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江华城区高清地图 ===
=== 江华县资讯概况 ===
江华八景:概况:江华地处南岭腹地,自古以来被外人视为荆楚蛮荒之地,然而它的人文风景资源跟它的自然风景资源一样丰富多彩,令人流连忘返。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江华八景”。“江华八景”之说源于宋朝,其时人类活动集中在岭西一带,所以八景之中没有列入岭东更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随着江华人生存空间的拓展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江华的风景线也在延伸。如穿岩通幽、天河瑶池、豸山凌云、西佛拱秀以及大瑶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又岂止八景。江华,以其充满魅力的旅游资源,期待更多的世人认识它,开发它。
之一:阳华胜览:?阳华岩,位于县城东五公里的竹园寨村回山脚下。岩口向东敞开,洞中怪石嶙峋,岩下有清泉从石缝流出,泉水晶莹透澈。江华县名就是因为唐朝时县城在阳华岩附近的河边而得名。因风景之胜,历代文人墨客在岩壁留下诗文题刻四十多处。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阳华岩铭(有序)》石刻。这是唐朝大文学家元结于公元766年任道州刺史时游阳华岩所作,文中赞道:“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也。”并称:“九疑万峰,不如阳华”。铭文由时任江华县令的名书法家瞿令问用隶书、小篆、大篆三种字体书写,刻之岩壁。因景绝、诗绝、字绝,一千二百多年来传为名迹。现为江华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之二:寒亭秋色:?寒亭在县城沱江镇东南两公里左右的老县村蒋家山上,为唐朝县令瞿令问所建,地势险峻,风景秀美,水石相映,自成一绝。亭成后,著名文学家元结至江华,慕名来游,因感其“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遂为之取名“寒亭”,并作《寒亭记》刻在亭背石上。每当秋高气爽之时,入亭眺望,“阶栏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顶”,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明朝教谕滕元庆曾到此游览,写下颂寒亭诗云:“乾坤辟混沌,洞口列亭幽。独秀云山里,清风万古秋。”因年久失修,现寒亭已毁无存,但旧址仍留有历代摩崖题咏碑刻数十处。
之三:暖谷春容:?暖谷,又名朝阳谷,与寒亭同在一山中。位于寒亭西面,相距不过数十米。此地峭壁悬崖,幽林盘绕,即使数九寒冬,游人进入谷中,仍觉温暖如春。宋治平四年(1067年)江华知县蒋祺在一个初春时节与人同游寒亭,在亭旁发现一洞。立于洞前,顿觉一股暖气驱走春寒,不由称奇。于是命人将洞拓宽,并起名“暖谷”。遂成江华名胜景区。历代均有诗词题刻于谷壁,诗曰:“四时代谢咸依序,到此寒暄顿反常。”“我愿天下无冻妥,有如此谷安生灵。”
之四:浪石清流:?此景位于县城南郊原鲤鱼井乡政府驻地。唐天宝元年(724年)在此建浪石寺,相传宋朝蒋永雄在此辟谷好道,坐石化去,其身不坏。明朝时此寺毁于兵火。寺旁有一条小溪,溪水之上有座石拱桥,溪水经桥下流入潇水河。溪内另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涌出,泉水晶莹透澈。如遇雨季,四周溪水混浊,此泉水独清,溪泉相连而泾渭分明,因此得名“浪石清流”。现泉水被当地百姓筑围成石井(即“鲤鱼井”)。石井四周古木成荫,环境幽雅,酷暑漫步其间,凉风沁人心脾,令人心神爽朗,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之五:奇兽虚明:?在距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喜鹊塘村,与寒亭暖谷一路之隔的田野上,有一座高不过五十米的石山。山下向东向南有两个相通的洞口,南洞叫奇兽岩(又名狮子岩),东洞叫虚明洞,合为一景,称“奇兽虚明”。奇兽岩口原有伏石,状如蹲狮。虚明洞内悬一石乳,击之冬冬作响,当地人称为“石鼓奇音”。自宋以来,历代有文人来游,留下碑刻无数。其中奇兽岩内有一南宋年间碑刻《狮子岩诗》,石面打磨光滑,平整如镜,书法苍古奇逸,流畅秀丽,可算碑刻上品。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地,称“此景三湘绝有”。
