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吉首市区高清地图 ===
=== 吉首市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吉首,史称镇溪所,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有千余年的文明历史。市地秦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宋朝时为军事防地。嘉靖31年,设乾哨和强虎哨。清康熙43年,设乾州厅。民国元年,设乾城县。1949年11月5日,乾城县和平解放。在当地“所里”的苗语汉谐音改名为吉首县。198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年,吉首市辖4个街道、3个镇、11个乡:石家冲街道、红旗门街道、峒河街道、乾州街道、马颈坳镇、河溪镇、矮寨镇、己略乡、万溶江乡、太平乡、丹青乡、双塘乡、白岩乡、吉首乡、社塘坡乡、排吼乡、排绸乡、寨阳乡。2000年,吉首市辖4个街道、4个镇、10个乡。总人口294297人,其中石家冲街道63567、峒河街道40060、红旗门街道33484、乾州街道20129、矮寨镇13702、马颈坳镇17419、河溪镇11064、双塘镇11543、吉首乡11419、万溶江乡12598、寨阳乡10185、已略乡7489、太坪乡6141、白岩乡9435、丹青乡5809、排绸乡6421、排吼乡5639、社塘城乡8193。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4年,吉首市辖4个街道、5个镇、9个乡。(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
石家冲街道辖:吉首大学、杨家坪、雅溪大学科技园、石家冲、胡麻井、砂子拗、雅溪、马坡岭8个社区。
峒河街道辖:峒河、新桥、向阳、营庄、光明、五里牌、桐油坪7个社区。
红旗门街道辖:红旗路、团结、吉首商业城、吉新、大田、香园、荣昌坪7个社区。
乾州街道辖:狮子、兴隆、竹园、古城、小溪桥、接峰、云峰、蔬菜、兔岩、漩潭10个社区。
矮寨镇辖:营盘、建兴2个居委会;矮寨、德夯、阳光、小兴寨、联团、德茹、夯腊、吉好、小龙、高筹、补育、阳孟、排兄、幸福、补沙、重武、洽比、岩科、平年、家庭、阳桃、大兴寨22个村委会。
马颈坳镇辖:老街、新街、火车站3个居委会;溪马、团结、几比、榔木坪、隘口、林农、康营、阳田、合群、米坡、竹寨、枫香、泪比河、红岩排、新湾15个村委会。
河溪镇辖:下街、上街2个居委会;河溪、马鞍山、阿挪、中岩、农科、张排、岩排、持久、新建、楠木、鱼溪、铁岩、永固13个村委会。
双塘镇辖:火车站、正方2个居委会;周家寨、大坝、双塘、坨峰、夯家溪、大幸、冲虎、兴田、联合、立新、富强、江丰、联盟、科木寨、琴峰、明丰、阴上17个村委会。
丹青镇辖:丹青居委会;清明、烟竹、大坪、狗咬、巴夭、排胎、章武、鲫鱼、大兴9个村委会。
吉首乡辖:林木山、光明、寨龙、坪山坡、大田、小溪、上老、白果坪、振武营、望江坳、樟木溪、岩寨、牛岩、五里牌、溪头、桐油坪、砂子坳、雅溪、新桥、吉新、荣庄21个村委会。
万溶江乡辖:吉庄、兴隆、双河、兔岩、接丰、金坪、大庭、漩潭、狮子、小庄、小溪桥、营丰、树岩桥、蔬菜、胜利15个村委会。
寨阳乡辖:寨阳、马坳、曙光、回光、庄稼、栗溪、补点、树耳、矮板、勤丰、坪朗、坪冲、新溪、排乃14个村委会。
已略乡辖:龙舞、求产、结联、自强、荣华、古者、简台、夯坨、红坪、己略、联林11个村委会。
太坪乡辖:太坪、马头、英勇、司马、夯古、干田、青岗、新华、深坳、金山、农科11个村委会。
白岩乡辖:白岩、沙坪、雅致、毛坪、补锅、上坪、桥六、檀木、着落、杨柳、紫金、新村12个村委会。
排绸乡辖:香花、光坪、标锦、黄腊坪、广群、卡坪、槐花、白云、高寨、河坪、三坪11个村委会。
排吼乡辖:巴蕉、颜家、七星、把金、茶坪、群力、排杉、中百8个村委会。
社塘坡乡辖:社塘坡、三岔坪、城江、劳动、黄土洞、十八湾洞、牯牛坡、齐心、龙牙、关喉、坪云、西门口、强虎13个村委会。
基本概况:吉首市位于湘西州南部,东经109°30′~110°04′,北纬28°08′~28°29′,东界泸溪,西邻花垣、南连凤凰、北接古丈和保靖,东西宽55.9公里,南北长37.3公里,总面积1,05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至1995年底9.35千公顷,含水田6.33千公顷,旱地3.02千公顷。境域以中低山为主,山峰林立,溪河纵横。矮寨镇莲台山最高,海拔964.5米,较长的河流有981条,总长620公里。峒河过境60公里。市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4℃,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豆类、桐茶油、烟叶、生姜、苎麻、柑桔、凉薯、木材、药材、石灰石、重晶石等,主要名优特产有湘泉酒,酒鬼酒、皮革、万宝山牌全脂奶粉,乾州板鸭、河溪香醋等。1995年末全市总人口6.46万户、252,490人,其中农业人口148,557人,非农业人口103,933人。在总人口中土家族78.835人,苗族99.529人,回族622人,白族635人,其他民族共918人。吉首作为县级建置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清政府撤镇溪军民千户所,设乾州厅,治乾州,隶愿沅永靖道。民国元年(1912)废厅,设乾县。因与陕西省乾县同名,次年4月改名乾城县,属辰沅道,县治仍乾州。民国24年7月省政府在沅陵设湘西绥靖处,辖19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乾城县属第五区。次年5月重新划分督察区,乾城县属第三区,区公所设乾州。民国26年12月,第三区改为第四区。民国29年4月,省政府调整区划,设10个区,乾城县属第九区。1949年11月5日,乾城县和平解放。隶沅陵专区。1952年8月隶湘西苗族自治区。1953年4月1日乾城县改名吉首县,县府驻地“所里”改名吉首。1955年3月至1957年9月,吉首县隶于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以后,均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首县,设立吉首市,辖地不变。至1995年全市辖3镇11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27个居委会,192个村,962个村民小组。即:峒河、乾州、镇溪、吉凤街道办事处;矮寨、河溪、马颈坳镇;吉首、双塘、寨阳、白岩、太平、己略、丹青、社塘坡、排绸、排吼乡。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历代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交通闭塞,经济、文化极为落后。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抗日战争年代湘川公路通车过境,皖、苏和长沙等地一些学校、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难民避居所里、乾州等地,一度刺激了这个地区的发展。抗战胜利、难民返籍、工厂倒闭、百业萧条,加之官、匪、霸“三位一体”鱼肉人民,至1949年吉首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百业俱兴迅速发展。至1995年已逐步形成了优势。吉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市境古秦属黔中郡,宋置镇溪砦,明设镇溪军民千户所,清有乾州厅,民国初改乾县为乾城县,1953年更名吉首县,1982年撤县建市,历经两千余年。