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眉县城区高清地图 ===
=== 眉县资讯概况 ===

地理气候:地处东径107°39′—108°00′,北纬33°59′—34°19′。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属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东接周至县,西邻岐山县,北与扶风县接壤。县城东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5公里,距西安市125公里;西距宝鸡市65公里。眉县气候的经向差异、垂直差异极其悬殊,既有平原气候,川原气候,还有浅山丘陵气候,更有山地垂直气候带。夏秋之前,多发生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雨量分布不均,系关中地区秋雨多发区之一。物候特征分明,基本以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为主。秦岭北麓缓坡带和渭河河谷水草丰美,适宜畜牧业发展。县境内土壤除秦岭山前洪积扇与渭北台塬斜坡地熟化层薄,通透性不良,保水保肥能力不够外,一般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宜粮食和多种经营生产。经济发展
建置沿革:置县始末:旧石器时代,今眉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马家镇杨家村多次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酒器,说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悠久;遍及全县的32处原始社会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证实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县的建置,始于春秋。眉县原名郿县。今眉县,在夏商时,渭水南为微国,渭水北属邰国(系炎帝之后,姜姓所封)。西周时,微地为陆浑戎(允姓之戎);渭水北,东属邰国,西为郿邑;渭水南,至春秋时,仍为陆浑戎。战国时代,正式设立郿县,境内有白起城。今眉县渭水南,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即设为武功县。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在今眉县渭水北先设荣县(一说未设),后改为郿县,治所一说在今常兴镇西,一说在今马家镇车圈村。西汉因之,渭水南仍为武功县。新莽元始五年(5),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改名曰汉光邑,渭水南依旧。东汉初(25),撤销武功县和邰县。永平八年(65),于渭水北之故邰城(今杨凌区杜家坡和扶风县揉谷乡法禧村、疙瘩庙一带)复设武功县。献帝中平元年(189),改汉光邑为安汉县。西晋太康八年(287)今眉地称秦国,后复为郿县。西晋亡于汉(前赵),今眉地号曰郿城。“自东晋元帝渡江(317),郿地虽属前赵,但因秦雍流民多南出樊沔,孝武帝(373—396)曾于襄阳侨立雍州,以郿、筑、凡阳三县隶扶风,皆遥领,非实有其地”。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郿城县曰平阳县(一曰太延三年〔437〕)。西魏大统四年(538),又改平阳曰郿城县。北周保定元年(561),设温汤县,辖地为今周至县西部,眉县渭水南东部地区。天和元年(566),于斜城(今第五村乡境内)置云州,建德三年(574),撤销郿城县(渭水北)、温汤县(渭水南),县地并入周城县;是年,周城县城由今岐山县京当周城镇迁至斜城(故址在今第五村乡境内);是年撤销云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周城曰渭滨县。大业二年(606),改渭滨曰郿县。义宁二年(618),分郿县东部设凤泉县。并于郿县境内设郿城郡。唐灭隋,于武德元年(618)改郿城郡为郇州,三年(620)州废,将郿县城迁今址。贞观八年(634),撤销凤泉县,其地并入郿县。北宋景祐三年(1037)正月,翰林承旨,评定三等国,郿城属小国。金因北宋制。蒙古于1234年灭金,辖郿县。元初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升郿县为郿州,于东部设柿林县。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改郿州为郿县,并废柿林县,其地复归郿县。此后近700年间,一直称郿县。郿县,唐、宋为次畿,金称中县,明称小县,清称中县,民国曾为丙等县。1958年12月1日,根据国务院调整县市规模的通知,撤小县并大县,郿县被撤销建置。1961年9月,周郿分县,恢复郿县建置。1964年9月,依据《汉字简化方案》和上级通知,将“郿”字改为“眉”,从此遂为眉县。
