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交通地图 > 东莞交通地图 > 茶山镇交通地图
=== 东莞茶山交通地图 ===
=== 茶山资讯概况 ===
气候:本区地处亚热带,毗邻南海,常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春夏多雨,夏秋间常有台风及干旱现象,冬季受北方寒潮侵袭,间有霜冻,但时间不长,年中气温,最高为38.1℃,最低为4℃,平均温度为21.9℃。四季分吹季候风,最大台风为11——12级。全年平均湿度为77.9%,年平均雨量为1600——1700毫米,最大雨量为3300毫米,最少降雨量为950毫米,年中以春夏为雨季,以秋冬为旱季。
南社古村落: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离东莞市中心区约1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京九铁路和广深铁路的东莞站、东莞市东部快速干线、莞龙路、石大路等均可到达。南社村现存的古建筑群中,有明清祠堂30座,古民居250座,古庙宇3座,古井、古水塘40多口,古墓葬30多座,古围墙及其遗址302丈5尺,门楼、谯楼多座。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近几年来,先后被评为东莞市文物八景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明清祠堂村中标志。南社明清祠堂所在的南社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建村初期,仅为戚、席、麦、陈、王诸姓聚居的小村。后为广东南雄州推官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徙居,经数代繁衍所发展。至明朝中期,南社村初具规模。明朝崇祯末年,村民修筑了围墙,形成了以围墙为界的、以谢姓为主的村落。由于人丁的兴旺,村墙之内不能满足村民的居住需要,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村民在村墙之外建造房屋,经过三百多年的扩建,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名村。现存的古建筑群集祠堂、庙宇、民居、门楼、谯楼、围墙、里巷、古井、古塘、古墓、古树于一村,其中明清祠堂最具特色。南社明清祠堂的数量,特别是单一姓氏祠堂的数量之多,不仅广东少有,全国乃至世界也不可多见,成为南社村标志性的建筑,是了解在宗法制度下农耕文化课堂,是研究明清时期广府祠堂建筑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的价值。(二)宗法文化显于祠堂,南社明清古村落现存的文物,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存。在物质文化遗产中,既有不可移动的文物,也有可移动的文物;在非物质文化遗存中,既有广府地域流传的粤曲,也有南社村世代相传的点灯、喊惊以及举办红、白事等风俗,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南社明清祠堂是南社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社明清古村落宗法文化的载体。宗法文化是中国在封建制度下,以血缘为纽带维系和管理聚落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以祠堂为载体,供奉同一血缘姓氏的祖宗。纵向为祖、横向为宗,区分嫡庶、长幼尊卑的等级凭血缘关系。祠堂以祖祠(祖庙)、大宗祠、宗祠、公祠(又称支祠或房祠)、家祠(家庙)为序列;以族谱为记录,记载同一血缘房派的祖宗世系、生平、重大事件等。上述的宗法文化现象,在南社古村明显地表现出来,尤其以祠堂为载体更为明显。南社明清祠堂原有36座,分别为谢氏祠堂、麦氏祠堂、卫姓祠堂。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5座谢氏祠堂和1座卫氏祠堂已经荡然无存。现存的30座祠堂中,保存完好和较好的有19座,保存一般的有6座,保存较差和破坏严重的有5座。除了1座麦氏宗祠外,其余29座均为谢氏祠堂。谢氏祠堂的数量占现存祠堂总数96.6%。谢氏祠堂数量之多,反映了南社村是一个以谢氏血缘为主的村落。事实上,现住的三千多村民中,谢姓村民占90%左右,谢氏是南社村的一大姓氏。然而,谢氏在明朝中期以前,在村中并不是大姓。谢姓在南社村的崛起,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南社村谢姓的始祖谢尚仁是广东南雄州推官谢希良的儿子,生于宋嘉熙二年(1238年)。其父谢希良为浙江会稽进士,在南雄州推官任内,执法严明,秉公协理刑事案件和狱中事务,深受当地老百姓好评。在家教方面,常以“勤俭、立志、好学”教子,使谢尚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侵,南雄州的老百姓纷纷南逃。谢尚仁孤身一人夹在南逃的难民之中,他听说东莞安宁,就逃到茶山芦荻墩避难。由于芦荻墩荒凉,难于谋生,后听说南社“山水其秀,田多地沃”,于是又从芦荻墩迁居南社,与戚、席、麦、陈、王诸姓并居。谢尚仁初到南社村时,生活十分艰难,在马头岭山坡搭一茅棚居住。因他从小就在官府中生活,不懂耕田种地,只好靠补鞋为生。村中诸姓父老,见他为人忠厚,十分勤俭,就为他做媒娶邻村王姓姑娘为妻。小两口日夜操劳,小有积蓄,就买些田地。谢尚仁不再靠补鞋维持生计,与妻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谢尚仁婚后生有一子,取名士昌。士昌又生有二子,并秉承父教,使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世代相传。从第三代起,谢氏在南社诸姓中站稳脚跟,逐步改变了贫穷的面貌,到了明朝中期,谢氏人丁兴旺,成为南社诸姓中的强势一姓。1、谢氏大宗祠,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谢尚仁的第九代孙在村中马头岭山脚临近水塘边建了一座供奉始祖的祠堂。因谢尚仁只是南社村谢氏的始祖,还不是所有谢姓的始祖,故这座祠堂只能称为宗祠。为了区别于其他宗祠,谢氏后人在宗祠之前加上一个“大”字,以示这座祠堂是南社村以及由南社村分枝到其他地方聚居的谢氏族人的总祠堂。