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交通地图 > 乐山交通地图 > 夹江县交通地图
=== 乐山夹江交通地图 ===
=== 夹江资讯概况 ===
地形气候特征:夹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青衣江畔,地势由西北倾斜,具有坝、丘、山三种地貌。夹江县位于川西平原的西南边缘,乐山市的腹心,青衣江的下游,是彭(山)、眉(山)、夹(江)缓岗平坝向峨嵋山中山区过渡地带,按气候区划,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全县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季略长于冬季,分别为99天和96天。最热月是7月,基本上无酷暑。最冷月是二月,冬暖霜雪少,基本上无严冬。春秋季略短,分别为89天和81天。春季气温回暖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快有绵雨。全年无霜期长达308天。年平均气温17.0℃,年际变化不大。县境内各地气温的差异,由东南向西北,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年平均风速仅1-2米/秒,累年各月均以静风最多,西北偏北风为县内的次多风向。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际变化大,四季分配很不均匀。年日照时数1100小时左右,县内阴天多,日照的分配也不平衡,实感光照不足,但夏季比例大,加上雨水多,对大春作物很有利。从热量条件来看,农业的种植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春季正值东亚大气环流调整时期,高空气流平直易变,多小槽小脊活动,使南北的冷空气交替频繁,因而春回大地早,但天气不稳定,有时出现对水稻播种不利的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气流影响,雨水集中,日照多,气温高,热量丰富,又基本无伏旱,是水稻等大春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有时产生大暴雨,造成洪灾。秋季,高原低槽活动频繁,降温快,有秋绵雨,不利于迟熟中稻的收获和晚稻的抽穗扬花。冬季,受西伯利亚南下的冷气团影响,气温明显下降,但因盆地周围特殊的地形屏障,冷空气受阻,故较同纬度其它地区显得偏暖,有利于冬季作物的生长。
旅游资源:夹江县文化底韵丰富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之一,有全国唯一的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馆藏丰富,生动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悠久历史。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金像寺、二郎庙山野公园和四川省文物保持单位杨公阙。夹江风光旖旎,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干佛岩摩岩造像、汉代双杨府尹阙;市级有汉代棉花坡汉墓群、金像寺摩岩造像、清代沈奇宗墓园石刻等。县城西北5里青衣江滨的千佛岩,两山对峙、碧水中流、雄关古道,集雄奇、险、秀于一处,有“青衣江绝佳处”之称。夹江山川俊美,钟灵毓秀,汇集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青衣江古称“平羌江”,源出邛崃山脉夹金山,四百五十里流程逶迤至此,贯通夹江三十三公里,唐初即有“四川玉带”之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吟咏的就是这里的胜境。境内的另有稚川河、金牛河、马村河及中小形水库三十多座,水资源十分丰富。手工造纸博物馆,手工造纸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全国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坐落在千佛岩风景区内的?玉泉旁,前临青衣江,后枕千佛山,依山傍水,另具一格。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8平方米。馆藏文物和实物标本2300余件,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明代以来手工造纸的86个品牌、130多个花色样纸,张大千30年代在夹江研制、改良并监制的“大风堂造”书画纸和古板本契约也弥足珍贵。造纸博物馆共分四个展厅:“功垂千古”展示了手工造纸的历史沿革,“作范后昆”以夹江手工造纸的工具、原料等实物表现了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古径流风”展出各类纸品、纸加工品、史料已经使用夹江纸的各类书画作品、书记报刊等,“蔡伦纪念馆”塑有蔡伦坐像并陈列有反映夹江手工造纸的碑刻。并陈列有数百品种的古今中外名纸和全国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夹江书画纸作品。为使人们更真切地了解夹江手工纸生产神秘有趣的技术,博物馆设有手工纸生产操作表演坊,收集陈列有原始的抄纸机具,游客在作坊内可亲自参与抄捞纸,体会这项神奇工艺的生产乐趣。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跻身于独具中国特色的九个专业博物馆的行列,是历史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千佛岩风景区,千佛岩风景区,两岸青峰,一江碧水,秦汉栈道、诸葛将台、盛唐千佛、明清万咏、茶马古道、嘉阳驿路、灵泉古渡、禅林古寺、西城楼阁、纸业博览……雄山秀水自成天然图画,文物古迹造就艺术长廊。摩崖造像四千多尊,现存二千四百七十余尊,大可逾丈,小不盈尺,造像精美,栩栩如生。世有“嘉州造佛求其大,夹江造佛求其多”之说。崖壁千仞,题刻有古今名人诗句,琳琅满目。游人至此,既可观景又可鉴赏古今书法艺术。碧云山风景区,碧云山风景区位于甘江镇九盘山,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汉代崖墓群、千年汉阕、丈人峰、照目泉……九盘山间,曲径通幽,松涛竹韵,让人心旷神怡。宋代大词人陆游游此,慨然有作:“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碧云亭始建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八年)。