之六:洄溪寿域:大路铺镇虾塘村附近有一条“不老泉”,因溪边盛产兰花,幽香馥郁,士人珍之,谓之洄溪。传说泉水因乳石松膏所渍,清洌甘甜,宜饮宜稻,常饮可以长寿。唐朝张子厚在此居住,年八十如少壮,自号洄溪翁。当时的大文学家元结闻其名造访,题七言古风一首《赠回溪翁》:“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檐下。……语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暑。屠酥宜在水中石,回溪一曲正当时。……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当地人常饮用回溪水,附近长寿老人甚多。故名“洄溪寿域”。
之七:秦岩深处:?秦岩在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脚下。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有些读书文人避难岩中,故名“秦岩”。有石犀向岩,俗称“犀牛吸月岩”。有阴河自岩腹流出,从岩口下行数十米,称百步险。洞深约五里,行至深处,豁然开朗,可容数百人。洞中岩浆钟乳千姿百态,奇状怪景不可胜记,有犀牛望月、八仙飘海、狗望腊肉、马鹿衔花、老鼠偷桃、麻拐吃水、无字天书、擎天玉柱、杨梅落地、金山玉岭等最为有名,称为“秦岩十景”,尤以“仙人田”奇特,胜似瑶池仙境。历代刻碑题咏甚多,洞口有“秦岩”二字,相传为汉代大文学家蔡邕所书。
之八:梧岭南屏:?河路口镇秀鱼塘村一带,与广西贺州市毗邻处,是江华县的西南门户。此地山势绵亘,高峻险阻,有如屏障,南与苍梧岭相接,故称“梧岭南屏”。高耸入云的姑婆山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峭壁摩空,奇峰连绵。登临远望,可眺广西钟山、富川以及本省宁远、道县。俯视江华,山峦激川尽收眼底,海天风物一览无余,视野极为辽阔。明朝道州刺史韩子祁曾有诗云:“南关尽处耸重峦,绝顶登来眼界宽。屏障三湘雄万仞,道通百粤绕千蟠。”清朝诗人滕元庆也曾赋诗:“为爱青山好,开屏四野横。平分楚与粤,两地倚长城。”
风土人情:概况:在瑶族地区,流行着一种伴嫁歌舞的文艺形式——坐歌堂。与汉族地区相比,瑶族的婚姻则保持了自由恋爱的传统,父母包办等现象比较少见。恋爱阶段,青年男女无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以瑶歌为媒。他们通过瑶族传统节日如歌节、盘王节等,经及平时生产劳动中,进行对歌、相互了解对方情况,互诉爱慕之情。双方中意者,互换信物,即是订婚。订婚之后,通过相互帮助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结婚以后,可以男到女家落户,也可女到男家落户,所生子女,可以随母姓,也可以随父姓。瑶族的婚礼程序,有其独特的民族礼仪,尤以“坐歌堂”别具一格。传统伴嫁分为两步,新娘出嫁前二晚坐歌堂伴嫁,叫"伴小嫁";出嫁前夕伴嫁坐歌堂,称"伴大嫁”。入夜开始,通宵达旦,上半夜唱耍歌,下半夜唱长歌,第二天黎明时,跳伴嫁舞,之后新娘开始哭嫁。伴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或嬉笑逗耍,或传播历史、生产知识,或歌唱风俗人情,但主要还是围绕妇女生活和出嫁而唱,如赞姐妹、颂姐、女离娘、哭嫁妆、怨爹娘、骂媒人、做媳难、童养媳苦、分离歌、送别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轮唱、合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伴嫁舞多是生产劳动动作出升华,如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坐歌堂”是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以新娘和伴嫁姑娘为一方,以新娘的嫂嫂、婶娘和已出嫁的姐妹为一方,互相对歌。对歌分说郎、道情、盘歌三部分。“说郎”由婶、嫂一方提问,新娘一方回答新郎的人品、外貌及恋爱经过。“道情”是对歌的中心。双方运用大量的比喻、双关等手法,回忆共同相处的美好岁月,表示依依惜别之情。父母兄嫂在道情中,把如何待人接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处理好婆媳、夫妻关系等唱给新娘听,新娘都一一作答。这实际是新娘离家前,长辈对她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新娘也可以对父母兄嫂提意见,无论多尖锐,父母兄嫂也不能发气。这些都可以说是瑶家的好传统,也是瑶家母女恩爱、姑嫂和睦的重要原因。“盘歌”则是对歌双方互相猜谜,歌声委婉悦耳,歌堂呈一派热烈欢快气氛,一直唱到雄鸡报晓,接新娘的人们到来为止。瑶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历史遭遇、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居家习俗: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为一栋三间,名曰“三间堂”。正屋两侧多用杉条另辟两间,俗名“披杉”。东间堆放杂物或作畜圈、厕所;西间作伙房、洗澡间。瑶族习惯洗热水澡,不论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种“吊楼”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居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现在,“茅寮”式房屋逐渐减少。丘陵地区的瑶族,住房多砖木结构,上盖青瓦、二层窗户形式的“三间堂”楼房。楼上虽有窗户,较矮,不住人,用作储存室。中堂开大门,两侧有侧门。