谢氏大宗祠坐西北向东南,处于南社村的中心位置,背靠马头岭,面向长水塘,与水塘南面的樟岗岭相望,是一座选址进究风水的祠堂。谢氏大宗祠长25.5米,宽12米,建筑占地面积30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的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第一进门厅由六根红砂岩石柱挺立支撑梁架,形成庄严肃穆的气势。门厅外墙从墙基开始,用每块长80至100公分不等,宽约40公分,厚25公分左右的红砂岩条石砌筑,高达120公分。大门框用红砂岩柱石做成,两个用青石做成的门墩石雕有花纹,刀工粗犷。大门前除了两座石狮子是新雕的之外,其余十多块功名碑石和旗杆夹石均为原件,是重修祠堂时从各房的祠堂中搬来的。门厅正脊是琉璃雕塑,琉璃脊长约12米,两端为夔纹,中间塑有亭、台、廊、阁以及迎宾、交谈、待立、端坐、送客等各种姿态的人物四十多位。正脊两旁立有两条琉璃烧制的鳌鱼。亭、台、廊、阁还刻有各种花纹。整条琉璃瓦脊五彩缤纷,相当华丽。门厅后为天井,天井后是正厅。门厅与正厅由两条敞廊相连。正厅面阔10余米,三开间,进深7米多。正厅中央脊檩高7米半左右,梁架上的柁墩刻工精美。正厅的柱、山墙内壁挂了许多楹联,其中一副楹联写道“乐业安居,开基独识南畲朗;间关越险,寄迹先从芦荻墩”,说明了南社谢氏始祖谢尚仁从芦荻墩迁居南社立业的经过。此外,有的楹联还介绍了谢氏源流以及修缮谢氏大宗祠的情况。整个正厅高大宽敞,历史文化纷围浓郁。正厅后又是天井,天井两旁的敞廊连接正厅和祀厅。祀厅的面积较小,但它却是宗祠最重要的一个厅。因为厅后内墙放有一个大神龛。神龛上供奉着从始祖谢尚仁及其后历代先祖的神主牌。在神龛里,除了供奉已经作古的历代先祖的神主牌外,还放着健在老人的牌位。不过这种牌位与已作古的先祖神主牌有明显的区别,这种牌位用红绸布包裹,是看不见名字的。只有当这位健在老人及其妻子逝世后,才把红绸布解开,露出第几世祖显考某某公和显妣某氏的神位。能在健在之时就在祠堂放一个牌位并不是谁都可以的,只有血缘辈份较高,在谢氏族人中有较高声望的人才有资格在世时预放神主牌位。这种预放神主牌位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不可多见,大概是南社村所独特的的宗法文化现象。因此,谢氏的成年人到了祀厅毕恭毕敬,小孩到了祀厅也不敢喧哗。祀厅显得特别肃穆,是南社谢氏族人祭祀祖先的主要场所。2、百岁坊女祠,如果说,以供奉谢氏历代嫡庶祖先为主的宗祠、房祠(支祠)、家祠(家庙)为男祠的话(虽然神主牌亦写有先祖的配偶“显妣”,但主要还是供奉谢氏的血缘先祖)。那末,百岁坊则是以供奉谢氏先祖配偶为主的一座女祠。百岁坊位于百岁塘北岸,建于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年)是当时东莞县令准许南社谢氏族人为几位先祖的妻子而建的祠堂。这几位谢氏先祖的妻子分别是谢彦庆之妻叶氏、谢实斯之妻叶氏、谢彦眷之妻叶氏、谢振候之妻黄氏,她们均年届百岁。在中国古代,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因为在医疗水平不高,保健知识贫乏的古代,人能活到七十岁是稀少的,活到八、九十岁则更少了,而活到一百岁则少之又少。南社村在当时有几位百岁老人,就引起县令的关注,县令就准许谢氏族人为他们的先祖母建祠堂。为了区别于其他男性祠堂,把供奉先祖母的祠堂定名为“百岁坊”。百岁坊为二进三开间的坊祠建筑。坊上有三座屋顶,两边低、中间高。两边的为歇山式屋顶,中间为四面坡的庑殿顶。两边屋顶正脊分立鳌鱼,中间屋顶正脊立有行龙。坊前檐由四根红砂岩石柱支撑木梁枋和斗拱,屋顶由木梁枋和斗拱承托。坊后檐由墙支撑,墙后与影壁之间构成狭小的门厅。影壁上灰塑花饰做工虽然粗糙,但却反映了明清时期当地建筑工艺的水平,对了解当时乡村建筑的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祀厅后墙正面设有一个神龛,供奉着三位叶氏、一位黄氏和她们丈夫以及他们后代的神主牌。从百岁坊供奉百岁妇人可以看到,南社村不仅对具有谢氏血缘的嫡庶祖先十分敬重,而且对长命百岁的先祖母也是十分敬重的。3、百岁翁家祠,除了宗祠、房祠之外,南社村的家祠、家庙也颇具特色。宋朝以前,按《周礼》的规定,平民百姓是不能设庙祭祖的,只有仕大夫以上才能设庙供奉祖宗。明朝以后才准许老百姓设庙、建祠祭祀。百岁翁祠就是南社村最早建的家祠之一。百岁翁祠原是谢彦庆的住宅。谢彦庆和他的妻子叶氏都是村中的百岁老人,他逝世之后,其子孙将他的住宅改建为供奉他的祠堂,并请人撰写了《百岁翁祠记》,这就表明百岁翁祠是谢彦庆的家祠。谢彦庆的妻子虽然也有百岁高寿,但在宗法制度下,她却不能单独享受设祠供奉的待遇,只能与其他几位百岁妇人入驻经县令许可建造的百岁坊,这种宗法文化现象相当有趣。谢彦庆妻子所享受的供奉待遇是高还是低,从不同的角度则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妇女在宗法制度下,其地位是比不上男性的。4、谢遇奇家庙,南社村的家祠除了百岁翁祠之外,还有一座家庙,这就是谢遇奇家庙。谢遇奇武进士出身,随左宗棠在西北平息叛乱有功,被封为建威将军,官至副将、总兵,是南社村官阶最高的人。家庙是他还乡后建的,位于樟岗北坡,坐东南向西北,建筑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家庙建筑用料相当讲究,仅四根花岗石柱整条高达4米左右。家庙的门厅前墙门面全部用花岗石砌筑,门厅次间前墙外墙面大部分也用花岗条石砌成。梁架的斗拱、柁墩雕工精美、装饰华丽,是南社村所有建筑中质量最好的一座祠堂。除了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祠堂之外,其他祠堂,特别是房祠也各具特色,亦是南社村宗法文化的见证。这些房祠以及宗祠、家祠、家庙、坊祠(女祠)是研究广府农耕宗法文化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自然生态、景色迷人,南社村除了明清祠堂最具宗法文化特色之外。古民居、门楼、谯楼、围墙、古庙等也颇有特色,充分反映了广府农耕聚落的基本特征和传递了明清时期一部分历史信息。此外,南社古村的生态环很有特色。南社古村建在马头岭与樟岗岭之间。樟岗岭原“广不过数十丈,高不过十余层,而体势崚嶒,相错如绣,有乔松数株,皆盘郁苍古,奇花美竹,皆环山而阴。”(《南社谢氏族谱》中《樟岗记》的描述)现在,樟岗岭虽然失去了苍松翠竹,但樟岗岭和马头岭毕竞是南社村所处的高地。