隶属沿革:揞史称,黄帝划九州,列万国(一说颛顼创制九州)。当时的今眉地是周弃外家国——有邰氏的从邑,其地曰郿。商殷时代,今眉地渭水南称微,属允姓之戎地;渭水北属西虢国。今眉地于三代时,一直为雍州辖地。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西周地方行政制度为国、都、邑三级,在今眉地的封国国都,即古之郿邑,与邰邑西东并存,均在渭水北岸。春秋战国时,小国分立,互争雄长,诸侯割据,平王时列侯并吞,郿属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天下,实行郡县二级制,将全国分为内史和46郡。内史治咸阳,领京畿28县,其中有郿、邰、武功三县,皆隶于内史(畿内)郡。项羽入关,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三县遂为雍国地。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属中地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景帝二年(前155),为主爵都尉治。武帝时,再度重定地方行政区划,划全国为13部,103郡国,1314县邑,今眉地仍分郿、邰、武功三县。武帝建元元年(前135)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主爵都尉右扶风,平帝元始五年(5)汉光邑属右扶风,至东汉郿地皆属于司隶校尉部右扶风郡,先治长安,后治槐里。惟新莽时,郿地属扶尉大夫或曰之光录大夫。后赤眉军据长安,关中为其领地,郿属亦然。东汉初(25),武功和邰县撤销。三国鼎立,魏据中原,领13州,91郡国,郿属雍州扶风郡。献帝中平六年(189)属安汉郡。三国次第覆亡,太康二年(281)晋统一,分全国为19州,173郡国,1109县,郿属雍州(治长安)扶风郡(治池阳)。太康八年(287)为秦国地。从西晋中至东晋末(304—420),全国为大混乱局面,割据纷起,强大者有20余国。郿县先后属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南北朝时,南朝刘宋秦州(治南郑)西扶风郡治郿县,北魏太始十年(486)分置38州,郿县属岐州(治雍)武都郡(治虢),沿至西魏。隋统一天下(589),全国有190郡,1255县(后改为192郡,311州),郿地初属扶风郡(治雍)。开皇三年(583),罢郡设州。大业三年(607),又罢州设郡。八年(612),在今陕西有12郡85县,郿县属扶风郡。隋后期,局势纷乱,群雄割据,但郿县一直为岐州辖县之一。唐灭隋之初,析凤翔府之郿县隶于京兆府,后依山川地势,划全国为10州,县分上、中、下三级,以道统州,以州辖县。郿县属关内道岐州。武德初,设郿城郡,不久改为郇州,三年(620)州废,郿县改属稷州。贞观八年(634),又属凤翔府。开元初(713)置扶风郡。至德初(756)改为凤翔郡。永泰元年(765),罢西京,属关内道凤翔节度使。大历五年(770),权隶京兆府,为次畿。乾符元年(874)以后,黄巢起义,各地豪强,纷起割据,局势复乱,或置兴平军,或附周至镇,或为李茂贞之岐地,隶属未定于一时。景福元年(892),帝诏李茂贞为凤翔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后称岐王令其攻兴元(今汉中)之地,使岐尽有凤翔、兴洋15州之地,时达18年之久(907—924)。天祐四年(907)朱温代唐建梁称帝,自此五代开始,郿县属岐。后唐同光二年(924)李茂贞投降后唐,此后历经后晋、后汉、后周,郿县皆属凤翔府。北宋初,袭唐制。至道三年(997),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分全国为15路,至政和时(1111—1118)增为24路,分领321府、州、军、监和1162县。郿县为秦风路(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凤翔府(一说扶风郡)9属县之一,亦为次畿。金代,郿县属凤翔府路凤翔府9辖县之一。贞祐四年(1216),属恒州,后属京兆府路。蒙古灭金后,郿州、柿林县、郿县均隶于平凉府。元代的政治中枢称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四级各分上中下三等)。全国分12行省、185路、33府、359州、4军、1127县。郿县属陕西省奉元路(省、路皆驻长安即今西安市)。郿州在元初,先属平凉府,至元中,废州为县,属安西路。蒙古中统三年(1262)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二十三年(1286)分设四川行省后,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郿县属之。明代,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其间曾有过省、州、县三级制和省、府、州、县四级制,郿属奉元路但为期不长),并建立司道制(布政司、按察司,改奉元路为陕西布政使司),郿县属该使司(驻长安)关西道(治平凉)凤翔府辖地。清代,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前期全国为18省,光绪时增至23省。郿县属陕西省凤翔府辖地。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废府、州、厅,于省县之间设“道”以联络。郿县属陕西省关中道(治长安)。北伐后,国民政府成立于南京,重新划定全国区划,民国17年(1928)通令取消道治,定为省县两级制,陕西省领92县,郿县即其一。27年(1938),于省县间设督察专员公署,眉县属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郿县为宝鸡分区辖县,1950年属陕西省宝鸡专员公署。1956年9月属省,1958年11月并入周至县后,仍属省管辖。1961年8月恢复建置后,复属宝鸡专员公署辖县之一,10月改属宝鸡市。1979年3月属宝鸡地区,1980年6月再属宝鸡市,至今仍为宝鸡市辖12县区之一。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