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龙海市区高清地图 ===
=== 龙海市资讯概况 ===
经济建设: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实现工业总产值53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5.07亿元,增长2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1亿元,增长2.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3亿元,增长20.0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4.3亿元,增长3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48亿元,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0元,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6546元,增长14.9%。工业经济。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6.33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55.8%;实现工业税收17.4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62.86%。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0家,总数达353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76家,实现工业产值410.45亿元,增长22.1%。全市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项目总投资60.3亿元。全市现有驰名商标6个、福建省著名商标24个、漳州市知名商标41个和省名牌产品32个。鸿一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紫山集团已挂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3个技改项目纳入全省工业内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三农”工作。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农业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1.8%、3.3%、14.4%、12.4%和4.3%。培育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家,其中:国家级两家、省级6家;水仙花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增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4个、无公害农(水)产品标志使用权两个、无公害产地和产品双认证16个。兑现发放国家对渔民燃油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购买农机补贴和早稻良种补贴1.4亿元。新建农村水泥公路38.65千米,3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六千”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共投入资金1807.3万元;新增安全饮水人口14.7万人;第一轮22个示范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第二轮19个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完成“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17个。角美镇被评为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镇”,双第农场侨星管区和东园镇厚境村被列为漳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联系点。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131个村、2.01万公顷。项目建设。全市48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其中:列入漳州市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29个,完成投资29.4亿元;省级在建重点项目8个,完成投资13.67亿元。后石电厂七号机组并网发电,金龙客车整车下线,长春化工二期、凯景钢铁三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海洋石化25万吨级码头、国家一级渔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厦漳跨海大桥已开工建设。对外开放。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53个(含增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新口径)2.5亿美元,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2亿美元,增长50%;出口总值10.85亿美元,增长3.4%。在全年重大招商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50个,总投资5.8亿美元,注册外资2.5亿美元。已报批项目24个,总投资2.5亿美元,注册外资1.1亿美元。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保生大帝文化节和第十届海峡两岸花博会百花村交易会;接待台胞2146人次,其中,团组28个1489人次。2009年,龙海实现生产总值294.79亿元。增长12.8%;全部工业总产值590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41.82亿元,增长16.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6亿元,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01亿元,增长23.5%。财政总收入31.34亿元,增长13%,其中地方收入17.4亿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3元,增长41.2%;农民人均纯收入7188元,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28%。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02亿元,比增15.1%,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10.08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2亿元,增长10.3%。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伴之以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财政总收入37.46亿元,比增19.5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2.87亿元,比增31.43%。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总量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62元,比增12.2%;农民人均纯收入8056元,比增12.1%。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效落实,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控制在年初预期4%的目标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3.7%,控制在年初预期目标以内。