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永城市区高清地图 ===
=== 永城市资讯概况 ===
城市简介:行政区域及人口:河南省永城市,区号:0370。.总面积为206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0万,其中城市人口60万。辖东城区、西城区2个城区,29个乡镇和1个产业集聚区。截至2010年底市区建成面积8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7.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9平方米。GDP289.3亿元,财政总收入53.8亿元。
历史沿革:永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永城王油坊文化遗址表明永城的文明史距今有4000多年。萧何造律台制定《汉律》,成为统制天下的法典。境内有国家4A级“芒砀山文物旅游区”,陈胜墓、孔子避雨处、刘邦斩蛇处、郭塔、张飞寨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尤其是西汉大型王室陵墓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宛如地下宫殿,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最大的石室陵墓。洞内壁画“四神云气图”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级别最高的壁画。秦时期金元时期西汉时期于此设、治“建成县”、“酂县”、“芒县”。1945年于此地改置更名为“雪涡县”、“雪枫县”。东汉时期于此地改置更名为“临睢县”。1949年复名“永城县”。隋时期于此改置更名为“永城县”。1996年国务院撤销永城县设立省直管“永城市”。,⑴“永城”的来历:因县城屡遭水击而不破,故名永城。取永远为城之意。(《永城县志》),⑵“建成县”:秦置,故城位置在今永城东北35里陈集乡刘寨,隋城系依汉芒县旧址,今地面尚存东北城角,高于地表0.5米。《永城县文物简介》1981年永城县文管会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学社出版)亦将该城标于永城县东南。⑶“芒县”:秦置,地处今永城东北35里芒山、陈集一带。⑷“敬丘县”:汉初置敬丘县,东汉改为太丘县,晋县废城存。地处今永城西北。⑸“酂县”:秦置,地处今永城酂城一带。
永城地理:永城处在东经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平均海拔33米。市境的北、东、南及西南部分别与安徽省的砀山县、萧县、濉溪县、涡阳县、亳州市毗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河南省的夏邑县缘连。沱河穿过西城区的北部和东城区的南部,芒砀山位于北部的芒山镇境内,主峰海拔高度159米。311国道从中部东西贯穿境内,连霍高速公路、永登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境内。规划中的济祁高速公路邢商永地方铁路已经招标。沱浍河复航工程12.5期间争取开工。全境近似椭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31.9米,除东北有方圆16平方公里的芒砀山群外,大部分为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3℃。
永城经济:2009年永城荣获省级文明城先进市、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称号,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行列。全市GDP完成255亿元,增长8.2%;财政总收入43.2亿元,增长17.4%,位居河南省第一;生产总值万元能耗降低6.1%;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全省领先。以旅游业和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快速增长,为以“黑白经济”著称的永城市奏出了发展的最强音。
“黑白经济”齐头并进:“黑色经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群众,黑白经济兴永城”,这一“一黑一白”的基本构思,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力量,为培育永城支柱产业树起了旗帜。所谓“黑色经济”,即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把永城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煤炭能源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铝制品加工基地。永城地下含煤面积621平方公里,远景储量100亿吨,精查储量42.16亿吨。绝大部分为低磷、低硫、低灰分、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2009年,永城市工业总产值428.2亿元,增长8.1%。永煤、神火两大集团双双进入中国500强。永城市总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716平方公里的永城矿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9%,共规划5个勘探区10个井田,已有5对矿井投入生产,有3对正在建设中,原煤年产量1300万吨以上。今日的永城矿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工业用煤基地和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2003年以来,永城市市委、市政府与永煤、神火、裕东电厂建立了高层对话机制。每月一次的高层协调会议,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了政企双赢。永煤、神火两大集团双龙并舞,上海宝钢集团、巴西CVRD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永城,以煤炭为龙头的永城“黑色经济”的开发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总投资40亿元的神火工业园已经正式投产;年产160万吨甲醇、占地1400亩、总投资120亿元的煤化工基地正在紧张施工;前期基础投资5365万元、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的沱南工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目前已有9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园区。沱南工业园区建成后,将同煤化工基地联为一体,成为永城的核心工业基地。“白色经济”指面粉。永城市拥有日加工小麦10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158家,年加工能力15亿公斤,面粉品种20多个,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目前,一座国家级面粉质量检测中心已经在永城投入运行。如今,永城“白色经济”已经形成两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一条是由面粉向食品加工的延伸,一条是由面粉向饲料加工的延伸,有力地拉动了养殖业、运输业、塑编业、印刷业、服务业的发展,一批通过质量认证的名优产品走出永城,走向全国市场。