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马关城区高清地图 ===
=== 马关县资讯概况 ===
基本概况:代码:532625。拼音:Maguanxian。县城马白距省会昆明442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文山72公里,距中越边境线约20公里;距昆河铁路和等级公路102公里,距“衡昆”高速公路106公里,距麻栗坡县天保口岸130公里。国境线长138公里,与越南的老街、河江两省的箐门、新马街、黄树皮、猛康四县接壤,目前已有公路与越南实现对接。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海拔2579米,最低海拔123米。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低坝河谷炎热,中山浅丘温暖,高山温凉,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9℃,总积温4900℃一8250℃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345毫米,相对湿度84%;年日照时数为1804小时,全年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全县国土面积2676平方公里,其中:中山和峡谷型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7.7%,盆地和宽谷型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2.3%。2002年,有耕地面积44.36万亩(土地详查为102.5万亩),其中:田10.2万亩(土地详查为16.3万亩),地34.2万亩(土地详查为80.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39亩(土地详查为2.92亩)。全县土壤类型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石灰(岩)土、水稻土共9类27个土种。低山河谷区大多是砖红壤、赤红壤,中山丘陵区多为红壤、黄壤,中山和高山区多为棕壤、黄棕壤、暗棕壤。土壤瘦、薄、酸、粘现象突出,缺磷少钾,土地质量差,产出率低。
行政区划:马关县辖个镇、个乡: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木厂镇、夹寒箐镇、小坝子镇、都龙镇、金厂镇、坡脚镇、南捞乡、大栗树乡、篾厂乡、古林箐乡;健康农场。2000年,马关县辖8个镇、7个乡: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木厂镇、夹寒箐镇、小坝子镇、都龙镇、金厂镇、山车乡、南捞乡、坡脚乡、大栗树乡、浪桥乡、蔑厂乡、古林箐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00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马白镇60859、八寨镇25816、仁和镇31759、木厂镇25059、夹寒箐镇36635、小坝子镇14151、都龙镇32400、金厂镇8440、南捞乡12927、山车乡11378、坡脚乡12162、大栗树乡31288、浪桥乡15812、篾厂乡17377、古林箐乡13939。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2003年,马关县行政区划:马白镇辖:板子街社区、兴隆街社区、塘子边社区、海子边社区、马鞍山村、花枝格村、雨波村、文华村、沙尾冲村、下寨村、马洒村、方山村、腰棚新寨村、马尾冲村。八寨镇辖:八寨村、芦差塘村、母子冲村、马主村、老厂村、务路者村、喜主村、那古博村、茅草寨村。仁和镇辖:仁和村、小古木村、岩脚村、阿峨村、大嘎机村、腻坡村、沙坝村、白果村、老岭坝村、老格木村、格洒村、木腊村、三村村。木厂镇辖:木厂村、杨茂松村、底麻村、堡堡寨村、大坝村、湖广寨村、老王寨村、付家寨村、马西村、博事村、水尾村。夹寒箐镇辖:夹寒箐村、水碓房村、通寺村、布都老寨村、坝甲村、光坎村、新堡寨村、尖山村、达布斯村、牛马榔村、么龙村。小坝子镇辖:小坝子村、半坡村、金竹棚村、田湾村。都龙镇辖:都龙村、大寨村、坝堡村、东瓜林村、茅坪村、辣子寨村、金竹山村、堡良街村。金厂镇辖:金厂村、中寨村、老寨村。南捞乡辖:南捞村、那往村、漫铳村、小麻栗坡村、塘房村。山车乡辖:山车村、盐塘村、下坝村、马额村、鱼塘村、兴隆村。坡脚乡辖:坡脚村、嘎迪村、牛场坝村、马房村、马夹冲村、小马固村。大栗树乡辖:大栗树村、河外村、乌木村、和平村、板桥村、倮洒村、大马固村、大倮者村、腊科村、大腻科村、腻科街村、那衣龙村。浪桥乡辖:浪桥村、老马店村、夹马石村、竹篷新寨村、湾子寨村、阳文山村、八围树村。篾厂乡辖:篾厂村、岩头村、大吉厂村、靛坡村、桂皮山村、大新寨村、老门寨村、大丫口村。古林箐乡辖:古林箐村、卡上村、团结村、博甲村、普园村、新发寨村、攀枝花村。2006年,撤销山车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坡脚乡,并将坡脚乡改设为坡脚镇,镇政府驻原坡脚乡政府驻地;撤销浪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八寨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特色资源:三七:异名山漆(芪)、参三七、田七、金不换。全县各乡均有分布,清代已开始人工栽培。如今三七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格局,2005年新植2.14万亩,GAP规范化种植8000亩,全年收获面积8043.3亩,产量144.16万千克,销售收入1.46亿元。
马关茶:1981~1984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考察,在老君山、古林箐等地发现不少古茶树,属茶树新品种,经鉴定,命名为“马关茶”。200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为1.64万亩,收获8771亩,产量18.88万千克,产值283.2万元。
砂仁:多年生姜科豆蔻属草本植物,其子粒、果壳为常用中药,具有行气调中,温脾止泻,健胃消食等功效。1985~1990年,全县种植砂仁3995~2652亩,年产10吨左右。砂仁已成为马关特产,并被《文山特产精粹》一书收录。