二郎庙殿宇恢宏,阁亭高耸。碧云亭晨曦,丈人峰夕照,峨眉山远眺,灵泉映月等著名风景,美不胜收。马村水库风景区,马村湖水面开阔,湖中有独立岛屿,湖畔丘陵半岛众多,竹树茂密,墨绿的松杉林中飘荡着轻雾,显得静谧而幽深。荡舟湖中,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湖面洒满金光,四面群峰环绕,天空白云朵朵,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美妙的景致,优美的民间传说,悠久的文物和古迹,是无价的旅游资源。“荡舟马村湖,碧波映青峰。欢歌并笑语,飘入山林中。”马村湖必将成为夹江重点开发的风景旅游景点,成为假日浏览、休闲的好地方。天福观光茶园景区,夹江天福观光茶园由“世界茶王”李瑞河先生投资兴办,地处夹江县青州乡成乐高速公路两旁。该园建有茶食品厂、观光示范茶园、茶博物馆、绿茶厂、乌龙茶厂、多媒体会议中心、商务别墅、餐厅、茶庄、天福广场、商场、加油站、停车场、修车厂、洗车场等多种配套旅游观光设施,形成了集茶叶的生产、精深加工、开发高等级茶叶和茶食品、销售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产业链,既弘扬了中国茶文化,又成为了旅游观光的绝佳景点。该园长期让顾客免费品偿功夫茶和茶食品,各色茶品、茶食品琳琅满目。在天福茶博物馆内,除展示中国渊源流长的茶文化外,还有精彩的茶艺表演。天福茶园环境优雅、风光秀丽,于2004年4月9日正式开幕,4月18日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论证审批,目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夹江石斛:夹江县歇马乡,是夹江县地道中药材——石斛种植最多的乡,该乡有11个行政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地处四川西南部峨眉山山麓边缘,海拔6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3.4℃,降水量1593毫米,相对湿度50-86%,无霜期10个月,特别适宜石斛生长。该乡从清嘉庆年初就开始种植石斛,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中国书画纸之乡:“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所描绘的“平羌江”,就是流淌在夹江县境的青衣江。从唐朝初创到明清兴盛,夹江竹纸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声名大噪。清康熙年间,夹江竹纸被御点为“贡纸”,在乾隆年间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抗战时期,夹江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产地,产量之多,种类之繁,品质之佳,技术之精,均为全国之冠。在这一时期,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先后两次到夹江马村大槽户石子清、石国良家,一同研制新纸。试纸成功,画家试笔后赞之曰“乾隆帝用的纸也不过如此……中国有了宣夹二纸,堪称二宝”,将夹江纸提升到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地位。为纪念大千先生对夹江纸所作的贡献,夹江县人民政府把经过他改制后的书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中国文化部又正式授予夹江县为中国书画纸之乡称号。2009年6月2日,夹江书画纸同业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夹江书画纸业从分散走向联合、从无序走向规范,将对夹江书画纸产业发展、提升产区形象,打造“中国书画纸之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夹江县美食文化_51766旅游网
夹江县旅游夹江县美食文化 夹江县旅游大全 夹江县旅游首页 夹江县酒店预订 夹江县旅游线路 夹江县游记攻略 夹江县美食推荐...
夹江县黄土一中
夹江县黄土一中 保存密码 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 标题版块...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实验中学_网校首页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实验中学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实验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夹江县甘江中学
夹江县甘江中学是一所四川省的学校。夹江县甘江中学交友,了解夹江县甘江中学信息,就上亿聚网夹江县甘江中学论坛。报考夹江县甘江中学,了解夹江县甘江中学招生信息...
夹江县地图
09年最新全面详实的夹江县地图,为您提供乐山详细地址查询,如街道、景点、餐馆、学校等,并支持乐山地区点到点公交路线、驾车路线查询,令您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您还...
夹江县甘江中学
夹江县甘江中学...一大把企业黄页库,提供了全国各地详实的公司介绍,联系人资料,是商人买卖产品、拓展市场及网络推广的首选。...
夹江县唐氏酒厂
这是夹江县唐氏酒厂公司网站...夹江县唐氏酒厂 夹江县唐氏酒厂...
网易同学录|夹江县甘江中学
中国最好用的同学录/校友录,提供留言,照片,通讯录,联络方式。...
夹江县地图查询_夹江县旅游地图_同程旅游网
同程网旅游地图频道为旅游者提供最新最全的夹江县旅游地图,夹江县交通地图,夹江县导游攻略图及夹江县地形示意图,是您去到夹江县旅游的好帮手。...
夹江县光明玻璃有限公司
夹江县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焉城镇何村5社,主要经营石英砂;玻璃器皿;包装杯;酒杯;扎啤杯;玻璃花瓶;烛台;,86-0833-5602779,如需购买石英砂;玻璃器皿;包装杯;酒杯;...
四川省夹江县智博电脑
四川省夹江县智博电脑...四川省夹江县智博电脑 四川省夹江县智博电脑...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