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丹凤城区高清地图 ===
=== 丹凤县资讯概况 ===
丹凤名人名事:贾平凹,陕西省丹凤县人,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兵娃》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太阳路》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及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秦腔》于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不过贾平凹在个人生活作风上并不受人尊敬,这也正为了学术界争论他的一点。
叶炳喜,1940年11月生,陕西丹凤人。咸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咸阳市政协常委。2001年12月被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3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自愿报名赴黑龙江省林区工作。先在伊春林业师范任教,1967年调入伊春市文化馆工作,担任美术组长、团支部书记。1978年底调至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工作至2001年退休。他长期从事陈列设计和书画艺术创作。其书法以唐碑为根基,上溯魏晋秦汉,博涉历代名家墨迹,主张碑帖并重,不可偏废,以碑强其骨,以帖养其气。对楷、隶、行、草、篆诸体都有较深的造诣,曾得到启功、刘自椟、陈泽秦老一辈书法家的指点。作品“拙中寓巧、平中见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艺术个性。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首届自撰楹联书法艺术展等,获各种奖项50余次。《书法导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报刊对他均作过专题介绍。多幅作品被省、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或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文史馆等单位收藏。1996年12月叶炳喜任咸阳市书协主席后,为发展咸阳书法艺术事业作了大量工作,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六省市书画联展”及两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和数十次书法篆刻展,多次赴外省市或邀请全国名家来咸阳进行书画交流和考察活动,使咸阳市的书法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1年先后被陕西省文联和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会员。1993年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出版有《叶炳喜书法集》、《叶炳喜书法艺术》。发表了如《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研究》、《意象书法欣赏》等多篇学术性论文。其艺术成就及作品已入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文艺家人名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中。
李东亮,学校校长。1956年生,中共党员,丹凤县棣花镇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理学学士学位。商洛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在丹凤中学工作26年中,先后任班主任、物理教研组长、高三年级组长、科技中心负责人、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在教学中创立并实践了“四步启示法”教学法,所带班级连续六年高考物理人均成绩名列全市第一,辅导的奥赛选手多次获国家奖励,受到国省奖励。著书三部,发表论文30余篇。1995年任丹凤中学副校长,与领导一班人通力合作,加强管理,深化校内体制改革,狠抓“三风”建设,注重以德治校,用人格的力量感召师生,使学校领导一班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学理念,把质量作为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把发展作为兴校育人的第一要务,把办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学校,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学校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园林化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学校管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跻身于省级重点中学、省级文明校园、省级绿色学校行列,使丹凤中学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谭易,丹凤商镇人,著名作家。作品《红纸伞》、《雨露》等。

经济发展:近年来,丹凤县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以扶贫综合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一手抓农村经济和工商经济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城镇增容”三大目标,突出“调整产业、兴办工业、发展旅游、扩城建镇”四个重点,实施“兴产富民、兴工富县、旅游活商、城镇带动、开放开发”五大战略,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县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持续发展。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16.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14亿元,第二产业5.58亿元,第三产业6.75亿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