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崇仁城区高清地图 ===
=== 崇仁县资讯概况 ===
地理状况: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7.6℃,日照时数1776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66天,年平均降雨量1773.6毫米。
公共交通:崇仁扼据赣抚平原,交通发达,距省会南昌市铁路125公里,公路140公里;距江西省第一大机场——昌北机场128公里,毗邻京九线,与浙赣线相连的向乐铁路穿境而过,省地干线公路抚八线、抚宁线、崇宜线、崇乐线、崇丰线纵横穿越县境。境内还有大小河流140余条,总流长达910公里。便利的交通,为崇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发展横向联系和商品流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自然资源:崇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4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53万亩,活毛竹蓄积量3968万根,森林覆盖率64%以上,矿藏资源品种繁多,现已采掘或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铀、钨、锡、铜、铁、煤、瓷土、石英砂、石灰石等多种矿产。
名胜古迹:崇仁名胜古迹颇多,加之大自然和神奇造化之功,赋予了这块土地一种浩然之气、一种旷古和时代感,有“花在雾中笑,林在云中立”的罗山,素有“道教圣地”之称的相山、无人考究的东汉古洞、岩乡“珠溪八景”、“鼎沸如汤”的奇观以及冬暖夏凉的“灵岩仙洞”;有三座千年古庙—华山寺、龙济寺、观音岩,有千年古村—华家村、保存着一大批明清古建筑;水境环碧的“港河平湖”、青龙吐翠的“宝水流霞”、美似“小山峡”的虎毛山水库及奇异的悬棺、“岩葬”等等,都集“风、水、气、瀑”于一体,“溪、湖、峰、岩”相得益彰,以千姿百态的风采,吸引着广大客商投资开发,吸引着四海宾朋的光顾。在今后五年,我们将抓紧县内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全面整合相山、罗山、虎毛山水库、马鞍汤溪温泉、段家谢和华家古村等旅游资源,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发掘、包装及对外宣传工作,打响集“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和“理学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特色牌,不断扩大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名字的由来:名字崇仁,一个蕴含着厚重中国文化特色的名字,一块历史悠久饱含中国文化卤汁的土地,前不久爆炸似地传开“发现北宋词人黄裳墓葬,网传其为《九阴真经》作者”;“发现相山石构建道观遗址,很像‘金字塔‘”。一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聚焦崇仁。崇仁,千百年来的历史蕴育了千百万个故事,有些记载在各种现有的史料中,有些铭刻在保存至今的文物上,有些流传在民间百姓的休闲言谈里,有些则可能已经被沉重的历史尘封土埋。我们在这里开辟一个《七彩崇仁》的电视栏目,想跟大家讲的就是崇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事,新鲜的大事,轶闻的趣事,过去的好事,你知道的也好,你不知道的也好,我们在这里就笼笼统统地一并奉上,希望这个栏目能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个看点,闲里没事的一个趣谈。今天,我们首先跟大家讲的就是崇仁的由来。崇仁是怎么来的?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崇仁的历史是怎么形成的;二是崇仁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据《太平环宇记》、《江西通志》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周武王时期,崇仁这块地域属吴国。这也就是说,在崇仁这个地域,周代已人烟旺盛。1982年全县文物普查,发现三处周代遗址:新山遗址、海螺山遗址和风岗嵊遗址。三国时期建立过新建县、西宁县,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和隋朝,共332年;南北朝时期建立过巴山县,历时53年;隋朝还建过巴陵县,历时5年。历史上崇仁这块地域,曾还建置过巴山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崇仁县至今。这就是崇仁形成的历史过程。公元2009年是崇仁县以“崇仁”名建县1420周年。那么“崇仁”这个县名是怎么得来的呢?据1990年版《崇仁县志》“概述”里说,“县因有崇仁乡而得名”,意思就是说,崇仁县这个县名,是因为崇仁县境内原来还有个“崇仁乡”,后来才以“崇仁”冠名县。如果有人还要问“崇仁乡”又是怎么得来呢?我们就只好笑而不说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和谐”思想的主要源流,作为崇仁人,我们应该为拥有“崇仁”这个名字而感到荣耀,殊不知在全国3000多个县中,被冠以“仁”名的也就那么三、四个县,大家想想,这是不是殊荣?所以,历史上崇仁一直被誉为“赣之望邑”。当然,崇仁一直被誉为“赣之望邑”,原因绝不只因为她有一个好名字。那么历史上的崇仁究竟产生了怎样一些让人传颂称道的事情呢?
历史沿革: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崇仁县,县因原崇仁乡得名。1984年5月31日,桃源公社分设桃源乡、张坊乡;相山公社分设相山乡、山斜乡、港下乡(赣府厅字[1984]166号)。1985年3月15日,撤销相山乡,设置相山镇(赣府厅字[1985]160号)。1993年1月3日,撤销航埠乡、礼被乡、孙坊乡、河上乡,设立航埠镇、礼被镇、孙坊镇、河上镇(赣民字[1993]1号批复)。2000年,全县辖6个镇、15个乡:巴山镇、河上镇、孙坊镇、航埠镇、礼陂镇、相山镇、白路乡、东来乡、三山乡、六家桥乡、白陂乡、郊西乡、沙堤乡、马鞍乡、石庄乡、郭圩乡、许坊乡、桃源乡、张坊乡、港下乡、山斜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8734人;其中:巴山镇58827、相山镇7827、航埠镇21184、孙坊镇18999、河上镇17615、礼陂镇13362、石庄乡9124、郊西乡7557、沙堤乡20849、六家桥乡14948、白路乡13980、东来乡7036、三山乡11433、马安乡15533、白陂乡9041、山斜乡9238、港下乡3788、桃源乡9398、张坊乡5128、许坊乡10682、郭圩乡13185(人)。2001年3月2日,撤销马鞍乡,设立马鞍镇(赣民字[2001]94号批复)。2001年9月6日,撤销沙堤乡、郊西乡,划归巴山镇;撤销山斜乡、港下乡,划归相山镇;撤销东来乡,划归河上镇;撤销张坊乡,划归桃源乡管辖(赣民字[2001]441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31.6万人。2004年底,全县辖7镇8乡。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34.8万人。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