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崇州市区高清地图 ===
=== 崇州市资讯概况 ===
景点介绍:街子古镇: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镇,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街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神奇传说的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在2010第三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崇州街子古镇、被评为”2010年度四川最美古镇”。
凤栖山:凤栖山位于著名“一瓢诗人”唐求故里街子镇境,山幽林秀,百鸟啾啾,如和凤鸣。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出家踪迹,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誉。景区内拥有千亩古森林和梅花寨。森林深处,古柏、古楠、古杉、古银杏参天蔽日;梅花寨区,红梅、乌梅、绿梅、腊梅暗香浮动。街子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驰名全国的“兰花之乡”,毗邻青城外山。
罨画池:罨画池位于城区中心,占地约38亩,素有川西名园之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大门的仿明清建筑系新近规划之作,不久,园区将按规划扩大至百亩左右。罨画池历史攸,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亦曾称“东亭”、“东湖”。唐宋时期的罨画池为官司府地方官们待客的花园,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直至明、清都被誉为蜀州胜景。唐朝诗人裴迪任蜀州(今崇州)刺史时曾邀杜甫登临,杜甫曾作《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赞颂“东阁观梅动诗兴”。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任蜀州通判后,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篇,其中就有10多首描绘了罨画池的梅花和荷花。如《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有诗句:“插瓶直欲连全树”。《日暮至湖上》有诗句“红凋荷更香”。足见当时罨画池的梅花与荷花已成胜景。“罨画池”之名,今存文献可考者始见于宋仁守嘉佑二年(1057年),江原县令赵汴应友人杨瑜之邀游览时留下的诗句:“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元、明、清时代,官府对罨画池均不断增修。仅清代,在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均曾修葺。民国5年(1916年)辟为公园。建国后政府多次维修,1955年废东门,在北面繁华的大东街新开大门上,改称人民公园。1974年,再次增修亭、榭、廊、轩。1981年更名为罨画池公园。如今,池内荷花胜景虽不复存在,但池畔红梅之盛仍驰名川西,琴鹤堂、问梅山馆、湖心亭、望月楼等建筑古朴典雅,诸景点之间或云墙环护、花木掩映,或曲径相爱、枝叶相接。根据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电影,有不少镜头都在罨画池拍摄而成。游罨画池,会有一种再入唐时画境、池波寄意无穷的感觉。
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崇州市西北隅,是离成都市最近(仅96公里)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的纯原始状态的无人0平方公里的纯原始状态的无人烟地区。鸡冠山天然公园位于“大熊猫故乡”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内,除大熊猫外,还有云豹等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及大量其它珍稀野生动物,为景区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情趣。园内林色秀美,纯朴原始,林木繁茂,奇花异卉,种类繁多,有“壮、美、奇、罕”四大特点,植物覆盖率达95%以大,其景随山势而赋形,随时节而多彩,随山高而变种,极富观赏和科考价值。园内群峰兀立,有海拔3868米的蜀州第一峰鸡冠峰等八大山峰,汇集“雄、奇、旷、险”于一体。八大山峰拔地而起,直指蓝天,极其雄伟壮观。晴朗于峰顶向东远眺,成都平原尽收眼底,沃野千里,江河如带,夜间观景,平原灯火璨若繁星,天地难分。峰上天象观极为丰富,云海、佛光变化无穷,日出奇美,冰雪壮观,尽显自然奇幻,造化之神功。每年5月数千亩杜鹃竞相开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为此峰增添了无穷魅力。海拔3000米以上,有一条长2.5公里,宽0.8公里的U形草甸带,形成一个天然的高山滑雪,滑草场。公园内风景奇美,山高水清,飞瀑泉流,异常秀丽。
九龙沟: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沟位于崇州市西北三郎镇,因“九沟九槽九条龙”的神话传说而得名。这一地区为龙门山脉口段前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群山在海拔700米到3868米之间起伏变化,相对高差悬殊较大,悬崖陡峭,多飞瀑迭湍、深沟狭谷,有众多的酷似龙形的奇峰怪石和飞瀑流泉。九龙沟内水石相击之声如龙吟似龙啸,巨石躺卧之状如龙盘似龙睡,山峰耸立之形如龙腾似龙卧,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人间龙宫”。崇州百姓中流传有“九条龙从九龙池出游,在九龙山会合,回九龙沟安家,并在龙舔石上留下九沟九槽九条龙”的神奇传说。九龙沟景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游览面积32平方公里,由九龙沟水石景区、大西山原始森林景区和古寺等三部分组成,以九龙沟动态水石景观最引人入胜,是风景区的主要部分,有化石岩、珍珠泉龙石岩、龙女浣纱池、龙舔石、钻天峰、响水沟、九龙飞瀑等景观,其中龙女融积雪而成的“九龙飞瀑”,宽10余米,高100余米,是成都地区不可多见的大瀑布。密林中隐藏着雄伟的古刹,是成都地区山林中保存较完好的规模较大的古庙。九龙沟大西山原始林带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珍稀动物,茫茫林海充满浓烈的野趣。九龙沟主峰六顶山大小六峰如群龙聚首,海拔2686米,可观云海、日出、月华、佛光等瑰丽景色,还可身临半坡凝幽滴翠、半坡玉树琼花的阴阳界奇景;终年积雪的四姑娘山倩影清晰可见。晴朗日于峰顶远眺,成都平原尽收眼底;夜间观景,平原灯火璨若繁星,天地难分。
经济概况: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幅员面积109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其中城市人口30万)。崇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先进城市和四川省成都平原都市群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同时荣登刚刚评出的中国100个魅力城市榜,在四川的所有魅力城市中仅次于都江堰市,列第二位。崇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3年跨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在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县评比中名列第12位。“十一五”以来,崇州市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综合目标考核进入成都市三圈层先进行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5.5亿元,是2005年的1.97倍;地方财政收入46.5亿元,是2005年的26.