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和硕城区高清地图 ===
=== 和硕县资讯概况 ===
文化特征:和硕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吸取了蒙古其他各部以及汉、藏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都木文”,这种文字是13世纪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另一种是居住在新疆地区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托忒”文是卫拉特蒙古高僧扎亚雅班迪达于1648年在回鹘式蒙文(胡都木文)基础上创制的,它至今通用于新疆蒙古族中,这就是我国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的由来,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不亚特三种语言,新疆卫拉特蒙古讲卫拉特方言。扎雅班迪达在创制托忒文时采取了卫拉特蒙古人的日常方言,密切了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关系,因此,托忒文是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言,使文字更接近口语。托忒文蒙古文有32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7个,辅音字母25个,以加圈、加点及其他改变字形的办法使一个字母只有表示一个音,专设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使长元分明,字母在调首、调中、调末的写法有所不同,没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印刷体和书写体很近似,字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扎雅班迪达创制的托忒文在传播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医药、天文、历史、文学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据传,扎雅班迪达同他的学生用托忒文翻译了200余部著作,这些著作中大部分为喇嘛教的经典,也有一部分是科学、历史、文学的著作,如《金光明经》、《贤劫经》、《明鉴》以及医学著作《居悉》,又称《四部医典》。
历史沿革:和硕,系蒙古和硕特部落名,意为“先遣部队”。又名特吾里克(蒙古语,意为兔尔条,地多此灌木,故名)。1938年置设置局,1946年改为县。汉为危须国地,魏晋时并入焉耆。唐时境内有歌舒部,据说开元名将哥舒翰就是歌舒部落的头领,原称为哥舒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古厄鲁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落东归后,被清政府安置在今和静县和和硕县境内。1939年和硕成立设治局,局治设在塔温决肯(今博湖县塔温决肯乡),隶属焉耆行政区。1941年局治迁至乌什塔拉。1946年成立和硕县,1950年县治迁至清水河(现特吾里克镇),同年4月和硕县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70年将境内的跃进公社、光明公社和博斯腾湖划出成立了博湖县。
人文景观:[汉代危须国古城遗址]位于和硕县曲惠乡政府所在地东约300米处,遗址为黄土夯筑。西南角残留土墩,长宽约3.6米,高约2.4米。城为长方形,曾出土过彩陶罐、串球、开元通宝等文物。据黄文弼先生《塔里木盆地考古纪》中记载,此为汉危须国都遗址。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兰城]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沙梁湾村东南约1公里处。古城长265米,宽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两重,为黄土夯筑,多处以土坯修补。城内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盘片。陶片为泥质,灰、红两色。城周有壕宽约20余米。1984年,从地表采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兽头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还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纹的陶罐等。据民国19年钟广生著《新疆志稿》中记载,此城是唐代所设置的张三守捉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十里大墩烽燧]位于和硕县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马兰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宽上窄,长7米,底宽4米,顶宽2.5米、高6米。此台一层土一层红柳、梧桐木夯筑而成,地表无遗物。四周均为开阔地,站在台顶可视五六十里路。为汉代烽燧。[马兰影视城]位于314国道曲惠乡与乌会塔拉乡中段北侧,矗立着一座核爆炸模拟托塔,是1999年5月为拍摄由陈国星执导,李雪健、李幼斌主演的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片---《横空出世》而耗巨资修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山古庙]和硕县那音克乡,金丝特避暑山庄往北约40公里处,有一于民国34年(1945)建造的喇嘛庙,庙殿面积170平方米,主建筑为土木结构,经堂分上下两层,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庙内横梁雕纹精致,有供人朝拜的佛像及大量经文藏书。周围风景秀丽,离庙不远有一独特药泉,治眼病特别有效。每月七、八、十五、三十日,周围群众要去庙里烧香、磕头、拜佛。[甘珠尔库热喇嘛庙]在和硕县城以南10公里布茨草原上,有一座建于1986年6月的喇嘛庙,庙宇恢宏气派,庙内风格独特。1999年8月,托忒蒙文创始人扎雅·班迪达全身黄铜塑像从青海塔尔寺运抵该庙,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该铜像高2.5米,重100余公斤。该庙是布茨草原上的一颗明珠。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