永城是国家、省小麦优良品种生产基地,年产小麦6—8亿公斤,且处黄淮平原小麦产区腹地,小麦原料充足。为把面粉企业做大做强,采取政策扶植支持,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良好环境,努力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净地”、“创业宝地”和“诚信阵地”;搞好导航引路,政府抓好政策落实和服务。全市30个乡镇都建立了工商联,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履行自身职能,组建面粉企业协会,组织面粉企业家外出考察,与科研单位联姻,为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拉长产业链条,面粉企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了结构调整和运输业、饲料业、养殖业、编织业等;集中连片发展,面粉企业靠城沿路,促进规模,仅西城区工业路两侧就有面粉企业24家;全力打造品牌,打造集面粉生产、加工、销售及食品生产、机械为一体的“中国面粉城”。全市已有面粉企业138家,年生产加工能力15亿公斤,年销售额40多亿元。产品六大系列,3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打入韩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国际市场。永城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国面粉城”。作为全国中小城市100强之一的永城,靠煤脱去贫困县的帽子,也因煤带来了地表塌陷之灾。塌陷之灾与资源将会枯竭的危机,使永城不得不背水一战,提前着手城市的转型,准备将其建成生态市。2006年7月,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获得专家组评审通过,其标志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框架的敲定,为永城下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永城百姓形象的说:“黑色经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群众,黑白经济兴永城。”
“绿色经济”顺势突起: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采煤区地面塌陷、煤矸石侵占耕地、矿井水污染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告别资源枯竭后才转型的老路子。是摆在永城决策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更是压在老百姓头上一块沉甸甸的巨石,“绿色经济”顺势突起。永城是河南第一个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包括“黑白经济”,还涵盖了“绿色经济”。作为汉文化发祥地,永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芒砀山景区在不足1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汉梁古文化景观29处。其中,梁孝王王后墓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柿园墓藏“四神壁画”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汉高祖斩蛇碑被称为千古奇观。近年来该市投资1亿多元,着力打造芒砀山精品旅游景区和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统计,永城市年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亿余元,拉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12月25日,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旅游文化建设与推广大会上,永城市被授予“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文化名城”称号。
永城市全力打造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永城市产业集聚区铝精深加工产业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目前园内有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5个在建项目,其中河南中瑞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铝棒、铝型材项目已试生产,年营业收入可达25亿元。以目前的项目建设速度,铝精深加工产业2011年营业收入将突破100亿元,成为商丘市首个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全国百强县之路解析:日前,在江苏江阴召开的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传来喜讯:永城市在“富裕程度、绿色指数和居民满意度”方面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再次蝉联全国百强县,并由第93位跃升至第92位,在豫东大地上成功演绎了富裕、绿色、幸福的生动传奇。漫步今日永城,宽阔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繁花盛开的公园、衣着时尚的市民,无不昭示着这个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富足。内的永煤集团、神火集团也由过去单一的煤炭企业进而转化升级为多元化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并昂首进入中国500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的永城,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小麦100万亩以上,年产小麦近8亿公斤。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永城发展民营经济,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目前,永城市已发展面粉企业200多家,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面粉产业已成为永城民营经济的巨轮“航母”。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永城“中国面粉城”称号,并在永城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面粉食品行业经贸洽谈会。永城的干部群众总结说:“黑色经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群众,“黑白经济”兴永城。据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9.3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完成53.8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3亿元,居全省第六位。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