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武宁城区高清地图 ===
=== 武宁县资讯概况 ===
历史人物:汉:邓通字子渊,豫章西平人。官冯翊太守。刘陵豫章艾人,和帝时(公元90年前后)为长沙安城长。
唐:张宁字叔康,原洛阳人,登进士,德宗建中间(公元780年前后)升国子祭酒。慕柳浑之风,来武宁。今武宁张氏,皆宁后也。勺,张王召字大伦,祭酒张宁之子。宪宗元和间(公元810年前后)进士。任上谷太守。
五代:卢俦字世美,原范阳人,南唐李氏时正议大夫知制诰后部侍郎,封尚书。出为守边将,屯武宁南岸。南唐亡,遂家于武宁,今武宁卢氏悉俦后裔。殁后,遂葬于石境哨前。他在墓在哨前村以东约300米处,墓地为长方形,是一块前氏后高的坡地,坟茔如磨,故当地人也叫“磨子坟”。墓表在“文革”中被毁,墓室保存完好。该墓被列县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叶顾言上南乡廉村人。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与邑人肖本、余规同登王尧臣榜进士。累官朝奉大夫。冷洙升仁乡人,宋宣和甲辰(公元1124年)进士,授潭州司户,迁武安军节度掌书记。
元:周天骥应合子,举神童,授太和主簿,转徐州参军,吉饶梧三路总管加两浙都督,江西宣抚使,赠江西省右丞,追封豫章郡公。
明:聂以大字克俊,升仁乡人。中洪武甲子(公元1384年)举人。乙丑(公元1385年)廷对,擢高第,官户科给事中,迁监察御史。陈耕字莘五,坊市人。由大学生授南京兵马司副指挥使,改宜兴县丞。盛文郁字东民,先世江南归德人。你添祥,元朝进士,官浙江都御史,娶钱塘王氏为妻,后入钱塘籍,文郁生于延礻右三年(公元1316年),及长,以文学登进士第。明洪武二年,奉母携眷出任武宁知县。卢孔秀下南乡球场人。授直殿侍卫骠骑将军。方孟缙字朝仪,号雁里,北乡塔溪人。中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潘儯号南吾,北乡南皋人。嘉靖乙未(公元1535年)进士,初授建宁知县,改苏州府教授,寻通判开封。
清:张元会字贞,安乐黄陂人。顺治辛卯(公元1652年)举人,授汤溪知县。吕昌言瓜源人,康熙甲午(公元1714年)由太学应城亲王取与修饮定《古今图书集成》,又调武英殿修《骈字汇编》。徐月吉字元功,号太庵,安乐小港人。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授明威将军。卢浙字让澜,号容庵,长乐乡人。乾隆戊申(公元1788年)举人,嘉庆已未(公元1799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至太仆寺卿,中间巡视济宁漕务。张大鹏升仁乡人。嘉庆壬戌(公元1802年)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授大门上二等侍卫。历署湖北抚标中军,德安营参将,补湖南永州镇右营游击,驻札道州。累官湖南岳州城守营参将,源州协副将,广东潮州总兵。
中华民国:李国珍字硕远,罗溪人,清末举人。日本早稻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民国2年(公元1913年)当选众议院议员,并被推为宪法起草委员。历任政事堂参议,国务院参议,署教育次长,旋调农商次长,兼任专科学校成绩审查会会长。民国6年(公元1917年)改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张相又名待注,字达东,号境微,石门楼人。生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七月。日本明治大学法律本科,获法学士位。外交部任佥事,朝鲜元山领事馆主事,朝鲜新义洲副领事,领事,暹逻总领事,外交部亚洲司主管职务。冷如伯字耿光,横路小港人。民国初,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建筑系。民国17年(公元1928年)任南昌市政府工务局长,对南昌市区建筑拟订章程规划,负责中山路、沿江路、胜利路、环湖路等设计施工。熊漱冰又名辟周,横跨珍珠坪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毕业于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江西省地政局长。杨赫坤字苏更,罗溪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民国18年(公元1929年)任北京水利主事,民国21年(公元1932年)任南京中央政府宪法草案委员会秘书,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任青岛市政府专员,民国28年(公元1939年)任广东陈铭枢、李济琛军队主任秘书,民国31年(公元1942年)任陕西冯玉祥部主任秘书,民国34年(公元1945年)任李烈钧秘书。熊仁荣大桥双溪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民国时期曾任师长、军长。抗日后期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柯建安大桥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曾任江西省警备司令、江西省军官编练处少将处长、军统江西站站长等职。刘景武大桥下洞口人。民国17年(公元1928年)任军政部军务司上校科长,抗战时期任南浔师管区少将司令。邓建中字兴华,县城人,民国初留学苏联学空军,为我国第一名夜航飞行驾驶员,曾任冯玉祥部西北军北平航空司令部司令,后调回江西为中将司令。盛逢尧字克私,甫田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民国10年(公元1921年)云南昆明讲武堂第十五期毕业。任团长、旅长、师长,民国37年(公元1948年),起用为十六绥靖公署少军参谋,随即被任命为第十七纵队司令,组织6642部队,军长。熊肇勋横路丰良人,是我县北伐时期的著名烈士。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民国13年(公元1926年),与王汝琢一道,被组织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任该军第九师第三十六团团长。部队到达江西高安灰埠时,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开战,熊身先士卒,率领部门冲入敌阵,夺获土炮数门,不幸牺牲,年仅二十六岁。