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大足城区高清地图 ===
=== 大足县资讯概况 ===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县土地资源1399平方公里,折合为208.53万亩,人均占有土地2.3亩,低于全国人均8.7亩的水平。属人多地少,垦殖系数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县。垦殖系数为32.6%,耕地面积为68万亩,土质较好,99%的土壤为水稻土、紫色土。全县森林覆盖已达29.2%,成片林16482.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08691立方米,林相结构由单一的用材林向经济林、防护林等多元结构发展,为市级基本绿化达标县。
水利资源:大足地处涪、沱两江的分水岭。主要河流有濑溪河、窟窿河、怀远河,干流总长度148.8公里,加上290多条小溪河,总长度约1000公里,是典型的溪涧型水分和水资源贫乏县,积水全靠人工拦蓄,全县水利资源藏量为14083万立方米,平均每年水资源总量为5661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179万立方米,水库主要有玉滩水库、上游水库、化龙水库、胜天湖水库等。
矿产资源: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锶矿、煤炭、天然气、页岩、石灰岩、石英砂岩、陶瓷粘土等21种,开发较好有煤和锶矿,已探明煤的储量为2830万吨,为全国100个产煤大县之一。锶矿属稀有金属,由天青石和菱酸锶组成,品位较高,最高达90%,探明储量为46.6万吨(资料显示,实际储量约400万吨位),天然气储量为1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大足县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国家级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龙水湖景区、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椤桫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景观。是全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先后荣获中国人居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示范景区、首批AAAAA景区,重庆市最佳旅游景区等殊荣。
文化名人:大足石刻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和巅峰之作,其蕴含的“神的居所、人的庙堂”的深邃人文主义和民本思想比欧洲文艺复兴早整整400年,曾在历史上尖锐对抗的中国传统三大主流思想儒、释、道在这里和谐会融,也给当今教义纷争的世界以深深的启迪。大足县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民风剽悍,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历史著名人物。如大足石刻之父赵智凤、神采飞扬地挥笔留下“海棠香国”宋朝太师张颜、南宋著《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的杨甲、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起义,称“南朝赵王”的韩法师、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的蔡伯贯、清代光绪年间,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的余栋臣、清代宣统3年(公元1911年)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的张桂山、反清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八路军办事处115师留守处任民运科长刘瞻、抗日英雄,新四军五师四十一团营长刘树全、抗日英雄龙子玲,刘诚模,吴天纵,杨明显、周恩来警卫排长郑英才、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红三军代政委)、“实业救国”的女爱国人士饶国模、著《文心雕龙校注》的著名国学大师杨明照、胸外科专家,重庆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少将军衔的蒋耀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方滨生、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王以时、原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于北辰、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重庆市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蓝庆华、北京大学基建工程部部长莫元彬、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情报学),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西南大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负责人,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重庆市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邓小昭教授等。据青年远征军陆军第201师第602团团史记载,参加远征军的大足青年共107名抗日战争期间,大足赴前线作战将士共计27137名,若以1939年3月全县总人口391153计算,占6.94%。据史料记载,为国阵亡765人。在捐献方面,仅以抗日战争艰苦的1940年计,大足县就征购粮食11.9万余市石,解交军粮谷5979.90市石,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为全省第一;还捐款22.5万元,认购飞机一架(实值20万元),完成派债任务70万余银元。在工役方面,1937年培修成渝公路,大足出民工5万余人次,夜以继日,奋战50天计250万个工日,提前完成任务;两次修建白市驿飞机场,大足出工281048个工日,中共云路支部书记赵庆提担任中队长,也提前完成任务;1942年,修建登云机场。在实业方面,龙水20年代手工所造夹板枪若干,亦运往前线补充军需。抗战期间,大足实业界奋力兴办实业,所产生铁三分之二运重庆兵工厂制造枪炮。龙水本一号周子雨协助重庆夏公茂商号陈樵生兄弟,在玉龙开办十字镐分厂,数年生产十字镐20万余把,支援抗日前线。龙水铁器业创制“国货牌小刀”“金忠牌洋刀”等名牌产品,抵制日货。商界同仇敌忾,不销售日货。大足县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日运动的开展。
经济实力: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新高。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3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5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6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6.6:49.5:33.9,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4、9.3和4.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9%、58.4%和26.7%。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538元,比上年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22.6亿元,增长30%;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0.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9%,比上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中首次跨入前50强。
农业:大灾之年后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种植业产值147461万元,增长26.8%;畜牧业产值104936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558公顷,比上年增长6.0%;油料种植面积8128公顷,比上年增长12.1%;蔬菜种植面积11430公顷,比上年增长8.4%。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新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13家,组建专业合作社24个,创绿色品牌2个,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0.5%、64.2%。被中国果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宝邮路特色经济带带动作用明显,东西两翼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镇一品、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已具雏形并产生效益,为农民带来实惠。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农村劳动力价格持续走高,农民收入增速创新高。