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原平市区高清地图 ===
=== 原平市资讯概况 ===
原平将军:自辛亥革命以来,到抗战胜利及其后捣毁蒋家王朝、建设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建设中,原平走出了数十位将军,原平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将军县”。1、续范亭(1893.11-----1947.9)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后组织西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25年前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长、国民军军政学校校长。2、傅全有(1930.11)山西原平人。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上将军衔。3、张培梅,字鹤峰。崞县(今原平市)中泥河村人。国民党军事将领。张培梅一生,戎马倥偬,宦海沉浮,每受命于危难之际。廉洁奉公,恬淡名位,治军严明,信赏必罚,性格刚烈的他在抗战初期出任第二战区执法总监期间,因李服膺、王靖国惩处不公而深感自责,服毒殉职。4、徐永昌(1887.12.15-1959.7.12),字次宸,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一日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沿沟村的贫寒农家。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身处乱世而具备中国军人的一切美德。国民军第三军第二位掌门人,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病逝于台湾。5、张树帜,原平文殊庄村人(1881年-1946年)曾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帐监主任,6、刘学基,7、赵栓龙,原平北三泉村人(1942年-)曾任甘肃军区司令员少将,8、赵尔陆(1905-1967)曾任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上将,9、张中如,10、张廷桢(1909-1983)山西崞县(今原平)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原平县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中共中央警卫团政治处主任和政委、北平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和政委、中央公安纵队二师政委,建国后,任中央公安警卫师政委、公安军干部部部长、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兼干部部部长、北京卫戍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3年1月2日在北京病逝。11、张光汉,原平神山村人(1918年2月生)曾任湖北军区副政委,12、张工(1935年7月-),山西原平人,1951年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将军衔。1952年6月起先后在华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华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文化补习学校任文化教员,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秘书科秘书1967年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科长1972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科长、副秘书长1982年任组织部部长1985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4月至1992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2年1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1993年12月至2000年6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98年3月晋升上将军衔。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13、张二旺,原平大阳村人(1936年-)1988年9月授予少将军衔,14、王玮珍,少将解放军陆军第47集团军副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15、王宇(1936-,山西原平人)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1995年晋升少将军衔。16、王恭,原平北庄村人(1917年-1994年)曾任后勤部副部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17、石进元,原平西会村人(1920年-1999年)曾任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18、吕义山(1912—1991)山西省崞县(今原平)人。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李吾田,原平咸阳村人(1948年-)现任内蒙古区参谋长少将,20、李服膺,21、兰保景,22、黄乙俊,北京卫戍区原副政治委员.黄乙俊同志是山西原平人,1938年走上抗日救国革命道路,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曾任班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县大队副政委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为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了功勋。