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亚东城区高清地图 ===
=== 亚东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亚东,系藏语,意为漩谷,急流深谷,又称卓木。亚东,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而亚东只是卓木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1888年英军入侵西藏,亚东遂被英帝国强行辟为商埠。1960年6月亚东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江孜地区专署。1964年5月江孜地区与日喀则地区合并,亚东划归日喀则地区至今。县府驻下司马。1997年,面积4239平方千米,人口1.12万。辖2镇5乡,5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下司马镇、帕里镇、堆纳乡、吉汝乡、康布乡、上亚东乡、下亚东乡。县政府驻下司马镇,距日喀则市320千米。(根据《政区大典》整理),下司马镇(XiasimaZhen)县政府驻地。属林业镇。1960年建下司马区,1964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中印边境最大的进出山口通道(乃堆拉山口)31千米。面积226平方千米,人口0.25万。辖珠居、春丕2个村委会和下司马居委会。帕里镇(PaliZhen)民主改革前,为帕里宗驻地。1960年建帕里区,1964年改镇。位于县境中东部,距县城50千米,与不丹接壤。面积361平方千米,人口0.22万。拉亚公路由镇中心穿过。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居委会。堆纳乡(DuinaXiang)1960年建堆纳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0千米。面积1239平方千米,人口0.23万。辖堆纳、多庆、唐古、曲堆、尚堆、尚麦、古如、来贵8个村委会。境内有多庆湖,英国对我国西藏发动的第二次侵略战争的决战地曲米新郭。吉汝乡(JiruXiang)1960年设吉汝乡,1975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20千米。面积952平方千米,人口0.07万。辖曲登扎、色热扎、争古3个村委会。康布乡(KangbuXiang)1960年分别设上康布乡和下康布乡,1969年分别改为公社,1984年又分别更名为上康布乡和下康布乡,均受帕里镇管辖,1988年撤区并乡后两乡合并为康布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45千米。面积532平方千米,人口0.09万。辖康布堆、康布麦2个村委会。上亚东乡(ShangyadongXiang)1960年建上亚东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千米。面积349平方千米,人口0.14万。辖岗古、汝丙岗、嘎林岗3个村委会。境内有东嘎寺。下亚东乡(XiayadongXiang)1960年建下亚东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千米。境内的乃堆拉、则里拉两大山口是中锡(印)交往的主要陆路通道。面积580平方千米,人口0.12万。辖切马、仁青岗2个村委会。名胜古迹有嘎居寺和清兵守边炮台遗址。2000年,亚东县辖2个镇、5个乡:下司马镇、帕里镇;上亚东乡、下亚东乡、康布乡、堆纳乡、吉汝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038人,其中:帕里镇2272人、下司马镇2783人、堆纳乡2399人、吉汝乡768人、康布乡992人、上亚东乡1454人、下亚东乡1370人。
旅游资源:帕里镇位于亚东县中部,海拔4360米,有世界商城之称,扼守着亚江峡谷,俯瞰孟加拉平原,自古为我藏南军事重镇,1990年5月,自治区文物普查队在此发现古墓群5处及尚存文物和流散文物数件。其中吐蕃王朝的墓葬群共4处,共计86座。分别称为:①嘎列山墓群:(位于帕草原东北著名的“神女峰”、卓木拉日雪山脚的嘎列山南麓,共有53座墓葬,3条祭祀坑),②达热牧点墓群:(位于帕里草原上,东西两列山脉夹峙,南距帕里镇8公里,共有13座墓群),③萨都村墓群:(位于帕里镇压南10公里处的山坡台地丘,台地居高临下,面临亚东峡谷,拉亚公路从台地上穿过),④帕里镇墓群:(共有6座,分布在以帕里镇为中心的南北各约1。5公里的草原上,均为土石堆砌),这批墓葬群的发现能与史籍记载相印证。由于帕里吐蕃墓群位于西藏最南部的边境地区。因此,比腹心地区所发现的吐蕃墓群而言,其意义和价值更加重要。对于研究古代吐蕃王朝统一缰域提供了宝贵资料。
风土人情:亚东,藏名桌木,意为险峻谷,位于喜玛拉雅山南坡。亚东地势北高南低,全县自帕里向南延伸,呈北宽南窄的条形地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西藏其它地方不同的丧葬习俗——火葬。据当地的人讲,由于亚东群山环抱,很少有秃骛下来,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选用火葬。火葬,在亚东藏族中是一种高级的葬法,由于葬法在群众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其仪式也比较隆重。现根据所见所闻对亚东丧葬的过程做一简要介绍。一、尸体的处置,人一断气,主家马上派人通知亲属及近邻,同时要派一位直系亲属去自己信仰的寺院占卜算卦,确定火葬的日辰,死者在家停放时间的长短,待人求卦回来后,方能确定。下一步就准备对尸体进行处理,与主家关系比较密切的近邻就用温水(温水中有藏红花等藏药〕。替死者擦洗一遍,然后在死者的眼耳、鼻等隙中塞满鲜稣油,把死者的两手、两脚交迭在一起,捆成胎儿形,从头到脚,不许有裸露肌肤之处,然后装到棺材里头(棺材是木材做的正方形),把棺材放到堂屋的地板上,堂屋本身摆满酥油灯,在这三天当中,有喇嘛白天黑夜的进行诵经,尸体的处置就是这样。二、具体过程,火葬者的遗体,一般在家停放三天,头两天主家守护死者,到了要火化的前一天晚上,全村各户至少来一人,大家在死者家静坐一夜,表情十分严肃认真,只是默默喝酒、喝茶。清晨四点左右,大家就开始早餐,七点左右,主家给死者敬献哈达,然后全村各户要来人给死者敬献哈达,献完哈达,四个年轻力壮的人抬起棺材往火葬场走,亲属把死者送出大门。到了火葬场,可看到一座石块垒成的塔状建筑物,将死者从塔口放置在摞好的“井”字形柴禾上,转好头向,活佛在死者头前的平地上画八卦图,点燃火,边烧边念经,火葬也同时开始,烧完之后丧葬也告一段落,即干净、又不上坟扫墓,只是根据自家情况念大、中、小经。三天之后,死者直系亲属派人去收拾烧后的骨灰,打开塔门,依据骨灰上留下的脚迹,可推断死者的转世,如:骨灰上留下狗爪印,即说明死者转世为狗,以此类推。至此,火葬仪式全部结束。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