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固镇城区高清地图 ===
=== 固镇县资讯概况 ===
地质地貌:一.地质:(1)成陆,我县地质构造为新生代第三纪沉降和第四纪沉积区。第三纪时,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层折皱和断裂,重新改变了中生代以前的各种地层位置,我县地层强烈下沉,形成了新生代堆积平原。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新构造运动在我县平原上沉积了深厚的第四纪松散地层。到更新世末期,洪水泛滥,全境受强烈的水流作用,堆积了大量的黄土性河流沉积物。全新世初期,地壳有微弱回升,地面上发育了河曲和河漫滩。全新世中期,地壳继续下沉,形成了黄土性沉积层(与今大体一致)。全新世晚期,澥河和浍河滩湾内,由于受黄河泛滥的影响,沉积了黄泛沉积物,形成我县的潮土类型。河间平原受黄水浸淹较重,PH值由6.5左右上升到7.5左右;沿河缓坡地带地势相对较高,受黄泛浸蚀较弱,PH值变化微弱,仍在6.7~7.5之间,保持着棕壤的特点。我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其次为黄泛沉积物,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起初富含碳酸钙,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碳酸钙被淋到底层。这种沉积物分选作用很不明显,多为重壤——粘土。黄泛沉积物则是黄河夺淮后(主要是元至元二十三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286~1605)因黄水泛滥而沉积的。这种沉积物分选作用强,沿河按紧沙慢淤的规律分布,碳酸钙含量在10%以上。(2)地层,我县地层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度约80~180米(下伏基岩为古生代石灰岩),可划分为中下更新世、上更新世、全新世3组。全新世为冲积相,主要岩性为棕黄色、黄色、锈黄色、红黄色、灰黄色、灰色、棕褐色粘土,棕黄色亚粘土(含砂礓),灰棕色、灰黄色、灰红色、灰黑色亚粘土(夹粉)、细砂亚砂土,并含有淡水螺生物遗体。上更新世为河床相。主要岩性为青黄杂色及棕黄、棕红色粘土和亚粘土。其中富含铁锰结核,并夹有砂礓,厚度约为40~100米,河床相的砂层多呈透镜体,厚度变化大,较普遍地分布于负40~负80米之间的高程中。中下更新世为湖积相,岩性以含大量石灰质团块的灰绿色、灰蓝色、浅灰色、棕红色粘土为主,夹有灰白色粉、细砂,及含泥质(长石风化)砂为主的砂及亚砂土。(3)地震,本地属断陷盆地,有4条断裂带。其一为北西走向的灵(璧)霍(山)断裂带,与县城东60公里处北—东走向的郯(城)庐(山)断裂带大体平行。北宋咸平三年(1000)以来,全省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9次,其中17次发生在该断裂带与利(辛)五(河)断裂带的交叉处。根据县地震办公室研究,该断裂带从元天历二年(1329)以来趋于活跃,至今已积累成5.0级地震的能量。其二为西—东走向的利五断裂带,在九湾附近与灵霍断裂带相交。清道光九年(1829),该断裂带西端与郯庐断裂带交叉处发生一次5.5级地震,1979年在与灵霍断裂带交叉处发生一次5.0级地震。其三为西—东走向的板(蒙城板桥)五(河)断裂带,其四为西——东走向的任(桥)泗(县)断裂带,历史上均未发生大于5.0级的地震。另外,自70年代以来,从山西介休,经林县、新乡、菏泽、成武、固镇至江苏溧阳一线上,发生了一连串4.0级以上地震,该线是否属断裂带尚无定论。
二.地貌:我县是个古老的海相沉积平原。低洼平坦,海拔高度为22.5~16.0米,地势以1/10000的自然坡降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被省区划研究所认定为倾斜平原。因受河水浸蚀的影响,境内形成一种河口较低河岸较高、河间微凸的地形。全县14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分为湖地、湾地和岗坡地3种类型。(1)湖地,分布于沱、浍、澥、北淝四河之间,地势低洼,呈浅碟封闭状。大雨之后容易积水,犹如湖荡,故称湖地。这大大小小的河间平原,有正式名称的竟达40余处,如万湖、康湖等。由于这种地理环境,草甸植被生长旺盛,水参与成土过程具有草甸潜育化过程,形成了半水成型的砂礓黑土,并且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潜育砂礓层两个典型层次。湖地面积约为11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4%,是主要耕作土壤。(2)湾地,是紧靠河沿的一级阶地,由河水泛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分布于沿河两侧的河湾内,故称湾地。它的水参与成土过程符合紧沙漫淤、近沙远淤的分选规律,最终发育成潮土类。湾地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3)岗坡地,在河岸或湾地的较高处,因受雨水的冲刷浸蚀,呈缓坡状。由于河流的支流分割及干流弯曲回转,改道切削,岗坡地起伏明显,相对高度为5~6米。高陡处称岗,下沿倾斜稍缓处称坡,它的水参与部分成土过程,虽因具有一定高程和坡降,使原土类呈现一些潮化现象,但仍保留着原土类的基本特征,最终发育成棕壤类的潮棕壤亚类。岗坡地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水面(包括河、沟、塘)为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1%。
资源优势:固镇县有着丰富的资源:固镇县地多、粮多、饲草多,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山芋等,年粮食产量5亿公斤,油料产量2亿公斤,秸秆、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年可提供饲料用粮2亿公斤、植物秸秆6亿公斤、饼粕0.5亿公斤、滩涂地种草10万亩,是全省重要的粮、油、棉、烟草、畜禽、林产区,已形成了以棉花、花生、蔬菜、肉鸡、肉羊、肉牛、烟叶、林果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国家商品粮大县”、“全国油料第一大县”、“国家粮油基地试点县”、“全省农业机械化十强县”。林木蓄积量高:有林地面积达到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6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0万立方米,杨树蓄积量占80%。全县年木材生长量1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6万立方米,周边地区年采伐量30万立方米,木材资源相当丰富,板材加工厂已达7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2家。
