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新宁城区高清地图 ===
=== 新宁县资讯概况 ===
行政区划:XinningXian,430528,422700,县人民政府驻金石镇解放街115号,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宁县辖8个镇、8个乡、2个民族乡:金石镇、一渡水镇、水庙镇、白沙镇、回龙镇、崀山镇、高桥镇、黄龙镇、万塘乡、飞仙桥乡、马头桥乡、丰田乡、安山乡、巡田乡、麻林瑶族乡、黄金瑶族乡、清江桥乡、靖位乡。金石镇辖:锦秀、刘家井、白公渡、凝秀、春风、观瀑桥6个社区居委会;大河冲、莲村、松风亭、古田、李家塘、田中、金石、梽木山、观瀑、中长、金云、田富、祥元、焦家垅、培子园、江口桥、飞虎、藕塘、石安、柳山、下马石、曾家桥、金子岭、扶夷、渡潭、水头、永济、大兴、双源、杨柳田、水槽源、坪头山、独石、大云、永安、宏华山36个村水庙镇辖:水庙居委会;双阳、关田、新桥、新中、水庙、湾子头、枧杆山、蒋木、石螺、石门、火星、石云、双桥、大坪、白羊、高坪、伞家冲、江坪、上兴、中山塘、下山塘21个村委会崀山镇辖:窑市居委会;窑市、茶亭、水溪、盆溪、田心、六坪、黄背、里溪、肖市、船形、七星桥、东岭、分水、九龙、水源、金坪、崀笏、崀山、联合、石田、大红、双江、坪地、连山、茶山、深冲、高田27个村委会白沙镇辖:白沙居委会;枫木、云里、罗干、石湾、邓银、石鹅、禾叶、白沙、黄家塘、永兴、马江、云头岭、西冲、三渡、山石、新渡、月汉、温头、排门、新田、全田、芦冲、杨溪、新民24个村委会。黄龙镇辖:黄龙居委会;黄龙、尹家、龙羊坪、朱园冲、石泥、沉水、满竹、羊坪、三星、官塘、合胜、新开田、横铺、四川合、栗山、塘边、刘家湾、茶亭、半边山、天台、白茅江、芭蕉坪、跳石、粗石、肖家岭、井水龙26个村委会高桥镇辖:双桥居委会;高桥、月塘、大富、大竹、井屏、涂江、三井、横板、金蚕、栗叶、东湾、千秋、双江、水托、龟坪、长坪、长黄、庄姜、烟村、柏叶、清水、司机、岩底、石脚、官塘、中房、老渡、小富、甘家29个村委会回龙镇辖:回龙第一、第二、第三3个居委会;新塘、俄口、双狮、横板桥、石角塘、宝塔、回龙、高枧、庄上、洪桥、兴隆、双淮、河边、大埠、大冲、盐田、河西、连山、笃庆、阳家、白石、黄鲇、低坪、青山、桃李、高阳、峦山、花亭、尤溪、长冲、岔江、金龙、板桥、昂家、军田、茅坪、筒篙、周家岭、南庙、杨桥、龙口、塘尾头、石泥、岩塘、小水、杨田、天宁、增福、井山、黄家、井木、村田、增桥、小棚、官桥55个村委会一渡水镇辖:翠峰居委会;一渡水、金塘、杨栗、回水湾、光安、大兴、长庭、大坪、舒家、安阳、连花、双塘、拱桥、范家、三渡水、农溪、西村坊、大阳、向阳、石楼、桂香、五星、公安、对江、赤竹、古羊、严塘、黄山、潘家、杨龙、白竹、石桥、板石、光荣、高桥35个村委会黄金瑶族乡辖:黄金、百宝、金沙、农科、黄茶、大龙、栗田、岩山、菜沙、三合、杉坪、细桥、二联、圳水、九龙15个村委会麻林瑶族乡辖:麻林、水尾、上林、沉利、界富、五盘、山水、大圳、大坝、高竹、黄沙、金桥、上阳、八角、竹里15个村委会飞仙桥乡辖:飞仙桥、隘头、杨柳、夏家、黄河、梅塘、龙潭、金木、金童、匡家桥、长胜、五福庙、白仓头、双罗、大飘、东门头、罗源、戴家、岩口19个村委会万塘乡辖:万塘、双石、杨南、朱家坪、双龙、赤竹、三关、高峰、白莲江、大湾、方竹、白马田、赤塔、茶田、蒋家铺、花园、义兴桥、杉树坪、双亭、罗洪、桐木冲、金西、袭甲冲、高坪铺、虾塘、横桥26个村委会清江桥乡辖:清江居委会;清江、堡口、新石、玉石、楠木、落岔、塘背、黄园、木桥、水口、茶山、桂石、桃花、冻江、田家、五里、范家、清泉、红星、新皂、赤木、湘塘、代田、连河、天京25个村委会安山乡辖:安山、新铺、石桥、金洞、岩铺、花桥、车头、合兴、滩底、檀木、矿头、赤泥、露石、都匀、温塘、柘木、鸬鹚、岩口、大桥、赤壁、两合、正田、洪合、大塘、新安25个村委会丰田乡辖:丰田、龙华、上丰、白莲、相山、麻田、马椅、长冲塘、当家、长院、坪丰、堆子田、庄丰、麒麟、大屋、新江、长凤、茶坪、马塘、旺坪、吉山、永福、龟山23个村委会马头桥乡辖:马头桥、双江、荷叶、柏木、炉山、双桥、坪山、红旗、石洞、石洋、金盆、槐花、茅坪、金禾、金星、金鸣、金塘、架冲、跃进、光塘、塔光、连花、楼台、新塘、戴家、绍洲、禾田、红星、游马、界址、八仙、大井、铁炉、东塘、塘湾、梽木、燎原、洞头、新隆、狮子、九龙、田心、六合、金凤、土桥、光煌、沙田、光美、光彩、石门、星火、黄泥52个村委会巡田乡辖:巡江、茶元、腊元、桐古、柘田、中星、柳山、龙宫、老屋、石井、石山、西蒋、花田、甘井、长铺、桂山、大和17个村委会靖位乡辖:源水、笑岩、石塘、靖位、烟山、潮水、永兴7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新宁县自西汉建立夫彝侯国起,四易县名:夫彝汉夫彝侯国、夫彝县名。为何称夫彝:《新宁县乡土志》云:境内金城山上脉有芙蓉岭,因“芙蓉”与“夫彝”古时音近,水以山名,故有夫彝水,国以水名,故有夫彝候国之称。扶县东晋时县名。安帝元兴元年(402),桓温号,为避其父桓彝夫讳,去彝,夫无实义,不可单独为县名,故改称扶县。扶阳南北朝梁代县名。清康熙《新宁县志》云:“邑东金城山其峰似手状,如手之扶阳,曰扶阳也。”又清光绪《新宁县志》云:“因地今其下十余里有扶阳山,又东城外号扶阳乡,皆梁城之佐证。”由此可见,扶阳县是因山而名。新宁宋绍兴年间沿用至今。因绍兴初,杨再兴起事,社会动荡。南宋立新宁县,意即起事平定之后,不可不有新的“安宁”。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县境属楚黔巫中地。秦统一中国后,县地属长沙郡。西汉置昭陵县,地属昭陵管辖,隶长沙国。