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连南城区高清地图 ===
=== 连南县资讯概况 ===
民族历史: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2年4月,政务院批准成立县一级的连南瑶族自治。1953年1月25日在三江镇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宣告连南瑶族自治区成立,并隆重举行庆祝大会。民族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建国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十分重视解决民族问题。1951年2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北江专署和连南县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尤其是干部条件。因此,加紧培养瑶族干部并领导和帮助瑶族人民进行生产、文教、卫生等项建设事业上去,启发其政治觉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批复还指出:为逐步深入开展工作,尤其注重瑶族内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论与他们的上层下层,均应进行广泛的密切联系。这一批示,为连南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明确了指导方向。同年6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关于少数民族工作决定》中指出:连南少数民族地区要做好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决定》的下达,加快了连南区域自治筹备工作的进程。同年9月,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20余人在马杰团长率领下访问连南时,直接到瑶寨向瑶族同胞传达党中央、毛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宣传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为实现连南区域自治创造必要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部门十分重视培养和任用瑶族干部。从1950年开始,县先后吸收瑶族干部49人,占全县机关干部119人的41%。期间,又选拔任用乡、村级基层瑶族干部73人,并选送瑶族青年20余人到南方大学、中南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50年至1952年间,仅选送到南方大学学习的连南瑶族青年学生就达95人,其中9人学成回县后,担任科局级领导职务。至1952年底,在全县机关单位工作的干部有161人,其中瑶族84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全县3个瑶区的正副区长8人均是瑶族。此外,还有瑶族乡级干部48人,瑶族农业技术干部9人,企业瑶族干部13人,小学瑶族教师15人,瑶区瑶族卫生工作者8人,这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准备了必要的干部条件。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瑶族内部统战工作,促进瑶族人民内部的团结。瑶区的上层老人,是历史形成的特殊阶层,每一个排寨均有2至3名不等的上层老人代表人物。他们多数略识文字,较为熟悉瑶族历代口头相传的历史和瑶区不成文的习惯法,较为能说会道,较为办事公道,而且年纪多为60岁以上,是当地有威望的民间领袖人物,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权威性、影响性,他们虽多数曾经选任排寨的天长公、头目公等职位,但并无特权,社会地位与瑶民几乎相同,仅是被当地瑶民尊敬而已。因此,在当时情况下,做好上层老人的统战工作,对稳定瑶区社会秩序,促进瑶民内部的团结,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做好这项工作,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对瑶族上层人士采取尊重、团结、教育的政策。县政府建立参事室,聘任威信高又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瑶族上层老人;为参事。参事室是适应瑶区特点的具有统战性、咨询性的机构,主要职能是组织参事室成员学习党和政府颁布的方针、政策,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反映瑶民的呼声和要求,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参事室成员的工作,密切瑶族同胞与政府的联系;参与讨论和审查县地方法规草案和由县政府批准或发布的规章制度;向瑶民宣传、解释政府的方针政策,协助政府处理民事纠纷。
歌舞之乡: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声好比山溪水,千流万支汇成河。