花生资源:固镇有“中国花生之乡”的美誉。农民家家户户种花生,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左右,是中国最大的生产县,也是全国主要的油料生产基地。固镇的土壤十分适合花生种植,刘集镇的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最高,生产出的花生皮薄果大出油率高。近年来,该县在做大做强花生这一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发生副食品加工企业,如丰原油脂厂.........。每年光花生这一项就为农民朋友增收15%,每年到了秋天,固镇的田野里一眼望去尽是花生收获的景象。
棉花资源:该县棉花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已将棉花生产发展为全省的产棉大县和优质棉基地县之一。2004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40万亩。目前,我县的六个轧花厂,全年可加工籽棉1.4亿斤以上,折皮棉50万担以上,其中第一、第二两个轧花厂拥有80片毛刷轧花机6台,全年可加工皮棉25万担以上;第三轧花厂拥有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新96型轧花机2台,全年可加工皮棉25万担以上。2002年开始建设的金源纺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年可生产2.3万纱锭,目前已达1.3万锭生产能力。
蔬菜资源: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已达21万亩,其中保护地设施栽培蔬菜面积达2.2万亩,冬闲地无公害蔬菜面积生产达10万亩,已形成了以磨盘张、新马桥两乡镇为代表的优质无公害日光温室越冬番茄基地5000余亩,总产量可达4000万公斤;以连城镇马铺村为代表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8000余亩,总产可达3500万公斤;以瓦疃镇乔王村为代表的优质早春弓棚黄瓜生产基地2000余亩,产量可达1000万公斤以上;以刘集镇刘集村为代表的反季节夏阳大白菜生产基地1000余亩,总产可达400万公斤以上;以连城镇城南村为代表的优质黑皮冬瓜生产基地8000余亩,总产可达7000万公斤以上;以任桥镇沟南村、唐南乡唐元村、仲兴乡棠栎村为代表的冬闲地无公害蔬菜豌豆、早苔蒜、菊花心生产基地15000余亩,总产可达45000万公斤。共有注册蔬菜品牌(含加工类)4个。全县蔬菜总产量45万吨。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总产量近50万吨。目前,全县共组建成立以固镇县蔬菜协会为主的各类瓜菜生产、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2个,有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3家,松散型蔬菜脱水加工组织2个,年综合加工能力达8000余吨,产值突破4000万元,实现蔬菜产品加工增值近1800万元,并带动了“订单”型蔬菜生产基地2万余亩。
黄牛资源:养牛业是固镇县畜牧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黄牛饲养量22余万头,年存栏量13万头,出栏肉牛7万多头,其中改良牛比重达70%以上。全县现有养牛重点村15个,规模养牛大户500余户,其中百头以上养牛场40余个,肉牛品种多以西杂、夏杂、秦杂为主,人工受精普及率达100%。固镇县任桥牛肉响誉省内外,每天宰杀量可达20万斤,其销量在南京市下关区市场占近80%份额。固镇县饲草资源丰富,年可提供可利用农作物秸秆6亿公斤。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牧业富民先进县和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现有皮革加工厂一个,主要生产皮、革半成品和鼓皮,骨粉、骨血等副产品加工企业3个。
山羊资源:养羊业是固镇县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养殖产业,全县山羊饲养量达64万只,出栏35万只;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场——固镇县种羊场,种羊规模2000只,年繁育种羊6000余只;拥有皖北地区最大的山羊交易市场——连城镇山羊交易市场,年山羊交易量可达60万只以上。全县拥有养羊示范小区20余个,规模养羊场50余个,规模养羊大户2000余户,养羊专业村10个,山羊品种以波尔山羊、萨能羊、淮北白山羊为主。我县是财政部波尔山羊产业化示范县、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牧业富民先进县和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肉羊产业已经成为固镇县畜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优势产业。固镇县秸秆、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年可提供饲料用粮2亿公斤、植物秸秆6亿公斤、饼粕0.5亿公斤、滩涂地种草10万亩。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有3个县级技术推广机构,30个改良站点,技术人员400多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