生产习俗:进入大山区的瑶族,当时因地广人稀,实行插标占地,刀耕火种,“种了这山种那山”。后随着人口增多,封建统治势力逐渐向大山区深入,瑶民的土地逐渐被侵占,为了生计,被迫借土耕种。借土的条件:“种树还山”。即瑶民在借种的土地上,播种作物时,要为“山主”种上林木;在护理作物时,要结合护理林木,待林木成长,土地不能再种作物时,才把土地和林木交还“山主”,再到别处借土耕种。造林,习惯“插条”和林粮间作。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旱禾、小米、乔麦、山芋为主,间种油桐、棕片、茶叶、药材等,肥料就是利用新伐地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烧垦的草木灰。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镰刀、斧头,辅以竹木工具。运输主要靠人力背、挑。背篓是瑶民最习惯用的运载工具。劳动形式,以户为单位,男女同劳动,需要请帮工时,被请的人不管自己的事多忙,都得去帮助。垦植大片山场,则采取按户或按劳动力入股,秋后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集体劳动。打猎是大山区瑶族人民的生产内容之一。主要是打野猪,只要发现野猪危害作物,就集体进行围猎,直至捕获或赶走为止。围猎时1~2人带猎犬觅踪,其余人守卡。捕获野兽的分配即使是背着的小孩,也可分得一份。个人捕猎,主要是放套绳和装弩。
婚恋习俗:婚前交友:历来,瑶家青年男女,交友恋爱,比较自由。在生产劳动,赶圩作客,节日聚会中,多以歌声为媒介,表达爱恋之情。一经双方同意,即可互相往来,父母不加干涉。这种行为,男方称为“交客姑”,女方称为“带后生”。到正式结婚时,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友则必须备一篮子礼物(糖食及梳妆用品),送给女友,名曰“拿篮子”。女方备一包袱,内装云头鞋、带子等,作为回赠,叫做“丢包袱”。在大山区,盘、赵两姓可同姓通婚,其它各姓一般为异姓通婚。但瑶汉一般不许通婚,民国时期,稍有松动。解放后,民族交往日多,团结融洽,通婚之禁,基本放开。婚姻形式:主要是“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子女承祀、财产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承父姓,以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里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瑶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结婚仪式: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一群未婚青年陪送步行,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接亲友(有的不请自来),“坐歌堂”通宵达旦。女到男家的,出嫁前,女家“坐歌堂”,出嫁日,新娘由父兄或娘舅背负出门,然后,本村姑娘陪送打伞步行到男家,举行拜堂仪式,接受亲友祝贺。离婚与再嫁(赘):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都可提出离婚。一般请村寨老人“喝茶”,提出离婚原因,经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夫妻拿一节竹筒到山上,一刀劈为两半,各执一半,相背而行,就此分手。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寡妇再嫁不受限制,但严禁兄终弟继、姐去妹继的婚姻结合。解放后,瑶族人民按“婚姻法”规定办理手续。哭嫁:姑娘出嫁前,遍接至亲好友及村中姐妹,来家聚会,连续两晚,头晚茶点相待,夜晚设酒宴。宴后齐集堂屋,唱“女歌”、道私情或笑语逗乐,“坐歌堂”。新娘则按辈份依次向亲友“哭嫁”,亲友赠送“红包”。打新郎:婚后三日,新郎回门到岳家,女方村中妇女,相约而至,争打新郎,以示今后不可虐待新妇。有的村寨,则是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到岳家拜年,村中青年男女,敲锣打鼓(有时还要耍龙舞狮),向新郎祝贺,新郎则回赠“红包”,这也叫打新郎。后来逐渐演变成全村妇女小孩索取“喜彩”钱,否则,便不罢休,有时弄得新郎大为尴尬。