瑶歌:瑶歌是排瑶人民口头文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唱歌是瑶族人民的家常便饭,男女老少者都是唱歌能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歌代替语言。为此,瑶胞自幼就开始学唱歌。瑶家每年除夕之夜,长辈就教晚辈唱歌。男的学唱红白喜事的"贺歌",待人接物的"礼节歌",生产劳动的"气节歌"、"知识歌"等等。女的学唱"绣花歌"、"生孩子歌"等等。这些歌都有一定的格调,让孩子自幼就学会,长大了出社会上好应酬。平时,老人们在茶余饭后喜唱叙事长歌,往往一个故事唱一个晚上,就像山溪流水,娓娓动听。由于唱歌如此风行,瑶民上山劳动,即兴而唱,以歌对答,或放喉斗歌,你唱我和,情趣盎然。瑶歌以长短句为主,没有一定的章法,可以说都是自由体。其歌音乐旋律变化不大,仅有"爬山调"、"情歌调"、"师爷调"等几种主体唱腔。唱歌根据内容填词,但瑶歌手选择调式很灵巧,在山上一般唱"爬山调"或"隔山对歌调",在家唱歌叙事,即唱"自由叙述调"。如《贺新房歌》,客人恭贺主家乔迁之喜,就用"自由叙事调"。恭唱:今天的日辰好吉祥,我来恭贺你住新房。你盖的新房真是好,建在龙路正中央。门前山景望得见,屋后青山靠得稳。山脉水路合得拢,真是一个好屋场……,倘若是"耍歌堂"对歌、斗歌,就用粗犷、豪迈的"隔山对歌调";若在山间劳动或打猎,就用山野风韵浓烈的"爬山调"如《打猎歌》:我是一个打猎手,天天打猎满山走;肩头扛着鸟铳炮,腋下挂着火药兜。伙计呃---去罗、去罗、去罗,为了保护生产夺丰收,我们去追捕那凶恶的野兽。快哟,快哟,快点点来呀!你看--野猪吃蕃豆,野猪吃蕃豆!瞄准--梆!,如果你上瑶山作客,瑶山必然情你喝酒,而且用含情歌脉的"情歌调"对你唱"敬酒歌":伙计呃--汉人进门给盅茶水,瑶家以酒当茶敬你一杯;这是盘古王留下来古规,欢迎尊贵的客人上山来。伙计呃--为了我们的友谊山水情长,为了我们的情意天长地久,放开酒量饮吧;让我们欢欢喜喜饮个醉!,虽然,瑶歌的调式不多,音阶变化不大,但是,瑶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世事万物皆有瑶歌。具体说来,有交际用的包括红白喜事在内的"礼节歌";有传播生产知识?“生产歌”;有谈情说爱的"情歌";有唱历史传说、故事的"历史叙述歌",如《水淹天》、《盘古歌》等等;有传播宗教信仰的《师爷歌》;还有汉区,壮乡流入的《刘三妹》、《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歌唱新生活的各种颂歌等等。
舞蹈:除了唱歌,排瑶民族还喜欢跳舞。比较流行的有《长鼓舞》、《游神舞》等等。这些舞蹈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形象生动,一看就懂。瑶族文化生活敢不断跃起来。自治县人民政府除了尊重瑶族传统节日,开展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之外,还相隔数年举行民族文艺会演,繁荣瑶山文艺。反映瑶民生活的歌舞应运而生,一些精彩节目如《绣花舞》、《采茶舞》、《打猎舞》、《伞舞》等等,经过提炼加工,形成保留节目,流伟于瑶区,并选送上省市、全国参加各种会演。
千年瑶寨:连山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极为壮观。
建筑:透过独具风情的建筑,瑶民的智慧和勇气跃然在眼前。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开山不止,在险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而且供水设施完善,让人惊叹。同时,他们开垦耕地,种植旱粮;在高山陡坡种上竹木,营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森林;有水源的地方,他们依山开垦梯田,种植水稻。他们在明代修建的寨门、寨墙、石拱桥、石板道、石棺墓以及明清时期建的青砖瓦房等,虽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风貌犹存,在崇山峻岭中构筑了一幅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图景。千年瑶寨其实就是一处大“碉堡”。山寨建在易守难攻的半山腰,四处设防,壁垒森严,据说历史上曾多次抵挡住敌方的进攻。我们见到的重新修复的寨门口高约7米,宽约2米,门两边和顶上全是用坚硬的大石头垒成,寨门左右两边,也全是用石头砌起的围墙,足有一米厚,足以感受到它的坚固。
歌舞:瑶寨不大,可以慢慢地在寨子里逛,看“先生公”念经,看莎腰妹(未婚女子)绣花,看阿贵(未婚男子)酿酒,到梯田里看牛,看瑶家人跳长鼓舞……真的,来到瑶寨,不能不听这里的歌,不能不看这里的舞。瑶寨是歌舞之乡,每逢十月十六盘王节、耍歌堂,或七月七开唱节、新春游坡节等盛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打起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声嘶力竭才罢休。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寨的歌舞是很有“仪式感”的。首先是鸣礼(铳)炮,九响铳炮一放,人们就兴致勃勃地“出歌堂”了。浩浩荡荡的歌堂队伍由祭仪的主持者——“先生公”带领,罗伞和竹幡队跟在后面,继而是长鼓队、牛角队、铜锣队、唢呐队、歌舞队等等,鼓角喧天,载歌载舞。出歌堂的众人到达“歌堂坪”后,便进行“过州舞”表演,相传排瑶的祖先迁徙到连南时,一共过了九州十府,历经千辛万苦,“过州舞”因而得名。过接下来的长鼓舞表演,富有传奇色彩,这是连南排瑶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舞蹈。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勤劳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搭救了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名叫房沙十三妹,两人倾心相爱结为良缘。可是玉皇知道后,令雷公下凡迫仙女回宫。仙女嘱咐唐冬比去砍琴树造长鼓,舞之蹈之击之七十二遍,即可上天相会。唐冬比照办不误,果然如愿团聚。从此瑶胞们跳起长鼓舞,表达对忠贞爱情的祝福。
特产:糍粑、竹筒饭、火烟肉、猪肉炒油毛菜等都是地道的瑶家特产,青菜都是房前屋后种的。瑶家的米酒入口软软甜甜的,后劲不小。瑶寨里还有个“公社大食堂”,招待外客。
旅店:瑶寨里没有旅店,最好住在瑶民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走的时候,留下一些钱就行了。还可以到连南县城住。
节日:瑶家还有三月三的开耕节、六月六的尝新节、七月七的开唱节、十月十六的盘王节以及耍歌堂等节日。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