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潢川城区高清地图 ===
=== 潢川县资讯概况 ===
历届修志:元代以前光州有旧志多种,皆散佚。(参考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明志初修于弘治间,知州张辉主修,书十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均著录。张辉,仅知其弘治间来任,它皆无考。再修于嘉靖间,葛臣纂,喻时序。葛臣宇子良,固始县举人,时任光州通判,热衷修志,除纂此州志外,又纂固始县志,书流传至今。喻时,光山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南京兵部侍郎,《明史》有传。《晁氏宝文堂书目》著录《光州志》一种,疑为以上二书之一。三修于万历三年(1575年),知州陈烨延州人陈璋纂修。陈烨,福建龙溪举人,万历二年来任。陈璋,举人,曾任刑部员外郎。《脉望馆书目》、《澹生堂藏书目》各著录《光州志》一种,四册,疑为此书。以上三书皆佚。清代凡六修:顺治、康熙二朝各修一次,乾隆、光绪二朝各修二次(一种日光绪《光州乡土志》),书悉存。民国时曾修县志,历时多年稿就,只印一册即停,现仅存印本,余稿皆佚。明代以来共修志十种,存者七;佚者三,皆为明志。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潢川地处大别山侧洪积扇向淮北平原过渡地带,属合肥-潢川盆地,地质结构属淮阳古陆边缘的一部分,地貌为剥蚀侵蚀类型,地势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境内淮凤岗、七里岗、黄寺岗与寨河、潢河、白露河、春河“三岗四河”相间分布,淮河沿县北侧东流,将全县地貌分为三个类型:南部为低山丘陵,面积占11.4%;中北部为垄岗,面积占65.7%;沿河为平原洼地,面积占22.9%。
气候、土壤:潢川位于亚热带北部的边缘,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092小时,太阳辐射量118.25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26天,全年平均温度15.3℃,年均降雨量1039毫米。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共有三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61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68%,黄棕壤土占26.4%,潮土占5.6%。
资源、特色:潢川水资源充足。水资源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占7.9%、地下水占1.3%、过境水占87.9%。动植物资源丰富。县域内有高等植物247科839种,脊椎动物3类30目295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特色产业闻名遐迩。潢川是中国花木生产基地,花卉种植面积达18万亩,卜塔集镇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华英集团被誉称为“中国鸭王”,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产品畅销韩、日、中东、俄罗斯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鳖为正宗原产地,年产生态中华鳖(甲鱼)36万公斤,被誉为“甲鱼王国”。此外,潢川贡面、卜集州姜、淮南麻鸭、高桩馒头、三股油叉等地方名产名吃享誉全国。
特色小吃:
潢川贡面:潢川贡面,历史上称"光州贡面"。此面系清油兑水盐合细面粉,经过拌、揉、发酵、盘条、上架、拉扯、凉晒、截切等十多道工序制成。据《光州志》载:唐代、潢川已生产挂面,当时"风销华夏,夺魁九州",被人们称为"光州魁面"。传说,到宋朝时,光州州官令工人将这种面去其头尾,取其中间,匀截成20公分左右的长度,用红绿纸卷成园筒形,每筒半斤,作为礼品进献给宫廷,宋仁宗食后,大赞:"美哉,光州贡面"!从此光州精制的筒装挂面,以"贡面"之称闻名于世。潢川挂面有近千年的历史,生产精制的筒装贡面已有七百年左右,因此制作场坊遍及城乡,所产之面,畅销省内外。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贡面生产蓬勃发展,而且质量越来越好。现在的潢川贡面,条细如丝,中空如管,半斤一筒,色洁如银,包装美观,携带方便,宜于保藏,便于食用。下锅就熟,久不粘汤。清水下,爽利可口;兑汤下,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所产数万斤,尚供不应求。潢川贡面已收入《中国名食录》。
