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丹寨城区高清地图 ===
=== 丹寨县资讯概况 ===
旅游资源:丹寨是贵州东线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这里有颇具苗族特色的芒筒芦笙艺术;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自然景观: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有天下奇泉打鼓井;有千姿百态的彩色金瓜洞;有城郊万亩相映成趣的红、白、紫三色杜鹃;有素有黔东第一瀑的排廷瀑布;绿色宝库猫鼻岭森林公园;还有温柔多情的河流河岔河……
人文景观:有历史建筑万寿宫;有距今一千五百多年的省级文物白皮纸(国画纸)作坊—石桥;有中国蜡染艺术之乡-排倒莫;中国芒筒芦笙之乡―排牙等,另外,丹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创造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苗族的古歌、“贾”、习俗仪式歌、情歌、神话等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浩如烟海;苗族和水族的蜡染,以古朴、奇特、粗犷、豪放的风格和浓烈的浪漫写意色彩闻名天下;流传民间的苗历,古老独特,多次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史专家的关注……
民族文化:丹寨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特别以苗族文化尤为古朴厚重,是黔东南苗族文化的代表。全县总人口16.14万人,苗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8.78%以上,丹寨县地处都柳江、清水江上游,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文化的特点,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水族等世居民族在千年变迁和繁衍生息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丹寨是少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这里汇集了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另外,苗族古瓢琴舞、翻鼓节、苗族历法、苗族百鸟衣、苗族芦笙词、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苗族婚俗、苗族丧葬习俗等16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寨民族文化分布于全县七个乡镇,很多村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全县有101人获得了民间艺(匠)人职称资格,12人为高级工艺师。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4人,省级4人,州级11人。2008年已向国家商标注册管理部门申报注册“锦鸡舞”、“给哈舞”、“石桥古法造纸”等六个注册商标。通过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宣传、文化、旅游、民宗等部门以及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宣传,其文化价值得到了认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2007年,经文化部门申报,省文化厅批复命名了“扬武乡蜡染艺术之乡”、“排调镇麻鸟锦鸡文化之乡”、“龙泉镇排牙芒筒芦笙艺术之乡”、“龙泉镇卡拉鸟笼艺术之乡”、“南皋乡石桥古法造纸之乡”。丹寨民族民间文化种类繁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150个之多。这些文化体现了丹寨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和发掘,丹寨民族民间文化的普遍共性是:以苗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在丹寨这块原生态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原生态的地域文化。目前,为外界所熟知的丹寨文化符号首推锦鸡舞、芒筒芦笙舞、给哈舞和蜡染、造纸、鸟笼等。其中,尤以锦鸡舞的名声最为响亮。省内外文化研究专家对丹寨文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丹寨居住的少数民族大多以鸟为图腾崇拜,从原住民的服饰、音乐、舞蹈,精神归属、祭祀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鸟图腾的文化痕迹,因此对丹寨文化的大致定位,就是“鸟图腾文化”。而以锦鸡舞为代表的“锦鸡文化”就是“鸟图腾文化”的核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芒筒舞:
●《锦鸡舞》和《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简称《芒筒舞》):均为丹寨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舞蹈。《锦鸡舞》由数支“四滴水”芦笙带动一群女子款款舞动,芦笙悠扬,舞姿优雅而美丽;《芒筒舞》则多见于庆典、祭祀场合,芒筒芦笙声音雄浑,舞姿豪放而张扬。2007年,在贵州省最高水平的舞蹈大赛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总决赛上,丹寨《锦鸡舞》首夺最高奖金黔奖,2009年第二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上,丹寨《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再次问鼎金黔奖,奠定了丹寨县在贵州省乃至全国原生态类舞蹈上的突出地位。在2009年成都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锦鸡舞》被评为太阳神银奖,在杭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锦鸡舞》以最高分被评为中国传统舞蹈金奖。
蜡染:
●丹寨苗族蜡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织布到印染均为纯手工技艺,图案精致古朴,以鸟为尊,其中所蕴苗族历史文化十分厚重。上世纪八十年代,苗族高级工艺师王阿勇曾赴美国表演蜡染技艺,被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邀请出席家宴表演蜡染,丹寨蜡染故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和“飞进美国白宫的鸟图腾”。至今当地排倒莫、排调、扬武一带尚广泛传承蜡染技艺,艺人辈出。
造纸:
●石桥古法造纸:石桥因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河两岸山崖而得名。最古老的造纸作坊遗址就座落在天然石桥20米对面大岩脚石壁下,石壁宽约百米,高约八十米。石壁前倾,能遮避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作坊;内有一清澈的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源。1985年,古法造纸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正在向文化部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汉书·蔡伦传》载:“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苗族历史上曾长期居住在楚地。楮树当地叫构皮麻,至今仍是石桥造纸的主要原料。石桥苗族先民借鉴古老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构皮,杉根、糯叶、滑树、弥猴桃藤等丰富原材料,融入当地苗族文化元素,经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打包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成纸。所以石桥古纸具有纤维长、拉力大、纯天然等特点。在古法纸的生产过程中,从河沤、浆灰、装纸甑、起锅到选料等到大部分工序都是徒手操作,不使用任何现代工具,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的活化石。
服饰:
●苗族“嘎闹支系”服饰:丹寨县境内苗族“嘎闹”支系有七个亚族群,他们自古就有把自己的图腾物作为饰品图案来穿着佩戴的习俗。从现在能收到的古老服饰对比,七个亚族群古装差别微小,最能保持原貌的是“雅灰型”的百鸟衣。随着时间的延伸,各亚族群的区别越来越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能体现的刺绣或蜡染技艺上,竭尽其能地表现他们的图腾物—--鸟纹,把鸟纹发展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对鸟的极度崇拜,造就了苗族“嘎闹”支系的服饰艺术形象和艺术魅力,并向外透露了“嘎闹”支系的族源信息。而“百鸟衣”“锦鸡服”蜡染古装等则成为对鸟崇拜的集中体现,也成为该支系鸟文化艺术的经典。
贾:
●苗族口头经典“贾”:《贾》流传在丹寨县以及凯里、黄平、台江、雷山、都匀等县市的苗族地区。《贾》为苗语音译,意为苗族经典。它是一种在当地苗族社会中最具权威和影响最深广的独特文类,为亦诗亦歌体文学样式。《贾》分为十二支,有些支下面还分为若干“串”或“朵”,相当于汉语的“章”、“节”,总篇幅约有2.4万行。《贾》包含了古代苗族关于社会与自然的道理、源理、哲理、辩理、判理等程序性内容,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的自然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贾》是苗族先辈留给后人最为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巫学的综合集成,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苗年:
●苗年:苗年(苗语“nengxnix”、“nengxnixnaol”),是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苗族群众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苗族社会中就使用着与汉族地区的“农历”有明显区别的人类最早的历法——苗历。苗历的岁首,即为苗族新年。由于苗族特别的宗族意识和“议榔”社会管理原则,过“苗年”的日期在一个区域的各苗寨中,有按顺序进行的习惯。这种习惯,也使得这些不同的苗寨在各自不同的“苗年”日子里,轮流成为该苗族区域的狂欢中心。“苗年”对于苗家,是庆祝丰收的日子,是一年里劳作的结束与欢乐的开始。到了苗年,芦笙和木鼓就可以搬出来尽情歌舞。从这天开始,苗族群众便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节日,走村串寨,你迎我往,一直欢乐到春天二月里的“翻鼓节”。“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年团饭”、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进行斗牛活动。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