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台中城区高清地图 ===
=== 台中县资讯概况 ===
旅游景点:八仙山森林游乐区:八仙山海拔2366公尺,为雪山山脉白姑山系,由于山中林木资源丰富,与太平山、阿里山并列台湾三大林场,并曾入选台湾八景。翠绿苍劲的林木是此地最大观光资源,清莹碧绿的十文溪、佳保溪贯穿园区,为园区增添了几许山高水长的灵气。园区规划有三条森林浴步道,以八仙山庄停车场为起点,一条穿越林间小路通至佳宝台,这里为一河阶地形。循线造访台湾八景入选纪念碑、神社遗址、静海寺,昔日繁华依稀可见。沿途还有一大片幽深的竹林、肖楠巨木,八仙山的登山口也位于此。山顶的展望非常好,但来回约需8小时,游客需事先衡量时间及体力。另两条则循溪而行,为清爽的亲水步道。佳保溪与十文溪被列为台湾两大名泉,水质略呈青色,清澈无比,上行的一条可一路前抵两溪合流点,下行的一条则通往水坝区,溪水从水坝落下,形成一道宽幕,虽非天然形成,却比许多瀑布壮观。八仙山是极佳的赏鸟点,区内的鸟类约有60种。
雪山:雪山山脉位于台湾中、北部,中央山脉的西侧,涵盖新竹、台中、苗栗、宜兰、桃园及台北诸县,其中最高峰雪山位于台中县和平乡及苗栗县泰安乡的交界处,海拔3886公尺,为台湾第二高峰。雪山具备完整的山岳生态及亚热带罕有的冰河遗迹,冬季积雪深厚、景观丰富多样,更有绝佳的山顶展望,素为山友们所热衷,一年四季,造访的登山客络绎不绝。攀登雪山,多由距武陵农场本部约3.5公里处的警察队管制哨后方起登,一般多安排三天行程,首日抵七卡山庄,翌日经东峰至三六九山庄,第三天轻装攻顶,时间充裕的话,还可顺道造访台湾最高的湖泊——翠池。从登山口到七卡,景观由农场渐为阔叶林取代;登上东峰后,视野渐入佳境,远眺三六九山庄依卧在青草地中,品田山断崖峥嵘,桃山山容清丽,一峻一秀撑起北边棱线。白枯林位在三六九山庄后方,为火灾后的冷杉林,如此枯而不倒屹立数十年,别具萧瑟之美,尤其深秋林下的峦大花楸叶片转红,更是雪山的一绝。不久进入黑森林,黑森林里冷杉笔挺,名副其实的不见天日,冬季积雪深厚,即使大热天里,都仍透着丝丝寒意。出黑森林后,眼前一片开阔的地形,便是著名的雪山圈谷。雪山圈谷亦称冰斗,为冰河侵蚀的地形,呈完满的U型凹槽,与一般溪谷V字型的样貌大不相同。如今冰河虽退,但圈谷区却仍保有高山寒原的植被,除了蜷曲的玉山圆柏以及各种杜鹃外,尽是高山草花的天下。由圈谷上眺,主峰与北棱角犄角相望的态势分外清楚,预示着登顶亦不远矣!雪山顶是一座绝佳的展望台,眼下圣棱、四秀、西棱、东棱、雪剑等数条巨脉,均由此辐射伸展;隔着南湖、合欢、奇莱等中央山脉群峰,玉山更在远处遥相呼应。若体力充沛,还可一访台湾最高的湖泊——翠池;池畔有片玉山圆柏纯林,这里的圆柏因处在避风处,故而高大通直。
雪霸公园:雪霸公园成立于1981年7月1日,北以边古严山至乐山(鹿场大山)间之棱线为界,东界为大甲溪上游,西以北坑山至小雪山的天然棱线为主,南以宇罗尾山、大甲溪中游为界,地处新竹、苗栗、台中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76850公顷,是岛内第5座公园。台湾位居两大板块交接之处,造出运动从未停歇,雪山山脉也因此诞生。公园即位居地质学上称为“雪山地垒”的核心区,并以台湾第二高峰——雪山,世纪奇峰——大霸尖山共同命名,而除雪霸外,尚有武陵四秀(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业山)、志佳阳大山、佳阳山、大剑山、剑山、大雪山……等51座超过3000公尺的山峰,更有19座名列百岳之中,为一典型的高山型公园,圈谷、高山湖泊、峡谷、河阶地、河川等地形兼具,是研究造山运动地质教室。本区气候跨越了暖温带、冷温带、亚寒带,形成复杂多样的植被,从高海拔的寒带岩原、针叶林至中低海拔的混合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显示出丰富的物种歧异度,全区植物种类在1100种以上,包含了315种特有植物及61种稀有植物,其中台湾檫树、棣慕华凤仙花、黄花凤仙花、南湖大山柳叶菜等,均为珍贵的稀有植物。