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浏阳市区高清地图 ===
=== 浏阳市资讯概况 ===
将军之乡:浏阳是近代名人谭嗣同和许多中国共产党军政要人,如胡耀邦、王震、王首道、宋任穷、杨勇、李志民、罗章龙等的家乡。以下是浏阳将军录(1955年-1965年授衔),王震上将,李志民上将,杨勇上将,宋任穷上将,唐亮上将,孔石泉中将,汤平中将,张藩中将,张翼翔中将,饶子健中将,石敬平少将,刘子奇少将,江文少将,汤池少将,苏鲁少将,苏鳌少将,李贞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李信少将,李辉高少将,杨世明少将,何志远少将,邱蔚少将,张和少将,罗若退少将,黄霖少将,黄曹龙少将,曾涤少将,熊晃少将,黎东汉少将,戴文彬少将
历史文化:三国吴分临湘县(今长沙县)地置浏阳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复置浏阳县。元朝成宗元年(1295)升浏阳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1993年改为县级市。现属长沙市。近代以后在这里,磅礴着一股历史的风云之气。走出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国家副主席王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中顾委副主任王首道等。走出了中国第一个为戊戌变法而流血牺牲的志士谭嗣同,走出了民国先驱唐才常、焦达峰。还走出了数十位挽民族之危亡、救生灵于水火的铁血将军和数万名革命烈士。正是这些浏阳河畔的俊彦人杰,真实而强劲地改变着中国历史的进程,铸就了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浏阳这样,让美丽的鲜花,从地底的石头内一直开到缥缈的夜空中;从湘中一隅一直开到北京、上海、香港、摩洛哥、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夜空。你不能不承认上苍对这片土地的特别宠爱,才孕育了号称“全球一”的稀世珍品——菊花石。而烟花的卓越风姿则让浏阳人的智慧照亮了神州的浩瀚长空,也点亮了全世界所有爱美的眼睛。红檵木也只有在浏阳人灵思妙手的点化下,才红得如此光艳夺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浏阳文庙、奎文阁、千年古寺石霜寺,无不显示着前辈人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清末维新志士谭嗣同,少壮时在浏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算学馆,开现代教育之先河。这里,流泻着一种自然的灵秀之美,有着“湘东明珠”之誉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山叠翠,万壑争幽,流泉潺潺,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而天下闻名的浏阳河,则是浏阳地域风情的媚眼,她的婉约灵秀在每一个弯回中荡漾生姿。此外如石霜寺的苍古,浏阳湖的明媚,古风洞的幽深,道吾山的肃穆,无不令人目授神与,如窥天机,若有所悟。爱国主义是永恒的时代主题,浏阳文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为充分发挥浏阳文物资源的社会效益,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浏阳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中心,全面规范和管理各文物景点的建设和接待工作,开辟了一条以文物景点为主体,辅以休闲、观光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专线。浏阳文化具有典型的湖南湘东文化特征,从古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民间艺术家。其中谭嗣同、唐才常(清末两位维新志士)被称为“浏阳二杰”,谭嗣同著有《仁学》,1898年,谭嗣同还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另外,著名的浏阳文化名人还有:欧阳玄:字原功,号圭斋,一生中主要居住在浏阳,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至今浏阳“圭斋路”就是为了纪念欧阳玄。娄师白:湖南省浏阳县人,原名少怀。14岁从师齐白石学习书画、篆刻及诗词,入室学艺长达数十年之久。其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曾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举行个人画展。出版有《怎样制印》、《齐白石绘画艺术》、《娄师白画辑》、《娄师白画集》、《娄师白印谱》等。徐绍清:湘剧演员。湖南浏阳人。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代表剧目有《琵琶上路》、《江汉渔歌》、《岳飞传》等。著有《长沙湘剧高腔变化初探》等。周其凤:北京大学校长。谭仲池:2007年7月2日当选湖南省文联主席。欧阳中鹄:学者,官至广西灵抚。弟子谭嗣同、唐才常,孙子予倩。欧阳予倩:欧阳予倩一生编写过40余部话剧,导演过50余出话剧。著有《欧阳予倩剧作选》、《自我演戏以来》、《一得余抄》、《电影半路出家记》、《唐代舞蹈》等。现浏阳设有欧阳予倩大剧院。古代浏阳有著名的浏阳八景:相台春色、枫浦渔樵、鸿客斜阳、亭劳草、药桥泉石、巨湖烟雨、吾山雾霹、中州风月。其中唐代著名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青枫浦上不胜愁”即取自于浏阳八景中的“枫浦渔樵”。目前,浏阳的文化事业正蓬勃发展,浏阳电视台,浏阳电台交通生活频道,浏阳日报都是浏阳本地杰出的媒体。
