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阜新市区高清地图 ===
=== 阜新市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原始文明。早在76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称誉为“玉龙故乡”,坐落在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苏秉琦先生,亲笔为查海文化遗址提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阜新又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清康熙皇帝亲笔题匾的瑞应寺,属藏式庙宇建筑风格,以其雄伟、规模宏大,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雍和宫的主持和部分喇嘛多来自瑞应寺,瑞应寺的“曼巴扎仓”为蒙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普安寺遗址所在地海棠山的摩崖造像群是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唯一保存下来的民族瑰宝。现保存完好的佛像有267尊,形态各异的佛像集历史、艺术、欣赏价值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艺术珍品。境内新近发掘的关山辽墓群为辽代中晚期贵族墓葬典型代表,全国仅见。墓葬中出土的壁画,百科全书式的全面反映了辽代的社会生活,考古价值极高。此外,战国时期燕山城、武当道教创始人张三丰故里、千佛山等多处文化遗址,构成了阜新独具特色的景观。阜新是“玉龙故乡”,是中华第一村,现有的查海遗址就是说明,从中发现过恐龙化石。另外阜新的海棠山有山石浮雕,全是佛像,在中国的浮雕参考记录中是排列在前几位的,很有参考价值。阜新除了“煤电之乡”的雅称外,还有“竞走之乡”、“篮球之乡”的雅称。阜新虽小,也有名人从这里走出来,原国家总理李鹏就曾在阜新发电厂任过厂长。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今阜新市属幽州地域,有山戎、东胡人活动于此。东周战国时期,燕长城横贯今阜新境内,燕长城以北仍属东胡,南部介于燕国辽西、辽东两郡之间。秦代,今阜新市为秦地,分属辽东、辽西郡。在燕长城以北处为东胡族辖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匈奴大败东胡,今阜新市属匈奴左地。西汉,今阜新市属于汉王朝的幽州刺史部,仍为匈奴左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王朝打败匈奴,今阜新市属乌桓地。东汉,今阜新市南部属汉王朝的幽州刺史部,北部为东部鲜卑游牧地。三国,今阜新市北部属东部鲜卑(东接扶余,西邻拓跋鲜卑),南部属魏地。西晋,泰始十年(274年),今阜新市北部属鲜卑慕容部,南部、西南部属西晋平州昌黎郡。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归附于晋,拜为鲜卑都督,今阜新市全境均属慕容部管辖。东晋十六国,今阜新市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几个更替的割据政权占据。东晋成康元年(335年)时,今阜新市大部属前燕昌黎郡,北部小部分(今彰武最北部)地区属契丹辖地。前秦时,今阜新市大部为前秦昌黎郡平州辖境,北部地区为契丹辖地。后燕时,今阜新市北部属契丹辖地,南部为后燕昌黎郡所辖。北燕时,今阜新市南部为平州辖地,北部为契丹所辖。南北朝北魏太和三年(479年),契丹族臣附于北魏,并向南徙,今阜新市逐渐为契丹驻牧地。南北朝170年间,今阜新市为契丹辖地。隋代今阜新市北部为契丹辖地,南部属隋王朝的燕郡(郡治今义县)。唐代唐灭隋后改郡称州。唐太宗贞观初,今阜新市北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及彰武县境)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卅治在今朝阳市)。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府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部)。今阜新市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辽初,今阜新市属上京道。在整个北宋、辽南北对峙时期(960一1127年),今阜新地区一直属辽国辖境。辽将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汉人、渤海人迁入本地,作为奴隶分给契丹贵族,令他们筑城。这种贵族领地城邑叫“头下军州”,系契丹贵族的私人州城。辽代这样的头下军州置于今阜新地区的有徽州、成州、懿州、欢州、壕州、渭州、顺州等。在这些城址中,成州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二女儿晋国长公主岩母茧的私城,建于辽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遗址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村境内。懿州是辽圣宗三女燕国长公主槊古的私城,建于辽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元初,境内设懿州路。元世祖至元六(1269年)十二月设东京总管府,将懿州路降为东京支郡。其所领的埭州、灵山县、同昌县并入顺安县,后废顺安县并入懿州。故金、元懿州同为一地。至元十七年(1280年)懿州又改属辽阳路。至顺元年(1330年),今阜新市北部一部分(今彰武县一部分)在中书省宁昌路辖境(治所在今法库、彰武两县之间);今阜新市南境为广宁府路辖地;中间大部分地区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治所在今辽阳市)。境内有懿州、豪州等建制,并有洪州、驿安等驿站。至正二年(1242年)正月,复升懿州为路,并划大宁路辖的兴中州和义州归懿州路辖。懿州在元代成为政治、军事重镇,辽阳行省在至元、皇庆和至正年间三次从辽阳移治懿州。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今阜新市境内的懿州设广宁后屯卫,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广宁以北大片地区(含今阜新市全境)。