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临泉城区高清地图 ===
=== 临泉县资讯概况 ===
基本介绍:邮编:236400代码:341221区号:0558拼音:LínQuánXiàn英译:LinQuanCounty,总面积1818平方千米。总人口213万人。全县辖21个镇、10个乡、1个工业园区:城关镇、杨桥镇、同城镇、谭棚镇、老集镇、滑集镇、吕寨镇、单桥镇、长官镇、宋集镇、张新镇、艾亭镇、陈集镇、韦寨镇、迎仙镇、瓦店镇、姜寨镇、庙岔镇、黄岭镇、白庙镇、关庙镇、牛庄乡、高塘乡、范兴集乡、土陂乡、谢集乡、杨小街乡、陶老乡、田桥乡、张营乡、庞营乡、临泉工业园区。县政府驻城关镇。地处淮北平原西部,地势平坦,海拔31~40米,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南临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润河、涎河、流鞍河穿境东流,又有临艾渠、界南渠等人工河道。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4.9℃。106国道经过县境西缘,102、204、238等省道过境。泉河可常年通航。古迹有老丘堆、鲖阳古城遗址。民间艺术有杂技、抬歌、肘歌等。
临泉概况:临泉县是伟大的祖国壮丽山河的一部分。它地处中原,沃土肥壤,广袤百里,地平如砥,一望无垠。该县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劳动在这块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灿烂的历史,改变着家乡自然的风貌、资源与人口。目前户籍人口213万,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临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润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东流,又有临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横贯南北。阜临、临鲷、临新公路是沟通东西交通的动脉,临艾、临南、临界公路有连接南北往来的要道。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黄豆、高梁、玉米、红芋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油菜、烟叶、花生、薄荷、红麻、荆条等。药用作物主要有生地、白芍、白术、半夏、菖蒲、菊花、穿心莲、猫儿眼、马齿苋等。瓜菜作物主要有西瓜、南瓜、黄瓜、甜瓜、白菜、萝卜、菠菜、芫荽、芹菜、韭菜、大蒜、生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用材林木主要有泡桐、椿树、楝树、槐树、白杨、柳树、松柏、桑榆、楸梓等。经注济林木订极桃、李、杏、梨、石榴、苹果、葡萄、香椿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狗、兔、鸡、鸭、鹅、猫、鸽、蚕、蜜蜂等。饲养鱼类说要有鲤、鲢、鳖、青鲩、泥鳅、金鱼等。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因而,早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狩猎与栖息。但历史上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解放前人口密度并不很大。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健康,在饮食、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人口增长很快。全县人口由1949年的75万增长到1999年的181.3万。其中城镇人口10.5万,占总人口比例如此之大,表明我县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县。人口问题是当供类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要使中国实现不定现代化,必须首先认识人口多、耕地少这个重要特点。人多有好有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目前,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在生产力不够发喧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古时候,安徽为夷族和越族居民住地区。长江以北称淮夷或东夷,阜阳、临泉一带称东夷。在临泉,汉族是世代祖居的土著居民。回族迁入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先是明朝未年自山东枣林庄迁入我县长官一带的回民,后又有山陕、阜阳、淮南等地经商回民陆续来此定居。回民在县内有人数多的少数民族,有6468人。此外,县人还有满、蒙、苗、傣、彝、达斡尔、黎、壮、白、高山、景颇、土家、布依、瓦、哈尼等少数民族共190人,多半是县内支边人员或外出打工才与当地居民结婚而迁进来的。我县回汉两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有着深厚的友好关系和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共同为改变家乡面貌,发展家乡经济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临泉这片热土,孕育着一代代风流人物,有古代先贤达士,也有近代志士人;有为推翻旧社会而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也有为建设新中国而贡献突出的当代群英;还有技艺超群、誉满海外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格,将永远垂范世人,激励来者。
行政区划:临泉县辖21个镇、10个乡、工业园区1个:城关镇、杨桥镇、鲖城镇、谭棚镇、老集镇、滑集镇、吕寨镇、单桥镇、长官镇、宋集镇、张新镇、艾亭镇、陈集镇、韦寨镇、迎仙镇、瓦店镇、姜寨镇、庙岔镇、黄岭镇、白庙镇、关庙镇、牛庄乡、高塘乡、范兴集乡、土陂乡、谢集乡、杨小街乡、陶老乡、田桥乡、张营乡、庞营乡、工业园区。
经济发展:(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总量不断增加:预计,2010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0.5亿元,增长14.6%;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2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29.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增长65.8%,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9亿元、增长87%。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2.4亿元,增长44.2%;增加值达11亿元,增长31.5%;销售产值达41.5亿元,增长38.1%,产销率为97.8%;实施技改项目46个,完成技改投资12亿元。“十百千计划”稳步推进,两批集中开工34个工业项目,工业集群逐渐发展壮大。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总数达7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实施,骨干企业示范效应更加明显,临化公司与晋煤集团深化合作,“文王”品牌喜获中国驰名商标。县工业园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规划总面积扩大到3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3.46平方公里,全年引进项目24个,企业总数达7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26亿元,增长101%。全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共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3.95亿元。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产丰收,总产达108万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发展迅速,产值达3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新增规模养殖场106个,总数达5024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5%,我县被列为全国养牛优势区域县。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形成“一村一品”农业示范村56个。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新增龙头企业2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81家,新增绿色食品14个,绿色食品认证总数达3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3个。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和农业“八个一”工程稳步实施,全县省级示范村总数达26个。第三产业充满活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增长20.9%。市场建设步伐加快,皖浙农贸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初具规模,乡村集镇农贸市场逐步规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全县新建农家店和农资店60家,乡镇农家店布建率达100%,村级布建率达40%。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全面实施,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8万台(辆),销售金额3.8亿元,财政补贴4821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3677户、私营企业229家,注册个体工商户达1.67万户、私营企业达1000家。(二)投资规模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突破。:全县共列排重点项目107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全年完成投资19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项目131个,实际到位资金2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9个、实际到位资金10.9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对外贸易明显增加,实现进出口总额1800万美元,其中出口1270万美元,进口530万美元。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