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三月析昭陵县置,夫彝(亦作夫夷)侯国,县境为夫彝侯国地,隶属零陵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夫彝侯国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立夫彝县,隶属零陵郡。三国昊后主宝鼎元年(226)冬,县属昭陵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昭陵为邵陵,县属邵陵郡。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夫彝县改称扶县,属邵陵郡。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改扶县为扶阳县,隶属邵陵郡。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5)改扶阳为扶彝(亦作扶夷),隶属邵陵郡。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废邵陵郡为邵阳县,扶彝县并入邵阳县,隶属长沙郡。隋炀帝义宁元年(617)建武攸县(治今城步儒林镇),县地属武攸管辖。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武攸为武冈,历梁、唐、晋、汉、周五代至宋初,县地均为武冈地,隶邵州。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置莳竹县(后改绥宁县,治今绥宁县寨市),县地属之。徽宗崇宁五年(1106),绥宁县地分置临冈县(治今通道临口),县地属临冈,隶邵州,次年改隶武冈军。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扶夷旧地建新宁县,属武冈军。“新宁县”县名始于此。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武冈军为武冈路,新宁县属武冈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三月,改武冈路为武冈府,新宁县属武冈府。洪武九年(1376),改武冈府为武冈州,辖新宁县。新宁县随州属宝庆府。清初因明之旧。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县直属宝庆府。中华民国初废宝庆府县直属湘江道。民国11年(1922)撤销道制,县直隶湖南省。民国26年,县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0日新宁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4月更名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管辖。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宁县改属邵阳市。
气候特征:综述:县境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光、热充足,水资源较足,四季分明,垂直分布明显的气候特色。县四季分明。气温小于10℃为冬季;稳定在10~22℃为春季;大于22℃为夏季;22~10℃之间为秋季。四季里冬、夏较长,春、秋稍短。冬季可持续4个月,秋季只有2个月。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四季降雨量与日照时数如下:春季雨水最多,占全年的36.2%,而日照时数只占全年的20%,多阴雨连绵天气;夏季雨量占全年的30.9%,但日照时数占全年的41%,加上气温高,南风大,容易出现夏旱;秋季雨量仅占全年的19.3%旧照时数则占全年的25%,多秋高气爽天气,但也常出现秋旱;冬季雨水量仅占全年的13.7%,同期日照时数只占全年的14%,冬季降水强度小,多阴沉小雨或小雨雪大气。主要生长季节雨量充足,4~6月为雨季,7~9月为旱季。4~6月处于南北气流交汇频繁时期严雨过多,雨水集中,3个月总雨量占全年的42%,当降水强度较大时,可造成局部山洪6月下旬至7月上旬,副热带高气压带开始控制,雨季结束。7~9月气温高、南风大、蒸发强,常出现夏、秋干旱,甚至夏秋连旱。
日照:县境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1465.6小时,可照时数4434.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3%。7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48.4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日照;2月日照时数最少,仅49.8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日照。7~8月日照百分率均在50%以上,寒冬到早春的1~3月日照百分率在20%以下。县内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3.47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或光合有效辐射为573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县热量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气温17.0℃,年较差22.6℃,极端最高气温39.0℃,出现在1988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是-8.8℃,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天数一般不过十几天。县境气温稳定通过5℃的平均初日在2月下旬,平均终日在12月下旬。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3月24日,平均终日为11月20日。多年平均初均初、终间日数有242.3天,累积温度5295.8℃气温稳定通过20℃平均初日为5月18日,平均终日为9月25日,初终间日数为131.7天,累积温度为3401.3℃。
