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安阳市区高清地图 ===
=== 安阳市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河南省安阳市(Anyang)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汉字之都、甲骨文之乡、《周易》的诞生地、上古颛顼帝喾二帝陵墓所在地、魏王曹操墓所在地、隋唐著名的瓦岗寨起义地、精忠报国民族英雄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牧野(今鹤壁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鄘、卫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以东一带),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将王克“宁新中邑”,改“宁新中邑”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清亦称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民初,沿清制。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止。1949年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58年,新乡、安阳两专区合并为新乡专区。1961年10月,新乡、安阳两专区分治,新乡市和获嘉、辉县、新乡、汲县、原阳、延津、封丘归新乡专区。长垣县、林州县、汤阴县、滑县归安阳专区。1983年,安阳地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后归新乡市领导。截至2011年6月1日,安阳市辖4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40个街道、42个镇、50个乡。其中林州市和滑州市现在被定为扩权县。首个有文字记载的都城,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经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东接齐鲁,西倚太行,北濒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早在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遗迹,创造了著名的“小南海文化”。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邻部族迁徙到安阳,历八代十二王,共255年。这一时期的商王朝疆域辽阔,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中国上古史的新纪元,也成为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此后,相继有三国时期的曹魏,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第一部分洹水帝都:殷墟概述,“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位于安阳市西北的殷墟,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建都于此,营建了中国青铜时代最繁盛的都城-大邑商,创造了以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灿烂夺目的殷墟文化。作为商代晚期的国都,殷墟依托洹河,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的环形、分层、放射状分布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了一个高度繁荣都城的宏大气派。濒河而建的殷墟宫殿建筑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形制多样,对中国古代的宫殿宗庙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宗族为单位的民居,成片分布,并铺设了陶制排水管道,其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12座王陵大墓和数量惊人的人殉、牺牲则组成了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1961年3月,殷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科技文化成果
第二部分漳水邺都:汉魏时期安阳概述,春秋齐桓公时期,在今安阳城北筑邺城。战国初年邺地属魏。西汉置魏郡,郡治在邺城。东汉末年曹操夺取邺城,将之营造为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其后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直至北朝末年,邺地不仅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繁华的地区,邺城也成为最著名的大都会。邺城的规划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续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邺城的经济发展、都城建设以及遗留至今的众多的石窟造像、北朝大墓等文物古迹,共同见证了邺城昔日的煇煌。科技文化成果,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今邯郸临漳)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北朝时期,安阳地区因处于京畿之地,生产力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以相州窑为代表的瓷器制造业逐渐兴盛起来。相州窑始烧于北朝时期,盛于隋,延续至唐初,是当时我国青瓷窑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白瓷的创烧、绿彩的出现,为此后中国的陶瓷制造业开拓了一个新的气象。
第三部分古韵流长:隋唐以后,相州继邺城之后逐渐兴起。北宋时的相州城修建得极为雄伟壮丽,宋太宗称相州衙门为“朕居不过是也”。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明清时期,彰德一度是天下“要府”,是位于中州地区的一座地方政治经济中心。自杨坚焚毁邺城将居民南迁至此以后,安阳虽然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殷都和邺都的深厚文化依然浸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九府巷陌,华屋千家,明宅清居,盛世人寰。勤劳善良的安阳人民,继续谱写着新的篇章。妇好墓,妇好墓发现于1976年,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绝伦的随葬品,包括制作精美、纹饰神秘的青铜器、玉器等,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根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曾统率万人征战沙场,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女将军。羑里城,位于安阳城南15公里,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所在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文王在此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推演为64卦,以此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哲理。《周易》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位于安阳市东部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一带。是一处因黄河泛滥而被整体淹没的汉代聚落,庭院、水塘、水井、道路、树木乃至周围大面积的垄作农田被清晰地保留下来。它对汉代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水平、建筑结构布局、人居结构构成、民间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固岸北朝墓地群,河南安阳固岸北朝墓地位于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东部,漳河南岸,发掘面积25000余平方米。以北朝时期墓葬为主。这是首次在故邺城周围发现北朝平民墓地,为完整研究故邺城的布局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灵泉寺,南北朝时佛教兴盛,据载北齐时“都下(邺)大寺,约有四千所,住僧尼将近八万。齐境内有寺四万余所,僧尼二百万以上”。这为邺都周边的安阳地区留下了众多的佛教文物胜迹。灵泉寺原名宝山寺,始建于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隋代由隋文帝杨坚亲笔题写“灵泉禅寺”,统领全国僧尼,号称“河朔第一古刹”。从建院始直至宋代,这里遗存下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俗称万佛沟。1996年,宝山灵泉寺石刻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环境:地理方位,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太行山脉东麓,东经113°37′至114°58′、北纬35°12′至36°22′之间,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
城市面积: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9万公顷、城市建成区面积83平方公里。
地质构造:安阳地层以距今年代不同依次有:前震旦系(Anz距今10亿年以远),地表出露甚少;震旦系(Z距今6亿年至10亿年)多分布在前震旦系地层周围;寒武系(任距今5亿年至6亿年)地层在本区出露较完整,林州市西部、北部及汤阴县东南火龙岗均可见到;奥陶系(O距今4.4亿年至5亿年),本系岩层在安阳辖区中(汤阴火龙岗)、西部(安阳县西部和林州市)都有广泛分布;石炭系(C距今2.7亿年至3.5亿年)这是本区重要产煤地层之一,地表主要分布在安阳县西部沿铜冶、水冶、天喜镇、善应一线,呈窄长条带;二迭系(P距今2.25亿年至2.7亿年),二迭系地表主要出露于安阳县西部山前丘陵地带;第三系(R距今200万年至7000万年),老第三系(E)地层地表未出露,新第三系(N)见于安阳县西部丘陵地带;第四系(Q约200万年以来),进入第四系安阳区域地貌基本定型。
气候环境,安阳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历年平均气温12.7一13.7℃。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7.4℃。全年平均气压1001.5毫巴。全年降雨量为606.1毫米。
关于网站 | 网站地图 | 链接索引 | XmlMap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22 中国行政地图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