站在樟岗岭一些建筑的楼顶,附近的红石山,周围的大小水塘,山包的荔枝林,连片的水稻田等风光尽收眼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中心的长形水塘,由四个级差不同的水塘组成,其形似船,村民称其为船形水塘,象征南社村像一条乘风破浪的航船,驶向人兴财旺的彼岸。水塘旁边的古榕,缘叶婆娑,傍晚百鸟归巢,早晨众鸟歌唱,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景象;樟岗岭资政第屋旁的富贵子树,历经百年,根深叶茂,树头形态奇特,树干粗细有序,夏令时节,枝挂富贵子果,累累果实,人见人爱,游客至此,顶礼膜拜,新婚夫归,祈愿添丁。(四)名村魅力美好前景,改革开放以来,南社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及上级的领导下,开拓进取,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已有南韩、日本、香港、台多家商人在村中的工业区设厂。村委会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使村中每年的经济收入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5年村的可支配收入比改革开放前翻了几十番。去年南社村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标兵。现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正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认真做好南社明清祠堂等古建筑群以及粤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且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牌效应,拟开发由清华大学规划的面积达350000平方米的生态园,使具有浓郁广府农耕文化特色的明清祠堂及其所在的古村落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解历史文化、休闲游览等服务。茶山的发展历程:茶山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茶山镇大兴水利建设,战胜了困扰茶山人民多年的洪涝灾害,成绩显著,被评为全省标兵,享有“东江骏马”的美誉,“茶山公社好榜样”的歌谣曾经响彻南粤大地。1978年改革开放至90年代中期,茶山镇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初步实现了由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封闭型经济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开放型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全镇办起了集体、外资、民营企业数百家,形成了玩具、制衣、电子、五金、食品等30多个行业。茶山生产的玩具曾在海内外享有良好声誉。茶山的工业生产一直处在全市中上游水平。9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市场制约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镇办企业严重滑坡,镇本级经济陷入了困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被列为全市11个欠发达镇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茶山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经济,加强社会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步走出低谷,各项事业逐渐迈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47.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39亿元,各项税收总额5.7亿元。近年来先后荣获省教育强镇、省卫生先进镇、市文明镇街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达标镇、市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街等荣誉称号。茶山的主要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茶山镇委、镇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战略部署,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双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和谐茶山”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一路两点三站四片五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和谐茶山建设。(一)科学规划,加快建设,着力抓好城市升级。抓好城镇规划,围绕打造东莞市区副中心的目标,结合东莞生态园、轨道交通R2线和东莞火车新客运站等市属重点工程,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加强路网建设,建成了安泰路、环城路、方中路等主干路,升级了石大路、彩虹路等道路,各村也自行建设村内公路,增设交通设施,使全镇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投资2亿元按五星级标准兴建了方中假日酒店;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新中心小学;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了滨江公园、产业工人公园和休闲广场;投资4300万元扩建供水二厂,使全镇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8.8万立方米。