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康平城区高清地图 ===
=== 康平县资讯概况 ===
资源优势:土地资源:全县有耕地120万亩,人均耕地5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木材总蓄积量210万立方米;退耕还林面积22万亩(其中速生林面积1500亩);林草覆盖率达65%;天然草场32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为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5亩,是全省人均占有的3倍,全国人均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
农副产品资源: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环境好、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牌干豆腐,德意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乡玉米楂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县耕地播种面积10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2万亩,玉米制种7.3万亩,杂粮10万亩,大豆20万亩,经济作物43.7万亩。目前,全县有订单的作物面积达30多万亩,主要有花生、豆类、杂粮等16个品种。全县粮食总产量254587吨,其中玉米,18769吨,高粱16059吨。在调整农业结构上也有新突破,全县牛存栏9.11万头,出栏4.12,羊存栏13.35万只,出栏3.63万只,猪存栏51.33万头,出栏28.71万头,禽存栏67.8万只,出栏35.38万只。全县有耕地152万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7万亩,使全省人均占有的3倍,全国人口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域内及周边玉米产量240万吨,水稻产量40万吨,高粮产量20万吨,大豆产量25万吨,花生产量20万吨,薯类产量120万吨。现已有24万亩耕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13个品种享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牌干豆腐,得一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镇玉米馇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康平县是国家半农半牧县,草场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业”发展步伐明显将加快。2006年,全县白鹅饲养量到500万只;桑树、寒富苹果、大扁杏等经济林达到6.3万亩;花生等杂粮面积达到40万亩。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最大。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粘土、泥灰等。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含有锶、偏硅酸和碘等14种微量元素,一般每升水锶最高含量可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水利资源: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流域面积2160平方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最大,库容量为9626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8815万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为6220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为12595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鱼、蟹等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矿产资源: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并粘土、泥炭、建材厂等。探明煤炭储量6.8亿吨,石油1.8亿吨,还有天然气、玛瑙、萤石、红粘土,泥炭,砩福石等矿产资源;有76处优质天然矿泉,每升水含锶量达2.54—3.20毫克,国内外均属罕见。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全县境内有76处锶型、偏硅酸型和锶硅复合型优质天然矿泉水,一般每升水含锶达1.65-1.87毫克,最高含量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康平煤储量为6.6亿吨,现正开采的有小康、大平、三台子3个矿区。萤石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柳树屯乡的玛瑙石不仅储量大,且因色泽奇特而闻名省内外。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点在县内有两处,其中;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景色宜人;金沙滩白沙滚滚,具有远古大漠风光。辽代古塔、清朝王陵、百里辽河大堤、万亩松涛、黑山风景区等景点,集观光、游假为一体,是人们的理想旅游之地。