人口、方言:浏阳历史上曾惨遭战乱屠戮,现居住人多从江西迁来。主要流行浏阳话与长沙话以及客家话。
人口:浏阳人口136万,有已婚育龄妇女30万,流动人口20余万。浏阳历史上曾惨遭战乱屠戮,现居住人多为清初从各地迁来。因此有多种方言与民系并存
客家语:客家人(英:hakka)的历史是汉民族形成历史的缩影,充满了辛酸传奇的色彩。西晋永嘉之乱时,为了躲避战祸而大量外逃的中原汉人,南迁到闽粤赣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世代相传。据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的考证,这批汉族支系后来还经过四次大迁徙,直至今天远播海内外,据专家统计,在全国10多个省区180多个市县和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大约有八千万到一亿的客家人。而浏阳在明末清初之时迁入了大量的客家人,基本上是以江西为跳板来到这里的,客家先民大量入住浏阳的原因大多都是原籍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只能够外迁,也有的是在和江西人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激化而外迁,他们大多都在江西住过,这些先民来到浏阳以后,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人和本地人杂居,有一些不称自己为客家人,而称自己是广东人。浏阳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区和北区一带,有20多个乡镇有客家人分布,大约有2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乡和北乡。历史上,古港镇以东的东区,基本都为纯客家乡镇,东乡大约有十余个乡镇有客家人的分布,如小河(包括原来的凤溪乡)、张坊(上洪、人溪等地)、大围山、七宝山、白沙、达浒、沿溪、永和、古港、三口、高坪等乡镇,人数在15万左右;北乡有社港、龙伏、沙市、山田、淳口等乡镇,客家人的数量大约有5万。除了上述以外全市范围内还有一些零散的分布(如南乡的中和等一些乡镇)。客家人从江西为跳板迁入湖南,在此地繁衍生息三百余年,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浏阳的客家话和粤东的客家话没有什么差别,两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流利的交际,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然现时客家风情比较浓厚的仅剩小河、张坊两地,而其他乡镇的客家文化已保存不多,尤其是丢失了客家人赖以认同的客家方言,在东区一些乡镇如沿溪、永和、古港、官渡等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仍能讲出流利的客家话,而其子孙却均不会讲客家话了,想到客家人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不禁让人唏嘘。客家人作为古代南迁的汉人,其语言也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韵古词,如:吃饭——食饭、睡觉——睡目、下雨——落水、你们——你等、我们——俺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更有一些浏阳客家人(或者客家后裔)创下了丰功伟绩,他们的英名千秋永存,这些人中最杰出的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上将杨勇、李志民(李志民回忆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等。目前,浏阳客家文化处于边缘地位,消失、同化现象严重,客家文化在浏阳已经面临危机,亟待保护。
浏阳话:浏阳城区以及南区大部所通行的“浏阳话”属于赣方言宜(春)浏(阳)片,为浏阳主体通用语言。赣语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同时,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赣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江西话”,在江西境内除赣语外,还有客家话、吴语和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方言分布。同时诸如湖南、福建、安徽、湖北等省份亦有赣语人口分布。宜浏片:包括宜春市、宜丰、上高、清江、新淦、新余市、丰城市、万载等市县。湖南省浏阳、醴陵市也属此片。宜浏片的特点是有入声,但不分阴阳,“百白绿六”等字声调相同。去声也不分阴阳。丰城和万载入声分阴阳,阴入低,阴入高,属例外情况。宜浏片除新余之外,声母送气都不影响调类分化。宜丰、上高、新淦、万载四县声调有变音现象,变音为高升调,表示小称、爱称,鄙称等感情色彩。
长沙话:浏阳湘语区主要分布在浏西新区及浏北新区等地,以镇头话为代表。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