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津市市区高清地图 ===
=== 津市市资讯概况 ===
基本概况:简介:津市交通便捷,是湘西北水陆运输枢纽。湘北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东常高速和安慈高速贯市而过并设立互通。距离常德桃花源机场80公里,可飞抵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傍市而过的澧水东入洞庭湖,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只,可直达长沙、武汉、上海,是湖南省六大良港之一。近年来,津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建有装机12000千瓦、供气70吨/时的热电厂,在全常德市区县市中独一无二。220千伏变电站供电充足,加上湘澧盐矿、热电厂也可发电,夏季用电高峰压力相对较小。拥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供水体系。防洪、排涝、灌溉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并不断发展完善。津市物产资源丰富。卤水储量、食盐产量属湖南之首。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近10万亩。建有蚕桑、茭果、优质蔬菜等5个10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花桥奶牛、旺森生猪、津津鸭业等20多个特色养殖牧场。境内年起水产品达2万吨,吊养珍珠1.5万亩。市郊的西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淡水湖,面积6万亩,是从事水禽水产养殖的黄金水面。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322元。
工业基础雄厚: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形成了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邦乐”客车、“雪丽”复印纸、“斑马”蚊香、“中意”糖果、“麦穗”味精、“梅花”糖化酶等工业产品响誉全国。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其产品打入一汽、东风、北汽福田、桂林大宇、厦门金龙等众多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雄居全国轻型汽车车桥生产企业榜首。近些年,该市依托传统机械制造业的优势,以湖桥为核心,联合周围的20多家机械零部件配套厂家,建成了湘西北独一无二的县级汽车工业园。规划3至5年内达到年产车桥30万吨、底盘3万台、整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汽车工业实现产值50亿元。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经过多年洗练,该市培植出一系列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特色小食品。“张老头牛肉干”、“刘聋子牛肉粉”、“木子豆腐乳”、“绿康茭果”等产品多次在全国的博览会上获奖,行销海内外。该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酶制剂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糖果果冻生产基地,湘北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纺纱基地、造纸基地。农业丰产增收,新农村建设特色凸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中意糖果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津市藠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保河堤镇中南村被评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点。
投资环境优越:津市投资环境优越。津市市委、政府立足诚信招商,出台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40条》、《引进开发工业项目20条》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建了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联合办公制度。定期举行市长接待日,帮助市外投资企业解决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对市外投资项目与重点工程采取“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拨”,除可享受国家、地方政府现有优惠政策外,市政府对重点投资项目还“一事一议”,以政府专题会议形式予以确认。对市外投资企业实行重点单位挂牌保护,对市外投资老板发放个人保护的“绿卡”,确实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来津市投资工业的生产要素成本相对便宜,如220千伏的工业电价为0.49元/度,工业用水1.65元/吨,工业用汽115元/吨,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为500—800元/月。
历史悠久:津市历史悠久,是孟姜女的家乡、车胤的故里。“孟姜女哭长城”、“囊萤夜读”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津市城内山清水秀,环境恬静,山、河、湖、城浑然一体,城市特色堪称一绝。该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是澧水流域一个蓝天绿树、花草相间、山水相映,集兴业、居住、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精品城市。
经济增长迅速:近年来,津市始终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全国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成功,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走在全省前列的公有制企业“两个置换”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工业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已突破。省级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创建与获得,使该市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功能显著增强。
自然地理:概况:津市属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处在富庶的澧水流域山区和肥沃的洞庭湖结合处。地形以澧水为天然分界线,澧水西南岸为武陵山余脉,东北岸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边地,整个地势由南向东北倾斜。津市地处湖南4大水系之一的澧水下游,东濒洞庭湖、南临沅水,北近长江,西北道水、涔水、澹水回绕,澧水干流横贯全境,河岸长达76公里。境内有大小湖泊21个,河流11条,水库29座,水塘8038口,总共水面1.2万公顷。南部0.4万公顷面积的西湖为湖南省的第二大淡水胡。澧水干线由西往东入洞庭湖,北出松滋、虎渡两河沟通长江,形成为四通八达的水道网。
物产资源:津市物产资源丰富。卤水储量、食盐产量居湖南之首;附近的雄磺储量、品位和产量为全国之冠;粮食、棉花、果、芦苇、蚕丝等农副产品资源富足。市内的西湖为湖南省第二大淡水湖,面积6万亩,是从事水产养殖和水上娱乐的黄金水面,已成为湖南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水禽水产的综合开发主要基地。