加快商贸中心区建设,基本完成了文化广场填土工程,启动了文化广场、文化大楼的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铺设。加快工业园建设,启动工业园的管理大楼、商业步行街、公交车站等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了东莞生态园土地统筹工作,积极配合和推动了东莞火车新客运站和轻轨R2线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市政设施,增强城镇服务功能。(二)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着力抓好产业升级。发展园区经济,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我们以茶山工业园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组团赴日本、韩国、欧洲等地招商引资,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客商前来投资。目前,园区共引进企业83家,引进资金总额41.5亿元,形成了以IT、电子、光电、汽车零配件、五金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引导外资企业扩大内销。我们积极采取措施,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公司,推行“一站式”服务,为外资企业创造较为宽松的内销环境和畅通的内销渠道。2007年,全镇外资企业内销额达19亿元,税收贡献8300多万元。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健全和完善机构,成立民营办,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台政府贴息贷款政策,对一些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的贷款予以贴息。拓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等领域。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目前全镇拥有9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6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和2个市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全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户数7760户,全镇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6%。来源于民营经济的税收2.59亿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45.3%。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食品名镇。我镇以打造“中国食品名镇”为目标,制定《茶山镇扶持食品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协调工商、税务、劳动、社保、城建等部门,为食品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出台奖励措施,对在我镇投资超1000万元的食品企业给予奖励。目前,全镇拥有食品企业近一百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食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近20%。在众多食品企业中,既有雀巢美极、嘉顿食品等世界著名企业,还有本土成长起来的华美食品、圣心食品等国内知名企业。(三)构建和谐,注重实效,着力抓好民生改善。一是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免征农业税,实现农民税费零负担;圆满完成全镇16个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有效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群众收入明显提高。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10452元。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0亿元。二是推进“创业东莞”工程。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为群众免费提供各种类型的就业培训,并推荐就业。三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别将农村村民与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300元和320元,使低收入居民和困难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点11个,覆盖全镇95%以上的人口,居民步行15分钟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四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完善公交规划,开通镇内公共汽车,目前开通了7条线路,30辆大巴投入运营;成立了公共的士公司,70辆公共的士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规划了30个港湾式候车亭。(四)整合资源,彰显特色,着力抓好文化教育。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推进联合办学。2003年以来,镇、村两级共投入了近3亿元用于学校基建和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成了第二小学、第三小学、中心小学、南社小学等4所联办学校,把我镇公办小学合并为5所。办起了华南师范大学嘉玛学校等8所民办学校,优化了办学结构。