整体植物系方面,以高海拔植被景观最具特色。以雪山为核心的“雪山地垒”山体庞大,高度普遍在3000公尺以上,又兼具岩峰、断崖、冰斗、复塌地等复杂地形,因此保留了相当完整的高地生态,许多冰河时代的遗子物种,均在雪山地区保留下来,而且维持着相当大的数量,如本区有全台最大的高雄柳聚落,亦有最壮观的冷杉纯林(雪山黑森林)、玉山圆柏纯林(翠池)及高山草原(大雪山区)。其中樱花钩吻鲑为本区所独有,由于生态特殊、数量稀少,因而被视为“国宝鱼”,而台湾黑熊、石虎、帝雉、蓝腹鹇、台湾山椒鱼及宽尾凤蝶等,均为珍贵稀有的保育类动物。大山之间,是泰雅族及赛夏族游猎、世居之地;两族均有发祥于大霸尖山的传说,而园区周围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区河谷,至今仍为其生活的舞台,许多古道均为昔日的猎径、婚嫁联系道,地底下也埋藏着早年先民的生活轨迹。生态保护区为公园的主体,计有“佳仁山”、“雪山·大霸尖山”、“大剑山·佳阳山”、“台湾檫树”及“樱花钩吻鲑”五处,涵盖雪霸大部分的地区,大雪山、中雪山一带则因特殊的地形、地质景观,而被列为特别景观区。至于游憩区,则分别设在台中县的武陵以及新竹县的观雾。登山是雪霸最热门的旅游活动,但入山证须事前规划办妥,方可尽兴成行。大霸尖山、雪山、武陵四秀为最热门的登山路线;大霸至雪山间的“圣棱线”,是一段险峰横阻、断崖处处的艰辛路程,向被岳界崇为高难度的挑战,沿途地质景观险恶多变,也最震撼人心。
武陵游憩区:四秀屏障在北、七家湾溪贯穿其间,使武陵充满了山水灵动之美。区内的游憩资源以退辅会的武陵农场,以及一条长度4.48公里、林相纷呈的森林浴步道为主;不论观山、观水、赏花、赏鸟,四时景色皆鲜活动人。本区因为“国宝”鱼——樱花钩吻鲑的最后栖息地,故而生态地位特殊。
观雾游憩区:观雾游憩区位于公园西北隅,以林务局观雾森林游乐区为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为大霸尖山至雪山间之圣棱线,而本区自然成为亲近大霸尖山的最佳入口。园区内拥有多种珍贵稀有的动植物,如台湾檫树、宽尾凤蝶、棣慕华凤仙花等,皆为列名的保育类动物。区内共有桧山神木步道、观雾瀑布步道、榛山步道、乐山林道、大鹿林道东线等5条游憩路线,步道上皆设有自导式解说设施,介绍园区内的鸟类、植物、地景等自然资源;其中,桧山神木每一株皆已千年以上,为台湾难得一见的红桧神木林。
民俗风情:泰雅族文面习俗:在台湾人类学研究上,“泰雅族”一词,乃指盘据在埔里以北、广大雪山山脉与中央山脉山区的原住民族。这些部族不但语言差异大、对自身称谓不同,甚至过去常常互相敌对征伐,然而不少学者仍将他们视为同一族群,相当程度的依据,便是其共有的“文面”习俗。在台湾高山九族中,除了与泰雅族相邻的赛夏族可能因受其影响,而略有文面风俗外,其余各族均无此文化特征,因此文面被认为是泰雅族最重要的族群识别标志。泰雅族人婚前必须文面的习俗,据说就是传自涂脸的遗风。文面一事,在泰雅传统中有着成年礼的意味,也是生命荣耀的象征。泰雅族素以男性骁悍、女性善织闻名,文面习俗正与这两大特质攸关。泰雅少年需经过馘首的洗礼,证明其勇敢强壮后,才能在下巴处刺上“颐纹”;而泰雅少女则要学会织布技巧,且在保有处女之身的情况下,才能在嘴耳之间刺上“颊纹”。经过完整文面的泰雅族男女方有资格婚嫁,生时受到族人的认可、敬重,死后则可顺利通过“彩虹桥”,到达祖灵承诺的安息之乡。尽管文面过程中必须忍受针刺血肉的痛楚,甚至冒着伤口感染的危险,然泰雅族人均视之为成年的考验,勇于承担。泰雅族人相信,一个人若是德行有亏,会遭到文面失败的惩罚,终生以丑恶面目示人,因此在替人文面之前,文面师一定再三告诫。文面曾是泰雅族的光荣印记,政府虽未明禁文面,但在社会变迁与异族人异样眼光的逼视下,这项行之千年的习俗终于划上句点。“文面”也即将在台湾化为消逝的传说。
