸上刻成各种吉祥图案和吉利词语,给春节造成欢乐气氛。图案有“龙凤呈祥”、“双龙争珠”、“丹凤朝阳”等。词语有“福禄寿财喜”、“招财进宝”、“四季平安”等。内容不断更新。相沿至今,久而不衰。褒山乡严庄、鲍庄两村刻欢门历史也较长。每到冬闲,家家刻纸,成为副业一大收入。三、吹糖菩萨,吹糖,又名捏巧,古称“气汉”。制法:在糖稀中掺和色料,吹制成各种精致物品,售给儿童。糖吹物品小巧玲珑,色泽鲜艳,晶莹透亮,形象逼真,既能吃,又能玩,深受儿童喜爱。吹糖始于清末今张疃乡郑墩村民郑盛祥,后传开,开始吹制,仅大刀、口哨、葫芦等十几个品种,后不断更新,现可吹制飞机、枪炮、汽车、宝塔及鸟、兽、花卉等近百个品种。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冬春农闲季节,仅郑墩村就有60多副糖担外出。少数在县内,多数到合肥、铜陵等城市走街串巷经营。四、素绒画,素绒画,是吸收国画技艺,以禽鸟羽作原料,以针作笔,涂绒代墨,加工精制而成。所制动物,形态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给人以立体感。张疃乡龙台行政村戈彰和始制素绒画,现已成立工艺厂,所制品种较多。如小双狗、熊猫、上山虎、下山虎、立体山水画等。其中“猫”种类较多,形态各异。如金银猫、坐猫、喂奶猫等。1984年素绒画参加广州交易会,1985年秋参加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荣获部优。“双猫献花”、“双猫戏鱼”、“野渡无人舟自横”等作品,1988年8月20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亚洲产品展览会”上参展,并作为民间土特艺术品赠送台湾、香港及美国、日本友人,获高度评价,五、扎彩,县内民间扎彩,历史悠久,有扎灯、扎灵两大类。其中,扎灯较普遍。运漕、铜闸、林头、清溪、巨兴等乡镇,都有扎彩办灯会习俗,庆丰收,欢度节日。彩灯种类很多,如马灯、兔灯、蚌精、虾精、蟹精灯等。其中龙灯有老车龙、苍龙、滚龙、长龙。还有神仙灯,如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八洞神仙等。再便是杂灯,如船、车轿、花挑、花篮及各种花草灯。彩灯无固定式样,全靠扎工构思设计。巨兴乡太平行政村老艺人丁善智,自幼学习扎彩工艺,他扎的走马灯、纱灯、花灯尤为精美,深受群众喜爱。六、剪纸,县内铜闸,褒山一带,民间剪纸工艺较普遍。用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巧妙剪出各种花卉、鸟兽、鱼虾,以及戏装人物、胖娃娃等平面装饰艺术品,美化生活,深为劳动人民喜爱。平时常看到家庭摆设、馈赠礼品和喜庆节日门窗上配有剪贴,可谓“妙剪生花”。近年来,年青人追求“西洋化”,传统剪纸工艺很少有人研习。七、苍山磨刀石,苍山磨刀石是县特产,明洪武四年(1371),即有蔡氏在苍山开凿糙石,制作磨具。其技艺不外传。直至建国后1966年苍山磨刀石厂成立,始收外姓徒工。年销量30多万件,500多吨。磨刀石有粗石、细石之分。粗石色黄硬度高,脆性强,适用于造纸、印刷等企业磨砺切纸刀具;细石色青,有光泽,硬度稍低,韧性强,适用于剪刀厂、屠宰场、食品厂等刀具磨砺。轻重工业一些机器部件,也用细石水磨。刀具经磨砺或水磨后,刀刃锃亮、细平、不易生锈。其优点远胜于人工磨料砂轮。规格有小条、长条、双料、青方糙等十多个品种。大块磨石重25—50公斤,适于水磨机器部件和大型刀具,小块磨石重1.5至3.5公斤,适于各种家用刀具。产品远销上海、江西、浙江、河北等省市。
自然地理:气候:县境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光热水等气候资源颇为丰富。四季划分县境民间以农历1、2、3月为春季,4、5、6为夏季,7、8、9为秋季,10、11、12为冬季。以气候统计分析,按阳历12、1、2月份为冬季,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亦以1、4、7、10月份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从气候角度考虑,以候平均气温高低作为四季划分的标准:冬季候平均气温<10°,春季≥10°<22°,夏季≥22°,秋季<22°≥10°。县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两季各占两个月,春季略少;冬夏两季各占4个月,冬季略长于夏季。