降水:年均降水量1331.1毫米,年降水量最多为1868.3毫米(1961年),最少量为950.0毫米(1963年),年平均变率为11.5%。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总的趋势是西南部多于东北部,山地多于丘陵,南部山区的枫木坪、黄金年降雨量在1500~1700毫米,西北部温塘及东部三渡水年降雨量1100~1200毫来,在沿河两岸丘陵地区,平均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不均,以4~6月降水量居多,平均561.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2%。5月份雨量最多,平均为211.8毫米,最多月雨量为1975年5月,为404.5毫米;12月雨量最少,平均为46.6毫米,最少月雨量为1987年12月,只1.9毫米。县内降雨强度不大,一日最大降雨量132.2毫米,出现在1986年的6月22日。日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日数,仅出现过7天,平均每4~5年出现1次。
湿度与蒸发:县属湿润气候区域,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除7~9月相对湿度稍低于80%,其余各月均在80%以上,尤以冬末到初春的2~3月相对湿度最大,达84%。县年均蒸发量1428.2毫米,比全年降水量1331.1毫米大97.1毫米。1~6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7~10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1~12月基本持平。特别突出的是7~8月,气温高,日照强,南风大,蒸发量均在200毫米以上。
气压和风:县年均气压980百帕。冬季受北方南下的变性冷高压控制,气压较高,气压最高月出现在12月;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压较低,气压最低月出现在7月。县域因不同季节所受气流影响各异,不同季节风向也明显不同。冬季(以元月为代表)、春季(4月为代表)、夏季(7月为代表)、秋季(10月为代表)、及全年风向频率如下。境内冬季盛吹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春季为冬季风向夏季风过渡时期,秋季为夏季风向冬季风过渡时期,风向转换随季节明显不同,属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秋、冬季节风速较小,春、夏季节风速较大,其中7月平均风速达3.3米/秒,风速最大值为1979年4月12日的20米/秒,风向为东北风。由于县境特殊的地形条件,主要河流扶夷江贯穿越城岭山脉,河谷深切,为偏南气流北上提供了通道,狭管作用又加剧了风速。当冬末春季西南倒槽发展影响或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县境时,多西南大风,盛夏由于高温干旱,加之西南气流越山的下沉绝热增温作用,容易酿成火南风天气。多西南大风是县境比较突出的气候特色之一。
云量和地温:县境地处湘西南越城岭北麓,云量较多。上半年每月天空总云量均在8成以上,特别是2~6月,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气流经常在县上空交汇,形成复杂多变的云系。下半年7~12月总云量稍少,在7.0~7.5成之间。夏季因受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控制,反而是一年中总云量最少的季节。县各月及全年地表温度均高于同时段气温。地表由于白天受阳光直接照射,夜晚地面的反辐射,昼夜温差明显大于气温,地表极端最高温度72.0℃,出现在1963年6月21日,地表极端最低气温一12.0℃,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地中5厘米的温度与地表温度变幅小,据县境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地中温度资料反映,土层越深,温度变化越趋于缓和。
霜:县平均初霜日为12月3日,初霜最早出现在1978年10月29日.平均终霜日为2月16日,终霜最晚出现在1972年3月12日。无霜期年平均为289天。最长无霜期出现在1966年,达364天;最短无霜期只有247天,出现在1988年3月10日至同年11月11日。虽自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为有霜时段,但因冬季多阴沉小雨天气,年平均有霜日数只有15.8天。
雪:县境平均初雪日为12月18日,最早初雪日出现在1970年11月15日,平均终雪日为2月27日,最晚终雪日出现在1963年4月8日,平均年降雪日数为10.4天,大体上是“春分断霜,清明断雪”,年平均积雪日数为5.4天,最多积雪日数17天,出现在1963年冬季,最大积雪深度为16厘米,出现在1977年2月9日。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