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广州市电子地图 > 番禺电子地图
=== 广州市番禺区高清电子地图 ===
=== 番禺区资讯概况 ===
水文:市境珠江干支流21条,总长351.41公里,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其中境内干支流17条,共长221.21公里;边境干支流5条(内一条一段属境内),共长113.2公里。支流宽约100~250米,河深在-2米~-6米之间;干流宽多在300~500米,河深在-4米至-9米左右。河流属平原河流,水流平缓,潮汐明显,潮差平均为2.4米。主要的河道为虎门水道、沙湾水道、蕉门水道和洪奇沥。市境河流的水文特征:(1)年径流量和纳潮量大。年均径流量为1742亿立方米,约占珠江年径流总量43%;年均进潮量约2843亿立方米,占珠江进潮总量的75%;年均输沙量约为3389万吨,占珠江输沙总量的47.7%。(2)有边境和境内口门4个,河道泄洪能力大。最高水位时,洪峰流量每秒2万至3万立方米,占珠江8个口门宣泄西北江洪流量的48%。(3)境内珠江干支流是广州通往世界各地和香港、澳门的主航道,上游则是通往省外和市外的重要航道。(4)众多河网和宽广的水域为水产养殖和江海捕捞业提供优良的渔业资源和发展场地。(5)濒珠江口的海岸带长25.3公里,沿河口滩涂资源丰富,为围垦造田提供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6)潮流水丰裕,大部分农田可引潮灌溉,基本上不存在旱患。已通航的莲花山港,有两个1000吨级的泊位;在建的对岸海鸥岛东岸段,有1250米水岸线,可停靠5000吨级的船泊。部分建成的南沙港,有9至15米深的水岸线长达7公里,已建成1万吨级的码头1个和2.5万吨级泊位2个。已开通的南沙港和莲花山港,至香港客轮约一个半小时航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别具特色的南国水乡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发达的商贸旅游服务行业,便利的水陆空交通,为番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近年来,番禺大力加快新旅游景点建设的步伐,着力开发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大型旅游区,形成“群星灿烂”的旅游格局。一批新的大型旅游景点,如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夜间动物世界、番禺博物馆、宝墨园、祈福农庄等脱颖而出。这些景区规模大,文化品位高,地方特色浓郁,使番禺旅游景点具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观赏性与娱乐性、知识性相结合,多层次、多类型、多风格的特色。番禺辖域总面积1313.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852.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65%。河涌及围外水域461.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5%。陆地中平原717平方公里,占84%,丘陵山地135平方公里,占16%。大致估算约为“一山三水六平原”。耕地主要是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耕层深厚,适种水稻、甘蔗、香蕉、果菜等喜温作物。1996年,据土地详查统计,农业用地总面积为95.45万亩,其中耕地53.23万亩,果园18.74万亩,林地7.12万亩,鱼塘16.36万亩。域内的山丘较集中在市桥台地,低丘缓坡,连绵起伏。改革开放后,市桥台地(大谷围)公路沿线的低丘缓坡逐步开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条件不断改善后,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正成为镇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富和发展番禺经济的一大优势。迎宾路1992年通车后,公路两旁的坡地身价骤增,成为设厂建店、开发商住楼的热土。1995年4月,决定动工兴建金山大道,总长28.3公里,沿线将开发5个镇共8万亩山坡地。这片土地,东邻南沙港和莲花山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使这一带很快成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发达地区。番禺有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1950-1991年,共完成潮田筑围15.7万亩,滩涂围垦9.57万亩。1992~1994年围垦2.42万亩。1996年继续加固在鸡抱沙、(子子)子沙等处堤围。番禺有可供围垦的滩涂,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建设用地和可耕土地,缓解了因建设发展而占用耕地的矛盾。