生猪资源:养猪业是固镇县的传统产业,同时也是支柱产业,全县生猪年饲养量70万头,存栏31万头,出栏量40万头,其中优质三元杂交猪比重占50%,良种猪的普及率达100%,是全省4个供杭猪重点基地县之一,年生猪外销25万余头,其中供杭生猪10万头左右;全县现有万头规模养猪场1个,千头规模养猪场5个,百头规模养猪场350余个,养猪重点村10个,规模养猪场(户)饲养的三元杂交猪以杜长大或杜大长为主,分散农户多以长大本或者大长本为主。生猪防疫采取春秋两季突出防疫和日常补防相结合,由防疫专业队具体负责,疫苗由县畜牧水产局专营,防疫挂标率达100%。全县拥有生猪运销大户150余人,在省内外形成四通八达的生猪销售网络。是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省牧业富民先进县和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项目建设县。
畜禽资源:养禽业是固镇县畜牧业的重要产业,全县家禽饲养2000万余只。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肉种鸡养殖企业——丰原集团海康肉鸡有限公司。全县拥有肉鸡养殖小区10个,蛋鸡养殖小区8个,鸭鹅养殖小区5个,万只规模养禽大户400余户,千只规模养禽户2000余户。
社会经济状况:一、经济总量:2007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按可比口径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44亿元,分别增长6.2%、17.2%和16.7%;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0.0%、35.2%和44.8%,分别拉动GDP增长2.5、4.4和5.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9346元,增加1416元,增长11.7%。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35亿元,增长36.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0.99亿元,增长32.4%;财政支出5.10亿元,增长27.5%。收支缺口依然较大,今年达到73.5%,较上年缩小1.8个百分点。全县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5.3亿元,净增近6亿元,增长20.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4亿元,净增5亿元,增长21.6%。金融机构各类贷款余额18.1亿元,增长6.3%。
二、农业:2007年,县委、县政府突出畜牧、棉花、花生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克服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56亿元,增长7.9%。种植业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量达43.89万吨,同比增长4.4%。其中:小麦产量29.72万吨,同比增长3.3%;玉米产量11.04万吨,同比增长5.5%;油料产量13.86万吨,减产7.9%;棉花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14.8%;蔬菜产量52.24万吨,同比增长17.5%;瓜类产量36.27万吨,同比增长9.8%。全县粮经面积比为49.7:50.3,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从种植内部结构看,棉花、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继续扩增,花生面积46.48万亩,比上年增长6.0%,棉花面积32.39万亩,比上年增长22.3%,蔬菜面积23.66万亩,比上年增长17.6%,瓜类面积13.27万亩,比上年增长13.4%。林业生产增速较快。实现林业产值1.01亿元,增长23.2%。完成成片造林面积0.18万亩,比上年增长198.5%,新建农田林网5.8万亩,补植林网1.9万亩,累计完成四旁植树120万株,义务植树150万株。畜牧水产业发展平稳。实现肉类总产量9.77万吨,增长9.4%,禽蛋产量2.53万吨,增长13.5%。其中出栏肉猪60.01万头,增长4.5%;出栏家禽1832.9万只,增长20.6%;出栏山羊44.81万只,增长2.5%;出栏肉牛8.5万头,增长1.1%。全年养殖水面达到5.5万亩,水产品产量1.14万吨,增长12.7%。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1.89万千瓦,增长6.7%。拥有农用运输车2043辆,大型拖拉机1341辆,小型拖拉机63805辆,联合收割机1332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841台。全年机耕面积达105万亩,机播面积90万亩,灌溉面积95万亩,机收面积88.7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7亿元(现价),比上年增加3.7亿元,实现增加值5.85亿元,同比增长24.0%;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9.9%。在招商引资及“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下,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较快,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家,比上年增加16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家,比上年增加1家;超5000万元的企业有10家,比上年增加3家。建筑业发展态势较好。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0.92亿元,增长9.8%;全社会建筑业全年共实现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加0.56亿万元,增长14.8%。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招商引资: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更趋合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增长30.2%。