电力资源:电网遍及全县,有63KV变电所8座,主变容量11台、55、200KVA,送路1446.2公里,由国家投资亿元的一次变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自然地理:康平县地处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6.9℃,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日照时数2867.8小时,10℃以上积温在3283.3℃,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地下水开发量仅为8000万立方米。地势特点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地貌可概括为一水二草三林四分田。
历史沿革:康平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发现20处,文化标本丰富多彩,属新乐、红山文化系统,证明约7000年前已有人类聚居,从事农耕狩猎。青铜时代遗址,发现71处,遍及全县各地。辽金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发展。被发现的辽金城遗址已有6处。县城东南22.5公里,辽河之滨的辽代棋洲城遗址清晰可辩,辽代千年佛塔巍然耸立。明弃为“辽东边墙”以西之地,境内渐荒芜。清初为蒙古达尔罕、博多勒噶台、宾图三王旗地。划在柳条边外,属“禁封”之地,为蒙古族游牧地区,人烟稀少。1802年(清嘉庆七年)开禁,招民垦荒,大批河北、山东移民前来开垦落户。1828年(清道光八年),博王双益地局在境内征地324157亩,承种佃户7564户。康平建治前属昌图府,因地面生齿日繁,流民耕种殆遍,地方辽阔,蒙民兼理,昌图府鞭长莫及,1877年(光绪三年),设康家屯分防经历,1880年(光绪六年)6月,清廷批准建县。设治康家屯,故名康平县,意为康乐太平。建县时,县境北至郑家屯,南至法库门,西至苏白地,东至辽河,行政区划辖辽河西十二社,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建辽源洲,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建法库抚民厅,先后将北、南两块地域划归辽源和法库,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康平建县后,人口增加,生产也有发展。1909年(宣统元年),全县耕地84.4万余亩。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开始有制酒业,1911年(宣统三年),创办贫民工艺厂,民间制碱、制油、瓦盆业均有发展。县城和哈拉沁屯(今张强镇)建成商业集镇,1909年粮食贸易额7000余吨。学校从无到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有小学堂2所,初等小学堂17所,学生465名,清末就学识字儿童占学龄儿童18.6%。清末,帝国主义入侵康平境内,在县街设立教堂。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快马周生、董凤鸣组织义和团活动,宣扬“灭洋保国”,赶走教堂神莆。1903---1905年,日俄军队在境内辽阳窝堡、陶岱屯等地多次交战,劫掠民财,当地土匪亦趋利往投,假其善号大肆劫掠,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饱受侵略战争蹂躏。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民国二年)设康平县行政公署,知县改成知事。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23年,实行区村制,全县划8个区,辖887个村屯。1929年(民国十八年),县行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1931年实行新村制,辖9个区,59个行政村。民国初年至“九。一八”事变,凡二十年,康平农工商各业略有发展。全县耕地比清末有所增加,1930年统计为134万余亩。但由于水灾频仍,农民既向官府纳税,向蒙王地局交租,军阀战争,又要支应钱、粮车夫等“军需”,负担日重,农业生产步履艰难,农作物产量低。1919年(民国八年),始有朝鲜族迁入种植水稻800亩。工业多为手工业,1915年(民国四年)有油坊13家,县街华丰织布厂也与同年开业。其后,西三家子煤窑、县街石印局、砖窑等相继开办,1930年县街有织布厂3家,铁木、皮铺、染坊、磨米等作坊10家。商业亦有所发展,县街商号由清末30余家到1930年65家,哈拉沁屯商号兴盛时(民国十五年前后)有80余户。1926年该地年交易粮谷达万石(2500吨)。县内6条主要大车道,有4条先后加宽到4米,水路运输开辟孟家船口,经营漕运。1918年(民国七年)架通康平至法库电话,1923年成立康平县地方电话局。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县街设立阅报所、图书馆,1913年创办初级本科师范,培训了一批师资力量,1915年设立县已种农业学校,开创实业教育,1923年成立县立中学,并先后开办了女子师范讲习科及女子小学等。民国年间,县内水灾匪祸成为“两患”。康平县地处偏僻,蒙汉交界,荒漠密林向为盗匪哨聚之所。官逼民反,有些人铤而走险,流为“胡匪”。其中有些出于良家贫民,专和富绅大户作对,那些痞棍出身劫掠成性的,也常常侵扰百姓。辽河水患经常发生,1913年至1930年19年间,有记载水灾就有9次,两年一次灾。1916年大水成灾,贫民柴米净绝,联合起来“吃大户”,1931年,灾民遍地,聚众企食,乃有鲁凤义等率五百饥民,聚食大户,坚持反饥饿斗争十余日,后被弹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1932年春,康平沦陷。日伪时期,康平隶属伪奉天省。1934年,县境西部划归伪兴安省,全境面积减少1/3强。日伪在康平成立伪县公署,由日本人任参事官(后为副县长),各科、警务、社团,以至中、小学校,都有日本人统揽实权。日伪政府强化警察机构,建立警察统治网络,成立伪协和会,宣扬“日满协和”、“王道乐土”,强化殖民统治。警察、协和会动辄以“思想犯”、“经济犯”、“反满抗日”种种罪名,对境内各种抗日运动进行镇压。1934年,日本宪兵和伪蒙兵以“通匪”为名,血洗县西敖力营子,杀死30多人,烧民房200余间。