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0亿元,是2005年的4.78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是2005年的2.1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46元,分别是2005年的1.80倍和1.70倍;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8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崇州市处于成都市20分钟交通圈内,东距成都市区仅20公里,东南连双流国际机场仅30公里。已经通车的第二快速通道(对接光华大道且不设收费站)大大增强了我市的交通优势,特别是直线对接工业集中发展区,更拉近了与成都的距离,使我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工业,工业企业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全面发展,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得到有效改善。2000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78.7亿元,比1986年增长30倍。产品由传统工业、重工业向轻工转移,重、轻工业产值比例由1986年的75∶25转变为38.5∶61.5。产品销售覆盖全国,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从1998年开始,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以四川蜀玻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优势骨干企业有40余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入库税金在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60余家,玻璃制品、蓄电池、复合管件、电力、水泥、机械配件、皮革皮鞋、酿酒、农产品深加工、家具、饲料等主导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回报高等优点,带动和促进了全市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除了全友、掌上明珠等传统大型企业以外,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之下,美涂士、富士康配套园区也相继落户崇州。崇州市主要农作物介绍,水稻42.14万亩,亩产506公斤,总产21.3万吨。玉米2.88万亩,亩产332公斤,总产0.96万吨。马铃薯2.5万亩,亩产290公斤,总产0.73万吨。红苕2.0万亩(其中秋红苕1.46万亩),单产254公斤,总产0.51万吨。大豆0.6万亩,单产272公斤,总产0.16万吨。小麦21.75万亩,亩产293公斤,总产6.36万吨。大麦491亩,单产271公斤,总产133吨。豌豆3269亩,单产174公斤,总产569公斤。葫豆6236亩,单产190公斤,总产1185吨。油菜14.22万亩,亩产135公斤,总产1.92万吨。(2004年统计数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2年复查合格,四川仅五个城市获此殊荣。作为中国第二批优秀旅游城市,崇州市内始建于唐、成胜景于宋的罨画池公园,被我国园林界公认为川西古园林经典。崇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是中国西部保存完好的文庙之一,宫墙万仞前的孔子文化广场则尽显浓厚的儒文化气息。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城区座落了十几座风格各异,寓意深刻的主题广场,广场集雕塑、喷泉、绿化、夜景工程和音乐歌舞沙龙为一体,完美诠释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四川省十强县(市)从1994年以来的四川省县域经济评比中稳居15位之前。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8亿元,同比增长12.3%,全口径财政收入3.47亿元,本级财政收入2.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开放型工作先进县(市)崇州先后引进了广东捷源集团、浙江兽王集团、浙江柯世达集团、汇源科技、台湾三大塑胶、日本和协食品、香港九辉实业、成都台州工业园等项目。2004年全市引进成都市外资金5.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万美元,出口创汇1148万美元,被成都市评为“开放型工作先进县(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中国传统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2003年崇州滨河路获得第二届全国人居环境奖。滨河路集城市防洪、生态绿化、休闲娱乐、商贸开发为一体,全长12公里,沿路配套1万平方米以上的广场7个,大型音乐彩色喷泉4组。该路的修建使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体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形成了松鼠、白鹭、野鸭等野生动物与人共居良好的生态局面。
基本概况:崇州市历史悠久,古称蜀州,其建制历史长达2200年,公元316年设立县制,1994年撤县设市。崇州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崇州市政府所在地崇阳镇为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崇州市有“天府粮仓”之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粮棉专贷大县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崇州主产川芎、郁金,为全国川芎生产基地县。其怀远一带生产的乌梅远销日本等地。崇州枇杷茶宋代以来即进贡朝廷。称为“龙门英”。其所产的黑香糯米被称为“黑米之王”,驰名中外。此外该市的竹编、藤编制品也远近闻名。崇州市山、丘、坝、河兼有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众多的旅游风景,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沟、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是其中的代表。崇州市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彩的人文景观,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光严禅院为川西不可多得的历史胜迹。,
自然地理:崇州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了全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最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崇州市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最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64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最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崇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3条:西河、黑石河和金马河。西河发源于苟家乡内火烧营北麓,向东流自鹞子岩出山口入平原,至元通与味江、干五里河、泊江汇合。元通以上又称文井江。自元通以下转向东南流,有沙沟河、向阳河、白马河流入。再向南流经三江镇的蒙渡入新津县境。全长109公里,市境内长96.8公里,流经14个乡镇,为全市最长河流。黑石河又称“黑石大江”,于都江堰市柳街乡流入市境,向南流经9个乡镇,于三江大桥处与羊马河汇合流入新津县,总长65公里,市境内长32.15公里。金马河系岷江之正流,自都江堰市沿江乡流入市境,沿市东界,断续为崇州与温江、双流的界河。市内河岸(右岸)全长10公里。上述3条主要河流同市境内180多条大小支流相联结,在全市构成水道网,至新津县境内汇入岷江。崇州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mm,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mm,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