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开阳城区高清地图 ===
=== 开阳县资讯概况 ===
经济建设:经济规模: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4.72亿元大关,增长14.1%,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14.2%。财政总收入完成3.09亿元,增长1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亿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883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27元,增长10.6%;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2.44%,同比上升3.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5.1:48.2:26.7调整到24.0:51.6:24.4。投入、产出、收入(财政、居民、农民收入)和消费分别增长62.8%、14.1%、(16.3%、11.3%、10.6%)、15。1%,实现四个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和利润分别增长15.1%和5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2亿元,增长14.5%,贷款余额5.86亿元;发放小额农贷余额9320万元,增长27.9%。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市、县各项实事。荣获“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全国优质烤烟生产示范县”、“全省绿化模范县”等称。通过四年的奋斗,取得了贵州省首轮建设经济强县综合评价排名第九名和全省建制县第一名的成绩,跻身全省前十强。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2.32亿元,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12.15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31.6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18.57亿元,增长16.6%。财政总收入10.36亿元,增长2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08亿元,增长32.5%,“十一五”累计完成258.83亿元,超目标58.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增长17.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3元,增长1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278元,增长10%。
城市建设: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46.5%。建成县体育馆、南江广场等5块led电子显示屏,市场化运作县城社会停车位1232个,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1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环城北路至炸药仓库道路改造工程,环西路、县城西绕线建成通车,动工建设第二中学路口人行天桥、县城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启动了县城供水工程(白安河水厂)和环湖新区土地一级开发前期工作。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批特色小城镇打造初见成效。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城镇服务业,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有序推进开洲大厦、东兴苑、南江大酒店、开磷盛世新城、兖矿生活小区、路发枫林绿洲、泰鸿金秋花园、吉城名苑等一批新建和续建房开项目。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住房15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
特色产业: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旅游活县的思路,强力推进磷化工、富硒农产品、喀斯特生态旅游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磷化工业:现已基本形成了“双流-永温-金中磷化工走廊”和初具规模的磷及磷化工和相关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能力为:优质磷矿400万吨/年、黄磷10万吨/年、三聚磷酸钠10万吨/年、工业磷酸10万吨/年、食品级磷酸1.5万吨/年、饲料级脱氟磷酸三钙1.5万吨/年、固体五氧化二磷0.2万吨/年、六偏磷酸钠0.25万吨/年、工业级磷酸一铵0.5万吨/年、赤磷0.1万吨/年,以及硫酸6万吨/年、普通过磷酸钙10万吨/年、钙镁磷肥6万吨/年、颗粒磷肥和多元复合肥各3万吨/年等。年创产值20亿元,税金1.25亿元以上。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磷化工业,将依托资源平台和优越的电力支撑条件,打造“中国磷都”。到2010年磷化工总产值达到100个亿,成为全省、全市的支柱产业。目前正在市的支持下建设国家级的新材料工业园和循环经济磷化工生态工业园,在省的支持下兴办省级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农业发展:201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0%。一是全面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为减轻干旱对我县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指导全县农民参与抗旱,增施恢复肥21万亩;浇灌农作物达24万亩;完成水毁渠道修复21.22公里,恢复灌溉面积6000亩。二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粮食产量14.45万吨,增长13%,油菜籽产量2.21万吨,增长1.1%。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种植烤烟8万亩,收购烟叶21.9万担,均价达750元/担。富硒特色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种植业中成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之首,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产量达26万吨,实现蔬菜总产值3.7亿元。新增茶园建设5600亩,新建和完善果树基地建设5500亩,新增枇杷种植2078亩,发展次早熟蔬菜基地、花菜生产基地及早秋大白菜基地各6000亩,建成延晚番茄生产基地、秋莴笋生产基地及大葱生产基地各2000亩。三是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县生猪存栏达32.5万头,生猪出栏达50万头,同比增长17.92%;大牲畜存栏达5.9万头,出栏0.7万头,同比增长7.69%。完成冯三、毛云、花梨和龙岗4个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龙岗镇3000头奶牛小区建设征地及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2000头奶牛小区建设已启动前期工作。四是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南江乡“整乡推进、集团帮扶”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完成城关、冯三、高寨、禾丰通丰植物营养液示范推广项目1万亩;完成毛云乡70户/350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编制完成2011—2015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五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翁井、十三寸及拐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城关镇温泉村新田山塘等四座山塘整修工作、楠木渡镇关田村和龙水乡新场村烟水配套工程;全面建设完成12760人的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10个项目工程;完成农村串户路硬化200公里,完成了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及动物防检体系建设项目;2000立方米大型秸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内需项目已调试产气;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监测站项目已完成设备采购、场地平整,正进行招投标;完成2009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启动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工业发展: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0.39亿元,增长14.