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古丈城区高清地图 ===
=== 古丈县资讯概况 ===
生态农业:过去,古丈县农业发展由于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山地资源开发进展特别缓慢,资源优势没有形成商品优势,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古丈县农步改变了传统农业观念,把开发山地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均0.86亩耕地上发展多种经营,建设支柱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勤劳智慧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辉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粮食:总量自给有余,品种结构改善,商品率提高。全县粮食商品率达到06%以上。2001年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9万亩,完成计划的100.5%,粮食总产量3704.1万公斤。1、水稻: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2.87万吨,单产337.4公斤。其中杂交稻面积8.17万亩,总产27.79万吨。2、玉米:播种面积3.63万亩,总产5257吨,播种面积比2000年的3.56万亩增加0.07万亩,增幅1.9%,总产比2000年4731吨增加526吨,增幅11.1%。3、马铃薯:播种面积0.39万亩,总产489吨,比2000年播面0.56万亩减少.17万亩,减幅30.3%,总产比2000年615吨减少126吨,减幅20.4%。4、春粮:播种面积0.88万轩,总产818吨,比2000年播面减少0.26万亩,减幅22.8%,总产比2000年减少223吨,减幅21.4%。
蔬菜:完成特种药材700亩,分布在高峰、高林、城关、岩头寨等地。烟叶生产5500亩,总产353吨(其中烤烟1400亩,产量118吨,其它4100亩,产量235吨),主要分布在断龙、茄通、河西、草塘等地。蔬菜1540亩,主要分布在罗依、古阳、城关、河蓬、默戎等地。西瓜620亩,主要分布在古阳、城关、河西、罗依溪、默戎等地。累计完成高效经济作物8360亩。在农科所、古阳、城关、罗依、默戎等地,创办了大棚蔬菜示范样板304亩。古丈县城乡种菜历史悠久,习惯良好,每户菜圃不少于1亩,种植品种不少于20个。除栽植品种以外,还广泛采集野生蔬菜,如枞菌、蕨菜、椿木梢、山竹笋、木耳等山野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利用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发展高山反季节特色蔬菜、大棚蔬菜等,各类蔬菜面积达4万亩,总产量突破5万余吨,使蔬菜品种由过去的10多个发展到了目前的5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全年生产、花色品种丰富、淡旺季均衡的上市格局。
水产品:2000年完成畜牧水产增加值4398万元,比1950年增长了49倍。牲猪出栏5.23万头,山羊出栏1.44万只,有禽出笼12.4万羽,水产品总量1001吨。
水果:以退耕还林为契机,以专业村为载体,按照区域化布局,高标准建园的原则,在抓好现有的近3万亩?柑、宽皮桔和其他水果的基础上,突出搞好龙鼻河流域、河蓬河流域、野竹河流域以及断龙到罗依溪四大片区的橙柚基地开发;以12个板栗专业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本地油板栗为主的生态经济兼用林,总面积力争在原有3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5万亩。
古丈茶歌:古丈茶歌(歌词),古丈茶歌,作词:夏劲风作曲:龙伟华,原唱:宋祖英,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是我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是我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啊~~哎,啊~~哎,采不完的悄悄话哎,采不尽的笑哈哈哎,采串茶歌天上撒哎,啊好象天女在散花。啊好象天女在散花。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天边挂,花里弯出石板路,弯向海角和天涯。青青茶园一幅画,迷人画卷天边挂,花里弯出石板路,弯向海角和天涯。啊~~哎,啊~~哎,春茶尖尖叶儿翠哎,绿得人心也发芽哎,远销五洲四海客哎,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哎,啊~~哎,春茶尖尖叶儿翠哎,绿得人心也发芽哎,远销五洲四海客哎,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逢人都夸古丈茶。啊~~哎,啊~~哎
经济概况:古丈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强农治穷、兴工致富、活商聚财、科教兴县”的战略目标奋力拼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466万元,年均增长7.29%;财政收入1441万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86年前278元上升到1997年的975元。贫困人口由8.5万人下降到3.5万人。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林业、茶叶、柑桔等山地开发和山羊饲养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工业初步形成了建材、冶金、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民营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354元。在全州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6:23.6:52.8调整为22.8:23.9:53.3。全州财政总收入0.51亿元,增长29.1%。财政支出3.71亿元,增长34.5%。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等。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