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朴拙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养育了明代苗族哲学家、教育家吴鹤;光绪年间,在家乡募兵到闽、台抗法的陕甘总督杨岳斌;率兵抗击八国联军、保卫大沽口,以身殉职的天津总兵罗荣光;民国期间,热心苗区教育,潜心研究苗族问题的著名学者石启贵;中国当代画马四杰之一国画大师张一尊等一大批民族英才。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吉首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境内山峰林立,溪河纵横,溶洞广布,有全国落差最大的流纱瀑布,有蔚为壮观的矮寨坡公路天险,集自然风光与民俗于一身的德夯苗寨,是湖南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物华天宝,美不胜收。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桐油、生姜、椪柑、苎麻、药材闻名全国;酒鬼酒、金银饰品、乾州板鸭、河溪香醋等名优产品蜚声中外。建市20年来,吉首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写下了吉首历史辉煌的一页。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45亿元,财政总收入1.45亿元。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果、畜、烟、菜等四大支柱产业。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已建成以轻纺、医药、绿色食品、建材、冶化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随着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乾州新区开发的顺利推进,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平台正在形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区面积由建市之初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2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5万人发展到17.45万人。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供电实现了大小电网联营并网。道路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通达、对外交往日益便捷。大容量长途数字传输器、程控电话网、移动电话网等现代通信工程相继建成。文化、宾馆、娱乐等服务产业兴旺发达。对外开放全面深化。吉首是全国、全省民族自治州地方改革开放试点市、试验区,为四省市边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重镇,市场建设兴旺发达,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城乡贸易日益活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民族教育空前发展,“两基”目标顺利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水平逐步提高,文化艺术不断繁荣。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3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2.8万下降到0.5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达到12.58亿元。人均住宅面积城市达18.6平方米,农村26.3平方米。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三条保障线”全面落实。
吉首特产:吉首物产资源丰富,吉首特产名扬四海。主要有:猕猴桃、家酿酒等。
经济发展:一、综合: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为621077万元,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84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5123万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80370元,增长13.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2609元,同比增加2615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6.0:37.7:56.3调整为5.7:33.0:61.3。全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3377万元,增长1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658万元,增长18.6%。财政总支出86025万元,增长29.5%。省定吉首市为民办实事29项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待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矛盾需改善;农民持续增收后劲较弱;社会就业和扶贫攻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需继续优化。
二、农业: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2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其中农业实现产值41353万元,增长4.6%;林业实现产值2444万元,增长7.1%;牧业实现产值13433万元,增长5.4%;渔业实现产值1455万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538万元,增长6.0%。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680公顷,同比调增460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790公顷,调减40公顷;烟叶种植面积20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490公顷,调增10公顷;水果种植面积8550公顷,调增210公顷;药材种植面积740公顷,调增4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48810吨,增长3.0%,创历史粮食产量新高。油料6661吨,增长2.8%;烟叶355吨,下降0.3%;蔬菜101284吨,增长1.5%;水果116208吨,增长8.1%;药材4030吨,增长20.7%。全市生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7.28万头、0.44万头、3.22万只和80.39万羽,分别增长3.0%、10.0%、7.3%和9.0%。肉类总产量7212万吨,增长5.6%。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个,牛羊规模养殖大户3户。全年水产品产量2355吨,淡水养殖面积10500亩,分别增长5.0%和7.7%。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5086万元,增长24.8%。