1937年西太平庄村民3人以“抗日”罪名被仍进“狼狗圈”。日伪政府为扩大侵略战争,掠夺物资,还强征劳役、征“国兵”、抓劳工、实行“勤劳奉仕”。据伪县公署公报载:1943年“动员”去县内外服劳役劳工6528人。在学校推行奴化殖民教育,唱日本歌,背诵“诏书”,中、小学一律学日语,把“满语”、“日语”均称“国语”。经济上日伪政府大肆掠夺,先后成立农事合作社,金融合作社(后合并为兴农合作社),由日本人建立康平县棉花株式会社,开设大兴支公司等机构,实行金融和物资垄断。1938年开始米谷统治,强征“出荷粮”。1943年强迫收蓖麻籽2000余吨,运往日本。粮食、棉布、食油、火柴等实行“配给”,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商业日益凋敝,一些商店关门,作坊停工。日本侵略者为长期侵占康平,从1939年开始,在境内先后建立日本“开拓团”4处,侵占土地36000多垧。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康平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息。1931年冬,辽北蒙边宣抚专员高荫周(康平人)派人到康平组织抗日武装,1932年8月,率部收复康平,并宣布康平断绝与伪满洲国关系。抗日义勇军以康平为中心,发展扩大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军,一时威振辽北。是年11月底日军旅团再次侵占康平县城,高荫周不幸被俘。年春,康平抗日民众武装,配合抗日义勇军再次收复康平县城,活捉日本参事官南竹治、指导官日隈和伪县长等,并将两名日本人处决。1937年,宫良栋、苏义等人,举旗起义,砸警察所,与日军激战,民族精神十分可敬。康平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伪政权垮台。9月,地方土绅郑欣、刘叙五等出面成立“康平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和百余人的保安队。以崔质朴为书记的国民党康平县临时党部也同时挂牌成立。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热辽军区特务第五团二营开进康平,保安队改称公安队。国民党临时党部逃散。11月下旬,邱含光、罗斌儒、吴斌等到康平县建立康平民主政府,邱含光任县长,“治安维持会”随之解散。同时,建立中共康平县委员会,张培华任书记。至12月,关内一批干部陆续分配到康平,全县建立8个区政权和县保安团。康平隶属辽西(后称辽吉)一行署。为扩大人民武装,中共康平县委决定改编原“维持会”组建的公安队,于12月中旬在“*”字会院内解除其武装,不幸发生枪击,县长邱含光等5名干部牺牲。事后,经审讯查明郑欣、刘叙五等人的国民党先遣军旅团长身份及其暴动阴谋,随后将其镇压。1946年初,在中共辽西省委书记陶铸亲自指导下,中共康平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反奸清算斗争。县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个连,并有千余翻身农民参加东北民主联军。人民群众出军粮、军草支援前线。这期间,国民党军队加紧进攻解放区,一小撮反动地主、恶霸与国民党相勾结,先后制造了“五区”和“四、七区”反革命暴动,五区区长张强、县委副书记贺炯等牺牲。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七十一军进占康平,康平县党政干部撤离县城进行游击战争,经过树月艰苦斗争,分别撤到内蒙大辛塔拉与一地委和分区会合。9月初,国民党康平县政府成立,至1947年4月8日,辽吉一分区东进支队“一进康平”,国民党政权在康平仅存在7个多月。在此不长时间里,国民党康平县长韩光复,率领保安队四出清剿,康平未撤退干部、战士遭到国民党军警和地方还乡团的残酷迫害。1947年4月到11月,辽吉一分区主力部队和康平地方武装,“三进三出”康平,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站”,取得了节节胜利。11月17日康平获最后解放。1947年7月,在省委书记陶铸和一地委直接领导下,全县开展了土地改革斗争,至1948年春结束。康平解放后,迅速建立县、区民主政权,全县划分9个区。县委、县政府领导群众加紧恢复生产,大力支援解放战争,发挥了康平作为辽吉一分区战略后方的重要作用。康平2000多人民子弟踊跃参军,300多优秀儿女战死沙场,辽沈战役前夕,万余人出战勤,抬担架,运粮草,全力支援前线。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康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地开展各项恢复、建设工作。建国初到1952年,中共康平县委召开三次党员代表会,又相继召开首届、二届人民代表会。1950年康平县民主政府改为康平县人民政府。抗美援朝爆发后,全县党政军民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捐献飞机大炮款32.37亿元(旧币)。同时,开展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杀、关、管一批反革命分子。相继在县直机关、企业单位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斗争。工农业生产相应地得到发展。广大农民在土改斗争中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党和政府因势利导,发动农民互助合作,组织互助组。1952年开展“千村万组爱国丰产竞赛”活动,当年有85.5%农户参加各种类型的互助组。在此基础上,全县试办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1950年比1949年增长27.4%,全县240家工业企业中,多为个体手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1952年发展到7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3.9%。社会商品零售额,1952年比1950年增长近6倍。