含山风俗:岁时节日: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男女老幼穿着一新,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以初一晨“接年”,初三晚“送年”最盛),人们喜气洋洋,见面互致问候。初一晨家主率家人焚香敬神祭祖,晚辈叩拜长辈。春节间,亲戚邻里相互拜年。拜年者携带一定礼品,被拜者备瓜子、果品等物待客。饮食分早中晚三餐(亦有分早晚两餐的)。早餐喝茶,吃早点、面条或元宵之类。中晚餐菜肴丰盛。亦有春节三日全家吃素者。建国后,人民政府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废除陋习,保留良俗,倡导新风。机关团体纷纷给烈军属拜年、慰问孤寡老人、举行春节团拜和春节联欢会等活动。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县人称“小年”。早餐吃元宵,以示团圆。是日晚,县境各地遍闹花灯,有龙灯、花挑和踩高跷等形式(此俗民国及建国初期盛行,近年无)。元宵节后,群众娱乐、走亲访友等活动渐少,民谚曰“吃了月半饭(指正月十五),大家把事干”。夏至是牧童的节日。旧时耕牛在该日可散放于野。县内除圩区外,其它地区有“炼谷墩”习俗(“谷墩”谐音“谷登”,寓“五谷丰登”之意)。夏至前,各村牧童在牧场垒一土墩,高丈许,中央栽一棵早已备好的枯树,树四周堆以柴草,夏至清晨放火燃烧,火焰越高越吉利。夏至日,家长要给牧童买新草帽、桃子、鞭炮等礼物。早餐后,养牛户备上酒菜到“谷墩”前焚香拜“牛王”,然后与牧童在此共用野餐。建国后,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普及,学年儿童皆入学。“炼谷墩”习俗渐废。县人尚流行吃炒蚕豆的习俗,民谚:“夏至吃粒豆,一夏都不瘦”。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早餐喝茶,吃绿豆糕和粽子。粽子是以糯米、或糯米分别与红枣、绿豆、火腿肉等原料搭配,以鲜芦叶裹成,清香可口,为端午必用食品。中午设丰宴,饮雄黄酒,晚餐如平常。旧时,县人以为该日邪毒之气最盛,习俗大多与驱邪相关。是日,吃大蒜、咸鸭蛋,以雄黄洒洒于住所内,涂于小孩耳鼻额头等部位,于正午将菖蒲、艾割下悬于门旁;挂钟馗画像于堂上;给孩子挂“端午锦”(此锦内装大蒜、樟脑、雄黄、陈香粉等物,以花布缝就,香气四溢),穿虎头鞋,挂长命锁,围绣有五毒(蛇、蜘蛛、蜈蚣、蝎子、老虎)的兜肚子。建国后,上述习俗已较少见,端午节后,县境内裕溪河、清溪河、得胜河及滁河等河沿岸的乡民们有赛龙舟的习俗,乡人称为“划龙船”,竞赛时,河内龙舟竞渡,岸边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此活动一般至农历六月初六日终止。含北习俗,端午日每人要吃几个杏子和桑椹,民谚曰:“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疮。”,县人有此节给长辈拜节的习俗。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早餐食糯米糍粑,中晚餐以鸭子为主菜。晚上露天设席,置新秋果实(如菱角、柿子、石榴等)和月饼,放鞭炮以贡月,嗣后,阖家共尝之。贡月一俗,旧时很讲究,近年较少见。该节前夕,县人皆携月饼等礼物给长辈拜节。除夕农历年最后一日,俗称“大年三十”。是日,家家将家务事处理完毕,外出人口都要尽力在此日赶回家。门上贴春联,放鞭炮,全家欢聚一堂,吃年饭。旧时,晚上全家人坐守长夜,为“守岁”。近年电视普及,全家团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上述数节是县民间主要传统节日,此外,较有影响的节日有:立春旧时于是日焚香、张灯、放鞭炮。至亲好友互请春酒。素有“新春大似年”之说,建国后淡薄。上七农历正月初七日,俗称“上七”。是日,家家焚香祷告神灵祖先,祈求一年平安。早餐吃鸡蛋、糖、糕之类扁食,中晚餐时,先鸣放鞭炮,后全家聚餐。此节五十年代渐废。二月二群众称为“土地日”和“龙抬头”。白天乡民祭本方土地,晚间玩“龙灯”。建国后废弃。清明县人于此节前数日即陆续去祖坟祭祖,清明节为高潮,节后停止。建国后,机关、厂矿和学校等团体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前往烈士墓献花圈、扫墓,纪念先烈。旧时,县人于是日折柳枝挂在家门旁,以避邪气。今废。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日”。是日晚,户户在家前屋后焚纸祭祖。建国后此俗渐废。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县人崇尚登高,地方文人相聚持鳌宴饮、吟诗作对。冬至县人于该日起去祖坟祭祖,持续至除夕。民谚;“冬至上坟上到年,清明上坟上在前。”为祖坟培土也在该日进行。