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7492万元,增长2.2%。年末农业总机械11039台,总动力12.7万千瓦。全年水利水电投入资金3581万元;1座中型水库和2座小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建设,完成2座小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14公顷;新解决农村1.5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实施开发式扶贫,减少低收入人口3000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不断加强,新建沼气池466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6839万元,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580万元,增长5.5%。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6279万元,下降1.9%;集体企业增加值537万元,下降42.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243万元,增长1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8470万元,增长112.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101038万元,下降2.8%;轻工业增加值50541万元,增长29.7%。分产品产量看:白酒261万升,增长14.5%;铁合金3.3万吨,增长6.6%;锌15958万吨,增长6.6%;发电量5875万千瓦小时,增长24%。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以锰锌加工、食品加工与生物医药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50655万元,增长16.8%,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1.5%;以矿产业、烟酒业、化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06981万元,增长15.8%,其中矿产业增长4.3%,烟酒业增长53.3%,化学制造业增长34.0%,医药制造业增长13.9%,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21.0%。全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5301万元,增长6.2%,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5%。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7户,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88.0%。地区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1.6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9%,地区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3%。全年地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616万元,下降7.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132万元,增长47.3%,市属规模型工业实现产值109286万元,同比下降27.3%;市属规模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393万元,下降18.1%。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呈现“四升三降”,电解锰、水泥、自来水产量同比分别下降8.2%、18.2%、17.3%,软饮料、发电量、果王素、青蒿素同比分别增长27.9%、46.1%、57.2%、187.9%。全市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53569万元,增长25.1%。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0080万元,增长28.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063万元,下降48.5%;劳动生产率9476元/人,下降1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31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05万平方米,下降27.0%。
四、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00199万元,增长30.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38657万元,增长25.4%;农村投资15086万元,增长24.9%;跨地区项目投资46456万元,增长176.5%。扩大内需效果显现。在全市城镇以上投资中,累计完成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366793万元,增长31.4%;非公有制经济投资233406万元,下降2.5%,其中私营经济投资182284万元,增长26.3%。投资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投资2375万元,增长26.3%;第二产业投资58668万元,增长18.4%,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8660万元,增长2.5倍;第三产业投资539156万元,增长32.5%。城镇投资共有施工建设项目119个,增长17.8%,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53个,增长52.4%,竣工项目29个,增长52.6%。在全部施工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41个,同比增加1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农林水利、电力、交通、信息网络、城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吉茶高速公路、吉凤工业园、国际大酒店、州人民医院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万吨锌渣回收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1493万元,增长25.8%,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竣工房屋面积达8.2万平方米,增长52.0%;累计实现房屋销售面积22.25万平方米,增长9.7%,实现销售额38731万平方米,下降1.4%;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为1.04万平方米,下降42.7%。
