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赣榆城区高清地图 ===
=== 赣榆县资讯概况 ===
历史人文:风景名胜:赣榆环境优美,风光独特。这里黄金海岸,水天相接,城傍海建,相得益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东有被誉为“江苏的北戴河”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南有罗阳休闲垂钓中心,西有抗日山风景区和夹谷山历史文化风景区,北有徐福祠,中有门河银杏翠竹风情园,塔山水库等美丽怡人风光,“观黄海风光,探秦山神路,访徐福故里,游红色胜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选择。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东城区,引海进城,规划建设一个总面积7平方公里,集行政、商贸、人居、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东方的“维多利亚”小城。境内环境优美,风光旖旎,三季有花,四季长青,黄金海岸,山海相拥,水天相接,城傍海建。山、海、湖、岛、园、祠、塔等景点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山:境内有全世界唯一以“抗日”命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抗日山;2000多年前孔子相鲁会齐侯地——夹谷山;江苏省第二高峰——大吴山森林公园和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二龙山风景区。海:全县拥有62.5公里的黄金海岸以及被誉为“江苏北戴河”的海州湾旅游度区。湖:境内有塔山湖、海陵湖和柘汪三姐妹湖等风景区。岛:境内有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的“秦山岛”和独具风情的“桃花岛”。园:境内有门河镇银杏翠竹风情园及万亩药用植物观光园、厉庄镇谢湖有机茶果观光园、沙河子植物观光园、罗阳休闲垂钓园和金龟山世纪园。祠:在我国东渡第一人徐福故里——金山镇,有古色古香的徐福祠,每年都有日韩朋友来此朝拜。塔:境内有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文峰塔。“观黄海风光,探秦山神路,访徐福故里,游红色胜地”,正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的新兴佳选。寺:金山镇的兴会寺2010年5月26号奠基开始承建。
人文历史:赣榆地夏以前属九夷,商属人方,西周属莒、祝其二国。战国时,先后归越、齐、楚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属琅琊郡;汉属赣榆、祝其、利城三县,分属琅琊、东海二郡。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封司徒马宫为扶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县移治郁洲(今连云港市北云台山);公元280年,西晋复赣榆县。南北朝置为怀仁县,世宗大定七年间(1167年)复名赣榆县,此后元、明、清直至民初无变,先后隶属于淮安府海州、江苏省徐海道。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赣榆先后隶属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滨海专署。1945年9月,为纪念“血洒赣榆”的符竹庭将军,赣榆改为竹庭县;1950年10月,竹庭县更名为赣榆县,隶属于临沂专署。1953年1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隶属于徐州专署;1983年3月,江苏省撤销各专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赣榆县划归连云港市至今,县人民政府驻青口镇黄海路32号。
赣榆县发现4000年前的重要文物:1997年7月,赣榆县文化局组织考古人员对位于赣马中学院内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大堂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址再次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鬼脸式鼎足、竹节型豆柄、挂红衣陶片鬲足、绳纹板瓦和筒瓦等重要文物,并出土一完整的黑陶罐。这一发现,在江苏考古史上尚为首次。
交通运输:赣榆南下35公里是陇海铁路,北去50公里还有兖石铁路。赣榆距离国际4D级标准的连云港机场3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均在280公里;距年吞吐能力1亿吨,集装箱过300万标箱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连云港港口40多公里。全国沿海大动脉——同三高速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204、310、327三条国道和242省道在境内交汇,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快捷交通网。2005年建设农村公路362.8公里,全县已实现县乡道路灰黑化与村村通公路目标。2005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269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118.07公里。6路公交车运转正常。全县公路客、货运车辆年末达到9737辆。全社会完成客运量66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6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773万吨,货运周转量8.46亿吨公里。赣榆县处于中国沿海南北过渡和海陆东西连接的枢纽部位,正逐步形成集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于一体的沿海“大通道”。沿海铁路的规划实施、通榆运河和连临高速的即将通车将使赣榆交通网络更趋完善。2006年,完成204国道城区段改造,建成环城东路、黄海西路、环城北路等6条绿化景观大道,安装护栏14.6公里;建设东关北路交叉口等3个绿地广场;投资2.8亿元,完成厉大线、青殷线等总里程230公里县道改造工程,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418.8公里;完成海堤护坡31公里,71.2公里海堤公路实现简易通车。2009年,横贯县城南北的又一大通道------义塘路,竣工通车,完善了县城西部交通路网。连云港至盐城铁路位于长江以北、山东以南,东濒黄海,西靠江苏中部腹地,是规划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线路北起连云港市赣榆北,南接新长铁路盐城北站,途经连云港市的赣榆县、东海、灌云、灌南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科教园区、徐圩新区,南接盐城市的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县、盐城市区。新建正线长度234.03km(双线),相关线长度74.973km(单线),其中连云港市境内正线129.148km,相关线67.109km;盐城市境内正线104.882km,相关线7.864km。连盐铁路赣榆段已经完成现场定测、地质勘探和初步设计,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规划报告评审完成,并开始征地,开工建设。204国道赣榆段是贯穿我县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主动脉,全长约53公里,途经柘汪、石桥、海头、赣马、青口、宋庄及罗阳7个镇,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工程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0年9月底建成通车。连临高速、242省道加快推进步伐。临海高等级公路奠基启动。
