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柘荣城区高清地图 ===
=== 柘荣县资讯概况 ===
地理环境:地势地形:柘荣县地处闽东北内陆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太姥山脉主峰东山顶海拔1479米,是全县最高点;英山乡下清水坑海拔仅78.8米,是全县最低点。境内山岭众多,盆谷交错,地形复杂,为太姥山脉的主体部分,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1000米之间,城关海拔668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境内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呈偏酸性。主要溪流有龙溪、交溪、西溪和东溪等。
气候特征:气温:柘荣县气候温和湿润,气温立体分布明显雨量充沛,冬长夏短,霜雪冻害较严重的特征,由于境内各地海拔相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各地平均气温在13-18℃之间,一月平均气温5.6℃,绝对低温-9.8℃(1983年12月31日)。七月平均气温25.1℃、35℃以上的酷暑极少见。年总积温5000-6500℃,年平均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28天。降水:该县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总量的16.5%,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5-6月梅雨季,占26.3%,其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多,湿度大,雨时长而稳定;7-9月台风雷阵雨季,占41.3%,其特点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强度大,雨量变化大,极不稳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蒸发和温度:由于该县气温不高,且山地云雾多,蒸发量不大,属潮湿状况,年平均绝对温度15.7百帕,10月至翌年1月属干季,蒸发量大,气候较干燥。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634.2小时。
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联合国UNDP项目通过科技部中期检查,全国科技进步工作通过科技部确认。一中田径场、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700人,上本科线万人比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县职业技术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柘荣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完成6个建制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高山广播电视转播台改造顺利完成。县疾病防控中心综合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宅中、东源等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8‰。全面完成城区饮用水源治理项目,饮用水达标率100%,地表水各功能区水源达标率100%。完成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初稿)和新一轮城镇基准地价修订工作。殡葬改革进展顺利,全年火化率达71.4%,新建骨灰楼堂6处。
人民生活:“两免一补”和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兑现到位,为学生减免、补助费用800多万元,受益学生2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13人,新增城镇就业6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8%。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参保人员503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病种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核销医疗费56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启动实施,发放补偿金45万元。医疗救助工作扎实开展,发放医疗救助金89万元。城乡“低保”工作持续深化,5604人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发放保障金440万元;1056人被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发放保障金117万元。7个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10个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完成,“造福工程”和滑坡险情村搬迁419户2036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2%。新建改建农家店120家。完成9个乡镇洪水预警报系统和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洪水预警站点覆盖面达100%。
重点建设:2009年,柘荣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19.5%。全年实施在线重点项目25个,完成投资3.82亿元。阿德福韦酯原料药及片剂开发、太子参市场二期工程分别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环城路一期工程、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就绪,星级宾馆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并通水试运行,医药物流园区交易中心大楼、东狮山高位供水工程、城北垃圾中转站、户外大型视频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104国道柘荣段路面改造全面完成。绿化工程有序推进,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5.9%,绿化覆盖率41.4%。岚锦豪庭、祥凤花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老师安居工程投入使用,新增商品房面积5万平方米。
各项改革:2008年,柘荣县农机公司转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物资、商业、供销等系统企业改革有序进行。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成立全国首家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完成116个建制村(社区)明晰产权和林权发证主体改革任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完成林权发证登记115个建制村(社区)3.9万公顷,占应发证林地面积的98.5%。农机公司转制取得明显成效,物资、商业、供销等系统企业改制稳步开展。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和调整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工作顺利实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服务总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3%和41.5%。
民生保障:2009年,柘荣县新增城镇就业63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25人,42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8%。医改前关闭、破产的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全面解决。深入开展城乡低保工作,6654人纳入低保范围,发放保障金490多万元。继续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率87.6%,报销补偿金额达350万元。全面启动农村住房统保工作,参保农户2.28万户,参保率100%。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完成“造福工程”和地质灾害点群众搬迁150户600人。2009年,柘荣县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通过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联合国UNDP项目和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县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宿舍楼和实验小学综合楼建设。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876人,1人被保送北大,上本科线万人比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深化“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建设,柘荣剪纸之窗成为全市唯一的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四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双城镇的双城城堡、乍洋凤岐吴氏大宅、乍洋溪口永安桥、涉台文物袁氏宗祠。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35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为5.9‰,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柘荣解放:1949年5月下旬,城工部霞浦工委书记、霞安柘人民游击队队长林登第从浙南返回闽东,在柘荣县上泥村召开工委扩大会议,传达浙南党组织指示精神,部署做好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霞浦、柘荣等县的各项工作。会后,陶宗书、毕德耀奉命策动国民党柘荣县警察局官兵起义。6月5日,警察局代局长袁少奇、刑警队长曾秉忠带领部分干警向游击队投诚。这一事变,引起国民党柘荣县当局的恐慌。随后,国民党当局又得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由浙人闽进军福鼎、柘荣的消息,同时看到国民党溃军南逃途经柘荣的现实。这一切,使国民党柘荣县长吴则康深感大势已去,遂于6月11日夜晚带领县政府要员和县保安队人员向福安方向逃遁。柘荣县国民党统治宣告垮台。6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野第7兵团21军63师189团在师参谋长李光军的率领下直抵柘荣,和平解放了柘荣县城,并由洪遂明带领的随军工作队接管了旧政府、粮库,解除了保安队、警察的武装,缴获长枪160余支、机枪3挺。27日,福安地下党组织派詹其道等13人组成的工作队到柘荣协助开展各项工作。李俭等13名南下干部到柘荣县工作,并成立了中共柘荣县行政办事处,主任由李俭兼任。
基本概况:柘荣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邻浙江省泰顺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7°05'-27°19'(27°209'),东经119°43'-120°04'(119°897')。总面积552.78平方千米。人口103505人(2009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柘荣人口为88387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安话。全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县政府驻双城镇。地处闽东北内陆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太姥山脉主峰东山顶海拔1479米,是全县最高点;英山乡下清水坑海拔仅78.8米,是全县最低点。属中山、低山类型区,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主要溪流有龙溪、交溪、西溪和东溪等。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1977毫米,年均温25.2℃。矿藏有铁、石英、铅锌、明矾、硫磺。名胜有东山风景名胜区、仙屿公园、明游朴墓等。纪念地有闽东独立师兵工厂旧址、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殉难地等。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