粮食、百货、棉花、土产4大公司相继成立,国营和供销商业迅速发展。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充实,经济领域中社会主义公有制比重得到加强,工农业生产有明显发展。此期间,先后召开县首届、二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开展两次基层普选,宣传贯彻《宪法》、《婚姻法》,宣传学习党的过度时期总路线,教育人民,振奋精神,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末204个,1955年发展到489个。同年10月,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下达后,全县成立了3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一乡一社,最大社1550户。入社农户达到99.8%,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期,县成立拖拉机站,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并全面推广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成立康平县种子站,开始试种良种。1953年是康平解放以来第一个丰收年。1956年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豆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71%,畜牧业得到相应发展。植树造林也取得较大成效。在西部和西北部县界边缘一带营造防沙林带,在县西南部营造大面积水土保持林,并基本完成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骨干工程。1951年首建国营苗圃,1954年发展为4处。水利事业先后完成蚂螂河的人工改造,辽阳窝堡开发水田的引水工程。三台子养殖场淡水养鱼试验初告成功。工业,1956年春,全县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立15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康平县机械厂、发电厂和三家子煤矿,相继投产。到1957年,国营工业企业6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比重从1949年的12.3%上升为1957年的29.2%。交通运输方面,50年代初期以畜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1952年以后,开始陆续购进汽车,1954年康平到法库班车通运。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进一步发展。1956年春,基本完成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百货、棉麻、木材、煤炭等也先后由国营公司经营。农村供销合作商业已形成网络。此期间,教育发展较快。1952---1957年增加51.5%。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除县人民医院之外,又建立了区(镇)卫生所11处。文化事业,1953年建立电影队和县职工俱乐部,1956年又先后建立县广播站、文化馆、新华书店。此时期工作也曾出现一些失误,实现农业合作化,后期追求并大社,造成管理不力。1957年下半年,开展反右派斗争,错批错定了一批右派分子。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康平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年代。1958年7月,全县36个乡镇规划成立了8个大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月,县召开10万人广播大会,宣布实现人民公社化,成立康平县人民公社,一县一社,政社和一,下设8个分社。县机关“党政和一”,全县实行统一核算。翌年初,改县人民公社为县联社,全县建立9个人民公社,划分72个管理区。1961年开始调整社队体制,到1964年全县为15个人民公社、164个生产大队。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县委整风,“改造落后地区”,开展“反右倾”运动,不适当地处理一批干部,造成一批冤假错案。1962—1963年,对在上述运动中受到各种批判和处理的一大批人进行甄别,搞错了的撤消处分。经济建设上,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总路线“的口号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求高速度。1958年开发水田10余万亩,得不偿失。同年11月,组成2万人水利建设大军,修建花古窝堡、老山头等9座水库,为全县蓄水工程打下基础,同时也盲目建了一些平原水库,以至后来报废。人民公社化追求“一大二公”,大办公共食堂,高潮时全县就餐人数近19万人,号召大炼钢铁、大搞滚珠轴承化,大搞“牲畜集中”、“四化”(水利化、机械化、电力化、化肥化)集资,把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强迫收归集中,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业生产元气。1960年全县出现经济困难局面,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人民生活极端困难。1961年春,贯彻农村工作“十二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开展以“反五风”(一平二调、强迫命令、干部特殊、俘虏、瞎指挥)为中心的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了“共产风”,解散了公共食堂,对“一平二调”进行清算退赔。