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扶沟城区高清地图 ===
=== 扶沟县资讯概况 ===
旅游资源:综述: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学家程灏任扶沟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有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道教圣地雾烟山、吉鸿昌将军故居等。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坐落县城。
大程书院:大程书院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城内书院街,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2938.6平方米,大门3间,古槐1棵,龙门3间,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东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间,共52间。是遗留的县城时间较久、规模较大和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居全国第三位。大程书院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尚宽厚,重教化、关心民疾,兴建学校。他亲自“聚邑之优秀子弟而教之”,亲书“书院”二字匾额悬于大门之上。并倡导“乡必有校”,请来有名望的学者到扶沟传道授业,使扶沟县域文风一时丕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书院规模雄伟,巍巍壮观,旧貌生辉。从建院始,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900多年的沧桑,进行了多次的扩建、重建,其规模不断的更新扩大,现在的“大程书院”是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缪应缙重建。2000年10月,“大程书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位于扶沟县城内的吉鸿昌烈士纪念馆为省级文保单位。江泽民同志为该馆题写馆名,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而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门、广场和展厅组成。大门朝东,巍峨壮观的仿古式门楼正上方由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亲笔题写的馆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进入园内,两侧有假山点缀,水泥道路两旁平坦有形,北侧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河南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的立碑。西侧为小何庄殉难烈士纪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纪念馆广场,广场面积600平方米,广场正中央由花岗岩砌成的底座上,竖立着戎装的吉鸿昌将军半身铜像。广场正北就是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的主展馆,展厅面积为190平方米,展出实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主要介绍生平事迹。东侧为名人书画馆,内展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吉鸿昌将军的亲笔题词,另有书法家,书画家等名士笔迹134副(件),所展版面面积130平方米。最西侧为扶沟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全县有386名有志之士为国捐躯,展厅利用版面63副90平方米,展出22名烈士的英勇事迹,展出实物108件,扶沟县革命烈士英名台上记录着各乡镇近300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英名。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身为扶沟县烈士陵园,筹建于1962年,1964年陵园建成,1979年筹建激鸿昌烈士纪念馆,在将军牺牲50周年即1984年之际,更名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东临周郑公路,南临311国道,距京珠高速公路45公里,交通便利。纪念馆整体搬迁工作已纳入县政府2003年十二件实事之一。2004年完成配套设施和绿化,新址设在县城南三环路侧,是省、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雾烟山:雾烟山位于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又名烟雾山、因雾烟与乌鸦音相似,所以当地也有叫乌鸦山的。原是我国“五岳”之一“中岳”嵩山山脉余支。道教圣地,扶沟八景之一。据传春秋战国时为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第一个道教圣地。当年老子从家乡鹿邑西行,来到扶沟雾烟山时,因口渴寻水时,听当地百姓说此地无井,全靠雨水活命。老子因而停留此地召集人们讲经说道,感化众生。七七四十九天后,山上突然冒出取之不竭的泉水。人们感恩老子,称赞为“天井”。山上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竞日不断。雾烟山因而得名。历代以来,人们为了怀念老子,祈福消灾,在雾烟山兴建庙宇。共建有将军殿(即山门)、老君殿、玉皇殿、王母殿、人祖殿、祖师殿、老母殿等诸殿。山后有一古刹白云寺。殿宇大都是仿古建筑,有廊柱、挑檐、斗拱、彩绘及明黄琉璃瓦。建筑辉煌、塑像生动,是善男信女烧香求愿之圣地。每逢三月三、六月初一古庙会时,香客如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支亭寺:千年古刹支亭寺位于扶沟县西南柴岗乡寺前和寺后村中间,坐落在南北走向、高出地面5米左右呈龟形状的土岗上。古刹规模雄伟,建筑华丽,气势壮观。寺山门前的一棵千年古槐,给古刹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外衣。古刹内设有佛祖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天王殿、西方三圣殿、帝始天尊殿、地藏殿及东西殿庑60多间,总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是目前遗留寺院中建筑华丽、殿宇齐全、佛道合一的一个奇葩。古刹支亭寺始建于大齐武平年间(公元550-581),是在张志伯祠全神庙的旧址上修建起来。张志伯,西汉人,名释之,字志伯,高祖时任大夫之职,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因弹劾吕戚吕产,被吕后罢官贬于鄢扶,定居在龟形的土丘上重建家园,院中种植奇花异草,花香四溢,并建小亭一座,名芝庭,龟的头部植槐树一棵,其意“植槐定宝地”。汉文帝时,鄢扶洪水横流,成为泽国,民不聊生。张志伯为治水患,发展农商,不顾年高体衰,带领黎庶挖沟排水,不幸舟翻遇难。其二子与百姓继续治水,终退洪水。汉文帝被张志伯贬后的惊人事迹所感动,为其平反昭雪,并晋升三级,以相国礼葬于寺西岗上(公元1970年这一大型汉墓被毁),其住宅改为志伯祠,子加官进爵。东汉中期,志伯祠被改为全神庙,供奉天地全神。北齐武平年间,佛教兴盛,文宣帝命国子监博士张思伯到此组织建寺工作,庙宇成为佛道合一的寺院,并定为紫亭寺。之后几度颓圮,数度修葺。至明正德年间,先后建竣天王殿、菩萨殿、大佛殿殿庑20多间,香火更加兴旺,僧侣多达五六十人,此寺成为佛教文化重要发展地。清嘉庆年间,因芝亭寺犯忌讳,把芝亭寺改为支亭寺,延用至今。