法定节日,民国时期的法定节日元旦: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教师节:6月3日;国庆节: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节日元旦:1月1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护士节:5月12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辰: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1984年始);国庆节:10月1日。上述节日,政府或规定一定假期,或组织相应的庆祝活动,气氛热烈。地区性节日,张什一村老人节张什一系福山乡乡政府所在地。1984年,群众议订,自该年起,每年冬至日为该村老人节。是日由村长召集全村6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并设宴庆贺。
行政区划:下辖8个镇:仙踪镇、林头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环峰镇、清溪镇、昭关镇。
迷信陋习禁忌:迷信,抬菩萨旱久无雨,民间即抬龙王或其他菩萨至野外广场上,含南习俗将菩萨置于干涸的水塘底,敬香、朝拜祈雨,直至下雨时,才将菩萨请回庙内。若久病不愈,则认为恶鬼缠身,家人遂请菩萨到家里去捉鬼,或将菩萨请到药铺,按其旨意取药以治病。每年正月初,含山流传抬菩萨打桩的风俗。其步骤是:第一天晚上将菩萨抬至某家(称座家),村中各家家主皆去祈请菩萨保佑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次日,村人即抬着菩萨巡视各村,每至一村必鸣鞭炮相迎。最后以抬菩萨者力疲时落脚位置来判断该年的吉凶。算命此术是运用排生辰八字、相面、测字等方法来预测人的命运。算命者大多是盲人,在民间游历,收取一定费用。叫生魂孩子、成人久病不愈,或受惊吓发烧,则认为魂魄失散在外。母亲或其他家人于夜深人静时,于户外边撒五谷边喊病者的乳名,另一家人随之答曰“来了”。直喊至病者床前。如此连续数晚。冲喜老年人病重,家人为其赶制老衣(死后穿的衣服),准备棺材;或未婚青年久病不愈,家人为之娶亲,但婚后暂不同居。统称“冲喜”。唱平安戏打醮乡村若遇瘟疫、火灾或其他灾害,村民则认为不平安,遂集资请戏班子来唱京戏。60年代后,乡村一般以放电影取代之,称唱平安戏。或集资请“山人”(即道士)念诵经文,称为打醮。上述活动皆耗资巨大,常由相邻数村联合举行。农历七月十五祭祀是日,民间称为“鬼节”。人们于当晚到三岔路口,按先祖人数划圈焚烧纸钱,并增划一圈以祭孤鬼。择坟地人死后,乡人即请“风水先生”寻找合适的墓地(旧称“风水宝地”)以葬之。民间认为:祖先墓地的好坏影响着家族未来的兴旺与否,故很慎重。巫术治病巫婆以坐坛(谓某大仙附体)、细察病者衣服、朝亡(谓某死者阴魂附身)等方法,并以香灰、“仙水”、“仙丹”等让病者服用,以便敬神、驱鬼,达到治病目的。上述习俗主要在建国前流行于民间,建国后,抬菩萨、冲喜、择坟地等消失,余俗亦罕见。陋习,赌博其主要方式为押宝、推牌九、打麻将等。民国期间,赌博风行,运漕等镇公开设赌台,以“打头子”(从赢家抽利钱)取利。很多赌徒因赌博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建国初,人民政府明令禁赌,赌风收敛。70年代后,有回升趋势。政府屡禁未绝。吸鸦片鸦片制作程序繁多,价格昂贵,久吸成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清末民国时期,县各镇皆设鸦片烟馆,运漕数十家,清溪镇9家,巨兴6家。出入烟馆的大多是乡绅子弟和游手好闲之徒。他们沾染此习,无法戒之,不少人因此耗尽家资,沦落街头。建国后,此习得以根除。狎娼民国时期,环峰、运漕、仙踪等镇公开设置妓院。民国25年(1936)当地政府明令禁娼,娼妓由明转暗。建国后始根绝。溺婴清末民国时期,贫困人家无力抚养更多的子女,又节育乏术,或因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多将刚出生的女婴溺死。建国后,此俗始废。裹脚清末时,妇女崇尚裹脚。即在女孩幼时,家长便用布、线等将脚长期裹起来,成人后仍呈小孩脚形状。时称“三寸金莲”。民国初此俗渐废,现已绝迹。禁忌,1.语言禁忌:人死忌言“死”,称“老了人”、“过世”、“走了”。小孩夭折称“丢掉了”。买中药忌言“抓药”,称“抓香茶”。中药渣忌倒入垃圾堆,而倒在路中间让人踩,好让行人将病“带走”。春节三日忌说不吉之言(俗称破话)。2.行为禁忌;春节三日忌打骂小孩。正月初一忌搓元宵,谓搓元宵是“白手打白手一年无获”;忌动铁器,包括针线、菜刀、锹等农具;忌外倒垃圾,忌外出汲水。拜年、拜节、探望病人、婚俗中送庚帖、朝节等都必须选择上午。忌下午或晚上进行。逢年过节或遇红(婚)白(丧)喜事忌打破碗盏,若遇之则说“打发了”、“碎碎(岁岁)平安”等语解忌。新婚后第一个月忌空床,若无人则置两条扁担于床以代人;妇女在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忌同丈夫在娘家同居;寡妇或改嫁的妇女忌出入红白喜事场所。