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益阳市区高清地图 ===
=== 益阳市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看来,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有趣的是,益阳的名字,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样变异频繁,它一直没有改易过名称,这在我国地名中是比较少见的。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益阳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益阳邓石桥、沅江漉湖等地,就已形成原始村落。青铜器时代,在赫山庙、羊舞岭、莲子塘、灰山港一带,均有密集的聚居群体。传说帝誉分天下九州,益阳在荆州之区。唐虞夏商益阳均在荆州之辖。周成王封熊绎于楚,益阳属楚。公元前221年秦灭楚后,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初置益阳县时包括今日之桃江、益阳、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郡和沅江市的部分地方,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今益阳地区所辖县、市,除沅江部分和南县外,均在古益阳版图之内。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封吴芮为长沙王,改长沙郡为长沙国,设都临湘,领益阳等13县。公元30年汉光武六年复改长沙郡,益阳仍属长沙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三国鼎立,吴、蜀分荆州。这一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逐鹿争雄的疆场。赤璧之战后,曹操退出南方,吴、蜀为争夺荆州展开了一声称划综复杂的斗争。公元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吴志·甘宁传》载:“宁随鲁肃镇益阳拒关候,候择精锐士五千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渡。肃选兵益宁,宁乃夜往,候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鲁肃则率程普、甘宁据城东南龟山屯驻,于陆贾山溪口约会关羽。这次约会,便是名震千古的“单刀会”。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三国吴太二年(公元357年)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公元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公元280年,晋灭吴后,分全国为20州,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公元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衡阳国。又划给湘阴一部分土地。南朝齐时(公元479年)复改衡阳国为郡,直到梁时仍属衡阳皇三年(公元583年)益阳属潭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潭州立长沙郡,益阳又属长沙郡。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变迁不定四次之多。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公元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公元923年)马殷为楚国王,益阳属长沙府。后晋后汉困这。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市府。宋朝,初分天下为15路,后分23路,南宋为16路,路设安抚司,直隶京师,路以下置府、州郡、军。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安化等县。宋史神宗本纪载:五年章享开梅山,置安化县。公元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元朝,置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民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明朝分全国为13省,省设布政使司(后改承布政使司),省下置府、州、司,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氏改国号为清。采用“省”、“道”、“府和直隶厅、直隶州”、“县和散厅、散州”四级制,初分全国18省,后为23省,省设总督、巡抚、驻市政使司。益阳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郡。公元1852年十月二十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尔后,太平军从水路挥戈武昌,占领南京。太平军取益阳时,据益阳蛇山(甘宁垒)大败清兵。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益阳县分23厢里,县城为“在城里”。民国元年,益阳县分为7城镇。民国二十二年,又分为7个区,县城为第1区,下设2镇:青龙洲至临兴馆为龙兴镇,临兴馆至麒麟甲为麟兴镇。民国初,分全国22省、4特区,后增至35省及西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精益阳。民国十一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27年(公元1938年)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民国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民国31年(公元1942年)龙光、麟兴两镇合并为龙麟镇。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1940年4月至1949年7月,第5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这是益阳建置地区一级行政区划之始。全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6县(南县属第4行政督察区;南县原乃八百洞庭水域,同治末年即公元1874年藕池至西洞庭湖一带淤垫成洲,1891年设立西湖直隶厅;1895年成立南州直隶厅抚民府;1912年改南州为南县)。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是年8月,成立新的湖南省临时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后,全省设1个省辖市、10个专区。专区设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益阳专区于1949年8月成立,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1年4月,省政府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100万人左右的大县,领导困难,可以划小”的指示,析湘乡县第九、十区,安化县第三、四区和兰田镇,以及邵阳、新化县部分地域,置兰田县;析湘乡县第三、六、七区,置永峰县。