1986年,支亭寺遗址被省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状况: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6亿元,增长18.6%;第二产业增加值7.28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062万元,增长25%;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1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8亿元,人均3320元。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农村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秋季遭受严重涝灾,但粮食生产仍获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37.7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夏粮33.2万吨,增产1.3%,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量28552吨,增产50%。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等高效农产品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8.7%,提高0.7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1.51万公顷,总产量69万吨,增产0.8%。农田林网建设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新植树326万株,增长1.6%,完成荒地造林面积1330多公顷。畜牧业发展较快。规模养殖取得新进展。大牲畜、生猪、羊年末存栏分别达到14.27万头、36.76万头和13.29万只,分别增长5.5%、7.3%和6.6%。肉类总产量46236吨,增长11.0%。千头规模养猪场达到6个。畜牧业年产值达到6.8亿元,增长29.9%,占农业产值的23.4%,提高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打及维修机井260眼,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00公顷。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强。新建立一峰农业、顺发牧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外出务工队伍壮大,全县外出务工人员62570人次,增长23.9%,创收3.1亿元。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发展后劲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911万元,增长21.7%;实现利润1874万元,增长50.4%;产销率97.3%,增加0.7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5.69,提高33.73个百分点。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新的增长点不断显现。施达牧业肉牛育肥及加工、力神机械技改、豫东纺织、津扶纺织、奥威特食品加工、东风缸盖缸体制造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产业集中度、资源加工深度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突出。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亿元,增长35.3%。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各类建设项目190个,总额20.2亿元。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固汴路改建工程和县城南三环路建成通车,改造县乡公路30公里,新增干线公路7.7公里;河南中方实业有限公司10万纱锭、128台无梭织机及棉花交易市场项目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初步建成全省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和全国最先进的棉花加工企业;一峰无公害蔬菜贸工农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930万元,建成无公害高档蔬菜示范基地。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区建设总投资达到10950万元,比上年增加4300万元,增长65.2%。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县累计完成国有企业改制43个,改制率达到93.5%。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种粮农民直补和降低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全县农民减负增收4192.8万元。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引进各类项目90个,引进资金8.07亿元,比上年增加5.48亿元,增长211.8%。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施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个、科技攻关项目2个。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共投入国债、专项资金880万元,改造危房3.7万平方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争取国债资金安排建设了县防疫站疾病预防控制楼,利用省专项资金扶持改建了曹里乡、江村镇卫生院。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42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全县共发放失业人员养老保险金69万元、企业养老保险金1709万元、失业人员保险金185.9万元,为5610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2元,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3元,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86万元,增长15%。
农业:扶沟,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盛产小麦、棉花、瓜果、蔬菜、食用菌、牲畜、林木等农副产品。该县曾先后获得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普及推广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工业:扶沟,有广阔的工业发展空间,已形成了机械制造、裘皮制革、食品加工、棉纺、化工、酿造、电力、饲料、建材、造纸、肠衣、服装、板材加工等基础工业,20多种气缸盖产品俏销全国各地,皮毛、肠衣制品出口亚欧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银山”棉花为全国棉花行业十大知名品牌之一。全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未来扶沟工业发展的深厚基础和突出优势。扶沟,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宝地,是一片正在崛起的热土。走进扶沟,你会感到通讯快捷,交通发达;深入扶沟,你会觉得人民热情,政策优惠。扶沟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热切期望、真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扶沟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开展经济与技术合作。鸿昌故里显生机扶沟今朝更靓丽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