抬病者看病时须使病者脚向前;抬死者则使死者头向前。出丧途经每个村庄时要鸣放鞭炮,否则被认为会影响村庄平安;客死外地者,忌将尸体抬回家;寿衣料忌用毛织品或皮毛制品,应用丝绸、棉纱织品。生育男孩或孩子暴病时,门头上悬挂镜子,外人见之即不步入门槛探望,只在门外问候。等产妇满月、孩子病愈后,取下镜子解忌。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忌入别家大门,商店门(俗称糟门)不忌。婴儿首次去外婆家须用锅烟灰涂黑鼻尖,身插桃树枝,背上束红带,以便驱邪逐魔。3.其他禁忌,喜鹊忌下午叫,俗称“早报喜,晚报丧”。晚上忌闻猫头鹰叫。俗称其叫声预兆“一更火,二更丧,三更四更叫天光。”,小孩忌食鱼卵(俗称鱼籽),谓食之不识数;忌食未孵成禽的家禽蛋,如鸡,鸭、鹅等蛋,俗称“妄蛋”,谓食之不聪明。建房时,房屋中梁(木剑)和房屋山墙(土剑)皆忌对着前面人家的堂屋大门和香火,否则会影响人家平安。前面人家的烟囱忌对后面人家大门。
县名由来:含山县历史悠久,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县名的由来有两说:一说是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治》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一说是县城周围环山,故名含山。武德八年(625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至清季不变。1958年12月和县、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1959年6月和含分开,复设和、含二县。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划归马鞍山市。
安徽省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http;//www.hstvu.ah.cn
·关于填报《含山县教师培训团队人04-02·清明放假通知04-01·含教〔2011〕61号关于建立教育教03-30开放教育·含山电大简介干部培训·关于公布含山县小学校长培训班...
含山县人大
含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胜利闭幕 含山县人大内司工委为县看守所在押人员上法制课11-6-1 市人大副主任陈葆华来我县调研侨务工作11-5-31 含山县人大...
巢湖市含山县商务之窗
安徽含山县褒禅山麻油厂2010-10-19 安徽省含山县康顺机械铸造厂2010-08-02 安徽省含山县华康调味品厂2010-07-27 产品信息 花生米2010-10-19 瓜子2010-10-19 麻油...
巢湖含山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公司-网邻通
巢湖含山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网邻通为您精选了大量通过信用认证的巢湖含山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公司,您可以查询到巢湖含山县餐饮/休闲娱乐/健身公司的企业简介、...
[安徽]含山县五项机制严防下乡骗补行为-中国家电网 CHEAA.COM
2011年05月27日...今年以来,安徽含山县共查处存在骗补 行为的网点8家,涉及骗补资金17101元,其中骗补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5家网点移送公安部门 立案处理,...
含山县科技工作网
含山县科技工作网,含山科技局,安徽省含山县科技局,安徽省含山县科技工作网...含山县长山水库自来水厂含山县昭关镇安徽大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含山县年开采300...
含山县中医院_互动百科
含山县中医院-【所属地区】安徽省-含山县【邮政编码】238100...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所属地区】安徽省-含山县【邮政编码】238100 附图 ...
含山县人民医院_互动百科
含山县人民医院-【所属地区】安徽省-含山县【邮政编码】238100...安徽省-含山县【邮政编码】238100 附图 被引用:本词条已被如下媒体引用 扩展阅读...
含山县好再来食品公司-五香牛肉、封扁鱼-公司首页
地 址:含山县好再来食品公司 邮 编:238100 联系 人:朱孝梅(女士)电 话:86-0565-4322938 传 真:...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