李屏仁我县杨州乡人,1908年生。1929年入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工兵队学习,后被编入国民党部队第二十六路军。参加红军后,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6年夏,李调升为红五军团参谋长。10月在永昌战斗中身负重伤。1937年3月,西路军在石窝战斗中失利,被困在祁连山上,因粮尽药绝,李屏仁伤口严重溃烂,不幸以身殉职,遗体由战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副政委)谢良用雪掩埋在祁连山上。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朱美厚东坪粟子坪人,1905年生,1925年春,由邓尚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武宁支部创始人之一,在大革命时期,任中央武宁支部第三书记。1927年8月14日被捕,经多次酷刑审讯,坚贞不屈,大义凛然。8月28日,英勇就义,年仅二十三岁。
李烈钧将军生平事迹简介:李烈钧,字协和,号侠黄,清光绪八年正月初六(公元1882年2月23日)生于江西武宁罗溪坪源村。幼年随父母读书习武,尤尤喜书法,稍长,广交游、豪放不羁,曾与地方青年联合各界抗议官府催缴历年农村因灾无力交纳之赋税,爆发“打王官事件”。1902年,考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由北京选送至日本,先入士官生预备科振武学堂,毕业实习期满后进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学成回国任江西混成协管带,因在新军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被发觉后离赣赴沪。1909年春至昆明,就任云南讲武堂教官、陆军小学堂、总办兼督练公署后备处提高等职。在云南期间,在学堂和军队中宣传反清,加强同盟会员之间联络,为以后的云南起义新政了基础。1911年秋,奉派去天津参观清军秋操。武昌起义,李抵北京后接电南下,至九江被举为九江军政府总参谋长,曾说服清廷海军来归,被任命为海陆军总司令。1911年11月,李烈钧应安徽同盟会之请,率军赴皖光复安庆,被推为安徽都督。时清兵围攻武昌,黎元洪一日五次急电李烈钧赶武昌救援,黎任李为苏、皖、粤、鄂、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兼中央军总司令,与各军构成犄角之势,严密防守,武昌转危为安。1912年3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任命李烈钧为江西都督。主赣期间,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改革,整编新军,刷新吏治,开办银行,整顿税收,肃清匪患,兴修水利,修筑河堤,解决民困,在南方诸省中,政绩卓著。同年10月,李电请孙中山来赣视察,共商反袁大计,遭袁世凯嫉忌。双因李严拒袁的巨款和晋勋引诱,袁恼羞成怒,于1913年6月捍然下令免去李烈钧江西都督职务。李烈钧去职后赴上海,与孙中山、黄兴等筹商反袁事宜,会议公推他为讨袁总司令,回赣后起后湖口,初战获胜。后因袁派重兵压境,各省援军无望,孤军作战,湖口失守后退守南昌,又西撤至长沙,史称“二次革命”的湖口起义宣告失败。李被迫出国赴日本,创办“浩然军事学社”和“法政学校”,为革命培育人才。1915年12月,李烈钧自南洋归国抵达云南昆明,与唐继尧、蔡锷等组织建护国军,任第二军总司令,起兵讨袁,史称“云南起义”。1917年7月和1921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两次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和被选为非常大总统,均任李烈钧为参谋总长。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集合粤、滇、黔、赣各军进行北伐,李“三炮定韶关”,率赣军攻入江西,前锋抵达吉安。旋因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孙中山急电李回师平乱,行军途中被阻转赴上海。1923年1月陈败后,孙中山返粤再建大元帅府,李继任参谋总长。自后再未掌握与重组军队,但辅佐孙中山从事军事上的策划和指挥工作。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烈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拥护孙中山倡导的元帅职务。同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会晤张作霖。1928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李参与主办丧事。1926年11月,北伐军进入江西,攻占南昌,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宁汉分裂后,武汉政府任命朱培德为江西省主席,李被迫于1927年4月去职赴南京,任南京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独镇南京,击退孙传芳进攻,取得“龙潭之役”胜绩,奠定国民政府在江南的地位。1928年10月,北伐完成,国民政府改组,李烈钧受国民党内部派别之争祸害,仅挂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头衔,未再担任实职。“九·一八”事变以及“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烈钧奔走各方,呼吁团结抗日,共御外侮。在武汉曾与周恩来会晤,交谈甚为融洽。后辗转抵达重庆,于1946年2月20日病逝,终年64岁。李烈钧以挥军善战著称,文武兼备尤擅书法,庐山、厦门、青龙洞等地留有石刻。著作有《自传》、《出巡记》、《孙大元帅勘乱记》、《言论集》等,诗作多已散失,其代表作如1933年之《至南京》:“满眼烟云罩四空,熙来攘往各西东,何如直北驱强寇,策马阴山大雪中。”,后人称道李烈钧将军说:“其为人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历史沿革:武宁正式建县始于唐长安(公元704年),建县前,曾为艾、海昏、建昌、西安等县属地,分并析合,较为频仍。