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副教导员,旅政治部总务科长、民运科长、教导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干事等职,参加了石家庄战役、应城战役等,多次荣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军保卫部副科长,兵团保卫部科长,中央政法干校学员,华北军区保卫部副科长,北京军区保卫部科长,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保卫处处长,北京卫戍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北京卫戍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卫戍区顾问等职,为保卫首都,维护部队和地方的安全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年动乱期间,他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保护了一批领导干部和劳动模范。23、何鸿业,24、弓富魁,25常志义,原平新华街人(1918年-)曾任国防科委第十研究所院院长,26、谢高忠,山西崞县(今原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排、连长,山东渤海教导旅营长,西北野战军团参谋长、副团长。建国后,历任解放军团长,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师长、师长,中共伊犁地委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农垦总局局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27、陈明山,1931年4月出生,山西省原平人,1945年12月入伍,1949年1月入党。1956年毕业于第三海军学校。中将军衔。
本地文化:民间艺术:
凤秧歌:又名过街秧歌,也有叫份秧歌的,是原平县独有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对凤秧歌的名称及其由来听到过几种说法:其一,是因所用道具而得名,表演时,男角头上所佩戴的甩圈草帽的顶端,缀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红冠,故名。其二,是说凤秧歌由安徽凤阳传入。还有一种说法是:凤秧歌与其他地方的秧歌很不相同,是另外派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另一份的,所以称之为“份秧歌”。原平凤秧歌,是一种节日性的民间集体歌舞。在原平市只有北贾村一带才有,在山西省也是独一无二。它产生的时间相当久远,由于多种原因在流传过程中几经兴衰,濒临失传,建国后才重放艺术光彩。传说一:秦始皇走马修边时,有一家老少为躲避苦役,儿子装疯卖傻扮成疯公子模样,扬襟舞扇,癫出城外,野太医和全家老少追着儿子逃出城去。后人为了纪念这种足智多谋的行动,便产生了这种艺术形式。凤秧歌中的两个领头人,恰巧是“疯公子”和“野太医”。传说二:在北宋末年,梁山起义军为了搭救被官家捕捉的兄弟,扮成卖艺人模样,混入城内,劫了法场。后人为了纪念起义军这种英勇行为,便沿用了此种形式,产生了“凤秧歌”。传说三:北宋末年,为了抵御辽国的入侵,从中原各地征调士卒开赴边地。当时,地处雁门关里的北贾村驻有许多安徽凤阳县籍的将士,为表达思乡之情,常在营帐外演唱家乡的“凤阳花鼓”,群众争相学习,并与当地固有的民间艺术踩圈秧歌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凤秧歌”,历千载沧桑而流传至今。“凤秧歌”的前身可能是“凤阳花鼓”。在300年前由外地传入崞县。后与当地踩圈秧歌相结合,吸取了民歌小调丰富了演唱部分,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原平地处山西中部偏北,滹沱河上游,汉置原平县,隋改崞县,1958年复改原平。考虑其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是内地通往塞外的一条官道,北贾村又正处官道旁边,南来北往的人很有可能将他们的民间艺术带过来,后经当地艺人的不断发展演变而成。所以,根据民间传说和光绪年间史料记载的凤秧歌状况推测,凤秧歌可能产生于清初。原平凤秧歌的演出队伍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早期凤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色也由男的化妆而成。后来,不少姑娘踊跃上场演唱,有男有女,更具风采。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挎腰鼓,头戴军盔,奇妙的是盔上盘绕着一个竹圈小帽,是一根长约八尺的富有弹性和韧劲的竹条,竹条顶端缀一束红缨,表演时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飞,伸缩自如,令人叫绝。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样,手拿小锣,边扭边行,舞姿优美轻盈。凤秧歌的表演有三种形式:踩街、踩圈、开轱辘。踩街,即在街道上穿行表演。男女排成几列队形,边扭边舞,交错向前。队伍前面由一个手击水镲者指挥,前面两个领头的分别化装成“疯公子”和“野太医”。后面的男角扬臂击鼓,头上甩圈;女角击打小锣,载歌载舞。音乐高亢悠扬,表演自然生动,队形灵活多变。踩圈,也叫小秧歌,是继踩街后的定场表演。领唱者为一对老夫妻,其余均为女角。演唱前有段纯舞蹈表演,按“四开头”、“长流水”等锣鼓点进行。之后,便由男主角手持花扇,将绕圈舞动的女角一个个逗引出来。被点到的女角与男角跳“扭麻花”、“掏八字”等舞蹈。然后全体围圈演唱,通常是男角领唱,女角合唱,尾声时男女大合唱。歌词大都自编自演,以颂人、描景、说事为主要内容。表演时的节奏也较前加快,幅度加大,男女对舞,演唱风趣幽默,富有乡土特色。