落实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政策,逐步恢复评工记分,恢复自留地和集市贸易,允许社员饲养家畜,从而度过了困难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豆产量开始回升,逐年递增,1965年比1961年增长36。3%。大牲畜饲养头数从1961年的10304头增为1966年的45075头,生猪存栏数,五年间增长两倍以上。1958年开始,工业生产也发生盲目上马和“过度”问题(手工业全部过度为全民所有制)。后经调整,到1965年有国营企业10个,集体所有手工业社29个,工业总产值494。7万元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增加158.7万元。交通运输,1958年县成立汽车队,同时城乡各单位和社队机动车辆逐年增多。1962年对工商业进行调整,开放集市贸易,使商业经济发展转入正常。文化教育经几次调整,中小学均有发展。其间,农业中学,耕读小学迅速增加,到1965年分别为29所和141所。医疗卫生,1958年县医院新建院部,床位增至100张。到1965年,除县医院外,农村有地区医院4处,全县医院床位增至352张。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康平人民经历了十年灾难。文化大革命首先从学校和文化单位开始,很快在县内城乡全面展开,并刮起游斗风、罢官风、开除党籍风。县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江青提出“文攻武卫”口号之后,县内两派造反组织,先后发生多次武斗。1968年4月,成立康平县革命委员会,随后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成立“群众专政”组织,出现乱揪、乱斗、乱抄家等现象。致死致残多人。同时,实行工人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干部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在整建党工作中,开展“斗私批修”和干部“爬坡”活动,工作多年的老干部被整下台,一批造反派的“积极分子”被“纳新”。继而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打三反”,开展“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等活动。1976年3月“四人帮”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查“反革命政治谣言”,在县、社两级领导班子中搞“开刀出病”,批判“唯生产力论”,大抓“民主派”,等等,所有这些,在政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十年动乱,给康平造成严重灾难,教训沉痛。但是,康平广大人民对林彪、江青反革命“左”倾路线进行了不断抵制和斗争,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工农业生产。10年中,粮豆总产有7年保持在1.15亿公斤上下,有3年超过1.5亿公斤。“两杂”育种,1970年以来全县自给有余。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高,1970年开始,先后建化肥厂、床单厂、机电厂、汽车修配厂等。1972年确定康平县为全省农业机械化重点县。197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904万元,为1965年的2.5倍。教育事业方面,小学改为5年,中学改为4年(初中2年、高中2年),分别办成“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先后开展“反潮流”当“闯将”活动,推广“朝农经验”,批判“师道尊严”,教师积极性受到挫伤,文化课受到影响,教育质量下降。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康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揭发批判林标、“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罪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复查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冤、假、错案,给一大批干部进行了平反,改正了右派分子。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县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全县城乡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1980年撤消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康平县人民政府,1984年建立乡政权体制,全县设16个乡、镇,沙金台、柳树屯、西关屯、东升4个乡先后改设民族乡。政治上稳定,工作重心明确,为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农业是康平县的主体经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广大农村开始。1979年春,开始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到1983年,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粮豆连年丰收,产量大幅度增长,被确定为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县。1983年,粮豆总产量首次超过3亿公斤。1981---1985年“六五”期间,粮豆总产比“五五”期间,增长32.8%,相当于“三五”、“四五”期间的总和。1986年---1990年的“七五”期间,粮豆总产比“六五”期间增12.3%。