五、贸易和物价: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978万元,增长17.5%,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29624万元,增长8%;零售业零售额148803万元,增长25.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9609万元,增长22.4%;其他零售额10942万元,增长16%。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305227万元,增长17.8%;县以下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43751万元,增长14.9%。从行业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看,批发业占37.1%,零售业占42.6%,住宿和餐饮业占17.1%。热点消费贡献突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汽车类增长1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6%,粮油食品和饮料烟酒类增长14.8%。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411万美元,下降33.4%,其中出口4410万美元,下降33.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4万美元,下降81.3%。到位资金96101万元,下降14.1%。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0.8,同比上升0.8%,继10月首次转正后,后两个月继续加快回升。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5涨3落:食品上涨2.4%,烟酒及用品上涨1.7%,衣着上涨3.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2.7%,居住下降0.7%。12月份,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1.0,同比上升1.0%。
六、旅游业: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全年共接待游客2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900万元,分别增长26.7%和22.1%。其中:德夯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6万元。全面完成乾州古城旅游区规划定位工作,将乾州古城打造成为吉首市继德夯风景区之后旅游新亮点。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酒鬼酒系列产品、老爹猕猴桃产品、土家织绵、苗族银饰等特色旅游商品的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全市持证导游员达560人。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全市有星级饭店16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1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旅游专业运输车队3家,旅游运输车辆120台。年经营收入过千万元的骨干旅游企业2家。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25公里,其中国道68公里,省道20公里,县道101公里,乡道236公里。全社会货物周转量74556万吨公里,货运量583万吨;旅客周转量44596万人公里,客运量1033万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1839万元,增长38.6%。年末本地电话用户91342户;移动电话用户297004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8489户。
八、金融与保险:金融业务运行平稳。年末,吉首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90156万元,比年初下降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21939万元,增长14.1%;金融系统贷款余额585348万元,增长7.9%。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年吉首地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总收入43518万元,增长10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632万元,增长21.2%;寿险保费收入33886万元,增长159%。全年赔付额8870万元,增长11.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443.4万元,下降7.5%;寿险赔付额3426.3万元,增长63.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吉首地区拥有学校179所,其中大学3所,职业中专13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93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98588人,其中小学生26137人,初中生13918人,高中生7276人,职业中专生18659人,大学生32435人(含研究生、成人、网络等学生),特殊学校1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毕业率为99.6%,初中阶段升学率为76.1%。全市共有1257人参加高考,普通高考录取新生857人,录取率68.18%。本科批次共录取268人。2009年落实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156.3万元,受助学生2214人;落实普通高中救助金34万元,受助学生351人;落实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46.8万元,受助学生187人。全年投入6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完成5所合格学校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公转住房扫尾工作,共修建住房132套,面积7920平方米,为15所农村学校585名农村教师解决了安居难题。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年内实施科技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州级5项,市级21项,投入科技项目经费560万元,项目实施完成率9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1亿元,利税总额6300万元。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4项。完成国家专利申请量90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外观设计42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33项,合同成交额473万元;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18项次,新品种29个;完成农业适用技术培训180期,技术培训1万人次。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