同年,明朝又在境内西北部设营州左屯卫,隶属北平都指挥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营州左屯卫迁治顺义县(今北京顺义县)。永乐八年(1410年)广宁后屯卫迁治义州(今义县)。明正统、景泰年间,今阜新县境地属泰宁卫;今彰武县境地属福余卫。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蒙古兀良哈部落的首领善巴率部归顺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诏编所部佐领,善巴任札萨克,辖阜新地区西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清封善巴为达尔汉镇国公。崇德二年(1637年),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土。默特左翼旗,后隶属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的疆域:东至乐阳河(今绕阳河),西与土默特右翼旗(今朝阳、北票)交界,南至柳条边墙,北至库昆河(今北大河)。顺治初,清廷在今彰武县境置官牧场,名杨柽木牧场,属盛京礼部。清廷将牛、羊以“苏鲁克”制给牧民放牧,故亦称苏鲁克牧场。牧场设总管,兼管地方行政。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科尔沁左翼旗宾图郡王及土默特左翼旗贝勒奉旨献部分旗地为三陵(永陵、福陵、昭陵)牧养地,苏鲁克牧场疆域扩大,并改名为养息牧场。养息牧场成为盛京三大牧场之一。牧场大致走向是:北以库伦旗为邻,南以边墙与新民县相隔,东邻科尔沁宾图王辖地(以今石椿子、黄花甸、蓝家窝堡一线为界),西以绕阳河、苏巴尔哈河与土默特左旗为邻。乾隆十五年(1750年),经朝廷议准,养息牧场总管改由盛京将军管辖。从清初到嘉庆年间的150多年,养息牧场颇为兴盛。至嘉庆九年(1804年),养息牧场已有蒙古牧民3530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清政府允许在养息牧场试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禁招垦,牧场境内人口骤增,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已有村屯84个。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治所今凌源),位于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塔子沟厅析置三座塔厅(治所今朝阳),并于鄂尔土板(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设巡检衙门,管理土默特左旗的汉民事务,实行蒙、汉分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三座塔厅为朝阳县,土默特左旗的汉民事务由朝阳县管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十五日,清朝廷批复,在养息牧地区设置彰武县,隶新民府,县治设于横道子(今彰武镇)。彰武县因地处清代柳条边彰武台边门外,故以“彰武”命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热河都统锡良上奏清朝廷请在土默特旗境建阜新县。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派王维墉去鄂尔土板试署,阜新县正式建置,管理土默特左翼旗全境及奈曼旗南部、朝哈尔哈、唐图哈拉哈旗部分地域的汉民事务,归朝阳府所辖。阜新县衙设在鄂尔土板(今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以“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语意,取“阜新”二字为县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移县治于水泉(今阜新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彰武县为奉天省辖。
行政区划:海州区: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123000。区人民政府驻街心路7号。
新邱区: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9万。邮政编码123005。区人民政府驻新邱大街53号。
太平区: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123003。区人民政府驻太平大街1号。
清河门区: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7万。邮政编码123006。区人民政府驻清河大街1号。
细河区: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123000。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25号。
彰武县:面积363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123200。县人民政府驻彰武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面积6246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1231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阜新镇文化路东65号。阜新市总人口为193万
