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福贡城区高清地图 ===
=== 福贡县资讯概况 ===
自然资源:全县属高山峡谷地貌,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有怒江和从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山涧注入怒江的木古甲、施底、亚母、利沙底、木克吉,木加甲等30条天然河,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有6.04万千瓦。福贡的峡谷主体气候环境为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境内各种有壳斗科、木兰科、木全科、山茶科及箭竹、铁杉、冷杉等树种。动物有豹、羚羊、小熊猫、野牛、岩羊、滇金丝猴、小熊猫、猕猴、鹿、麂、飞鼠、水獭、黑熊、尾梢红雉、灰角雉环颈雉等国家Ⅰ级、Ⅱ级、Ⅲ级保护动物39种。药用植物有黄连、天麻、茯苓、贝母、牛夕、羌活等170余种。目前已初步探明境内矿物资源有锡、沙金、铅锌、钨、铁、水晶石、云母、绿柱石、电气石、石棉、密玉、绿帘石、硅、大理石、石灰岩等矿种,其中大理石资源储量为24.3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县西有高黎贡山,取“幸福的高黎贡山”意命名。西汉属越崔郡地。东汉属永昌郡地。三国两晋属云南郡地。唐南诏属谋统(今鹤庆)铁桥节度地。宋大理国属丽江临西县(今维西县)地。清康熙早间分属鹤庆府地、丽江府维西守备厅。民国元年(1912年),怒俅殖边队第一小队进驻上帕(今县城)设立上帕殖边公署,福贡开始设治。民国五年(1916年)改为上帕行政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康乐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称福贡设治局。1949年6月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福贡县,属丽江专区;1952年改设福贡傈僳族自治区;1954年改县。1956年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86年碧江县建制撤消,其地北部架科底区、子里卡区、匹河区并入北边的福贡县,南部古登区、洛本区并入泸水县。
现在区划:1997年福贡县辖1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上帕镇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上帕、达友、达普洛、施底、珠明林、腊竹底、双米底、季子洛、腊乌、古泉、木古甲、腊土底12个村委会。子里甲乡面积351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子里甲、俄科罗、腊母甲、金秀谷、亚谷5个村委会。架科底乡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架科底、南安建、达大科、阿打、维独、里吾底6个村委会。鹿马登乡面积417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鹿马登、亚坪、赤洒底、娃土娃、麻甲底、巴甲朵、腊马洛、布拉底、赤恒底9个村委会。利沙底乡面积478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利沙底、石门登、米俄洛、知洛、扎利、资古朵、亚朵、左洛底、拉马底9个村委会。马吉乡面积511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马吉、不腊、古当、木加甲、马吉米、乔底、旺基独7个村委会。匹河怒族乡面积398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普洛、瓦娃、沙瓦、老母登、知子罗、棉谷、架究、托平、果科9个村委会。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国政区大典》,资料截止1997年。2000年,福贡县辖1个镇、6个乡:上帕镇、马吉乡、利沙底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匹河怒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8127人,其中:上帕镇26075人、匹河乡9864人、子里甲乡8801人、架科底乡10520人、鹿马登乡12977人、利沙底乡11214人、马吉乡8676人。2001年,全县辖1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上帕镇、子里甲乡、架科底乡、鹿马登乡、利沙底乡、马吉乡、匹河怒族乡。2004年9月30日,《关于福贡县利沙底乡更名为石月亮乡的批复》(云政复[2004]96号):同意福贡县利沙底乡更名为石月亮乡。
特色产业:福贡县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四个百万”工程战略部署和目标,坚持“调结构,促增收,抓特色,建支柱,促发展”的战略方针。力争实现“五年打基础,八年成产业,十年变支柱”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群众自愿为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搞好总体规划和试点示范工作;坚持“谁种植,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力争到“十一五”未使全县完成万亩中药材产业建设任务,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基本概况,福贡县地处祖国西边陲,位于云南滇西北的横断山山脉和高黎贡山的纵谷之间,“三江并流”腹地,其地形独特,主要有江边台地、河流冲积扇,半山台地、缓坡地、高山缓地草地及山峰等六种类型。地形复杂,气候特殊,海拔高差悬殊大(最高海拔4379米,最低海拔1005米),因而形成了具有六个不同的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6.9℃,平均降雨量为1394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为80%左右,全年无霜期为315天,立体气候突出,属典型的旱作立体农业区。与州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六库相距120公里。全县辖7个乡镇,有57个村民委员会,612个村民小组,2006年总人口95021人,农业人口有83189人,境内居住着以傈僳族为主的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98%。全县国土面积2724.6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2670亩(其中:水田18420亩;旱地74250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粮食作物生产以玉米、水稻、小麦、豆类、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类、蔬菜、药材为主。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6万亩,平均单产184公斤,粮豆总产量达29741吨;经济作物与其它饲料作物面积6万亩,油料产量为496吨,各类药材生产达947余吨。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2924万元,农业总产值10266万元,占32%,财政收入1222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18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861元,农民人均有粮358公斤。生产现状,长期以来,福贡县的农村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群众增收门路窄。为了尽快培育能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福贡县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四个百万”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紧紧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根据“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想,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把草果种植作为福贡县在“十一五”期间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草果种植,截止2007年11月9日止,福贡县共完成草果种植面积为17961亩。其中:2007年草果种植计划4000亩,各部门调运及发放草果苗达4680350苗,实际完成草果种植面积15601亩,完成计划数的160%。经费情况,2007年全县草果种植投入及使用资金140.4105万元:其中:①州级投入50万元;②扶贫、民委、水务、林业、安监等各个部门投入86.3万元;③县农业局投入54.132万元。主要措施,(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百万亩”中药材建设项目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构建两个基地,打造一个品牌”发展思路,县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考虑,科学规划,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百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并下发了《福贡县关于做好“四个百万”基地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克服畏难情绪,牢固树立“福贡的发展靠福贡,福贡的希望在开发优势资源上”的思想,积极投身到“四个百万”建设项目的工作中。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相关站、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福贡县“百万亩”中药材项目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负责全县“百万亩”中药材项目工程的规划、计划和组织实施,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二)加强科技培训,合理布局,认真实施,为改变我县农民群众历年来形成的种植粗放,只种不管理或轻于管理的传统思想观念,引导群众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深入实地,现场打塘操作培训,手把手地指导群众规范种植。全县共举办了17期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受训人数达3320人次,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完成技术指导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狠抓了马吉乡示范样板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经抽查验收,成活率达90%以上。为在面上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打下了基础。困难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福贡县“百万亩”中药材项目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前一阶段的工作虽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项目资金足,苗木供应有些紧张,人民群众苗木需求量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广大农民科技素质普遍偏低,实施“百万亩”中药材项目缺乏必要掌握的种植管理技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福贡县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法安排更多经费。(三)2007年草果种植,虽然突破15601亩,但实际成活只有6000亩,成活率只有40%。原因大部分种苗都是外县调运,途中种苗脱水、挤压等。种植计划,(一)百万亩中药材种植计划、共计划种植草果20000亩。1、马吉乡:草果种植3000亩。2、石月亮乡:草果种植2200亩。3、鹿马登乡:草果种植2300亩。4、上帕镇:草果种植5000亩。5、架科底乡:草果种植2000亩。6、子里甲乡:草果种植2500亩。7、匹河乡:草果种植3000亩。(二)、建立草果苗圃20亩,可出草果苗100万苗。(三)、年内开展各种经济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培训20期,培训人数4000人次。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