杉木:杉科杉木属,有红杉、水杉、柳杉、蓖子三尖杉等品种,1990年,国营林场人工杉木林活立木蓄积量61.42万立方米,1982年开始间伐和皆伐,年均提供木材1.3万立方米。
草果:约于明末清初随瑶族的迁入而开始栽培,迄今已300多年。籽粒辛辣芳香,既是烹调食品的香料,又是家庭常备的良药,主治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疟疾等病症。2005年全县草果种植面积为8.4万亩,收获面积3.5万亩,产量55万千克,产值1375万元。
塘房桔:属芸香科、柑桔亚族、柑桔属,常绿乔木,果实色泽鲜艳、果汁丰富、香味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果肉含糖、蛋白质等营养物,果皮中富含维生素A、P,种子富含维生素E。塘房桔属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在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已有2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其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成熟期晚等特点,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马关县最具特色的名、特、优地方产品。
兰花:兰花种类繁多,现已发现原种26种。其中红柱兰于1988年由中国著名兰花专家吴应祥定名为“文山红柱兰”,并于1990年2月荣获第二届中国(厦门)兰花博览会金奖。还有朵素、雪素、珍珠贝母兰、春兰、寒兰矮种、墨兰矮种,已被中外行家列为珍品。常有农民采集上市交易。
蛤蚧:壁虎科珍稀药用动物,俗称“哆格”。味咸,性平,具有补肾、壮阳、定喘、止咳、祛风湿、补体润肺等功能。
马关马:四肢结实有力,蹄质坚韧,具有耐粗耐劳,耐热耐潮等特点。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称“文山马以马关马为最好”。马关历史上就有“万马县”的称誉。1952~1990年统计:年末存栏数为9472~27996匹,其中能繁殖母畜占27?7~36%,劳役畜占59.6~85.1%;出栏率约20%左右。
无角山羊:俗称“马羊”。是马关特有的一个地方羊种。1981年,全县有2000只左右,后因畅销外地,到1987年仅剩几十只,已被省、州、县列为保种对象。1990年末,全县约有100余只。“无角山羊”具有个大体健,性情温顺,采食快且采食点固定,繁殖力强,膻味小,屠宰率高,便于大群饲养等特点。
马关大种鸡:1981年《文山州地方畜禽品种志》定名。特点是: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头尾昂扬,外貌清秀,容易饲养。成年公鸡体重4~5千克;成年母鸡体重3~4千克,年产蛋80~120枚。
马关壮族农民版画介绍:马关县仁和镇阿峨办事处新寨村壮族人民喜爱绘画绣花,木刻版画。1973~1990年,有43名农民创作版画401幅,州展出121幅,省展出54幅,两幅获银质奖,3幅在《民族画报》刊登,5幅被国家选展。1984年10月,应日本国路姬市日中友协会长福田一郎邀请,新寨农民选出24幅版画作品寄往日本,有22幅入选参展,受到日本朋友的赞扬。这些作品以农民独特的思维与手法真实的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状况,刀法纯朴粗犷,饱含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2005年阿峨版画制作出了20幅套色版画,使版画由单一的黑白颜色发展到多种颜色。由于套色版画是刻一层印一种颜色,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层,这样彩色版画就具有与黑白版画不同的不可复制性,从而增加了彩色版画的价值。历史根源。马关县阿峨新寨地处边疆,解放前,匪患较多,搞乱了人心,也带坏了寨里的风气,相斗相残的事件经常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村里的群众深刻认识了过去痛心疾首的教训,他们憎恨那些邪恶势力和不良行为,认识到新社会要团结,要奋进,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凡是党委、政府号召的活动,阿峨新寨的人民都积极参加,村里人能歌善舞,他们搞宣传、搞演出、搞绘画,1957年成立了宣传队,1966年在村里开展绘画活动,70年代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在村里演出,并由群众投工投劳建起了文化活动楼,组织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电影放映、篮球比赛,一时间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活跃了村里的人。但时间一长便暴露出了问题:有的活动全靠村里组织,似乎有些不可能,特别是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于是出现了时冷时热的现象,劳动之余,大家似乎没有专门的事做,于是村干部们想出了发展村里人都爱好的画画,既开展了文化活动,画好了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并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来指导,经过不断的尝试、改进,阿峨新寨有了版画的历史,群众一拍即合,男女老少都投入到其中。版画活跃了村民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在劳动之余天天画、天天刻、天天看、天天印、天天议,杜绝了恶习现象的滋生,堵住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走上了文化艺术的道路。阿峨新寨的人之所以喜欢画画,习惯源于用来描花样,壮族山寨里的女子自幼喜欢绣花,她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蹬的,都是她们亲手劳作的成果,一年四季除劳动外,闲暇时间几乎都用在绣花制衣上,全家老少穿的戴的都出自他们的手,要绣花鞋、花衣、裙子、花帽、头帕、围腰、背被等,花绣得好,首先是绣样要画得好,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照搬别人的,而要有新意。