开轱辘,也叫大秧歌,是以上秧歌演唱部分的延续,演出一个个小戏,剧目内容有人物性格,有故事情节,甚至有矛盾冲突,构成一出出民间小演唱,所以当地俗称“出儿秧歌”。秧歌的节目达40多个,其内容非常丰富,有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如《薅苗》、《打麦》、《秋收》;有表现年节习俗的,如《过大年》、《观灯》;有刻画自然风景的,如《四敖八景》、《朝霞峪赶会》、《崞县城赶十三》;有描写爱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的,如《二女告状》、《等新郎》、《怀胎》、《亲家相骂》等,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农村生活图画。凤秧歌多于农历十四至十六在本村分“上院”、“踩街”、“撵旺火”三种形式进行表演。另外村庆、庙会、闹红火时,也常常会聚集一处,一连几天一围几个圈子进行秧歌表演。“凤秧歌”传统节目有80余个。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如“担货郎”“住娘家”“过大年”以及歌颂现代生活的“卖余粮”等。1955年著名民间艺人李二俊率队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演出的原平凤秧歌《过大年》,首次改变了男扮女装的传统形式,获得优秀奖,被专家誉为“真正反映劳动人民欢乐和美好愿望的民间艺术”。1991年9月在山西省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期间,经过重新组织,精心排练的原平秧歌阵容可观,表演更为精彩,之后,又参加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开幕式演出和山西省建设小康示范县区展演及朔州市广场文化节活动;2005年无宵节参加忻州市街头文艺表演,荣获一等奖,不久又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中亮相。2006年四月,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一次随着忻州文化走出山西,走进"星光大道"让全国乃至世界人们欣赏到了它的魅力。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受人们喜爱。2008年2月原平凤秧歌扩展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秧歌”之中。2010年5月,原平凤秧歌代表山西获得了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广场舞类的最高奖项“群星奖”。
炕围画:炕围画也叫墙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山西民间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造型艺术,它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炕围画在山西北部、中部、西部和东南部都有分布,其中以晋北的原平最为著名。晋北农村家家户户都以火炕为床,冬季点火抵御寒冷。为防止墙土脱落弄脏被褥,人们很早就懂得以胶水调制白土沿炕边墙上涂盖“围子”,这就为炕围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据1985年出土的原平镇班村宋代墓葬显示,当时已有炕围画的雏形出现。虽然,清代以前的炕围画遗存已被时光洗涤得无影无踪,然而,从目前尚能见到的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的炕围画分析,山西炕围画深受壁画、年画和建筑彩绘艺术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炕围画属于家庭壁画,其吸收壁画的技术主要在于铺底,以民间常用于刷墙的白土(俗称甘子土)按比例调配胶水,在环炕的墙面上涂成约二尺(60cm-80cm)高的“围子”,用胶多了,墙面滑脆,不易附色;用胶少了,墙面疏松,难以持久;建筑彩绘艺术对炕围画的影响最大,山西历代古建筑林立,建筑彩绘高手辈出,众多擅长宫庭、庙宇、亭台楼阁彩绘的画匠,把自己熟悉的图案、掌握的技巧,引入到民间炕围画中,极大地丰富了炕围画的艺术表现力;民间木板年画曾在山西城乡盛行,木板雕刻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画谱刊印流传,为民间炕围画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至清代,炕围画这一艺术形式已臻成熟。炕围画有固定的形式,上下两组花边形成一定规格的主体框架,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以烘托中间的画空(俗称画孔,也称池子)。两道花边的传统花饰有“流云”、“夔龙”、“玉带”、“狮子绣球”等等。与边道相配的还有“卡头”(画在画空两旁)、“角云子”(画在第二组边道下角隅处)。炕围画边道的装饰图案经常运用叠晕技法(民间艺人称“退色”),色彩明朗且富有立体感。边道与画空之外的空间部分称为“底”,也要铺满色彩,晋北宁武、五寨一带喜用红棕色,红火浓艳,强烈醒目;原平、代县一带喜用青绿色,素雅大方,清新悦目。画空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也是画匠们着意表现的艺术空间。通常的画空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表现内容以人物故事、花鸟山水、吉祥图案为主。人物故事一般有“刘海戏金蟾”、“孟母三迁”、“伯牙鼓琴”、“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以及“四美”等。很长时间内,“二十四孝”图是炕围画中主要题材。花鸟山水画的象征性很强,如以菊为隐逸,以莲为君子不受俗尘污染,以竹为清风亮节之士,以梅为玉骨冰肌之佳人等等。动物与山水,都各有寄寓。吉祥图案以民间流行的“喜上眉梢”、“耄耋富贵”、“六合同春”等为常见。清代以后,戏剧故事与戏剧人物成为炕围画经久不衰的题材。农村中的火炕大多连着锅台,锅台上方或无锅台的墙面处,面积较大,因而成为画匠显露拿手本领的最佳位置,百姓称其为“锅台画”、“看墙画”。