3个百强镇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新增房屋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300人。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以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呈现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硬化村级公路151.6公里,新建人行便道289.1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705处,病险水库除险销号10座,解决了3.1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维修水利设施686处,建沼气池1046口,整治农村环境1116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1万亩,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500户;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23万亩,栽种补植各类苗木561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37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1%,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建文化体育场所46处,建便民诊所482个,新农合参合率达到73.6%。新建村级服务中心61个、五保家园49个、技物配送店185处。
贸易:消费升级,结构趋优。牢固树立大市场、大产业、大流通观念,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推广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大型零售商场、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引导鼓励连锁店经营企业向乡镇延伸网点,建立直营连锁网络,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深入开展“双建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推动了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升级,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县现有商业设施面积达71多万平方米,商业网点16000多个,从业人员达15.5万多人,拥有各类商品市场、集贸市场55个(其中重点市场7个,农贸市场32个,综合市场6个,专业市场8个,生产资料市场2个),经营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个体、私营工商户15123多家,新增600户。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216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9%;餐饮业45543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他行业54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出****货值14065万元,比上年增长7.8%,比上年回落12.59个百分点;实现自营出口541.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9%,比上年快9.25个百分点。大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牢固树立亲商、富商、安商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号工作,成功引进鹰达刀具、云南志诚、重庆博一、重庆朝野等企业落户,全年协议引资40亿元,同比增长165.0%,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旅游项目达到36个,实际到位资金12.5亿元,同比增长131.0%。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可用财力进一步增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23.63%。工商税收总额达到10亿万元,比上年增长24。2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6亿元,比上年增长46.7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5134万元,同比增长25.51%;教育事业支出20349万元,同比增长36.76%;卫生事业支出5279万元,同比增长5279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5335万元,同比增长23.9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快速增长,金融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59665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8%,其中:企业存款13066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44.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599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8%。本外币贷款余额20953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8%。
城市建设: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南环二路控制性工程南山隧道的全面竣工,组团城市连接大道正式启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镇集聚功能显著增强,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9.06平方公里,集聚城镇人口24.7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6%,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组团城市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集聚城镇人口17.7万人。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园林县城。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9.9%,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9%,城区商品房住宅均价达到1299元/平方米。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胜地的南、北二山环绕城区,濑溪河清流穿城而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博大精深的石刻文化内涵和历史悠久的五金机电产业,坚持做大规模、做优环境、做强产业、做精品牌的思路,实施了棠香、龙岗、龙水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其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目前,已建成北环路、南环路、北环二路、中山路、五星大道、龙中路、陵园路,正在新建全长近11公里的绕城高等级公路,初步构建了“三纵四横”的城市交通网络。实施了濑溪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环保工程,推进了宏声文化广场、滨河公园、灯饰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完善了自来水、天然气、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市政公益设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更趋优化,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等众多的城市品牌。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坚持依托产业、突出特色的原则,形成了邮亭、万古、中敖、三驱、珠溪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城镇,涌现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代物流、工业经济、现代观光农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增强,城镇体系初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见端倪,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县。