同年七月,析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均属益阳专区管辖。当时,全区共辖9县、1市。南县则属常德专区。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原辖宁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桃江、安化、汉寿、沅江5县及益阳市划归常德专区,历时10年。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专员公署驻益阳市桃花仑,辖南县、沅江、华容、益阳、宁乡、桃江、安化7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钱粮湖6个国营农场,同时划归益阳专区管辖。1964年9月,华容县及钱粮湖农场划归岳阳专区。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1983年7月,宁乡县划属长沙市。至此,全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和益阳市,及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5个国营农场和大通湖渔场。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5月,新的中共益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益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原益阳县、益阳市分别以资水为界,以南改为赫山区,以北改为资阳区。7月1日,“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益阳市委员会”正式挂牌。从此标志着地级益阳市的成立。全市辖3县(南县、桃江、安化)、1市(沅江市)、2区(赫山、资阳)、5大国营农场(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茶盘洲)和大通湖渔场。2000年12月18日,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大通湖区管委会成立。5大国营农场撤销。场部所在地改设建置镇。大通湖区由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4大国营农场合并而成;茶盘洲农场改茶盘洲镇划归沅江市管辖。市辖境包括3县、1市、3区(赫山、资阳、大通湖)。
益阳相关:湖南第一家工程船舶生产企业---益阳船舶厂,湖南第一家氰化钠、有机玻璃企业---益阳市红旗化工厂,湖南最大的井冈霉素生产企业---益阳生物化工总厂,湖南最大的橡胶机械生产企业---益阳橡胶机械厂,湖南第一家引进花岗石加工生产线企业---桃江县花岗石厂,湖南最大的合资苎麻纺织企业---益华苎麻纺织有限公司,湖南苎麻纺绽最多的地区---益阳市,湖南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益阳市农垦企业,湖南第一条地方铁路---益阳铁路,中国苎麻总产量最多的县级市---沅江市,中国芦苇产量最多的县级市---沅江市,中国最大的枳壳生产基地---沅江市,中国最大的棕片生产基地---安化县,中国最大的黄姜生产基地---安化县,湖南产花生最多的县---安化县,湖南产茶叶最多的县---安化县,中国“水乡泽国最好的农田林网”---沅江市,湖南水产品总量最高的县级市---沅江市,湖南最大的电力排灌站---益阳明山电力排水站,湖南第一个农村机械化典型---南县华阁(现华阁乡),湖南第一座蒸汽机排灌站---益阳刘家湖机埠,湖南第一家高科技乡镇企业---益阳稀土材料总厂,湖南最大的粮食专业集市---益阳兰溪粮市,湖南第一位发明米粉丝生产机械的是张炳林,中国第一所开展人口教育的学校---沅江市农民中专,湖南第一个普及小学教育的县---桃江县,湖南第一个通过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县级市---沅江市,湖南第一个获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的中学生---沅江市罗卫东,湖南获得专利最多的县---安化县,湖南第一所县级单项运动学校---安化县羽毛球运动学校,湖南第一个获“全国农村图书发行工作红旗单位”称号的县新华书店---沅江市新华书店,湖南第一个“诗歌之乡”---沅江市白沙洲乡,湖南第一部新编县志---《南县志》,湖南字画藏品最多的县级博物馆---沅江市洞庭博,全国有名,湖南最大的布匹市场——龙光桥镇高岭布匹市场,湖南益阳人——罗键,陶澍,胡林翼,周立波,周扬,周谷城,叶紫,曾毅。中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桃花江核电站
气候资源: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一)气温各区(市)县累年(1986~2000年,下同)平均气温比1986年前(1955~1985年,下同)升高0.06~0.35℃,湖区比山丘区升高较多。气温变化的另一特点是冬季气温升高而夏季气温降低,时有“冬暖夏凉”现象。12月至2月,平均气温升高0.7~1.0℃,湖区升高较多;6月至8月,平均气温下降0.2~0.5℃,桃江下降最多。相应累年平均气温年较差减少0.8~1.3℃,气温日较差亦减少0.1~0.4℃;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的日数减少8~11天,积雪日数减少3~5天,霜日减少3~8天;土壤冻结除南县于1988、1989年出现过0~2厘米深的冻土外,其他县市区均未有出现。(二)降水累年平均年降水量各地增加80.2~175.8毫米,增幅为6%~11%,南县增加最少,赫山增加最多。其中7月降水量增加83.2~120.2毫米,增幅达50%~121%,由少雨多旱变得多雨少旱,间有洪涝发生。5月份降水量却减少6.8~61.3毫米,减幅为4%~23%。降水强度增大,年暴雨日数增加0.5~2.2日;大暴雨日数除南县外,增加0.2~1.1日,安化增加5倍。特大暴雨日数,前30年全市共出现6天,而后15年出现7天。降水总量增加,但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安化、赫山等地最多年比最少年多近一倍。(三)日照各区县(市)累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减少44~231小时,日照百分率减少1%~6%,安化减得少,南县减得多。年太阳总辐射量相应减少2.75千卡/平方厘米至8.90千卡/平方厘米,减幅为4%~8%,益阳、桃江、南县减少最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日照时数减少48~185小时,占全年减少量的71%~78%,即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日照减少尤为明显。(四)洪涝干旱1986~2000年,市境有13年发生洪涝,其中大或特大洪涝5年,与1985年前的洪涝5年两遇相比,其发生频率增加一倍。而全市性干旱仅5年,其中大旱1年,比1985年前的两年一遇明显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也远比干旱造成的损失大。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