1992年粮豆总产375831吨,超过大丰收的1983年。全县人均拥有粮食1175公斤,人均商品粮490公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各业综合发展过度。林业发展较快。1978年抗平被划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1985年完成该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到1992年全县共造林166480公顷,保存面积44007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4.4%,比建国前增加16.4倍。1985年开始的每年2---3个乡农田林网建设规划,到1990年基本完成。林网的建设,起到防风固沙保田增产作用。畜牧业生产逐步向区域性和专业化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主要支柱。大牲畜饲养量呈增长势头,马、牛饲养头数均有大幅度增加,牛从1985年的27441头增为1992年的50356头,生猪饲养量1992年达到人均1.3头。畜牧业生产总值占农业生产总值比率由1987年的22.6%,增至1992年的40.3%。农田水利建设,1988年以来连续获省政府“大禹杯”奖。1986年夏,辽河洪峰最高流量达每秒1730立米,超标准运行。党政军民团结奋战,保住了大堤。同年,辽河大堤整修加固,达30年一遇标准。到1986年,全县以建电灌站53座,有效灌溉面积4.6万亩,1992年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农机重点向中、小型拖拉机发展。1984年以后,小型农用机械走进千家万户。1992年全县农机总动力为8.4万千瓦,比1965年增加4.65万千瓦,比1978年增加2.62万千瓦。康平县工业基础素来薄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工业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县国营工业有所发展。1992年产值121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61.4%。社、镇工业从1976年开始,从小变大,由少变多。1978年35个,到1992年增至181个,产值808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34.2%。个体和私营工业是进入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985年全县个体工业370户,年产值361.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4.4%。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入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递增,1980年8491万元,1985年13816万元,1992年增至39390万元,分别为1980年的4.6倍和1985年的2.8倍。由于多种原因,国营工业企业经营亏损,亏损额逐年增加。交通邮电发较快,国道明沈线(明水---沈阳)贯通全境,铁法煤矿铁路1990年通到康平,县内公路总长803公里,乡乡村村公路相通。1992年市内电话1960台,其中程控电话358台,无线寻呼系统开通使用。城镇建设近年有较快发展,城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县城镇容镇貌变化很大。镇内52%居民用上自来水。1986年----1992年六年间,县城建房337303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83579平方米。几处小区住宅楼群初具规模。商业网点遍布城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2年20295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全县城乡开辟集贸市场9个。随着经济发展,教科文事业同步前进。1985年,全县儿童入学率达97.5%,进入“普及小学教育合格县”行列。1978年县建高级中学,到1992年,全县各类高中毕业生升入大中专上级学校共2838人。1992年全县中学19所,小学18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7405名,教职员2442名。80年代以后,陆续建技工学校、农民职业高中、城镇职业高中。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均有发展。县电视转播台,可转播中央、省、市3套以上节目。同期,有70-2型单体精量播种机等7项科技发明获省级鉴定表奖。推广5项科技成果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80年代以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门诊楼、病房大楼先后落成,连同14处乡镇医院共有床位790张。1992年全县各类医疗机构26个,卫生人员1238人。医疗设施逐步完备,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县人口出生率15%左右,并进入省、市和全国计划生育先进行列。康平为贫困地区,1980年以来,省、市政府扶助康平脱贫,政策上给予优惠。县委、县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年均收入1992年511元,比1980年和1985年分别提高40%和145%。城乡人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但是,农村仍有约20%的贫困户,县城少部分县营集体工业企业关停,部分职工工资收入得不到保障。1992年县财政赤字达2749万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