经济发展:2009年,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激烈的区域竞争,赣榆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克服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务实苦干,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GDP182.44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88亿元,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2亿元,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659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1元,分别增长12%和13.9%。财政总收入25.2亿元,增长32.3%;一般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46.1%。
农业经济:多年来,赣榆县积极整合国家、省、市财政支农资金,对优势产业发展进行扶持,不断加大对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海洋开发等特色产业培育力度,促其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2007年,全县粮食、蔬菜总产分别达48.8万吨和98万吨;新增高效农业10万亩,累计达34.7万亩;全年水产品总量达33.5万吨,同比增长5.5%。新发展规模养殖场66个,规模化养殖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厂化养殖面积达35万平方米,浅海域养殖25万亩。09年,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增设施农业4.5万亩、工厂化养殖5万平方米。新建海州湾现代渔业园区、石桥生态果蔬园区、赣马八十一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基地,设施蔬菜、泥鳅养殖、花卉苗木等产业规模效益均有提升。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5家、带动农户3.4万户。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全省县级首家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1.2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98.6公里。投入8658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水厂17座,解决16.8万农民饮水问题。新增省级环境整治示范村5个、绿化示范村10个、绿化合格村280个、市级康居示范村5个。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12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949个,2.5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
工业经济:2009年,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实现工业增加值61.68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5亿元,增长20.1%。完成工业投入130.1亿元,增长28.3%。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7.8亿千瓦时。工业入库税收4.5亿元,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7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1家,总数达到31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30家。
重大项目:赣榆县积极推行工业项目难题会办制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全力推动重特大项目投产达效。2007年,全县在库在建工业项目277个,计划总投资134.35亿元,本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入66.77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新海石化、6.18亿元的嘉宝制管等亿元以上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金茂源生物科技、1.5亿元的瑞邦药业、1.1亿元的业事板业等2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四城同创”为抓手,推进城市建设。全年投入50亿元,实施城建项目175个,销售商品房72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8%。滨海新城展露新姿,“六横八纵”环形路网框架全面拉开,6平方公里核心区功能逐步完善。教育大厦、农林大厦、海洋科技大厦、行政中心、文化“四馆一中心”等12幢公共建筑建成启用或主体竣工。老城功能日益提升,投资1.4亿元的义塘路投入使用,投入4000万元的青口生态公园二期工程竣工。启动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金陵国际广场。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五里墅果蔬批发市场。加强城市管理,市容市貌、城市秩序明显改观。
园区发展:近年来,赣榆全县上下牢固确立了工业向园区集中及园区共建理念,不断加大经济开发区、海洋经济开发区、柘汪临港产业区、海洲湾生物科技园等四大重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园区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2007年,四大园区累计投入3.2亿元,新修道路28.8公里、污水管道39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7.9万平方米。到2007年末,四大园区共有项目8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80亿元。其中,近七成的项目均已竣工达产。
开放型经济:2007年,赣榆县着力开展了“春季突破”、“六月攻坚”、“冲刺四季度、确保再夺冠”等主题招商活动,招商成果累累。全年引进内联项目188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9个,内联到位资金43亿元。新批外资项目32个,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在全市率先突破1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完成自营出口4500万美元,外经营业额39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9%、27.4%。
民营经济:2007年,全县民营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8132户,增长5.9%,总数达20321户;新增私营企业921家,增长2.3%,总数达3232家;新增注册资本26.4亿元,增长49.2%,总额达67.1亿元。
服务业:2009年,服务业经济稳步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38亿元,增长18.5%。投融资平台加快建设,新成立金东方等3家公司,金玉公司总资产达到50亿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荣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运营。鼎力担保公司为78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1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加21亿元、31亿元,存款余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贷款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四县第一。落实政银企合作项目198个,到位资金25亿元。新增“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总数位居全省县级首位,被评为“全省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县”。
