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临县城区高清地图 ===
=== 临县资讯概况 ===
土特产品:红枣产业是吕梁地区的一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区现有红枣栽植面积155.31万亩,主要分布在临县64.7万亩、柳林27.23万亩、石楼30.68万亩、兴县20.5万亩、交城等7县市的65个乡镇1240个村庄。正常年景年总产量1.1亿公斤,占山西省总产量的67%,占全国总产量的13.4%。临县被列为全国产枣第一县,柳林县三交镇被列为产枣第一镇。本区红枣品种主要有木枣、梨枣、骏枣、帅枣、油枣,近年来还引进了赞皇大枣、金丝小枣等优良品种,其中梨枣、骏枣、木枣被列为全国十大名枣之列。汾阳核桃以个大、皮薄、肉厚,易取仁,出油率高驰名中外。汾阳种植核桃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汾阳核桃有大龙眼、小龙眼、大花、纸皮露仁、早熟、串儿、穗状、光皮棉、长腰、抗风、横兰兰等五类12个品种。光皮棉核桃,粒大皮薄,表面光滑,每斤20多个,出仁率高达58.19%,仁含油量达72.65%。汾阳核桃年产量可达2500吨,居全国县级首位。汾阳核桃产于古汾洲,古称"汾洲核桃"。汾洲包括现汾阳、孝义、交口县一带大约30个乡500个自然村。这里紧傍吕梁山麓,黄土丘陵适于种植核桃。据记载,民国初年,天津等地的客商把收购的核桃加工成桃仁,远销香港、南洋、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印度等。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又名醋柳,胡秃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根系发达,有根瘤。其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国分布面积(东北、华北、和西北)最大,种类最多。沙棘的果和叶中含有很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医药及日化工业开发价值很高;极具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价值。中国的沙棘,是黄土高原及其他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维生素”,沙棘产品是实实在在的“生态有机产品”,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的首选树种。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的总称。系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在我国,南起西藏、云南,中经四川、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至新疆、内蒙古、辽宁等省(区)都有大量种植,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北京等省市也有少量栽培。全国沙棘总面积达100万公顷以上,其中天然林约占70%,人工林约占30%。山西省约有沙棘林33万公顷,其中成片林约有20万公顷,约占全国沙棘林总面积的一半,吕梁地区沙棘林面积达8.47万公顷,占到山西省全省的50%。吕梁境内各县山区大都有沙棘分布,分布面积在6670公顷以上的县市有岚县、方山县、交口县、中阳县、离石市、交城县、兴县等,岚县沙棘面积达1.47万公顷,方山县沙棘面积达1.2万公顷,全区沙棘林约有156万亩。交口沙棘林面积约20万亩,年产沙棘400万公斤以上,是全国八大主产县之一。吕梁是山西最大的连片天然沙棘林区,固有“世界沙棘在中国,中国沙棘在山西,山西沙棘在吕梁”一说。
简介:临县辖13个镇、10个乡:城内街道、白文街道、三交街道、碛口街道;临泉镇、白文镇、城庄镇、兔板镇、克虎镇、三交镇、湍水头镇、林家坪镇、招贤镇、碛口镇、刘家会镇、丛罗峪镇、曲峪镇、木瓜坪乡、安业乡、玉坪乡、青凉寺乡、石白头乡、雷家碛乡、第八堡乡、大禹乡、车赶乡、安家庄乡。临县,西汉置临水县。北周大象元年置乌突县兼治乌突郡。隋开皇元年乌突郡改为太和郡,乌突县改为太和县,三年郡废。唐武德三年,太和县改为临泉县。金天会元年,临泉改为临水。元至元三年设临州,明洪武二年临州废,改为临县。1940年析置临南县,1946年并入临县。该县地形以黄土丘陵为主,由于长期受流水切割,地形破碎,河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整个地势呈东北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山峰有北部紫金山;东部柏榆庙山峰海拔1924米,为该县最高峰。境内主要河流有湫水河,发源于兴县白龙山南麓,从东北部阳坡村入境,由南部碛口汇入黄河,流长90公里,沿河两岸大小支流26条,均系山地河流,夏季水量暴涨;县境西缘黄河自北而南经本境流程102公里。该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8度,一月均温--8.1度,7月均温22.6度,年均降雨量521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170天左右。
