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禹城市区高清地图 ===
=== 禹城市资讯概况 ===
禹城文化: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000多条,项目433个。我市对部分优秀项目进行了全面挖掘和整理,并积极开展各级名录的申报工作。该市共有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大禹治水的传说;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00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10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情况如下:一、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包括故事、方言、谚语、歇后语、对联、歌谣等。1、故事: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基本反映了漫长历史长河中影响禹城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这些故事丰富多彩、感人至深,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2、方言:包括自然现象、人物、身体、动物、植物、生活家什、动作行为、形状情绪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生产、生活和交流的反映,有着深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是研究禹城文明的活的文物。3、谚语:包括时政、修养、生活、生产、卫生保健等,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是对禹城人民生产、生活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这些谚语语言精炼、生动活泼,深深扎根于禹城这方土地,是禹城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歇后语和对联:包括歇后语近300条,对联近100条。歇后语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群众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代表了几千年来禹城人民的智慧;对联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5、歌谣:包括民谣和童谣近百首,这些歌谣朗朗上口、趣味盎然、传唱广泛,其中有一些歌谣是禹城市独有的。这些歌谣大部分是特定时期民情民意的真实写照。二、传统音乐,禹城市有许多富有音乐才华的人士,流传于禹城市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民歌,雅俗共赏、特点突出,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是禹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三、传统舞蹈,禹城市传统舞蹈比较丰富,目前传承较好的有20多项,其中较为独特的是竹马、鞭鼓、舞龙、舞狮、高骁、跑驴、旱船等,这些传统舞蹈在表演技巧上独具匠心,带有明显的禹城特色。四、传统戏剧,禹城市传统戏剧较少,目前传承较好的是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来,特色浓郁的一勾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五、曲艺,流传于禹城市的曲艺有山东琴书和山东快书,其中山东琴书影响较大,梁家镇刘明太自编自演的山东琴书脍炙人口,深受群众喜爱。六、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禹城市传统体育、游艺与与竞技比较丰富,初步调查5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押加、摔跤和丢沙包、抓子儿、跳皮筋、走四字、跳房子、藏摸呼、踢毽子、翻绳、打尜尜等简单易行、充满乐趣的民间游戏。七、传统美术,禹城市传统美术初步调查有4项:剪纸、大禹花饰、回文书法和烙画。大部分是手工制作,有些则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大禹花饰等。八、传统技艺,禹城的传统技艺项目较多、分布广泛,初步调查有3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扒鸡制作工艺、回族八大碗、清真蜜食、老卢家泡子糕、房寺烧饼、条编、柳编、草编、苇编等。这些传统技艺涉及生活、生产工具、喜庆用品、玩具制造、饮食制作等多种门类,大部分为手工制作,工艺精巧、结构独特,体现了禹城人民的智慧和水平。九、传统医药,禹城市的传统医药初步调查有15项,其中群众比较认可,有一定影响国的项目是杨氏整骨、郅氏正骨、王氏痔瘘治疗医术、南街烧烫伤治疗医术和偏方、良方等。今后,我市将聘请相关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再次考察和审核,确保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十、民俗,民俗主要分为生活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祭祀习俗、信仰习俗和民俗活动等。节日习俗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除夕等,回族的节日包括开斋节、宰牲节、盖德尔夜、古尔邦节等。,此外,生活习俗主要包括服饰、饮食、住房、礼仪等方面;信仰习俗有伊期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婚丧习俗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些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对了解临禹城民众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沿革:禹城历史悠久,是大禹治水之域,“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夏商时属九州之兖州,唐朝天宝元年设禹城县,意在纪念大禹曾在此率众治水,城西现有禹王亭遗址。1993年9月撤县设市。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禹城市(县级)。1995年9月27日,撤销禹城市安仁乡,设立安仁镇。1996年5月3日,撤销禹城市召屯乡,设立石屯镇(鲁政函民字[1996]20号)批复。1997年12月26日,撤销禹城市前油坊乡,设立前油坊镇(鲁政函民字[1997]49号)批复。1998年12月23日,撤销禹城市袁营乡,设立伦镇(鲁政函民字[1998]37号)批复。1999年,禹城市辖9个镇、10个乡:禹城镇、伦镇镇、房寺镇、张庄镇、辛店镇、石屯镇、安仁镇、前油坊镇、梁家镇、十里望回族镇、廿里铺乡、袁营乡、莒镇乡、李屯乡、辛寨乡、善集乡、大程乡、来风乡、张集乡。2000年5月8日,禹城市撤销张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店镇;撤销大程乡、善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房寺镇;撤销来凤乡、梁家乡,以原来凤乡、梁家乡的行政区域设立梁家镇,镇人民政府驻原梁家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袁营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伦镇;撤销前油坊镇、辛寨乡,以原前油坊镇、辛寨乡的行政区域设立辛寨镇,镇人民政府驻原辛寨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廿里堡乡、禹城镇,以原廿里堡乡、禹城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市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禹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石屯镇,以原石屯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禹石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石屯镇人民政府驻地。2000年,禹城市辖2个街道、7个镇、3个乡。总人口494301人,各乡镇人口:市中街道123395、禹石街道18212、伦镇38427、房寺镇67002、张庄镇23126、辛店镇34727、安仁镇29430、辛寨镇40993、梁家镇40220、李屯乡22579、十里望回族乡32427、莒镇乡2376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历史名人:王明奎(1874-1944)禹城五香脱骨扒鸡创始人。禹城镇月牙湾村人。18岁时,学煮扒鸡,后求一老中医选配五种药料调味,制出的扒鸡,五味溢香,名为“五香扒鸡”。又因手提鸡腿,骨肉分离,起名“五香脱骨扒鸡”。王克寇(1916-1944)原名王汝清,鲁西北四区基干二团政委。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大小战斗百余次,对党忠诚,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在鲁西北地区声望很高。1944年5月,王克寇率部队攻打东阿县牛角店伪军部,不幸中弹牺牲。马毅之(1912-1954)中共禹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梁家乡马家桥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在连五高小学组建了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任书记等职。历任豫西三十五团政委、临江中心县委书记、中央二机部党委副书记等职。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大禹珍爱息壤,受益于息壤,在兖州境内苦战八年,和兖城及禹城人结下深厚的情谊,他深爱着这个地域。他让伯益、后稷等人教众百姓走下土丘,平丘耕地,走出洞穴,让人们修建房子,养蚕纺织,以垂衣裳。大禹恩泽,后人世代垂念,为纪禹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具丘山建王亭,翰林院检讨刘士骥作《禹亭记》,歌颂大禹功德。清康熙五十年,重修禹王亭,知县曾九皋作《禹亭记》,重述大禹功德。1977年2月山东省革委会公布具丘山为龙山文化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禹城市委、市政府拨款集资重建了禹王殿和禹王亭,禹王亭建在新筑九米多高的丘顶上,为一八角亭。这些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再现了大禹精神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同时亦标志着禹城人对大禹的垂念和深情厚意。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