三股油条:始于宋代。系以面粉为主料掺合多种作料油炸而成。其状长形三股,色泽嫩黄,食之酥脆香甜,一直为人们喜爱的早点。据传,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每日早餐均食三股油条。
高桩馍:又名“千层糕”,起于宋代。以面粉为主料,经过发酵后,用手反复揉搓成形,再置入蒸茏内蒸薰而成,俗称蒸馍。形似蒙古包,色如雪,软似棉,皮薄如纸,内瓤自然分层,闻之清香,食之爽口,为宴客的主食。
潢川粉皮:以淀粉为原料(绿豆和豌豆粉为好),按淀粉用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分舀入一个个特制的粉锅内(铜或铁制,直径约20厘米),放在沸水锅里不停地踅罗,直至凝固,再将粉锅移置于冷水中,取出即成。这种水粉皮光亮柔软,折叠不破,久煮不烂,清香爽口。可凉调下酒,又可作肉汤配料。
油炸绿豆丸:将绿豆磨成糁儿,用水浸泡去壳后,兑食盐、五香、葱姜、辣椒等作料搅匀,手挤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丸,经油炸而成。丸子呈金黄色,久贮不坏,久煮不散。干食香酥,汤食鲜美,食用方便,还可作馈赠的礼品。
绿豆糍粑:以糯米、绿豆为主料,将糯米蒸熟捣成粘糊状,分成小糯米团再捏成薄片,包上煮熟的绿豆馅,制成椭圆形的半成品,经油炸而成。新出油锅的绿豆糍粑,色泽透黄发亮,两边布满油泡,吃时香柔甜美,食后余味无穷,为早点佳品。
神仙饺:以面粉制片皮,用猪肉配大葱、白菜或韭菜作馅。饺馅掺兑鸡蛋、香油等调拌,再用面皮包捏成饺,其形似猫耳,又称猫耳饺。此饺皮薄馅嫩,以清水或鸡汤煮熟,兼有水饺和混饨之美味。俗称神仙饺。
碗儿糕:原料就是家家都有的大米,把米加水打成浆再发酵。把发好的米浆一勺一勺舀进铺了白纱布的碗状格格里蒸,熟了端出来,虽然有热气腾腾,但有点其貌不扬,软软地塌在蒸笼里,它就变得小巧玲珑,圆润而丰满了。
潢川胡辣汤:四季皆宜,其味美可口,深得人们的青睐。它以大众化的品位和低廉的价格,始终成为人们早餐时的首选。做法:1、猪肉切成均匀的小片,放入盆里先打一个鸡蛋(最好是蛋青),然后加入粉面,一边加一边用手揉捏,知道肉和面融合在一块成团状,并且很劲道。注:卖汤的是用肉:粉面按1:7的比例揉的,所以肉很少,要用东西捣至劲道的,所以一般家里就不会这样做了。2、锅里加水煮,开了之后放粉条(粉条要先用开水烫过了),等锅再开时把肉团一点点揪到锅里,也别揪的太小了,然后等全部加完,水开之后加酱油或老抽(本人推荐老抽)、盐、味精、葱、姜,黄花菜少许,此处一定要先尝尝是不是盐加的刚好了,然后才能加胡椒,胡椒要用黑胡椒,一边加,一边搅拌,加多少按自己的口味,不过加的多才能体现胡辣汤的真谛。盖上锅盖,小火慢加,等十分钟左右就行了。个人经验:水多一点好。
黄岗鱼汤:黄寺岗镇位于潢川东部20公里处,交通便捷,境内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黄岗人素有良好的饮食习俗,随着渔业资源的逐步丰富,以原黄岗老厨师张德富为首,开始研究和改进黄岗本地鱼的做法,经过努力,终于推出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黄岗鱼汤”。“黄岗鱼汤”用料以无污染深井地下水和自然生长的野生“胖头鱼”为主,其主要做法:第一步,取本地生态鱼塘出产的“胖头鱼”为主料,进行活体宰杀;第二步,切割分块,鱼块厚度为4毫米至5毫米,大小和厚薄均匀;第三步,将切割的鱼块进行腌制,腌制时间大约在12分钟左右;第四步,将腌制好的鱼块拌入适量的胡椒、淀粉进行搅合;第五步,进行鱼汤底料铺垫,主要在热油中间放入秘制底料、葱、姜沫、适量辣椒进行炸底,放入水达到沸点以后,再将鱼块放入锅中,小火炖2分钟至3分钟即可(鱼块飘起)。正宗“黄岗鱼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而不腻、健脑提神,适合不同人群食用。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