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石柱城区高清地图 ===
=== 石柱县资讯概况 ===
自然资源: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位于渝东南部长江南岸,地处东经107°59’一108°34’,北纬29°39’-30°33’之间。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丰都,西北连忠县,北与万州区接壤。县境东西宽56.2公里,南北长98.3公里,幅员3012.51平方公里。石柱县地处渝东褶皱地带,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县境为多级夷平面与侵蚀沟谷组合的山区地貌,群山连绵,重峦叠嶂,峰坝交错,沟壑纵横。地表形态以中、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西北方斗山背斜、东南老厂坪背斜,顺北东、南西近似平行纵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槽”的主要地貌特征。按海拔高度分为中山、低山、丘陵3个地貌大区:海拔1000米以上为中山区,面积为1940.4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幅员的64.4%;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为低山区,面积有885.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幅员的29.4%;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为丘陵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幅员的6.2%。海拔相对高差1815.1米,最高点为黄水坝大风堡1934.1米,最低点为西沱镇陶家坝119米(已被三峡水库蓄水淹没)。按类型分为黄水山原区、方斗山背斜中山区、老厂坪背斜中山区、石柱向斜低山区、西沱向斜丘陵区5个地貌单元;单个地貌主要有山、岭、洞、坪、槽、沟散布全县境内。坡度陡、高耸地面的山,列名113座;山顶有路可通行的岭,列名63处;凹入地面较深的洞,列名37处;列名的小平原——坝有484个;列名的平坦场地——坪有434个;两边高、中间凹下的槽地列名的有53条,径流在地面上冲击成水道的沟,列名的有253条。,石柱县境矿产已探明的有3类,矿种23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2种,燃料矿产3种),矿床共72处。石柱向斜北东至南西区域以天然气为主;七曜山、方斗山背斜以煤、铁、石灰石、石英砂岩为主;老厂坪背斜以铝、锌、铜及稀散元素镉、银、锗为主。煤、天然气、铅、锌为优势矿种,石灰石、石英砂岩、硫铁矿、白云石等为潜在优势矿种。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铁、铜、砂金、镉、锗、银8种,矿床分布26处。铅、锌矿石储量为167.6万吨,远景储量317万吨,矿床6处,分布在龙潭乡境。铁矿有矿床13处,分布在石柱向斜东西两翼的临溪、河嘴、王家、渔池、王场、六塘、冷水等乡镇,铁矿类型有威远式、长寿式、綦江式3种,远景总储量3300万吨。铜矿床6处,分布在石柱向斜两翼和老厂坪背斜北西、西南的栗新乡(今沙子镇)牛池子、腾家屋基和龙潭乡木坪中台子、万宝、小尾洞等地。砂金有西沱镇竹景村公龙组上湾砂金矿点1处,堆积物厚8米~41米,主要赋集在河漫滩地砂砾石层中。非金属矿产有矿床33处,矿种有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硫铁矿、磷、含钾岩石、萤石、重晶石、盐卤水、陶瓷黏土、高岭土、泥(页)岩12种。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方斗山背斜和七曜山背斜两翼的渔池、万朝、六塘、西沱、大歇等乡镇,矿床7处,总厚度533米,可供利用矿石200亿吨。
工业生产:全县共有工业企业850余家,其中产值2000万元的有4家,产值上1000万元的有10家。销售上5000万元的有3家,销售上2000万元的有9家,利税上百万元的有13家。多年来,全县始终坚持改革、管理、挖潜、创新、扶优扶强的方针,努力调整工业结构。强化营销措施,拓展市场空间,特别是近几年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以来,工业经济得以呈快速、高效的恢复性发展。至2002年来,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销售收入达到9.1亿元,实现利润4700万元,入库税金达到3500万元,新产品产值达到2078万元。全县三大产业的比例为:31.2:31.0:37.8,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的28%。
旅游资源:石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出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大风堡、土家乐园毕兹卡绿宫、高原明珠黄水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天然画廊油草河等景区(点)和喀斯特地貌大观园千野草场、明清古镇西沱云梯街、千年古刹银杏堂、秦良玉古战场遗址万寿寨、全国最大的龙河岩棺群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土家族人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饮咂酒吸出了“五龙棒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的气势,西兰卡普(土家织绵)织出了“五谷丰登”、“福绿寿喜”……这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开放的土地。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建设的大好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形成了“一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一场”(千野草场)、“一街”(西沱土家风情街)、“一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总体发展布局,充分利用新三峡环湖游给我县旅游业带来的良好机遇,营造大环境、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把石柱建设成为三峡库区融休闲观光,民俗欣赏和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民族、生态旅游大县。
绿色生态,堆碧砌玉。“走石柱,不问路,公路两旁柏杨树”。走进石柱,满目苍翠,置身其中,如履画中,良好的生态蕴育了一方净土,巧夺天工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密布县境。石柱是闻名的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县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林业用地19918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4%,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均位居全市前列,是重庆市七大森林资源大县之一。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182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9种、昆虫1053种,其中,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7种、Ⅱ级保护植物46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37种,还是我国水杉的原生地之一和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我国唯一的荷叶铁线蕨的原生栖息地,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全县绿色天然森林食品资源丰富,如莼菜、竹笋、银杏、板栗、香菇、蜂蜜、猕猴桃、蕨苔、蕨粉、葱木、豆腐柴及野生蘑菇等特色森林食品资源,年产量达1万余吨。
土家风情,神秘独特。土家族人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3000多平方公里的石柱是一块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的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即诞生于石柱,由四川昊天影视有限公司在我县拍摄的反映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电影《太阳出来喜洋洋》,已成功投放市场,较好的宣传了我县旅游及经济社会情况;咂酒是土家人的佳酿,石达开曾诗赞之“五龙棒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土家织绵演绎了“五谷丰登”、“福禄寿喜”,土家吊脚楼、土家摆手舞、哭嫁、盘歌、薅草锣鼓、摆手舞……都是土家族人千百年来的真实生活写照。这片三峡库区美丽、神奇、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您领略土家民俗风情的绝佳之地。
历史文化,厚重渊远。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乃石柱建县之始,历史渊远,人杰地灵。郭沫若先生曾诗赞“石柱擎天一女豪”的秦良玉就是杰出的代表,她一生三次勤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秦良玉陵园-三教寺,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遗迹-古战场万寿寨都是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万寿寨是人们领略古战场磅礴气势,想象古战场猎猎雄风,引发思古之悠情的旅游圣地,电视连续剧《秦良玉》已被市委宣传部列入全市“五个一”重点文化项目,正在进一步打造剧本和做好相关拍摄准备工作;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的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明清古镇西沱,因其建筑垂直于长江布局,和长江沿岸其它市镇建设别具一格而闻名海内外,被考古学家和建筑学家称为“万里长江第一街”;川东名刹银杏堂位于河嘴乡盘龙山,占地8200平方米,因有两棵大银杏树得名,果聪、大舟、广渊等高僧先后在此修行,佛法大振,香火繁盛,成为川东各地寺僧安禅传戒的十方丛林。银杏堂依山面水,形如龙头,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塔院、钟楼、鼓楼、正殿、法堂、方丈及斋堂、禅房、客房、香积厨等建筑保存完好,金碧辉煌。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