社会发展:临县现有耕地141.15万亩,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糜子、豆类、薯类、莜麦等。经济作物有枣、油料、棉花等。临县矿产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开发前景广阔。该县主要工业有发电、采煤、炼焦、冶铁、化肥、水泥、酿造、纺织、印刷、陶瓷、造纸、食品加工等。临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境内碛口至兴县的干线公路纵贯全县南北,城关至岚县的干线公路横穿县境东部。此外,还有乡镇级公路多条,连接着各乡镇及矿区。克虎黄河大桥的建成,对晋、陕两省的物资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临县红枣年产量居全省各县之首,有“红枣之乡”的美称,加工的红枣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打进了国际市场。临县豆腐和优种驴也颇有名气。坐落于临县碛口镇卧虎山的黑龙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初,于光绪26年竣,庙宇面对滚滚黄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合理,造型奇伟壮观,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历史沿革: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置临水县(亦作陵水),属西河郡。西河郡属36县,地跨秦晋两省,黄河以东为15县,临水县其一。故治在今曜头乡郝峪塔村北古城梁。县境的南面为皋狼、蔺、平周。王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东汉,复名临水县。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西河郡36县并为13县,郡治(平定县,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境)南徙509里置于离石县。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三国初,仍属太原郡。魏黄初二年(221)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治所在兹氏(今汾阳县)。两晋时县境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故治在今县城南30里府底村。临南(三交镇以南)置定胡郡、定胡县,故治皆在今柳林县孟门镇。临东(三交镇以东)置窟胡郡、窟胡县,故治在今方山县南村。隋开元年(581),废郡,改乌突为太和,窟胡为修化,定胡仍旧。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三县俱属离石郡。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故治在今城北25公里故县村。县境南部仍为定胡。五代因之。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隶石州,属河东路。元符二年(1099)改属晋宁军,军治在陕西县下葭芦岩。金天会元年(1123),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军,属石州。金明昌六年(1195),定胡县改孟门县,区域未变。金贞祐末年,赐临泉为大定府。蒙古中统二年(1261)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故治仍在今城北故县村。元至元三年(1337)升为临州,不领县。明洪武二年(1369)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万历二十三年(1595),改属汾州府。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省辖,仍置冀宁道。境内实行区所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民国29年(1940)本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全县划为10个区;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民国35年(1946)1月,南北合并,仍称临县,下设10个区,2个市(临县市、碛口市),民国36年(1947年)8月,改碛口市为第十一区,属晋绥边区所辖。1949年后,属兴县专署管辖。1952年兴县专署撤销,划归榆次专署管辖(后改晋中专署),全县为11个区,1个市。1953年3月,又增设2个区,共设13个区,144个乡。1955年3月,将13个区划为4个中心区,144个乡未变。1956年4月,撤销四个中心区,将原来的144个乡合并为74个乡、1个镇。1958年3月,全县75个乡、镇合并为61个乡。1958年10月,撤销61个乡,设立15个人民公社。1959年3月增设为20个人民公社,4月又增设为26个人民公社。1961年7月,全县有增设为40个人民公社。1965年4月,又增设为41个人民公社。1971年吕梁地区组建行署,由晋中专署划归吕梁行署管辖。1971年5月,石站头、韩家山、阳泉三个公社划归方山县管辖,离石县的坪头、西侧则两公社划归本县管辖。1972年8月,阳泉公社划归本县。1972年3月,坪头、西侧则两公社划归离石。1973年2月,将兴县的蔡家会、圪垯上两公社划归临县管辖。1975年11月撤销城镇公社。1976年1月,蔡家会、圪垯上两公社仍划归兴县管辖。至此全县划为38个人民公社。1984年4—7月,改乡(镇)村制。全县设10个镇,28个乡。2002年撤乡并镇,全县设13个镇,10个乡。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仍由吕梁市管辖至今。2000年,临县总人口553440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55928、白文镇18707、城庄镇19338、兔板镇11478、克虎镇11233、三交镇36421、湍水头镇15614、林家坪镇17340、招贤镇15142、碛口镇17817、刘家会镇19484、丛罗峪镇16985、曜头乡19208、程家塔乡4870、万安里乡11149、木瓜坪乡16592、安业乡21747、玉坪乡12254、阳泉乡5288、孝长乡7152、青凉寺乡10419、石白头乡9256、曹峪坪乡10458、梁家会乡4429、雷家碛乡7265、开化乡8194、水槽沟乡9229、第八保乡11832、歧道乡24071、后大禹乡13206、枣圪塔乡14274、车赶乡13286、高家山乡8619、索达干乡11502、许家峪乡8919、安家庄乡10226、小甲头乡11659、曲峪乡1284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