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4.6亿元,增长15.5%,其中磷及磷化工实现工业总产值74.35亿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拉动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开磷集团120万吨磷铵二期工程、紫江水泥公司120万吨磷渣水泥、清水河公司格里桥电站等重点项目新增产值8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9个百分点。二是外部市场回暖,促进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拉动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年出口产品交货值23.98亿元,增长114%,增加出口12.79亿元,合成复合肥料(实物量)、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硫酸(折100%)和水泥产量分别为204.65万吨、132.48万吨、294.68万吨和36.31万吨,增长43.1%、41.8%、24.96%和29%。三是扭亏增盈成效显著,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0.32亿元,增长42.35%,利润总额6.18亿元,比去年减亏增盈7.3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品产销率104.8%。四是磷矿石就地加工转化率逐步提高,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磷矿石全年开采量831.86万吨,增长6.24%,初步测算,磷矿石就地加工转化量472.5万吨,就地加工转化率56.8%,上洋水河片区矿业秩序整顿工作全面完成,磷矿资源管理的电子“一票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是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大。预计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规模以上纳入能源统计的企业共消耗能源55.89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电按3.6折)为2.3吨标准煤,下降3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预计40万吨,增长59.8%,完成市政府年初目标(万吨)的114.3%。磷城磷化工、白马黄磷厂6300kva以下磷炉和紫江水泥公司2.5米机械化立窑如期淘汰。黄磷行业调查及行业准入工作全面展开,完成全县黄磷装置调查及相关资料上报工作。六是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开阳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目前管委会办公设备、办公场所及机构编制人员均已落实,并正常开展工作。
基本概况:开阳地处黔中腹地,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6镇10乡,总人口43万。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8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捷,贵开高等级公路使开阳县融入了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省道久铜路贯穿境内,川黔铁路中心支线直达金中镇,全部乡镇实现了道路硬化。境内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2.92%,居黔中之冠。开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自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蛮州,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改置开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易名紫江县,隶黔中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改名开阳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现辖6镇10乡,188个行政村。开阳县全县资源丰富,富集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其中,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磷、煤、铝、重晶石等30多种矿种。中国磷都之名源:世界磷矿资源主要富集在美国、摩洛哥和中国。中国磷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属磷资源大国。而中国磷资源主要分布在滇、黔、鄂、川四省,其中,滇、黔两省占总储量的75%,其基地有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合称“三阳开泰”。开阳磷矿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磷矿石储量4.43亿吨,其中优质磷矿储量达4.28亿吨。磷矿石保有储量4.33亿吨,高品位的富矿占全国储量的2/3,其中P2O5储量高于32%的优质富矿,占全国的78%,与湖北襄阳、云南昆阳齐名,素有“三阳开泰”之称。硒资源丰富,富硒土壤分布面广,其动植物硒含量在0.05mg/kg-0.28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品含硒量标准。旅游资源集山、水、林、泉、峡、洞,汇奇、险、雄、秀、幽、野及风土人情于一体,被誉为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历史沿革:开阳县地,夏、商、西周时期为雍州、梁州边鄙。春秋时为牂牁国北境。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在南夷置且兰县,开阳地属其西北域。元鼎五年(前112),以原且兰县城为治所置牂牁郡,开阳地属其西北境。晋,以牂牁郡且兰地置万寿、且兰、平渠3县,开阳属万寿县西北隅地。后划出万寿县一部与另一些地方建晋乐县,开阳地遂归晋乐县。隋,牂牁郡领牂牁、宾化2县,开阳地属牂牁县。唐贞观四年(630)以今开阳县双流区同知衙为治建蛮州,领巴江县,隶黔州都督府。辖地有今开阳大部和贵阳、修文等。后又在蛮州南置光州,地在今双流光堵河北岸。宋,以唐之蛮州地分置矩州、功州等,开阳地属蛮州,隶绍庆府;开宝八年(975),蛮州改称大万谷落总管府,治今羊场。元在今贵州中部设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其下有顺元路军民安抚司、管番民总管府、八番各安抚司等处。时雍真乖西葛蛮等处,纳坝紫江等处,葛蛮雍真等处均在今开阳境,属顺元路(路治今贵阳)。皇庆元年(1312),在三台山开科龙场地(今开阳县城东)置乖西军民府,隶管番民总管分,辖地包括今开阳和龙里、贵定等的一部分。后降为长官所。明洪武四年(1371),置顺元路,合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土司地置贵州宣慰司于今双流同知衙。水东宋氏有亲辖地陈湖十二马头,大都在今开阳县境。天顺中,贵州宣慰司治所从大羊场(今开阳杠寨)移至杨黄寨(今开阳县城)。崇祯四年(1631),将陈湖十二马头改置为开州,治所杨黄寨,领乖西蛮夷长官司,隶贵阳军民府。辖地与今开阳县地略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贵阳军民府称贵阳府,开州仍隶之。开阳之名,《开阳县志》认为源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所建之开阳书院,时人解释为“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民国三年(1914),废州,因直隶有开州,四川有开县,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为紫江县,属黔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直隶省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改称开阳县。二十四年(1935),开阳改隶贵州省第一督察区。1949年,成立开阳县人民政府,隶贵阳专区。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1956年,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属贵阳市郊区县,1963年,改属遵义专区;1965年,复归安顺专区。1970年,改称安顺地区。1992年,改属贵阳市。至今建制未变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