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济宁市区高清地图 ===
=== 济宁市资讯概况 ===
各县区名的由来及其美称:市中—济州古城·运河之都:
以“位置”得名:因其原行政范围于济宁市城区中心而得名。
任城—风姓古国·运河之滨·有仁之城:
以“姓”得名:远古时期,这里居住着华夏民族先人之一的东夷族原始部落。夏朝时期,太昊(伏羲氏)后裔有仍氏(亦称有任氏,任、仍古时同音)就在这里建立了仍国。周朝时期,仍国被封为任国。春秋战国时代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秦统一中国后,废任国而改为任城县。这是“任城”称号的最早由来。
兖州—九州古城·齐鲁咽喉:以“字”得名:兖州之名由来已久,我国上古行政区划中有九州之说。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沅水而得名"沅”与“兖”字同音,通用,兖是信义的意思。《辞源》中有“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谨,故曰“兖”。
曲阜—东方圣城·孔子故里:以“行”得名:相传为五帝之一少昊氏的都城,殷商时代的奄国,三千年前的鲁国都城,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东汉应邵曾解释说:“鲁城砂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邹城—邹鲁圣地·孟子故里·修学之都:以“国”得名:邹城古属夷地,夏属九州中的徐州之域,殷属奄国,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封曹侠于现济宁南郊建立邾国。隶属于鲁国之附庸,为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春秋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5年)邾国国君邾文公卜迁于峄,重建国都于峄山之阳,后世又迁于现在的邹城所在。至穆公时(公元前480年前后)改”邾”为“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驺县”。在我国古籍文献中,邾多作邹或驺,邾驺二字古音相同,书邾书邹通用无分。
嘉祥—中国孝城·曾子故里·中国石雕之乡:以“虚”得名:嘉祥一名,据《左传》记载:十四年(即公元前480年),西狩大野(现巨野东北一带),猎获麒麟一只,麒麟为太平之兽,属吉祥之兆,因获麟地在嘉祥县境内,故以“祥瑞”之意取”嘉祥“置县名,沿用至今。
微山—中国荷都·微子故里:以“人”得名:微山县以微山湖得名,微山湖以微山得名,微山以微子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庶兄,原封地于微,故称他为“微子”(子是爵位),现微山岛主峰顶上有微子启墓。
梁山—中华武术之乡·水浒英雄故地:以“山”得名:梁山,本名”良山”,后易名“梁山”。易名原因有三说:一说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刘武曾游猎于此,故更名为”梁”。二说梁孝王田猎终于此,中暑身亡葬良山之阳,遂易名”梁山”。三说是因避东汉武帝叔父刘良的名字,便改“良”为”梁”。寿张县原名寿良,亦属因避刘良而更名。
鱼台—鱼米之乡·孝贤故里:以“地”得名:鱼台县远古时期曾是东夷太昊部族聚居的地方。鱼台之名始于唐代,因县北有鲁隐公观鱼台改方与鱼台,后隶属关系有所变更。而县名沿用至今。
金乡—中国诚信之乡·中国大蒜之乡:因“传”得名:金乡县名起源于西汉,以山得名。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97年)封其子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县名自此始沿用至今。不过至今金乡也没有开采金的历史记载,所以说以“传”得名。
泗水—中国泉乡·圣源泗水:以“河”得名:以泗河而得名,泗河古称泗水,为禹治九水之一。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镇东陪尾山麓,以趵突、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
汶上—千年佛都·古之中都:以“吉”得名:汶上作为专用地名始于金泰和八年,因地处汶水之滨而得名。汶上之名,说汶上在汶水下游,何以名汶上,汶上取名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汶上地处汶水下游。下字是不吉利的字眼,即使有下人们也不说下。因此就有了汶上之名。
大运河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济兖邹曲嘉都市区西组团,西接嘉祥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临济宁市城区,南靠空港经济开发区,具体规划范围北起北二环,南至南二环,西起正在建设的济徐高速公路,东至京杭运河及西外环。这一片区将按照靠河商住、顺路物流原则和北部物流、南部产业的布局设想,把经济区打造成运河特色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区、西部新城区,分别以京杭运河与日菏铁路为界形成仓储物流片区、综合服务区、高效产业区三大功能片区,重点发展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贸易加工、房地产、文化旅游等临河产业。
人口民族:济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为5万人。其中回族最多,达4.2万人:市中区最多,有回民1.68万人;兖州市次之,回民有6千多人;邹城市有回民5千多人;鱼台县有回民2千多人;全市有回民聚居村35个。此外,还有满族、布依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白族、黎族、藏族、土家族、俄罗斯族、畲族、瑶族、侗族、纳西族、仡佬族、哈尼族、维吾尔族、傣族、哈萨克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达干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鄂温克族、德昂族、独龙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市12个县市区的90多个乡镇、180多个村庄。总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约一半聚居在城镇街道和交通沿线。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