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番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约17公里,地处广州南拓发展上轴和都会区中。周边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化。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面积43.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为35-40万人,以资源分级共享为原则,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广州大学城近期建设的小谷围岛约17.9平方公里,分为五大校区组团,各组团均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等构成,将入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10所高校,共约14万学生,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训、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对外交通干道主要有小谷围中部南北干道、中部快线;内部交通呈现环形放射网络状,主要道路为外环、中环、内环及连接放射线。主干道设计红线宽度60米,次于道设计红线宽度40米。为保持小谷围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提倡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
杰出人士:番禺邑内,番禺历来人文昌盛,代有精英。东汉时期岭南第一位著名学者诗人杨孚,宋代著名学者李昂英,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明末黎遂球,诗书画独冠一时;明末清初爱国诗人屈大均,诗韵为当时绝响。更有邓世昌广州-番禺甲午战争爱国名将。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使广东民间音乐升华至崭新境界。近现代更涌现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学者、名家,抗战时期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唱出中华民族的“正气歌”。有开创岭南画派的“画坛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有诗、书、画名家叶恭绰、赵少昂、李少马、麦华三、周千秋,建筑工程界泰斗罗明熵、地质学家何杰、教育家许崇清,霍英东先生、何贤先生及其儿子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香港著名实力派歌手陈慧娴,北京2008奥运举重冠军陈燮霞。等等都是番禺人士。因此,番禺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番禺辖区变化:番禺建县之初,境域广阔。北隔洌江与中宿(今清远)相邻,东与博罗(今博罗、惠阳一带)相接,西与四会(今四会、鹤山一带)相连,南止于滨海之地,相当于现县境的十多倍。自汉朝建安六年(201年)至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近1500年间,先后析出增城、东官(东莞)、怀化、熙安、南海、从化、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等,并由这些县再析出龙门、香山(中山)、新安(宝安)、顺德、三水等县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历史上番禺两度并入南海计有110年,三度成为南越、南汉、南明的小国之都,共148年。自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析地建花县后,至1921年广州建市的235年间境域基本没有变动。以当时县学宫(今广州农讲所)为中心,正北48里(华里)至花县界,正南35里至顺德县界,正东51.5里至增城县界,正西1.5里至南海县界,东北70.5里至从化县界,东南75里至东莞县界,西北2里及西南3.5里至南海县界。1921年(民国10年)广州正式建市,捕属(广州市东半部)及河南街区划为市区。其后数年,近郊乡村相继划属广州市区。1949年建国后,分数次将禺北、禺东(现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一带划入广州市区。1959年,原属中山县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划归番禺。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部分区域,东涌镇部分区域共544.12平方公里划归南沙区管辖。现番禺区为海珠区以南,沙湾河以北及南部一部分,面积为786.15平方公里。
畜牧业:全区畜牧业生产饲养品种结构,主要以猪、禽两大种类为主,奶牛及珍禽特种动物饲养业为辅。畜牧业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和饲养品种的不断增加,丰富了我区的“菜篮子”供应,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生猪生产一直是番禺区畜牧业生产的主导产业,过去以一家一户家庭式饲养为主,品种多为二元杂交猪“土猪”。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期的十多年间,家庭式饲养逐步减少,生猪饲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化饲养大户增加、品种结构调整和综合经营、立体养殖生产模式发展,使生猪生产逐步走出低谷,饲养量逐年回升。期间,番禺区畜牧总公司建成了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的省一级种猪场——水门畜牧有限公司,引进长白、大白、杜洛克等优良种猪,采用人工授精繁殖,生产杜大长或杜长大父母代种猪,每年为我区及周边省(市)、区、县提供优质种猪4000头,商品瘦肉型猪8000头。在这些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发展加快,品种结构日臻完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区的生猪饲养业发展较快。2000年,生猪饲养量达35.0万头,出栏量23.9万头,比生产低谷的1993年分别增长70.1%和1.06倍。