丧葬习俗:瑶族都实行土葬,老人垂危时,便为之梳头、淋浴、穿寿衣,亲属守候“送终”。死后移置厅堂(男左女右),全家举哀,子女前往亲友报哀,择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请师公做“道场”。家贫者则一碗水为之“开路”。死者若是师公,则要请同等水平的师公念咒,将尸体用红布捆在坐凳楼梯上,法事完后才入棺。出殡时,师公只引送到门口,由孝男或孝女,手持火把或菜刀引路上山。高山瑶不讲究什么“风水”宝地,只要在离住房不远的山脚,选上一地,即行安葬。现在,瑶族已经实行殡葬改革,丧葬办法开始试行火葬。
经济概况:概况:江华作为两广及沿海大都市郊区的延伸,永州市“大郊区”的前沿,江华县经济一直持续稳步发展。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7亿元,财政收入实现6405万元,均是1978年的10倍。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9%,今年1—9月,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实现财政收入50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初步核算,2008全年地方生产总值为351604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23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3万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848万元,增长14.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0%,二季度增长11.5%,三季度增长13.0%,四季度增长13.4%,波动幅度较小,经济稳步发展。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576元,同比增长23.7%。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很高:江华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很高。在林业方面:已规划实施封山育林105万亩,退耕还林4.7万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打破了“一根杉木撑天下”的单一林种结构,初步建立10万亩干鲜水果,50万亩脂材两用松木林,10万亩药材和10万亩竹林基地。在农业方面:初步形成5万亩优质烤烟,5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吨粮田和90万头良种猪羊基地,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已建成沼气池4300个,形成一批沼气示范村,为此在全县农村每年可减少近4万立方米的燃料木材消耗。工业方面:烟厂完成建址技改,形成10万大箱的生产能力;组建了以松脂加工为主的荣兴林化公司,并形成年产5000吨松香的生产能力。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了以瑶家腊味豆腐乳为主的民族食品和以珍珠椒、茶叶、香菇、磨菇、山珍野菜为主的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品系列。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部分产品逐步向产业化方面发展。在旅游业的开发:重点抓了盘王城的建设,能够通过2—3年的努力,把盘王城开发成为富有瑶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备。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并完成了207国道境内的油化工程、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全面开通。全县已建成35千伏变电站6个、110千伏变电站1个(在建1个)、林区小水电开发完成投资6100万元,开发水电工程14处,新建小水电站5个、新增水电总装机0.8万千瓦。林区电网建设正加紧进行,全县大部分村用上了电。城镇建设初具规模,1985年11月,县城从水口迁到沱江,14年来投入城建资金4亿多元,使这座原来只有几千人口的古老小镇,发展成为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8万的初具规模的新兴城镇。
展望未来: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三化进程”,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