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1年是奋力开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开局年,安排和实施好新一年的发展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全市工作会议的要求,考虑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衔接,建议2011年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生产总值416.5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工业总产值939.7亿元,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92.3亿元,增长22%;——农业总产值75亿元,增长4.5%;——财政总收入44.96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级收入27.45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7亿元,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98亿美元,增长25%;——出口总值14.27亿美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亿元,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4%左右;——万元GDP能耗0.6吨标煤,下降1.96%;——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0.4259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控制在0.4957万吨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6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020元,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5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73人,下降12.2%。
龙海市人力资源来源:随着近年来龙海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龙海市用工、人力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为此,龙海市人力资源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为各个工业园、工业区寻找充足的人力资源。其中以福建漳州青创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南靖的主要人力资源来源。福建漳州青创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也称为青创兼职中心。多年来为众多的企业、工厂输送大学生人力资源。在服务企业、工厂的同时,也为更多的漳州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自己。漳州青创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是“企业——我们——学生”,坚持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将逐渐形成以兼职就业推荐服务为龙头,集漳州大学生兼职就业服务、跨地区兼职就业交流协作、职业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兼职就业服务窗口。
龙海一中:学校简介: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始建于1925年,是在当时“锦江书院”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在解放前的20多年间,学校历尽沧桑,校名几经变换,从“石奚农业中学”、“龙溪县第二中学”、“石奚职业中学”、“龙奚乡村师范”到“石奚农业学校”,直到解放后的1960年龙溪、海澄合并才改为福建省龙海市第一中学。1958年龙海一中跨入省重点中学行列,1959年被省评为“红旗学校”。1960年三名师生赴京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后,委派罗瑞卿、扬成武等带领部队进驻石码,其中28团团部就设在学校。在学校“红军楼”墙上留下了许多革命标语。学校校园建设初具规模。有5000多平方米绿草坪,种植了500多株各种花木,内建曲径、亭、廊、人工湖、拱桥,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点。建有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科技大楼,400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学校还配置了幻灯机、录放机、新型投影仪,大部分教室已配置了闭路电视。是莘莘学子成才的理想之地。1985年,学校运用电教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扬清奇、庄立梅、曾志惠高考名列全省榜首,苏朝辉参加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勇夺金牌,康毅滨全国化学竞赛夺魁。
办学成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台阶,年年创辉煌。如1996年高考文科黄报春个人总分夺得省第4名;1999年学校上线人数居漳州市各重点中学第1名,文科周艺燕和理科林碧毅个人总分夺得漳州市第1名;2000年上省专线率高达93.41%,居漳州市各重点中学第1名,考生胡崛隽以标准分90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福建省理科状元。2001年高考,该校考生上重点线人数252人,本科线442人,上本科率高达88.4%,上专科线643人,为漳州市各重点中学之首。三个科目平均居漳州市第1名,许丽萍以标准分900分居省英语科第1名。这一届文科综合平均分居省第6名,理科综合分平均分居省第7名。学校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苏朝辉获得全国第一枚国际化学竞赛金牌。洪金聪参加全国21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铜牌奖;许文渊、郑毅星参加第五届全国“华罗庚杯”数学竞赛获得银牌;方志鹏参加第六届“华罗庚杯”数学竞赛获金牌;郭毅参加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获一等奖;林志斌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获三等奖(保送北京大学);陈枢仪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获二等奖(保送南京大学);几年来,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有200多人获奖。
民俗风情:春节:是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日,千家万户,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享尽天伦之乐。元宵节:百姓家要以清茶、龟粿敬帝君,乃迷信之俗。还要吃牡蛎煮面线,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举行花灯展览、灯谜会猜、舞龙弄狮等,热闹非常。三月节:民间以面粉煎成圆形薄饼,再以多种菜肴混合作馅(一般以笋丝、豆芽、豆干、牡蛎、猪肉、蛋丝等),卷包成条,叫做“润饼”或“薄饼”,以祭祀祖先,也当一次改善生活。清明节:农历三月清明节,家家户户插柳枝于门外,谓能辟邪。活动重点是扫墓,新丧之家,必备牲醴酒肴,亲祭墓所,称为“上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风俗。六月半:农历六月十五日称“六月半”。俗以粳米圆荐神,叫“半年圆”。习尚封建,但吃圆仍饶有风趣。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俗称“七月半”,是个迷信的节日。备牲酒肴馔,祭祀祖先。中秋节:⒈吃月饼和糍粑赏月(也以月饼为赠送品)。⒉掷色子“博状元”,尤以石码镇为代表。重阳节:民间以芋头、番薯及甘蔗、红柿饼、花生荚、柚子等九种果品祀神,家人分吃,并以芋皮薯皮涂门槛,谓之剥鬼皮。冬节:农历十一月里是“冬至”季节,俗称“冬节”。各氏族皆祭于家庙。家家制糯米圆荐神,叫做“冬节圆”。吃了,谓之“添岁”。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俗称“尾牙”。百姓家要具肴馔祀神焚纸,晚餐合家欢宴。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祭灶节”。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小月二十九日夜为“除夕”,俗称“过年”。全家团圆,祭祖先,祀神袛,谓之“辞岁”。傍晚,盛备美酒佳馔,案下置炉火,合家拥炉欢饮,称为“围炉”。宴后,燃放鞭炮,焚烧旧灯架,拣列其炭十二块,视其红黑,以验来年的晴雨。同时尊长要给未成年儿孙“压岁钱”,习称“红包”。一家人各就所好,尽情欢乐,最早午夜才就寝,谓之“守岁”。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