一般而言,锅台画或看墙画多彩绘吉祥如意的传统图案,如“莲生贵子”、“锦上添花”、“四季平安”一类。也有在风箱上方供灶君的位置另辟为灶头画,成为炕围画的延伸。以原平炕围画为代表的晋北炕围画,画风细腻,设色艳丽,构图饱满,明朗豁达。每当新房落成,新炕盘就,主家就约请当地有名气的炕围画匠上门作画,画工完毕后,主人十分珍惜,常用透明纸或塑料薄膜罩遮其上,更多的人家则用桐油或清漆罩刷,以使其保存年久,鲜艳如新。炕围画与大众生活最为贴近,几乎与人们“朝夕相伴”。它不仅为辛勤劳作的人们在闲暇之时增添赏心悦目的乐趣,同时也以积极乐观的文化传统陶冶着人们的性情。从整体上看,炕围画传统的题材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其文化倾向具有积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炕围画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艺术题材和画工技艺得到发展,农村中涌现出一批炕围画美术人才,原平炕围画曾在北京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人们普遍把原平市称作炕围画之乡。
原平美食:
原平锅魁:锅魁是一种烤制的面食。原平锅魁因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根据包馅与不包馅可以分成空心锅魁和实心锅魁两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原平锅魁供不应求,除畅销本省外,还直达京津,北上内蒙,南下四川等地。
崞阳麻叶:崞阳麻叶是当地著名特产。即便你跑遍晋西北许多县城,吃过神池月饼、五寨烩菜、五台蘑菇、静乐碗托,唯独很少见原平麻叶上市,其真谛只有土生土长的原平人才能品味出来。在当地农村,也不是一般时间就能吃到麻叶,必须逢赶集或者庙会,在万人空巷的时候,你就能很轻松寻见卖麻叶的临时小摊。原平麻叶和太原俗称的麻叶不同。太原麻叶就是在油锅中炸出的黄灿灿的油条,长长的,吃起来脆脆的。原平麻叶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必须选用精制面粉、发酵粉和糖剂,辅助油、盐、碱、矾等,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搅拌成松软面团,用刀雎切成约半两重的小面块,拉长两根扭两圈,圆圆的,粗细不等,放入油锅中炸到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油料一般选用晋西北的胡麻油,不过现在多用色拉油,两种风格大同小异。崞阳麻叶与当地风俗紧密相连。每当赶集或逛庙会路过小摊前,摊主总是笑迷迷地热情招呼:“老乡,正宗的麻叶,先尝后卖,不好不要钱。”“来,刚出锅的,给以亲戚攒两串。”乡下人很朴实,没有贵重的礼物,登门拜访总会提溜两串麻叶,虽然油乎乎的,但足见其真情至诚。原平是个农业大县,很多山区“十年九旱”,麻叶这一传统手艺成为当地专业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据他们讲,一年赶十来趟庙会,差不多净收入上万元,这比在当地务农强许多,做麻叶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崞阳麻叶手艺大致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战乱等缘故,到建国初期几近失传。随着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手艺才找到成长的土壤,九十年代以后逐步成熟并形成一定规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麻叶曾是百姓生活中奢侈品的代名词,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麻叶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
原平名人:班婕妤,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楼烦(今山西原平)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急歌行》,亦称《团扇歌》。慧远大师,慧远大师(西元334——416年)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俗姓贾,雁门楼烦人(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秦玉根(电影鸡毛信中海娃原型),张劲松(1973.09),1987年11月入伍,1989年入选八一男篮,1996年2月入党,身披13号战袍,司职主力前锋。球迷对他的评价是:“投篮准确,抢断凶狠,步伐灵活,配合默契,进攻是把尖刀,防守像阼碉堡”。号称“拼命三郎”。多次立功受奖,是八一男篮的功臣队员之一。黎玉,(1906—1986),山西省崞县(今原平)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领导了徂徕山人民起义,任起义部队政治委员。后历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建国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兼秘书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市政建设委员会主任。1953年调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1954年起任第1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59年起任农业机械部(后为第8机械工业部)第1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8年起任第1机械工业部顾问,农业机械部顾问、党组成员。他是第3、5、6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6年5月30日病逝于北京。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