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临洮城区高清地图 ===
=== 临洮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是古“丝绸之路”要道,陇上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是“全国田径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木之乡”。远在新石器晚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即有马家窑、寺洼、辛店文化,是甘肃仰韶文化发轫较早之地。据史籍记载,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是临洮建置的起始。至秦绍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东晋十六国时,属武始郡。唐初,置临州,后置狄道郡。安史乱后,陷入吐蕃。五代时吐蕃置武胜军地。宋置熙州,治狄道。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乾隆五年(1740年),迁府治于兰州,升狄道州,民国二年二月降州为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临洮县。新中国成立后,初属临夏地区,后属定西地区。1960年,成立临洮地区,不久裁撤,仍为定西地区辖县。临洮历来为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秦筑长城以制南牧之患。蜀姜维出狄道以扰关陇,魏人据狄道,使姜维不能得志。唐哥舒翰镇边,宋王韶安抚熙河,均以洮河流域为必争之地。明徐达盛称熙河对经略湟鄯的战略作用。辛亥革命后,甘肃数次军阀争夺战中,临洮得失,关系兰州、临夏的安危。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王震司令员率军渡洮河,解放临夏、西宁,以侧翼迂回作战,配合解放兰州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使全县经济建设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198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个翻一番的基础上,又于1996年提前四年实现翻两番,并于1998年提前两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89亿元,比2005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0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8.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91亿元,同比增长11.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8.95:28.07:32.9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527万元,增长36.8%,实现利润总额3152万元,增长28.1%,上缴税金2473万元,增长81.3%,其中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3619万元,增长48.6%,实现利润总额3113万元,实现税金216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08万元,同比增长11.7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394万元,其他投资完成67514万元。
现任领导:中共临洮县委:书记:郭维团,副书记:石琳、郭燕宏,常委:贾记贤、史书昌、张平、石珍、李作明、王在凯、牛兴国、,邓有奎、张玉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耀洲,副主任:蒋景林、张成发、吴有仓、张霞、杜建华、范鸣
临洮县人民政府:县长:石琳,副县长:史书昌、李作明、张玉、柴繁荣、汤晓春、杨东平
临洮县政协:主席:陈永寿,副主席:王国成、陈玉鹦、何维彪、张宏伟、王河生、李映柏
投资环境:以把临洮建成兰州“卫星城”、“后花园”和建设兰州南部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定位,相继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一大批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临洮森林覆盖率达到12.6%。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地方特色旅游业,培育各具特色“农家乐”60多家,大中宾馆10多家,旅游服务日趋规范。新美花卉园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岳麓山公园被评定为国家2A级景区。持续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县城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化城市”和“市级文明城”。临洮县围绕建设特色经济强县的目标定位,实施了五县战略—“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文化兴县”。力求打造三大基地—全省最大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全省重要的花木生产基地、全省最佳的宜居休闲度假基地。兰州南部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内最具潜力的工业聚集发展平台,实现新一轮的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铺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临洮县委、县政府依托省级开发区——临洮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四园”的工业发展布局而规划建设的新型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理念是现代化、生态型、可循环,打造全省县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样板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内最具潜力的工业聚集发展平台。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