工业和建筑业:规模工业户数增多,发展后劲足,效益向好。企业户数突破200户大关,达到210户,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不断攀升。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500000万元,同比增长30%,实现增加值32242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9732万元,同比增长33.0%,比上年快7.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34.03%,比上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为98.5%,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0.8%,比上年提高了3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350493万元,比上年增长44.88%;实现利润27392万元,比上年增长44.08%;实现利税总额46738万元,比上年增长41.72%;总资产贡献率为24.6%,比上年增长4.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8356元/人,同比增长78.7%。工业园区建设加快。2010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25亿元,完成土地整治800亩,道路硬化0.5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8000平方米,新入园企业35家,投资23.9亿元,重庆朝野房地产商砼基地建成投产,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5000万元企业10家,园区成为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支撑点。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63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实现营业利润5851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491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353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94881万元,比上年增长49.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9337万元,比上年增长9.9%;工业投资完成126650万元,同比增长56.68%。重点建设工程玉滩水库、龙水湖影视基地、南环二路等项目顺利推进,为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交通、邮电和旅游: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04亿元,改造乡村公路275公里,24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全部实现畅通,畅通率达100%,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4个,新开辟3条客运线路,205个行政村通客车。完成上游水库长源桥主体工程建设,渝大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已正式启动。年末拥有各类小型汽车6381辆,大型货车1097辆,农用车841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367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198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99%。邮电业务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0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8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1%;电信业务总量4580万元,同比增长-13.18%。固定电话户数达到12.16万户,宽带接入户数达1.26万户。旅游业蓬勃发展。坚持“依托大集团、规划大气魄、开发大市场、投入大手笔”,全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景区建设,加快华地王朝酒店、石都宾馆、宝顶古镇、城南旅游商品一条街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景区、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标准化建设,打造旅游整体形象。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4.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旅游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2亿元,增长16.4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00.53万人次,增长14.96%;接待海外游客18.72万人,增长15.58%。
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县共有学校552所,市级重点中学3所(大足中学、大足一中、大足二中),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大足职教中心)。普通中学校31所,小学263所。全县普通中小学校共招生40403人、在校生134445人、毕业生3836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31%、-5.0%和-6.03%;普通中学招生19563人、在校生58210人、毕业生18157人;小学招生7028人、在校生57191人、毕业生1395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2010年全县科技示范户共1200户,示范面积达5000亩,辐射带动了农户2万余户。其中: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达800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长23.6%,通过推广机耕、机插、机收等技术亩平生产成本下降200元,全县共增收节支达205万元。2010年,我县获国家专利授权70件,同比增长37.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23件。

基本概况:大足县位于重庆西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古号“海棠香国”,幅员面积1399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2个镇,50个居委会,242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25万人,农村劳动力41.34万人,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鱼米之乡”、“鲤鱼灯舞之乡”。属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呈“六丘三山一分坝”特点,县东南部为低山,最高海拔934米,中部为浅丘带坝,西部为深丘,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20度,无霜期323天,平均降雨量1004毫米,年度平均日照1279小时,有效积温6133度,人均水资源约600立方米。全县中型水库3座、小(一)(二)型水库109座,可蓄水1.4亿立方米,山坪塘3055口,石河埝683道,电灌站445处,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秀美,全县耕地面积63.73万亩,其中田50.25万亩,土13.48万亩,农村人均耕地0.82亩。农作物宜种性广,主要有:水稻、小麦、红苕、玉米、小春杂粮、杂豆。
历史沿革:大足县始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独香”的传说,故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末至宋末,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属重庆府。唐末昌州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开建永昌寨,开创北山石刻。一说因县之宝顶山有巨人足迹而得名。元至元十七年(1290)并入合州,明洪武四年(1371)复置。清康熙元年(1662)并入荣昌县,雍正六年(1728)复置大足县。南宋名匠赵智凤在宝顶山用毕生精力建造宝顶山石刻。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蔡伯贯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清光绪年间,余栋臣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张桂山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大足县支部成立。清末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属重庆市。2010年,大足县面积1399平方千米,年末户籍总9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0万人。辖2个街道办事处、22个镇、2个乡,48个居委会、494个村委会辖龙岗街道、棠香街道、龙水镇、万古镇、宝顶镇、中敖镇、三驱镇、宝兴镇、玉龙镇、石马镇、拾万镇、回龙镇、金山镇、智凤镇、国梁镇、雍溪镇、珠溪镇、龙石镇、邮亭镇、铁山镇、高升镇、季家镇、古龙乡、高坪乡。县府驻龙岗街道。此外,还有南宋杨甲著《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刊印地图;反清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红三军代政委);著名国学大师杨明照等。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