文物古迹:圣经寺:圣经寺,蒙古族喇嘛教寺庙。位于彰武县城东北百华里的大四家子乡扎兰营子村。东北与康平、东南与法库居邻。始建于清道光21年(1841年)。坐基于龟山山脊之上,四周八山环绕。创建人一世信持喇嘛包.甘曹扎兰毕(朝阳人),秉承施主宾图郡王旨意,奔走四方,募化资金筹建,原计划建九九八十一间,因故只建成78间。彩壁辉煌的78间三层楼阁正殿,一层(诵经殿)、二层(藏经殿)的梁、柱、斗拱雕刻精美细致,色彩鲜艳;三壁(除北壁墙)墙皮(内外墙)彩绘壁画殿野,画有栩栩如生的《转生图》、《八卦.天文图》、四大天王释迦牟尼佛、天王佛、护法神与民间传说“青牛白丫”等传奇故事。山门3间(扒毁),左、右斋房14间(扒毁),厨房7间(扒毁)和配院多间(喇嘛宿舍),山门前一对石狮与旗杆(拔毁)转经楼等,占地二万平方米建筑群,取名扎兰庙庙章,《混元佛门》。寺庙建筑风格局部仿西藏的布达拉宫,属锆钢式建筑。光绪27年(1901年),二世喇嘛包.甘曹图戈杰以广积经卷盛名于世,喇嘛达512名,正殿东北建白塔两座(毁于“文革”时期),更庙名为《圣经寺》,传延至今。1988年,圣经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应寺: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阜新市西南22公里处的阜蒙县佛寺镇佛寺村。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规模。皇帝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瑞应寺”匾额。该寺历经三个世纪的建设,筑有大雄宝殿、祈愿殿、活佛宫、四大扎仓和外五庙,并建有万尊万佛林环立于寺区的传经道。在方圆十余里的山谷中,遍布楼台殿阁,松柏参天,寺院错落,街道纵横,布局合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喇嘛寺院,其间有六代活佛相传,实行了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最兴盛时期喇嘛达八百多户,三千多名,与普安寺并列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民间素有“东藏”之称。
清真寺:清真寺建于清咸丰八年(1853年),原址在清河门双庙街路南。分内外两层院落。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清真寺被“造反派”当“四旧”砸毁。1985年搬迁到北山东部,重建清真寺,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约2.5公里处医巫闾山西麓,属绕阳河支流源地,系丘陵地带,沟壑发育。遗址即坐落在一自然坡度约5—7度左右的漫丘南坡上。1982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到1993年已进行过5次的发掘,发掘面4000余平方米,揭露出房址30余座,复原陶器近200件,还有石器,猪骨,鹿骨及农作的碳化物等,尤其是出土了玉器和龙纹陶片。以测定,这个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7600左右,这是目前辽宁以至东北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懿州城:懿州城是保存最完好的辽城,位于阜新市东北70公里处,它现在的名字叫塔营子村。古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土筑城垣,周长4600多米。该城西、北两面城墙遗址尚存,约高1~2米。北面城墙长约80米,西面城墙约100米。城内另套有一座与之平行的土筑城垣,早年清晰可辨,因村民取土,现在仅存100米左右长的土棱,可为懿州城曾经扩展的明证。城址东半部现为塔营子村,西半部为农田。农田中央立有古塔。该塔与沈阳塔湾地区的白塔相似,均为辽代佛塔。该塔为砖石结构,共分13级,底座原有莲花等图案,因岁月流逝,现已没有了。塔中部分为8面,每面均雕有佛像。宝塔原有“金顶”,现已坍塌。全塔残高38.14米,是我省现存较完整的辽代古塔之一。近年来,该城址辽、金、元三代的文物出土颇多。这里增挖出来一块辽代的官印,上面刻着契丹文。现在,在三清宫遗址上还立着一块“薛田碑”,碑文已经模糊了,但估计至少是元代的文物。
海棠山摩崖造像:俗称喇嘛洞,位于阜新市东南,坐座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乡境内,距市区22.5公里。它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石刻造像堪称中国一大奇观,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造像在海棠山游览区内,这里风景秀丽、山势险峻、峰峦叠障、松柏青翠、古松参天、怪石嶙峋,野生杜鹃和奇花异草与精美神奇的摩崖造像互相浑映,别有情趣,更为独具特色。道光八年(1828年),来自西藏普安寺四世活佛丹毕道尔吉,利用海棠山的天然岩石崖壁主持镌刻摩崖造像,其文字有蒙、藏、满、汉四种,50余处,在国内罕见。内容为咒文、真言、赞语、镌刻时间、记事、施主和雕刻工匠姓氏。佛教人物造像有:阿底峡、宗喀巴、贾曹杰、克珠杰、米拉日巴、关圣大帝,普安寺位显、德高、权重的活佛和经师。神佛造像主要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药师佛、观音、文殊、度母等佛母和金刚、护法神造像,共46种190尊。在雕刻方法上吸取了中国古代及国外雕刻艺术风格,造像雕刻得细纤精巧,惟妙惟肖,从形式上看生动活泼,神形兼备,富有美感,形成了海棠山独特的具有蒙、藏、汉族兼备的高、中低浮雕艺术特色。至今有些造像的彩绘仍很鲜艳,令人叫绝。目前,在我国发现如此规模的摩崖造像还尚属首次,海棠山摩崖造像堪称中国一绝。
阜新“万人坑”红色旅游风景区: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市红色旅游景区。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始建于1968年,占地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5平方米,有死难矿工遗骨馆11座、大型图片展览馆和纪念碑各1座,是全国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形象的大型死难矿工群葬遗址。阜新“万人坑”形成于1936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阜新煤炭资源,残酷奴役、迫害煤矿工人,造成13万名矿工死亡,主要分葬在4处“万人坑”,被史学家称为“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阜新‘万人坑’”。只有这座“万人坑”保存下来,约埋葬死难矿工4万,是日本侵略者侵略、屠杀、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罪证.