其中,生猪出栏量50头以上的规模化生产的场(户)共497个,年出栏量共19.4万头,占全区生猪出栏总量的81.2%。家禽三鸟饲养业是番禺区牧业生产的重要产业,其中以养鸡业比重最大,其次是养鸭业,第三位是养鹅业。同养猪业一样,近几年三鸟生产向规模化、立体养殖方向迈进,品种结构也在适应市场变化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区畜禽良种繁育场根据市场需求,引种开发推广的黄羽优质穗麻鸡名闻遐迩,除供应本区外,产品还辐射至山西、河南、广西、浙江、江西、海南等各个省(市)及省内多个县、市(区)。在发展高峰期,我区黄羽优质穗麻鸡的饲养量在养鸡业中的比重达到90%以上,带动了养鸡业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近两三年,我区饲养江西黄鸡、广西黄鸡、顺德乌州鸡等品质更优的品种养殖比例明显提高,而穗麻鸡品种饲养量回落到目前60%左右,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另一面,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伴随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牧鱼结合模式的兴起,以樱桃谷品种为主,商品鸭饲养在三鸟饲养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之势,也带动了牧业的发展。2000年,全区三鸟饲养量达到3125.2万只,出栏量为2522万只,分别比1990年增长2.1倍和2.8倍。其中,三鸟出栏量2000只以上的规模化生产的场(户)共655个,年出栏量共1495.3万只,占全区三鸟出栏总量的63.8%。优稀珍禽特种畜禽饲养是番禺区九十年代兴起的饲养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激活了我区的珍禽特种动物饲养。主要饲养品种有:雉鸡、白鸽、鹧鸪、鹌鹑、竹丝鸡、夜游鹤、梅花鹿……等。由于珍禽特种动物饲养业的应运而生,饲养品种不断增加,优化了畜牧业品种结构,及饲养规模日益扩大,也为不断满足人们对畜禽产品日趋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保证。2000年,全区白鸽饲养量83万只,出栏量69万只;鹌鹑饲养量252万只,出栏212万只;鹧鸪饲养量达到87万只,出栏70万只,不断发展壮大了我区的畜牧业。九十年代中期东山崛起的奶牛业发展迅猛,也成为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区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质量要求也更高,促使我区奶牛业在短短几年间迅猛发展起来。2000年,全区奶牛存栏量为1412头,其中印度摩拉水奶牛950头,占67.3%;良种及改良品种奶牛(黑白花)462头,占32.7%;产奶量2571吨。奶牛存栏量和产奶量分别比1995年增长6.6倍和9倍。
番禺区-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番禺区是中国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西北岸,处于珠三角腹地。番禺区辖区面积786.15平方公里,2007年末常住人口149.58万人,户籍人口98.92万人...
番禺区_百度百科
番禺区引位于广州市中南部,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处于北纬22°45′~23°05′、东经113°14′~113°34′之间。东面是珠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
广州物资回收,番禺区废品回收,广州番禺物资回收
可上门回收各类废旧金属。(广州物资回收,番禺区回收公司,广州废品回收公司,广州番禺回收公司。于1997年成立,公司总部坐落在繁华的广州市番禺区。...
番禺区百科
并由这些县再析出龙门、香山(中山)、新安(宝安)、顺德、三水等县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历史上番禺两度并入南海计有1.[阅读全文]番禺区热点词条 查看本类更多词条>...
番禺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包括番禺区政府采购目录、申请采购操作程序等内容。
番禺区房产网_番禺区租房_番禺区二手房-房房房网
番禺区租房、番禺区二手房、新房等房产信息免费发布,房房房番禺区房产网每日免费提供番禺区租房,番禺区二手房等房产信息,更多番禺区房产信息尽在房房房番禺区房产网...
广州市番禺区培训网,广州市番禺区培训学校,广州市番禺区英语...
广州培训网·番禺区 找课程 找学校 找资讯 找视频 找相片 咨询热线∶02038288137...
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
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网站群:番禺第二人民医院中国保胆取石网桥牌医用内镜网椎间盘突出症网...
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
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局网站设有企业资质、行业管理、综合信息、政策法规、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等栏目,包含政务动态、时事热点、奖罚公告等信息。
广州市番禺区卫生局
含卫生新闻,机构设置,办事指南。
广州市番禺区气象局
广州市番禺气象局网站包含天气预报、天气实况、预警中心、气象动态、农业气象、气象科普、政务信息、气象服务、审批窗口、政策法规等板块。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