旅游资源:津市山川形胜、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30万年前的古猿遗址、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大溪文化遗址多达30余处,收藏文物3000多件。1984年出土的东晋伎佣,造型生动,工艺精细,誉为国宝。"关山烟树"为澧水流域八景之一,是明朝的五宝园圃。"大同寺"古刹、"中武当"道观,始建于唐朝,历为朝拜圣地,在国内享有盛名。嘉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区内古城新洲是孟姜女、车胤的故乡,山清水秀,环境恬静。市郊的乐山寺,原名为慈云寺,始建于唐朝,唐高僧惟俨法师圆寂于此。澹津公园、三湖公园分别着落在城东和城市中心,其植物造景堪称一绝,颇负盛名,是湖南省最佳公园和天然休闲游览场所。
教育学校:小学:一完小(金城银座内)二完小(国税局旁)四完小(汪家桥)五完小(盐矿)七完小(金鱼岭街道),中学:津市一中(公立高中,位于孟姜女大道)津市三中(民办高中,位于新洲镇),津市四中(民办初中,位于汪家桥)津市五中(初中,位于孟姜女大道),津市德雅中学(民办初中,位于九澧大道),乡镇中学:保和堤镇中学、新洲中学灵泉中学翊武中学(位于渡口镇)棠华中学白衣中学李家铺中学,职业学校:津市职业中专(包括北校区津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南校区津市二职)津市市委党校湖南机电职业学院津市校区(中专),其他学校:津市计算机学校(人民路)津市聋哑学校
经济概况:一、综合: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322元,工业总产值10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4.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亿元。创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2家、中国驰名商标1个。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05年10.6平方公里扩大到16.5平方公里。业方面: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8亿元,增长60.3%,湘澧盐矿锅炉改造、中意糖果果冻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8.4%。石化仪器被评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酶制剂开发与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市。农业方面:“八个十示范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常德验收,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持续推进。“白衣藠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蚕桑种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保河堤镇、渡口镇等地水产品经农业部抽样检测合格,进入家润多等大型超市。服务业方面: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城乡居民消费稳中渐旺,“家电汽摩下乡”有力推进,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以“一日游”为主的休闲旅游业活跃,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农业: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壮大蚕桑、藠果等传统优势产业,将蚕桑面积恢复到5000亩以上,藠果面积恢复到2万亩以上。推广鳝鱼、河蟹等特种养殖,不断扩大特色水产养殖份额。发展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打造设施农业的展示平台。以旺森集团、广丰公司为龙头,扩大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依托大户和企业投资经营,因地制宜、规模化推进丘岗开发。继续实施“八个十示范工程”。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重点扶持4家常德市级、1家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力争全年新发展3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3家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1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夯实“三农”基础。抓住中央大兴水利的契机,围绕渠道清淤、水库除险保安、塘坝整修扩容、堤防水毁工程修复等水利建设项目,精心策划,争资争项,用活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机制,掀起我市水利建设的新高潮。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基本消灭乡村“断头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把城区到乡镇主干道沿线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深化拓展的主要方向。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三农”发展排除体制机制障碍。三是强化生态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办法,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完成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保河堤镇项目区工程。启动灵泉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毛里湖湿地保护工程,成功申请到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三、工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36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973万元,增长17.1%,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24084万元,增长9.4%,其它经济类型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889万元,增长27.5%。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7025万元,增长12.4%,实现利税6865万元。工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改造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不强;高科技产品缺乏,拳头产品数量少。
四、建筑业: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市国有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6个,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370万元,增长16.9%。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