加快等级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第二小学成为省一级学校;茶山中学、中心小学、茶山第三小学、南社小学创建成为市一级学校;天天幼儿园、爱弥儿幼儿园、乐贝尔幼儿园创建成为市一级幼儿园。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成效明显,2006年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二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突出特色,不断加强品牌意识,着重打造南社古村落、茶园泥公仔、茶山盆景三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南社古村落的保护,镇村两级加大投入,抢救和修缮了一批濒危古建筑;积极推进南社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深入挖掘南社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和育人功效。加大了对南社古村落的开发利用,2007年接待了各方游客约15万人次。整合十大文体协会资源,积极开展文体活动,2007年开展了文体活动2000多场次,近200万人次参与,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茶山今后的工作思路:今后,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主要工作措施是“五个加强”。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工作,强化产业竞争力。以食品、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等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强服务,积极帮助企业争取863项目、火炬计划项目、粤港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招投标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引导,动员更多的企业参与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民营科技企业的认定。二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完善城镇服务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抓好商贸中心区建设,抓紧文化广场、文化大楼和汽车客运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配合东莞火车新客运站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推进路网建设,规划建设站前路,升级镇街联网路,改造镇村道路,拉开城市框架。结合东莞生态园规划方案,加快铁路物流区、工业片区建设工作。三是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和谐力。狠抓社会治安,深化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管理,维护社会公平。进一步加强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继续认真抓好摩托车整治、建筑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等专项整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事业,促进和谐茶山建设。四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增强村级发展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引导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交通、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康乐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推进农民公寓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新型农民。认真开展农村“五整治”,优化农村环境。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的执政力。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实施“阳光工程”,更有效地约束和监督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加强对镇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的管理,重点监察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等领域;严惩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继续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促进机关作风持续好转。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064男9362女8702家庭户户数5095家庭户总人口(总)17955家庭户男9285家庭户女86700-14岁(总)67920-14岁男36360-14岁女315615-64岁(总)953615-64岁男489215-64岁女464465岁及以上(总)173665岁及以上男83465岁及以上女90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113