张三丰故居:据明史记载:一代道教大师、武当宗师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距阜新县城55公里,距阜新市区70公里。为纪念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独创武当太极神功的道教大师,家乡人在他的故乡修建了张三丰仙居。张三丰的祖父自称是道教祖师之一张陵的后人,于宋代末年携家眷来到辽东。其父在元太宗时曾经入仕,后来归隐。其母就是在懿州城生活时生下了张三丰。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少年张三丰》里,张三丰也自报家门,说自己生于辽东懿州城。懿州城是元朝的北方重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历史上著名的契丹萧太后曾将此城作为陪嫁送给她的三孙女,此城也因此祥兴。在元代,懿州城曾长期作为辽阳行省的行署存在。元代统治者主张儒、道、佛三教并兴,该城内的三清宫就是当时北方最大的道观。懿州城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好的辽代古城。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土筑城垣,周长4600多米。该城西、北两面城墙遗址尚存,约高1至2米,北面城墙长约80米,西面城墙长约100米。城内另套有一座与之平行的土筑城垣,早年清晰可辨,因村民取土,现在仅存100米左右长的土棱,可为懿州城曾经扩展的明证。城墙及点将台等古遗址清晰可见。
十家子玛瑙城风景区:阜新是“中国玛瑙之都”,玛瑙产量占全国70%以上,重达66吨的“阜新玛瑙王”堪称世界之最。阜新玛瑙雕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巧、俏、绝特点,从三国到清末一直是宫廷贡品,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玛瑙雕刻《水帘洞》就产自阜新。两年一届的“中国·阜新玛瑙节”,云集30多万名海内外客商、宝玉石大师及游客,欣赏和购买玛瑙工艺品。十家子玛瑙城位于阜蒙县十家子镇,占地1万平方米,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市场之一,也是全国玛瑙加工、集散和文化中心。7大类、200多个品种、上千种样式的玛瑙制品远销海内外,是留存记忆、保健吉祥、馈赠亲朋的精品。
关山风景区:关山,蒙语称“翁因敖拉”,意为被封的神山,历来为契丹和蒙古贞所尊崇。位于阜蒙县大巴镇,地处医巫闾山最北端,总面积80平方公里,是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科教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关山种畜场是国家级重点种畜场、省级自然保护区,关山宾馆的鹿宴、烤全羊、手把肉及新鲜蔬菜、水果均产自本地。关山历史文化厚重,有元代的成吉思汗祠堂,唐代的点将台,现代的林彪571秘密军事仓库,尤以辽代肖氏皇族墓葬群最为著名,是研究辽代历史的百科全书。早在古时,关山就以绚丽多姿的山峦美色和糜鹿成群的动物王国而成为辽代皇家猎场。国内最大的吐默特左旗旗敖包,在每年七月十三日的敖包节都吸引上万名信众祭拜、祈福。
乌兰木图山风景区:乌兰木图山是蒙语,汉译为“红木之山”,位于阜蒙县八家子乡,长10公里,总面积30.8平方公里,海拔831.4米,是阜新境内第一高峰。山形诡奇,怪石林立,一峰一态,一石一姿,各具特色,将军峰昂首挺立,石椅子巧夺天工,悬空寺陡峭奇绝,三天门鬼斧神工,登山龟缓缓欲动,望天蛙栩栩如生,梨山读画幽美恬静,孝女登山万古扬名。八大洼景观,洼洼有别,独立成景。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景色优美,每年金秋十月,山上山下一片红,十里八村闻果香。具有神功奇效的麦饭石泉水在山脚下汩汩流淌,叮咚作响,不仅滋润着这里的花草树木,还哺育着山下居民健康长寿,使此地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阜新人民公园:阜新市人民公园位于市中心区,是阜新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24.16公顷,其中绿化面积19.19公顷,林地面积14.28公顷,水上面积1.2公顷,草坪面积2公顷,花草种植面积9000平方米,园内建有花卉观赏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休闲娱乐区、景园观赏区、园务管理区等六个景区。公园内植被茂密,花草树木一百余种,是市区建园最早的公园,在市中心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园的年客流量达60余万人次,是阜新市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丁香花海:沿三塔沟风景区公路逶迤前行,在东北方向约一公里处,可以看到一座开满紫丁香的丁香山。数百亩的丁香花海,阳春五月,细雨蒙蒙,微风过处,游人置身花海。
多功能的闹德海水库:彰武县西北满堂红乡北侧与内蒙古接壤处,有个闹德海水库,这是一座东南至西北走向的钢筋水泥建筑。坝长160米,滚水坝高32米,坝底至坝顶高41.5米,坝顶宽14米。坝顶是连接辽宁、内蒙古的重要通道。
纵横温泉滑雪场(阜新孙家湾滑雪场):纵横温泉滑雪场是辽西地区唯一一家大型滑雪场,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国际旅游区,毗邻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距市中心8公里。该滑雪场共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400余亩,建有一条长500余米、140余米宽的综合雪道,同时还包括戏雪区、冰雪感受区、雪圈娱乐区及1200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快餐厅,在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同时可尽享冰天雪地的动人风光。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