制衣的过程工序很多,很费工夫,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家里的人就帮着画花样,久而久之,形成了男人画花,女人绣花的风俗。阿峨新寨的许多人家都保存着背被、小孩的孔雀帽等画的图案,那是真正传统的民族图案。一开始村民们为了避免誊印、剪纸样、涂颜料的麻烦,他们干脆把画画在木板上,用刀刻好,要绣花时就用布去木板上印出花样,这是阿峨新寨最早的版画。后来在文化馆老师的辅导下,他们在木板上增加了其他内容,才演变成了今天的壮乡民族文化——版画。发展现状。马关壮族农民版画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四十余年来,壮族农民共创作版画上千幅,其作品参加过全国及地区性农民画展并荣获多种奖项,还应邀卦赴日本国展出和被《云南画报》等报刊选登,作品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泥土气息得到国内外艺术家高度评价。为此,马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在阿峨新寨普遍受到喜爱,并成立了版画小组,全村男女老幼都参加画,有的人家是祖孙三代,父子、夫妻、兄妹等一起上阵。每户有两三人参加是常事,多的人家有五六人。年长的有五十多岁,年幼的有七八岁。村里人对版画非常痴迷、刻苦,经常在一起讨论修改一幅画。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版画的发展,先后投入16万元资金扶持版画发展,同时组织展团到昆明、文山等地进行版画展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并邀请省州美术专家配合我县的文化馆人员对版画人员进行了立意、刻画、制版、印刷、装裱、装框等系统培训,使之业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村里的中青年人几乎人人都会制作版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阿峨新寨先后共创作了400多幅作品,其中共有175幅作品参加过县里展出;有121幅作品在州里展出;有36幅作品入选“大连市农民画展”;有30幅作品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有3幅发表在《民族画报》上;有许多幅刊载于《文山日报》等报刊上,其事迹被编入《来自热土的足音》一书(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一大批作品在影展、画展中获奖。有61块刻板、110多幅(双面用)版画原件被马关县档案馆收藏。价值体现。马关壮族农民版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生产生活类、体育竞技类、科普类等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反映了良好社会风尚,宣传了壮家人的美好生活,有着深刻的民族风俗内涵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它主题鲜明,一幅画基本就表达一个思想,直率坦荡地表现出丰富而真实的内容;它风格独特,在继承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同时,积极吸收专业绘画的有益部分,构图古朴而新颖,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民族特色浓厚,刀法粗犷中不乏细腻,把自己如诗如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版画都出自地道农民之手,比较写实,乡土味特浓。他们在自己纯朴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构思方式,如画穿牛鼻子,他们一个细节不漏地画出全过程;画坐飞机,他们把飞机画得像蚂蚱……正是这些朴实无华、充满童稚味的东西是壮族农民版画的最可贵之处。他们用自己真实的艺术语言,民族特色的刀法,极大的热情,把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人和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努力做到生活、情感、造型艺术语言三者的统一。在艺术手法上,版画不仅保留了壮家的民族特色,还表现出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和渗透,体现了壮汉文化的撞击和交融的情形,把壮乡古老的绘画艺术和汉文化艺术巧妙地融合起来,大大促进了壮乡版画的发展。色彩上,不仅有黑白的,有的还有2种以上套色的,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力。
同名地名:1、日本马关日本本州西南端港口。现名“下关”。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属山口县。1889年设赤间关,1902年改今名。人口26.2万(1986)。古军事交通要地。1884年辟为特别输出港。1932年筑渔港。远洋渔业和捕鲸业基地。水产加工、渔业用品制造、造船工业发达,还有有色金属、橡胶制品(轮胎)等工业。商业贸易中心。为对马海峡与濑户内海间交通要冲。1942和1944年与门司间开有两条海底隧道铁路(下关彦岛到门司区的大里),下条长3.614公里,上条长3.605公里(海底长1.14公里)。1958年建成关门公路隧道(3.46公里,海底长780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汽车路,下层为人行道。新关门铁路隧道(新下关车站至小仓北区的上富野),长18.713公里。1975年通车。1973年建成关门海上大桥(约1.1公里),汽车专用大桥。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2、嵊泗马关浙江省嵊泗县菜园镇的一个社区。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