人文景观:南社村明清古村落位于茶山镇东南面,是我市乃至岭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具有鲜明广府农耕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是全国现存最大的较为真实和完整的明清古村落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南社古村落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广东最美乡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东莞市文物八景之一。南社村始建于宋朝,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1275)定居南社,历明、清近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11万平方米的古村落。明清时期初显繁荣,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11位进士、举人,32位秀才。明清古村落现存祠堂达30间,古民居达250多间、庙宇旧址和遗址5座、古井40多口、以及古墓36座、古水塘7口、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古村落以中间长形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是南社古建筑群中的精品。古民居布局以金字间和明字间为主,祠堂除谢氏大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以二进四合院落形式,广府建筑风格为主,同时受潮汕、吴越及西方建筑文化影响,是难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实例。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和茶山镇委、镇政府以及南社村高度重视对南社古建筑群的保护,不断加大保护投入力度。2002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茶山镇南社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并按照保护规划,抓紧抢救修缮濒危的重点古建筑,先后修缮了百岁坊、谢氏大宗祠、晚节公祠、少简公祠等一批建筑物。当前,茶山镇委、镇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三城”建设,全力打造南社明清古村落这一文化品牌,使其成为茶山一张响亮的名片。目前正着手抓好“南社历史博物馆”的规划建设,使南社古村成为展示岭南广府农耕聚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课堂,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古代广府农村风情的旅游胜地,以促进茶山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为东莞建设文化新城、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8857男15596女13261家庭户户数6742家庭户总人口(总)23991家庭户男12330家庭户女116610-14岁(总)45650-14岁男24840-14岁女208115-64岁(总)2216315-64岁男1205115-64岁女1011265岁及以上(总)212965岁及以上男106165岁及以上女106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193
东莞茶山镇酒店_东莞茶山镇附近酒店预订_游易旅行网
游易网为您提供东莞茶山镇附近酒店查询预订服务,详细提供东莞茶山镇附近酒店、宾馆详细介绍、预订信息、最新价格,预订东莞茶山镇酒店,多重优惠,尽在游易网。...
东莞茶山镇三星酒店地图-eLong.com艺龙旅行网
东莞茶山镇三星酒店,艺龙旅行网提供东莞酒店详细介绍,东莞酒店最新价格及优惠,东莞酒店电子地图,东莞酒店用户评论.商旅出差,旅游度假,免费预订查询东莞酒店宾馆...
梁近东昨到茶山镇督导扶贫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5月13日...昨日上午,东莞市政协副主席梁近东就先行带队前往茶山 镇,对该镇孙屋村、粟边村的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视察。根据《市五套班子领导督导 镇街市内...
东莞市茶山镇政府
提供东莞市茶山镇政府附近交通、生活与商业等电子地图信息...同类信息:东莞市茶山镇纪检委东莞市茶山镇人大东莞市茶山镇委东莞市茶山国土局东莞市茶山劳动局...
茶山镇地图_东莞地图_东莞电子地图_东莞分类信息网(www.00769....
ok0769.com为您提供最新,最清楚的茶山镇地图...最新,最清楚的茶山镇地图(茶山电子地图)...
广东 东莞 茶山镇地图 茶山镇宾馆地图 茶山镇酒店地图 茶山镇...
首页 宾馆 海外宾馆 地图 社区广东 东莞 茶山镇地图 茶山镇宾馆地图 茶山镇酒店地图 茶山镇观光地图--旅之窗网...
东莞茶山镇酒店地图-eLong.com艺龙旅行网
东莞茶山镇酒店,艺龙旅行网提供东莞酒店详细介绍,东莞酒店最新价格及优惠,东莞酒店电子地图,东莞酒店用户评论.商旅出差,旅游度假,免费预订查询东莞酒店宾馆...
茶山镇兼职
茶山镇兼职网为您提供大量茶山镇兼职信息,您可以免费查询网络兼职,兼职招聘,学生兼职,兼职会计等信息,同时您可以免费发布茶山镇兼职信息。...
东莞茶山镇地区附近酒店宾馆预订_同程旅游网
东莞茶山镇地区附近酒店宾馆预订 按行政区查询 按商业区查询 按酒店星级查询 按酒店价格查询 全部东莞酒店信息 东莞商业区酒店分布 以下是东莞茶山镇地区酒店信息 ...
东莞市茶山镇医院
东莞市茶山镇医院的相关信息由09635提供。东莞市茶山镇医院主营产品或服务:综合性卫生业,联系人:袁 东阳,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彩虹路92号...
茶山镇房地产经纪人,二手房经纪人信息,二手房源信息查询-...
新浪房友在线汇集上海最权威、最优秀的房产经纪人,为您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房产交易服务!...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