科教事业:赣榆县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义务教育、农民健康等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加以落实。2007年,投入78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3个;引进各类人才548名,其中硕士13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2%,高考本科上线3476人,实现全市“九连冠”,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451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78.2万人,参合率达97%,全年共发放合作医疗基金补助4980万元。2009年,科教事业协调发展。申报国家、省科技项目35个,争取科技扶持资金2000万元,完成专利申请277件。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学率95%,小学、初中入学率100%,高中段毛入学率达94%以上。完成黄海路小学新校区主体工程。建成新特教校。高考实现量质齐飞。外国语、华杰双语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校”。金山职中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县职教中心创建为省重点技工学校、全省首批“四星级”和“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建成县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基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达到6.1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0439人,青口宋口村、柘汪西林子村在苏北率先开展整村推进。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506人纳入城镇低保,30329人纳入农村低保,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210元、130元,共发放保障金3438.8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0万元;筹建廉租住房120套,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53套。
沿海大开发: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将给连云港带来更为直接的政策导向上的重视、项目布点上的倾斜、舆论环境上的支持,连云港真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赣榆作为全市“T”型产业带的北沿、“一体两翼”的北翼、“一心三极”的北极,赣榆的发展随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样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城镇建设:2006年,全县城建总投入23亿元,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52个,新修城市道路11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92万平方米。积极策应连云港市“一心三极”的城市规划格局,大力推进新城建设,重点实施了21世纪大道、沿河路、环城北路东延、公园路二期等建设工程,形成了“三横四纵”的框架,县行政中心设计方案基本完成,建设大厦等9幢标志性建筑全面启动,金海岸等4个居住小区开工建设。深入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大力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刷新楼体2万平方米,新增亮化面积2.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厕8座,安装路灯300余盏。至2006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56所,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3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小学10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年末在校学生数为20.23万人。2006年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县各类本科达线4023人,高考均分列全省第三,连续8年蝉联全市第一,有5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006年末,全县有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1家,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全年共接待游客145.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徐福泊船山景区、罗阳休闲垂钓中心被评定为国家AA级风景区,抗日山风景区列入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06年,赣榆县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赣榆徐福文化节,邀请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组来赣榆,通过“美丽海州湾?赣榆”大型主体演唱会、大型仿古京剧《徐福东渡》等民俗民艺表演,让“徐福故里”品牌走向了全国和世界。举办了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开展体育下乡进社区6次,成功申报了27户家庭为“江苏省健身家庭”,县女子拔河队代表江苏省在全国职工体育大会暨第三届体育大会选拔赛中,分获三、四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并在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决赛中获得亚军。2009年,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80.6万人。新建、改扩建26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开工建设中医院综合楼和妇幼保健所病房楼。开发区医院、传染病医院建成投用。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能力不断增强,传染病发病率低于省平均水平,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重点人群免费接种疫苗4.7万份。人口自然增长率6.4‰,计划生育率94%,创建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建成“农家书屋”346家、村级文化室300个。被评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县”。开展“赣榆风情”文化广场活动47场。举办16场“乡音·乡韵·乡情”民间文艺汇演。县图书馆通过国家三级馆验收。《徐福传说》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名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体育公园“五个一工程”,体育馆主体完成。柘汪农民拔河队在全国拔河比赛中荣获冠军。举办赣榆县首届农民运动会。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1万户,入户率达到83.7%,通过“全省有线电视示范县”验收。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