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增长30.3%。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2亿元,增长29.0%;工业性投资10.1亿元,增长35.9%;农村非农户投资6.5亿元,增长33.3%。投资项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有165个,增长35.2%,项目平均投资额达1000万元,增长5.3%。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县上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发展。当年累计引进签约项目64个,协议投资27.1亿元,共实施项目119个,到位资金10.8亿元,增长35.2%,其中引进外资710万美元。
五、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20.9%。全县完成货运量583万吨,货物周转量78742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85.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8300万人公里。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380万元,增长6.3%,订销报纸期刊份数457万份,增长7.0%,订销杂志期刊29万份,增长7.4%。信息传输业发展平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0.8亿元,增长9.6%。全县电话机(座机)拥有量达到11.36万部,增长12.5%,电话普及率达到18.6部/百人;农村住宅电话8.50万部,增长6.2%。移动电话(含小灵通)将达到13.1万部,增长近3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1.5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将超过6000户。
六、商业: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2亿元,增长15.5%。分城乡看,县城地区完成消费品零售额6.99亿元,增长16.2%,县以下地区完成消费品零售额6.93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14.6%;餐饮业零售额2.53亿元,增长20.5%,增速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年份。
七、保险业: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完成保费收入5699万元,其中财产性保险保费收入1441万元,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258万元。完成各类赔款997万元,财产性保险赔付成本933万元,人身保险赔付成本64万元。第二部分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八、教育:教育事业成绩显著。我县根据当前实际,今年适时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全县共有小学186所,减少13所,在校学生59396人;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39395人;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188人。全县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5096人,其中专任教师4718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小学生毕业率为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为99.98%,毕业率98.6%。2007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佳绩,全县本科达线1682人,其中重点本科上线220人,连续4年本科达线超千人,每万人本科达线28人,继续处于全省先进之列。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工作,全年享受中央、省、市、县财政给予“免补”的学生达88347人。全县财政对教育共投入19400万元。
九、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县立项实施国家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项、市级科技项目15项、县级科技项目18项。全年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资金22万元,县财政安排科技三项费用30万元。科普宣传培训成效显著。组织150名科技人员宣传、发放各类科普资料1.5万份、科教书刊1万册,举办科技培训班10期,参训人数达2万人次。
十、文化、体育: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先后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春节团拜会”、“珠城欢乐颂”和“庆十七大”广场文艺演出等大、小文艺活动50余场。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文学创作日益活跃,文学作品常见于国家级和省市报刊。书法创作取得新突破。我县书法作者今年以来在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兰亭奖”书法大展、全国第九届书法国展以及中国书协举办的“老子杯”、“傅山杯”、“普洱茶杯”等书法大展中,我县都有4-5人入展或获奖,我县中国书协会员由2006年前的1人,增加到现在的9人,省书协会员增加到40余人。书法培训班、书画店等文化产业应运而生。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