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凤阳城区高清地图 ===
=== 凤阳县资讯概况 ===
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这样两种气候之间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在气候上就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表现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但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且略显不足。
土地资源凤阳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海拔12-340米,总倾斜度1/600。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三种类型。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土地总面积292.43万亩。其中:耕地157.5万亩,宜林丘陵岗地58.4万亩其中林地27.4万亩、草地18.3万亩,水域24.03万亩,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9万亩,未利用待进一步开发土地12.8万亩。
水资源凤阳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间。年内分布:3-5月占21%;6-8月占52%;9-11月占17%;12月和1、2月占10%。境内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全县有鹿塘、官沟、凤阳山、燃灯寺四座中型水库和花园湖、月明湖、方丘湖、老塘湖四面湖泊,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34座和塘坝总库容6491立方米;建有固定机电排灌站155处,装机129台套、2.75万千瓦,基本形成了引、蓄、提、防、排相结合的水利格局。较好的水资源和水利设施,不仅使农业生产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65%以上,而且促进了水产业发展。凤阳每年各种水产品产量达3万吨以上,尤其是花园湖螃蟹个大味美,畅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和江浙以及港澳地区。
矿藏资源凤阳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蛭石、石棉、白云石、金、银、铜、铁、锰、钼、锌等矿种达26种,其中石灰石、石英石远景储量分别为100亿吨和50亿吨,储量、品位均居华东地区之首。目前,全县从事“两石”开采、加工、经营的企业300多家,年产各种型号石英砂500万吨、水泥300万吨。
经济发展:凤阳县从实行农业“大包干”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确定并实施了“强化工业、调整农业、开发旅游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战略规划,紧围绕构建“和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和“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硅(玻璃)产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国家级现代农业强县”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动、稳农固本、转型升级、开放合作、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0年,实现财政收入8.29亿元,粮食总产达72.9万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2亿元,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0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0元。
农业:凤阳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常年粮食总产量在60万吨。为改变传统农业,近年来,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以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市场农业,建立50万亩优质粮、2万亩反季节蔬菜、3000亩食用菌、3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15万只山羊、5万亩特种水产养殖等一大批种植和养殖基地,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同时,不断加大培植农业品牌力度,“凤宝牌等级面粉”、“凤阳贡米”、“日月牌粉丝”、“恒裕牌酱品”、“御膳牌麻油”、“大明贡猪”、“东盾密度板材”等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越来越高。
工业:凤阳县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以及优惠政策扶持、优化服务帮办等举措不断强化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全力打造以硅(玻璃)制品为特色,以水泥建材、木材加工、机械制造、粮油加工、烟叶复烤等为支撑的产业基础,推进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中国中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台湾华夏集团、北京新华联集团、江苏德力集团等一批国内外驰名企业落户,同时积极培育引导本地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扩张,龙阳公司、龙兴公司、金星保温瓶总厂、散热器公司、凤宝粮油公司、水泥总厂等已成为地方龙头骨干企业。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亿元。
旅游业:凤阳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先后建成并开放了狼巷迷谷、韭山洞、禅窟寺、龙兴寺、明中都鼓楼、明皇陵、明中都皇故城、卧牛湖和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等旅游景点,形成了“北人文、南自然、东部红色”旅游格局。策划了凤阳一日游、二日游、凤阳花鼓观赏游、苏皖古迹精华游、明朝三宫四陵游等多条旅游线路,培育旅游品牌,吸引境内外游客。旅游市场不断拓展,来凤游客不断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2.75亿元,共接待游客17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86.4万元。
商贸流通:凤阳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及城乡。苏果、百大、好又多、锦泰百货、双虎家私等大型连锁超市和一大批著名品牌产品专营店先后进入凤阳。凤阳商业步行街、明中都鼓楼商业街每逢“独山庙会”,商贾云集,人流如织,一派繁荣昌盛景象。2010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