武宁在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为艾侯领地,艾曾先后为吴、越、楚的属地。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在淮南设九江郡,管辖范围达到江西地区。艾属九江郡。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秦灭,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封黔布为淮南王,艾属淮南。汉高组六年(公元前201年)以秦郡太大,增加郡治,在江西境内设豫章郡,艾属该郡。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由艾辖地分设海昏,同属豫章郡十八县中之二县。艾为今修水、铜鼓,海昏为今永修、安义、奉新、靖安、武宁。海昏城初设奉新,后移今永修县境内,已沉没于鄱阳湖。王莽篡汉,称新莽(公元9年)。艾改为治瀚,海昏改为宜生。汉光武帝复国(公元25年)仍复原名。汉和帝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从海昏分设建昌。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国鼎立,江西属吴。增设郡县,从海昏、建昌划出另立西安县,县治在高城乡之西安里(即今石渡新峰)。豫章郡辖县十六,艾、海昏、建昌、西安为其中四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安改名豫宁。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于豫宁县立豫宁郡,辖县五:艾、永修、建昌、新吴(即今奉新)、豫宁。隋统一全国后,行政区划又有大的改变。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下令并省郡县,撤消豫宁郡,将永修、豫宁、新吴、艾四县合并为建昌县,属洪州总管府。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洪州改为豫章郡,建昌属之。唐代继承隋的制度,同时有新的发展。唐初,全国划十道,江西地区属江南道。后划为十五道,江西分为东西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管辖八州三十七县,建昌属之。武后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分建昌设武宁县,县城仍在西安里,武宁县名自此始。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改武宁复为豫宁,县城由西安里迁新县(今石渡新华)。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县城由新县迁玉枕山前(即老县城古艾镇)。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代宗讳(代宗名李豫),豫宁复名武宁。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分武宁八乡(高、崇、奉、武、仁、西、安、太)设分宁县(即今修水、铜鼓县),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武宁县南朱家山以南至铁门槛一部分划出,与建昌、奉新两县各划出之地设靖安县,均属江南西路管辖。宋代(公元960—1279年),江西地区的州县分别属于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管辖,县的设置基本稳定。武宁属洪州,洪州属江南西路管辖。元代实行行省制,江西称“江西行中书省”,省下属为“路”,武宁原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隆兴改为龙兴。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武宁置宁州,侠武宁、分宁两县。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分宁改称宁州,武宁属龙兴路。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废行中书省,初改“江西都卫”,后改“指挥使司”。洪武九年(1376年)称“布政使司”,改路为府。龙兴路初为洪都府,后为南昌府,武宁属南昌府管辖。清代(公元1644—1911年)承袭明代建制,后改布政使司为省,武宁仍属南昌府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公元1911年),废府,武宁直属江西省都督府。民国3年(公元1914年),江西省设巡按使,下设四道,武宁属巡阳道,道尹公署设九江。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国民革命军克复江西,废道,武宁直属省辖。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江西一度设区、县党政军委员会,区委驻修水,武宁属之。不久,划全省为十三行政区,区设行政长官,武宁属第二行政区(辖县六:武宁、永修、靖安、奉新、修水、铜鼓),行政长官驻武宁。民国24年(公元1935年)4月24日,缩改全省八行政区,区设行政督察专员,武宁属第一行政区(辖县十:武宁、永修、靖安、奉新、修水、铜鼓、安义、南昌、进贤、新建),行政督察员驻武宁。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复设湘鄂赣边区特别区政治局四处,其中九宫山区于6月1日成立,局长驻武宁,翌年6月1日撤销。民国28年(公元1939年)3月,江西省会南昌沦陷,赣北各县为日军盘踞,全省划为十一行政区,武宁属第一行政区(辖县三:武宁、修水、铜鼓),专署驻铜鼓。民国31年(公元1942年)8月,全省改划为九个行政区,武宁属第九行政区(辖县九:武宁、瑞昌、九江、德安、星子、永修、靖安、奉新、安义),专署驻武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949年10月1日),武宁设武宁县人民政府,属九江专区。公元1955年3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公元1968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公元1981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