泰雅族传统编织:泰雅族向以编织精巧见长,其织品花色繁复、质感柔韧,民族风格显著,正如同木舟之于雅美人(达悟族),雕刻、琉璃珠之于排湾、鲁凯,为该族的代表性工艺。所不同的是,大部分工艺均为男性制作,织布却是地道的女性个人手工;在经纬线条的铺陈交错中,独到的细腻隐隐浮现,象征着泰雅妇女坚韧又巧慧的心思。泰雅编织的技巧随着传统文化式微而一度没落,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妇女重燃织布热情,就连年轻女子也勤于学习,使这项祖先的技艺得以传续发扬。若干编织工作者更将其工作室开放参观,俨然成为外界了解泰雅文化的一扇窗;而制作精美的布匹,也常为收藏家所青睐,成为深具价值的艺术品。传统的泰雅织布以苎麻为线材,将麻茎内的纤维刮出后,经过煮沸、阴干、露湿,使之成为又柔又白的麻丝,再捻纺成线。泰雅族传统使用的红、黑、蓝、褐等色泽,均经由植矿物手染而成,通常采用米白或红色为底色,再以不同色线几何穿插,变化出精巧又繁缛的花纹。泰雅族的编织图案因不同族群而有差异,例如花莲太鲁阁的赛德克亚族喜以白布为底,织上连续的菱形小纹,乌来一带的赛考列克族群偏爱红、黑、蓝色,图案以横向纹路为主。这些纹线皆具特殊意义,或代表着族人迁徒路线,或述说着家族历史,其中最普遍出现的图案,便是象征祖灵眼睛的菱形纹。和平地人接触后,泰雅族人也将棉纱或毛线运纳入其织布,作法是将染过色的毛、棉线料配置在纬线上,运用“夹织”手法挑出立体花纹,使布匹更具有层次感。织好的布幅再依需要稍加缝制,即成为背心、披肩、绑腿、腰裙等衣饰,较隆重的,还会再串上贝珠,只是这样的技法现已失传。传统的泰雅织女习惯使用“水平背带织布机”(俗称坐机),织布时,妇女坐在地板上,以背带环住腰身、双脚蹬住机身取得固定,完全以人力操作,将图案按部就班交织在布面上;使力的均匀与否,也决定着布料是否质感均匀、充满张力。高超的织布能力,是泰雅女子娴于家计的表征。传统上,习得初步织布技巧且坚守贞操的泰雅少女,始可在脸上刺墨,具备婚嫁资格,死后才能通过彩虹桥,进入祖灵应许的安息地。如果织艺卓越,甚至进一步开发新的图案、技法,她便会在部落中获得特殊的敬重,泰雅族的织艺也在这样的气氛下,代代精进。近几十年,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的服饰只有在祭典、嫁娶或表演等特殊场合才得看到,泰雅族的编织工艺也面临式微。晚近原住民文化热潮兴起,随着族群意识的觉醒,传统工艺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些现代的织品多以“高机”替代坐机,线料也多半选购现成的尼龙、棉线。好处是效率增高、布宽加大,色彩也更多样了,然而编织工作者也体会到,没有了传统坐机“人机一体”的互动感。编织出来的布匹缺乏生命力;化学染剂染出的色线过于刺眼,也无从表现泰雅族质朴的民族原色。因此,要织出真正的泰雅织布,仍要回归传统方法,学习手工织布,甚至进一步辟地种麻、制线染色。回归传统并不代表一味复制传统图案,而是深刻地咀嚼前人的精髓,进而在样式上有所突破。
风情小镇:清水,位居台中县海线中点,东屏鳌峰山,西临古称五汊港的台中港,原为平埔族牛马社所在地,旧名“牛马头”,清朝以后陆续有汉人至此拓垦,后因街东埤子口涌出清泉,而于1920年改名清水。商业鼎盛的清水镇,自古即以浓郁的文风闻名。清道光年间,蔡鸿元等士绅创设鳌峰书院,日据时期的清水镇更是民主抗日的圣地,而生于秀水里的民间传奇人物——廖添丁,其行侠仗义,与日警对抗的侠义行为,更深印人心。循着大街路周遭的清水街、董公街、镇南街、文昌街等,仍可寻到地政事务所、自来水厂、水利会、清水小学……等历史建物;蜿蜒的巷弄、古老的建筑,成了领略清水风情最佳途径。昔日以米粮生意致富的黄家,为三块厝富商,其于1927年建造的华宅,融合中西建筑美学:前栋为西式洋楼,圆拱形回廊,上雕精细的桃子、花鸟等图案;后栋则为传统合院建筑,华丽大气,电影“悲情城市”、电视居“第一世家”,均曾以此为拍摄场景。黄厝目前并不对外开放。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