凤阳花鼓:简介: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历史溯源(文章摘自安徽省蚌埠市李建设《淮河“五花”艺术的形成》)凤阳花鼓据说始创于明朝。有史料记载:朱元璋当年定凤阳为中都,因人气不旺,文化不盛,便移江南富民十四万户和天下数千文人墨客到凤阳安家,以繁荣都城经济和文化。在江南富民中大多数为地主权贵,把他们从沿海移入内地,是朱元璋削减地主势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因为这些地主失去了土地,也就等于失去了政治,失去了经济。由于这些人很不习惯淮河流域"走大江,过小河,马吃干草无水喝"的干旱和洪涝自然灾害生活,因而经常有人出逃回乡,官府发现后很快颁发禁令:"凡逃跑者格杀勿论。"所以胆小的不敢明逃,他们便想方设法暗中外逃。据老一辈人说,凤阳花鼓就形成于这个时期。相传,创始人最初用一个竹筒,两头蒙上羊皮,制成小鼓,又随意折两枝树条当鼓捶,这就成形了今天双条鼓的雏形。为了充实和完善这门艺术,他还自编了花鼓词,扮做讨饭者,边演唱边顺利地走上了回乡路。后来此办法被他人得知,于是大家就都学着唱,就这样凤阳花鼓便繁衍开了。有记载的最早歌词是:"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而今天所唱的歌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后首词与前首词乍看大同小异,但仔细品味,这里还大有文章。前首词第一句简要交代作者的原籍和目前的住地;第二句他告诉人们,目前的住地原本是个很好的地方;接着第三句便露出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指名到姓地对朱元璋移民政策的愤恨,因此到第四句就给朱元璋套上了一顶大帽子,说凤阳这块好好的地方,就因为他做了皇帝,好地方才发生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景况。其实这说法也只是作者在泄私愤罢了。朱元璋做皇帝,这是历史所赋予他的职责。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处于那个特定的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他又怎能去控制、怎能去左右呢?作者硬把这灾难的形成强加于朱元璋,这就很明显地吐露了他对朱元璋的刻骨仇恨;不过我们从词中也可品味到作者的悲观之心,也能隐隐体谅到作者对老家的深深思恋之情。这门艺术的鼓词四句一转,易记易唱,流传下来后,一直被穷苦人作为一种乞讨谋生的工具。听上辈人介绍,在旧社会艺人们乞讨表演时,他们三两为伍,一人卖唱,其余人挨门挨户讨粮讨钱;更令人伤痛的是,遇上大灾之年,穷人家因生活所迫的女子出门卖唱时,她们往往在双条鼓捶上系上布缨子,系红布缨子的表示只卖唱不卖身;系绿布缨子的,则表示即卖唱又卖身,也就等于是沦落风尘,任人摆布。其中一首鼓词中唱道:"家住凤阳老城埂,三年旱灾无收成,死了丈夫没指望,奴今不知是谁家人"。有钱人家或手头稍微宽余的浪人一听,马上就上前去"讨教",待一切谈妥后,卖唱者便即刻跟随他去,听其吩咐和使唤。如果卖唱者遇上身无分文的无浪鬼,那可就遭透了,她们被侮辱后,不仅丝毫未取,而且还会挨一顿臭骂,或被一顿毒打。这种事情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这门艺术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也才真正有了她新的生命、新的价值和新的天地。她虽然古有悲哀,但今天却充满着更多的荣耀。几十年来,凤阳花鼓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加工,不断完善,演变到今天,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宣传人民、教育人民和鼓舞人民的播种机。在改革春风吹绿大江南北的时候,凤阳花鼓响彻四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改革春风暖人心,家家户户喜洋洋。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歌词振奋人心,激昂奔放;鼓声催人奋进,荡气回肠。这门艺术今天已独树一帜,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登上了大雅之堂,这也充分展示了凤阳人民在创造历史上的艺术才能和丰功业绩。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艺术特色: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使用的花鼓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以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为好。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凤阳花鼓的表演服饰也有讲究。一般来说:姑,头戴红花扎红头绳,上身多穿花布大襟褂,下穿深色裤,腰系深红或深蓝色围裙,脚着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粉红色棉纱长袜;嫂,头扎白色或花手巾,上着蓝士林平布大襟褂,下着深色便裤,腰系黑色围裙,脚穿黑色圆口带袢布鞋和豆沙色棉纱大袜。凤阳花鼓还有一定的演唱程式。初期,花鼓人以卖艺、乞讨为主时的演唱分为"坐唱"和"门头唱"两种。"坐唱"为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门头唱"即沿门乞讨,即兴演唱短篇,内容基本是吉祥如意之类的奉承话。传统的凤阳花鼓由夫妻俩演唱,女子肩背花鼓,男子手提小锣,口唱小调。清代以后,演唱者通常为两位年轻女子,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或对唱,或由三人表演,另有年老乐器师伴奏。二十世纪初,为了增强表演美感,小锣被减去。唱的时候,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舞,唱完一节又打花鼓。建国后,凤阳花鼓多为群体演唱,边唱边舞,队形、打鼓方法和姿势也有变化。凤阳花鼓演唱的曲调丰富。它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又吸收了全国各地精彩的俚语,具有民族音乐的典型特征。艺人们在乞讨卖艺时,即兴将平时所熟悉的歌舞曲调加以利用,并吸收当地民歌精华,经长期融合而颇具凤阳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一种新曲调。凤阳花鼓最著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十杯酒》等。
传承意义:近年来,凤阳花鼓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传承断层,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为抢救性保护这一艺术瑰宝,凤阳当地政府实施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和凤阳花鼓乡艺术团,组建凤阳花鼓艺术学校,筹建凤阳花鼓艺术博物馆,组织凤阳花鼓民间艺人及其专业创作艺术家对花鼓进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
凤阳花鼓节:第一届:2006年9月12日,凤阳中都大地群星璀璨,宾朋云集,首届安徽.凤阳花鼓旅游节在凤阳举行。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旅游局和中共凤阳县委、凤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邀请了大陆及港台的一线明星,为凤阳人民带来了一台大型文艺晚会!隆重拉开帷幕的第一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以节会友,以文兴旅,弘扬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无疑为皖东金秋时节增添亮丽色彩,催生出累累硕果。第二届:2007年10月22日,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旅游局和凤阳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在花鼓之乡凤阳隆重开幕。活动主题是“新凤阳,新发展”,节会为期10天,开展四项系列活动:魅力凤阳--开幕式暨央视大型文艺演出,大陆著名走红歌星腾格尔、祖海、李琼、凤凰传奇和台湾著名歌星姜育恒等一批著名艺术家的精彩演出。第三届:2009年10月24日晚,以“花鼓连四海,欢歌颂盛世”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央视大型文艺晚会落下帷幕,由赵宝乐、李雨霏主持,蒋大为、汤灿、阿杜、陈好、常思思、黄圣依、林依轮等众多明星共同演绎。通过花鼓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凤阳文化,扩大凤阳对外影响,促进“中国玻璃产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生态农业县”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